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43211-2023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43211-2023
中文名称:软木粒机械筛分测定粒度的试验方法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Test methods for size of cork granules by mechanical sieving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23-09-07
实施日期:2024-04-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下载大小:2557070
相关标签:
软木
机械
筛分
测定
粒度
试验
方法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木材技术>>79.100软木和软木制品
中标分类号:农业、林业>>林业>>B70人造板
关联标准
采标情况:ISO 2030:2018,MOD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12页
标准价格:29.0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张冉、段新芳、张训亚、张少博、张雄辉、盛时雄、陈世局、温福泉、张蓉、汤正捷、姚利宏、胡飞、卢芸、邢东、刘宝宣、邹淼
起草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北京唯基软木新材料有限公司、四川农业大学、宿州学院、德华兔宝宝装饰新材股份有限公司、厦门鼎标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广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苏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西南林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山东省栓
归口单位:全国林业生物质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416)
提出单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发布部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文件描述了通过机械筛分获得粒状软木粒度分布的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机械筛分软木粒粒度的测定。
标准内容
ICS79.100
CCSB7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3211—2023
软木粒机械筛分测定粒度的试验方法Test methods for size of cork granules by mechanical sieving(IS0 2030:2018,Granulated cork—Size analysis by mechanical sieving,MOD)2023-09-07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24-04-01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结果计算与表述
9试验报告
附录A(资料性)本文件与ISO2030:2018的结构变化编号对照情况附录B(资料性)本文件与ISO2030:2018技术差异及其原因GB/T43211—2023
GB/T43211—2023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修改采用IS02030:2018《粒状软木机械筛分法粒度分析》。本文件与ISO2030:2018相比,在结构上有较多调整,两个文件之间的结构编号变化对照一览表见附录A。
本文件与ISO2030:2018相比,存在较多技术差异,在所涉及的条款的外侧页边空白位置用垂直单线(I)进行了标示,这些技术差异及其原因一览表见附录B。本文件做了下列编辑性改动:
更改了标准名称,由《粒状软木机械筛分法粒度分析》调整为《软木粒机械筛分测定粒度的试验方法》;
删除了参考文献。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提出。本文件由全国林业生物质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16)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北京唯基软木新材料有限公司、四川农业大学、宿州学院、德华兔宝宝装饰新材股份有限公司、厦门鼎标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广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苏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西南林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山东省栓皮栎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冉、段新芳、张训亚、张少博、张雄辉、盛时雄、陈世局、温福泉、张蓉、汤正捷、姚利宏、胡飞、卢芸、邢东、刘宝宣、邹森。1范围
软木粒机械筛分测定粒度的试验方法本文件描述了通过机械筛分获得粒状软木粒度分布的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机械筛分软木粒粒度的测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43211—2023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329-2003试验筛与筛分试验术语(ISO2395:1990,MOD)GB/T6005一2008试验筛金属丝编织网、穿孔板和电成型薄板筛孔的基本尺寸(ISO565:
1990,MOD)
注:GB/T6005—2008被引用的内容与ISO565:1990被引用的内容没有技术上的差异。GB/T42110—2022软木术语(ISO633:2019,MOD)GB/T42306—2023软木粒和软木粉分类、性质和包装(ISO1997:2018,MOD)3术语和定义
GB/T5329—2003、GB/T42110—202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粒度size
颗粒粒度particlesize
一个颗粒在最有利的姿态下能通过的最小筛孔的尺寸。[来源:GB/T5329—2003,2.4.1,有修改]3.2
mechanical sieving
机械筛分
用一个或一组试验筛,借助机械摇晃完成的筛分。[来源:GB/T5329—2003,2.3.5]3.3
上盖cover
紧贴地装配在筛子上以防止待筛物料逸出的盖子。[来源:GB/T5329-2003,2.2.11]3.4
筛子sieve
将筛面装在筛框内,用以筛分的装置。[来源:GB/T5329—2003,2.2.1]GB/T43211—2023
底盘pan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紧贴地装配在筛子下面以承接通过所有筛子的那部分物料的装置。[来源:GB/T5329—2003,2.2.12]4原理
在一定条件下,对试样进行机械筛分,并对过筛后的试样进行称重,计算测试的软木粒或软木粉的质量与测试试样总质量的百分比。5仪器
5.1天平:精度为0.1g。
5.2筛分仪或同种设备,包括:
上盖:大小和尺寸应与筛子完全吻合(见5.2.2和5.2.3)。a)
筛子:其筛孔符合GB/T6005一2008中R40/3系列。第一个筛子的尺寸刚好大于所需的最大b)
尺寸,倒数第二个筛子的尺寸刚好低于所需的最小尺寸,最后一个筛子的尺寸为粉末的尺寸。底座:应与筛子完全吻合(见5.2.2)。c)
振动器:振幅为(5士1)mm,垂直振动为(300士10)次/min,转速为1r/min。d)
6取样
从每批散装软木粒或包装软木粒产品中抽取样品,样品取样按照GB/T42306一2023中6.3进行。7步骤
7.1试样抽取和测定
按照GB/T41306一2013中6.4测定从散装软木粒或包装软木粒产品中取出的样品(见第6章)的堆积密度。对堆积密度小于或等于60kg/m2的软木粒样品,随机抽取3组试样进行测试,每组约50g;对于堆积密度高于60kg/m2的软木粒,随机抽取3组试样进行测试,每组约100g。将3组试样用天平分别进行称量,记录其质量(m。)。7.2测量
将筛分仪组装到一起,提起上盖(5.2.1),将试样(7.1)放在筛分仪的筛子(5.2.2)中,然后装好上盖(5.2.1)。将筛分仪放在振动器(5.2.4)上,使其振动9min~11min。然后,在天平(5.1)上称量每个筛子(5.2.2)中软木粒的质量(m;),以及底座(5.2.3)上收集的软木粉的质量(m:)。进行3次测试,每次测试不同部分。8结果计算与表述
8.1筛子i中软木粒的质量分数,按照公式(1)计算:mi×100
式中:
软木粒的粒度,%;
-筛子i中软木粒的质量,单位为克(g);一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mo
软木粉的质量分数,按照公式(2)计算:8.2
式中:
软木粉的粒度,%;
在底座收集的软木粉的质量,单位为克(g);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GB/T43211—2023
.·(2)
8.3结果表述:以3组试样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样品的测试结果,对测试结果的质量分数的分子进行四舍五人取整数值,并标明对应的目数。9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信息:
样品名称、粒度;
测试结果;
本文件编号;
本文件未指定或视为可选的任何操作细节;任何可影响结果的情况。
GB/T43211—2023
附录A
(资料性)
本文件与ISO2030:2018结构变化编号对照情况表A.1给出了本文件与ISO2030:2018结构编号对照一览表。本文件与ISO2030:2018结构编号对照情况表A.12
本文件结构编号
ISO2030:2018结构编号
附录B
(资料性)
本文件与ISO2030:2018技术差异及其原因表B.1给出了本文件与ISO2030:2018技术差异及其原因的一览表。表B.1本文件与ISO2030:2018技术差异及其原因本文件结构编号
技术差异
增加了GB/T5329—2003、GB/T42110—2022界定的以及“粒度”“机械筛分”“上盖”“筛子\“底GB/T43211—2023
以适用我国技术条件
盘”等术语和定义
增加了“计算测试的软木粒或软木粉的质量与测试试样总质量的百分比”
将资料性引用的ISO565更改为规范性引用的GB/T6005—2008
更改了振动器要求,将振动器要求“振幅为5mm的,垂直振动300次/min,转速为1r/min”修改为“振幅为(5士1)mm,垂直振动为(300±10)次/min,转速为1r/min。”
更改了针对取样所规范性引用的文件,未直接引用ISO2067,根据我国产业发展情况,取样按照GB/T42306—2023中6.3进行
增加了“堆积密度的测定按照GB/T42306-2023中6.4进行”
增加了“并标明对应的目数”
将“a)样品的完整标识”修改为“样品名称、粒度”表述更严谨、清晰
以适用我国技术条件
在结合ISO2030:2018技术指标基础上,对参数略作优化
便于本文件执行
便于本文件执行
以适用我国技术条件
适应我国标准起草要求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