GB 11614-2022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 11614-2022
中文名称:平板玻璃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Flat glass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22-07-13
实施日期:2023-08-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下载大小:2818042
相关标签:
平板玻璃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玻璃和陶瓷工业>>玻璃>>81.040.20建筑玻璃
中标分类号:建材>>陶瓷、玻璃>>Q33建筑玻璃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20页
标准价格:38.0
相关单位信息
归口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提出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部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平板玻璃的分类与分级、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工艺生产的厚度不小于2mm的钠钙硅平板玻璃。
本标准不适用于压花玻璃和夹丝玻璃。
标准内容
ICS 81.040.20
CCSQ3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1614—2022
代替GB11614—2009
平板玻璃
Flat glass
2022-07-13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23-08-01实施
GB11614—2022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货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GB11614一2009《平板玻璃》,与GB11614一2009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虹彩定义(见3.5);
分类更改为分类与分级(见第4章,2009年版的第4章);按外观质量分为合格品、一等品、优等品三级更改为普通级和优质加工级两级(见4.2,2009年版的4.2);
更改了厚度偏差和厚薄差(见表3,2009年版的表3);更改了点状缺陷最小值和允许个数(见5.5,2009年版的5.5);更改了光学变形的要求(见5.5,2009年版的5.5);更改了本体着色平板玻璃的透射比偏差和颜色均匀性的要求(见5.8.2、5.9,2009年版的5.7.2、5.7.3);
增加了虹彩的要求、检验方法和判定规则(见5.7、6.7、7.3.3)。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并归口。本文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4871—1985、GB4871—1995;GB11614—1989、GB11614—1999、GB11614—2009;GB/T18701—2002。
1范围www.bzxz.net
平板玻璃
GB 11614—2022
本文件规定了平板玻璃的分类与分级、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各种工艺生产的厚度不小于2mm的钠钙硅平板玻璃。本文件不适用于压花玻璃和夹丝玻璃。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216
GB/T2680
外径千分尺
建筑玻璃
可见光透射比、太阳光直接透射比、太阳能总透射比、紫外线透射比及有关窗玻璃参数的测定
GB/T8170
GB/T9056
GB/T11942
GB/T15764
GB/T22523
JB/T2369
数值修药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金属直尺
彩色建筑材料色度测量方法
平板玻璃术语
读数显微镜
QB/T2443—2011
钢卷尺
术语和定义
GB/T1576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光学变形
opticaldistortion
在一定角度透过玻璃观察物体时出现变形的缺陷。注:其变形程度用入射角(俗称斑马角)表示。3.2
点状缺陷
spotfaults
气泡、夹杂物、斑点等缺陷的统称。3.3
断面缺陷
edgedefects
玻璃板断面凸出或凹进或残缺等现象。注:断面缺陷包括爆边、边部凹凸、缺角、斜边等、3.4
厚薄差
thicknesswedge
同一片玻璃厚度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1
GB 11614—2022
不同厚度的浮法玻璃经过规定时间的加热和冷却处理后,在玻璃下表面(成型时与锡液接触的表面)目视观察呈现光干涉色
光畸变点
spot distortion
平板玻璃表面引起光学变形的斑点,区
分类与分级
按颜色属性分为无色透明平板玻璃和本体着色平板玻璃两类按外观质量要求的不同分为普通级平板玻璃和优质加工级平板玻璃两级要求
平板玻璃的检验项目与其要求和检验方法对应条款见表1。表1
检验项目
尺寸偏差
对角线差
厚薄差
点状缺陷
点状缺陷密集度
外观质量
弯曲度
光学性能
颜色均匀性
尺寸偏差
线道、划伤、裂纹
光学变形
断面缺陷
检验项目与其要求和检验方法对应条款对应的要求
无色透明平板玻璃可见光透射比本体着色平板玻璃透射比偏差
平板玻璃应切裁成矩形,其长度和宽度的尺寸偏差应不超过表2规定。检验方法
厚度D
2≤D≤6
612对角线差
表2尺寸偏差
边长L≤3000
+2,-3
对角线差应不大于对角线平均长度的0.2%厚度和厚薄差
尺寸偏差
GB11614—2022
单位为毫米
边长L>3000
+3,-4
平板玻璃的常用厚度规格为2mm、3mm、4mm、5mm、6mm、8mm、10mm、12mm、15mm、5.4.1
19mm、22mm、25mm,厚度应在产品合格证明文件中明示。不应生产常用厚度规格以外的产品。当平板玻璃用于建筑用玻璃领域以外,如信息产业、光伏、交通工具、家电等其他领域并对厚度有特殊要求时,可以生产常用厚度规格以外的产品,应在合同等文件中对产品厚度做出约定和明示,5.4.2
平板玻璃的厚度偏差和厚薄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厚度偏差和厚薄差
单位为毫米
厚度D
2≤D<3
3≤D<5
5≤D<8
8≤D≤12
12外观质量
厚度偏差
普通级平板玻璃外观质量应符合表4的规定。5.5.1
厚薄差
GB 11614—2022
缺陷种类
点状缺陷
点状缺陷密集度
光学变形
断面缺陷
普通级平板玻璃外观质量
尺寸L
0.3mmL≤0.5mm
0.5mm1.0 mm允许个数限度
尺寸L≥0.3mm的点状缺陷最小间距不小于300mm;在直径100mm圆内,尺寸L≥0.2mm的点状缺陷不超过3个不准许
不准许
允许范围
宽W≤0.2mm,长L≤40mm
厚度D
2 mm≤D≤3 mm
3 mm4 mmD>12 mm
无色透明平板玻璃
≥45°
允许条数限度
本体着色平板玻璃
≥45°
≥45°
≥45°
厚度不超过8mm时,不超过玻璃板的厚度;厚度8mm以上时,不超过8mmS是以平方米为单位的玻璃板面积数值,按GB/T8170修约,保留小数点后两位。点状缺陷的允许个数限度及
划伤的允许条数限度为各系数与S相乘所得的数值,按GB/T8170修约至整数。光畸变点视为0.3mm≤L≤0.5mm的点状缺陷。5.5.2
优质加工级平板玻璃外观质量应符合表5的规定。表5
缺陷种类
优质加工级平板玻璃外观质量
尺寸L
点状缺陷”
点状缺陷密集度
0.3 mm≤L≤0.5 mm
0.5mm允许个数限度
尺寸L≥0.3mm的点状缺陷最小间距不小于300mm;在直径100mm圆内,尺寸L≥0.1mm的点状缺陷不超过3个不准许
不准许
允许范围
宽W≤0.1mm,长L≤30mm
允许条数限度
缺陷种类
光学变形
断面缺陷
厚度D
2 mm≤D≤3 mm
3 mm4mmD>12 mm
表5(续)
无色透明平板玻璃
≥60°
GB11614—2022
本体着色平板玻璃
≥>55°
厚度不超过5mm时,不超过玻璃板的厚度;厚度5mm以上时,不超过5mmS是以平方米为单位的玻璃板面积数值,按GB/T8170修约,保留小数点后两位。点状缺陷的允许个数限度及划伤的允许条数限度为各系数与S相乘所得的数值,按GB/T8170修约至整数。点状缺陷中不准许有光畸变点。5.6
弯曲度
普通级平板玻璃应不大于0.2%,优质加工级平板玻璃应不大于0.1%。虹彩
仅对以浮法工艺生产的优质加工级平板玻璃进行此项检验。试验后,应无虹彩现象光学性能
无色透明平板玻璃可见光透射比应不小于表6的规定。对于5.4.1规定的常用规格以外厚度的产品,其可见光透射比实测值应换算成5mm标准厚度可见光透射比,应不小于表6的规定表6无色透明平板玻璃可见光透射比厚度/mm
可见光透射比/%
:本体着色平板玻璃可见光透射比、太阳光直接透射比、太阳能总透射比的偏差应不大于表7的5.8.2
规定。
GB11614—2022
测试项目
表7本体着色平板玻璃透射比偏差允许值偏差允许值/%
可见光透射比(波长范围380nm~780nm)太阳光直接透射比(波长范围300nm2500nm)太阳能总透射比(波长范围300nm~2500nm)5.9
9颜色均匀性
仅对本体着色平板玻璃进行此项检验,同一批产品中,普通级平板玻璃色差△E≤1.5,优质加工级色差△E≤1.0。
6检验方法
6.1尺寸偏差
用符合GB/T9056规定的分度值为1mm的金属直尺或用符合QB/T2443一2011规定的1级精度钢卷尺,在长、宽边的中部,分别测量两平行边的距离。实测值与公称尺寸之差即为尺寸偏差。6.2对角线差
用符合QB/T2443一2011规定的1级精度钢卷尺测量玻璃板的两条对角线长度,其差的绝对值即为对角线差,计算对角线差与对角线平均长度的百分比。6.3厚度
用符合GB/T1216规定的分度值为0.001mm的数显千分尺(或螺旋测微仪),在垂直于玻璃板拉引方向上测量5点:距边缘约15mm向内各取一点,在两点中均分其余3点。实测值取小数点后三位。计算5点实测值与明示厚度的差值,取偏差最大值与表3进行对比。6.4厚薄差
按6.3方法测出5个厚度实测值,计算其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6.5外观质量
6.5.1点状缺陷
用符合JB/T2369规定的分格值为0.01mm的读数显微镜测量点状缺陷的最大核心尺寸。6.5.2点状缺陷密集度
用符合GB/T9056规定的分度值为1mm的金属直尺测量两点状缺陷的最小间距并统计100mm圆内规定尺寸的点状缺陷数量。6.5.3线道、划伤和裂纹
如图1所示。在不受外界光线影响的环境中,将试样垂直放置在距屏幕0.6m的位置。屏幕为黑色无光泽屏幕,安装有数支40W、间距为300mm的荧光灯管。观察者距离试样0.6m,视线垂直于试GB11614—2022
样表面观察。采用符合GB/T9056规定的分度值为1mm的金属直尺和符合JB/T2369规定的分格值0.01mm的读数显微镜测量划伤的长度和宽度。黑色无光泽屏幕
6.5.4光学变形
荧光灯
图1检验外观质量示意图
观察者
如图2所示。试样按拉引方向垂直于地面,放置于距屏幕4.5m处。屏幕带有黑白色斜条纹,且亮度均勾。观察者距试样4.5m,透过试样观察屏幕上的条纹。首先使条纹明显变形,然后慢慢转动试样直至变形消失,记录此时的人射角度。25mm
平面图
观察者
4500mm
入射角
4500mm
检验光学变形示意图
屏幕正面图
1200mm~2500mm
GB11614—2022
6.5.5断面缺陷
用符合GB/T9056规定的分度值为1mm的金属直尺测量。凹凸时,测量边部凹进或凸出最大处与板边的距离:爆边时,测量边部沿板面凹进最大处与板边的距离:缺角时,测量原角等分线的长度:斜边时,测量端口突出。如图3所示。四口
6.6弯曲度
a)凸
c)缺角
图3测量断面缺陷示意图
b)爆边
d)斜边
玻璃板厚度
端头突出
将玻璃板垂直于水平面放置,不施加任何使其变形的外力。沿玻璃表面紧靠一根水平拉直的钢丝,用符合GB/T22523规定的塞尺,测量钢丝与玻璃板之间的最大间隙。玻璃呈弓形弯曲时,测量对应弦长的拱高;玻璃呈波形时,测量对应两波峰间的波谷深度。按式(1)计算弯曲度:h
式中:
弯曲度,%;
6.7虹彩
拱高或波谷深度,单位为毫米(mm);X100
弦长或波峰到波峰的距离,单位为毫米(mm)。试验设备:平板玻璃虹彩检验装置,见附录A。6.7.1
6.7.2试验室环境温度:5℃~40℃。(1)
6.7.3试样尺寸及数量:在待测的玻璃产品中任意抽取1片,在其四边或四角任意裁取试样,尺寸为100mm×100mm,数量4片。
6.7.4试验步骤:
a)用千分尺测量出试样厚度,按附录A确定热处理时间;8
GB11614—2022
b)在热处理炉的温度达到730℃土5℃且稳定后,将试样下表面(锡面)朝上,水平放人热处理炉;
达到热处理时间时将试样取出,放入退火降温箱冷却:d)将冷却后的试样放入虹彩检验观察箱观察并记录有无虹彩情况。6.8光学性能
6.8.1无色透明平板玻璃可见光透射比在一批产品中随机抽取3片,每片上切取1块试样,按GB/T2680规定的方法测定可见光透射比取平均值。对于5.4.1规定的常用规格以外厚度的产品,其试样先按6.3的方法测量厚度,实测值修约后取小数点后两位,按GB/T2680规定的方法测定其可见光透射比,按式(2)计算其换算成5mm标准厚度可见光透射比,取平均值。Ts=
式中:
换算成5mm标准厚度可见光透射比,%;Tv——试样可见光透射比,%;
D一试样厚度,单位为毫米(mm)。6.8.2本体着色平板玻璃透射比偏差X92
(2)
在一批产品中随机抽取3片,每片上切取1块试样,按GB/T2680规定的方法测定可见光透射比、太阳光直接透射比和太阳能总透射比。透射比偏差为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6.9
颜色均匀性
在一批产品中随机抽取5片,按GB/T11942规定的方法,在相同的位置测量L*、a*、6*值,以其中α*或6\最大或最小的1片作为标准片,其余的4片均与标准片进行透射颜色的比较,分别测出4片的△E值,取最大值,
7检验规则
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的项目包括:尺寸偏差、对角线差、厚度、厚薄差、外观质量、弯曲度。7.1.2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项目为第5章中的全部项目。在下列情况下应进行型式检验:新产品投产或产品定型鉴定时;a)
冷修后恢复生产时;
原材料或工艺参数有较大变化时;c)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d)
正常生产时,每年至少进行一次;e)
产品质量监督机构或主管部门提出要求时。9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