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41162-2022特殊物理性能合金钢铸件
GB/T 41162-2022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41162-2022

中文名称:特殊物理性能合金钢铸件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Alloy steel castings with special physical properties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22-03-09

实施日期:2022-10-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下载大小:2640136

相关标签: 特殊 物理性能 合金钢 铸件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冶金>>钢铁产品>>77.140.80钢铁铸件

中标分类号:机械>>加工工艺>>J31铸造

关联标准

采标情况:ISO 19960:2015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20页

标准价格:38.0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温新林、丁海民、柳青、贾建民、安利强、李勇、陈祥、马勇、吕振林、胡桂莲、刘贯军、顾成义、谢国兵、李娜、邓国兴、石卫东、储开宇、张新春、李冬取、翟燕、梁小武、王仕乐、王志斌、符寒光、姜延飞

起草单位:华北电力大学、安徽省宁国市华达耐磨材料有限公司、淮北市万都工贸有限责任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西安理工大学、兴化市东昌合金钢有限公司、天津立鑫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湖南电力耐磨新材料有限公司、新乡市高服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等

归口单位:全国铸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4)

提出单位:全国铸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4)

发布部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文件规定了具有特殊物理性能的合金钢铸件的材料牌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识、质量证明书、包装和贮运。 本文件适用于具有弱磁性、小膨胀系数及自润滑耐磨特殊物理性能的合金钢铸件。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 77.140.80
CCSJ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1162—2022
特殊物理性能合金钢铸件
Alloy steel castings with special physical properties(ISO 19960 :2015 ,Cast steels and alloys with special physical properties, MOD)2022-03-09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22-10-01实施
GB/T41162—2022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修改采用ISO19960:2015《特殊物理性能铸钢及合金》。本文件与ISO19960:2015相比,在结构上有较多调整,附录A中列出了本文件与ISO19960:2015的章条编号对照一览表。本文件与ISO19960:2015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见附录B。本文件与ISO19960:2015相比,还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一为与现有标准协调,将标准名称修改为《特殊物理性能合金钢铸件》;修改ISO19960:2015的附录A为本文件的附录C,其中增加了本文件牌号一列。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全国铸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4)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华北电力大学、安徽省宁国市华达耐磨材料有限公司、淮北市万都工贸有限责任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西安理工大学、兴化市东昌合金钢有限公司、天津立鑫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湖南电力耐磨新材料有限公司、新乡市高服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海宇机械有限公司、惠州市卓能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佛山市伊菲特电机有限公司、江苏联兴成套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北京工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温新林、丁海民、柳青、贾建民、安利强、李勇、陈祥、马勇、吕振林、胡桂莲、刘贯军、顾成义、谢国兵、李娜、邓国兴、石卫东、储开宇、张新春、李冬取、翟燕、梁小武、王仕乐、王志斌、符寒光、姜延飞。
1范围
特殊物理性能合金钢铸件
GB/T 41162—2022
本文件规定了具有特殊物理性能的合金钢铸件的材料牌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识、质量证明书、包装和贮运。
本文件适用于具有弱磁性、小膨胀系数及自润滑耐磨特殊物理性能的合金钢铸件。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2钢的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GB/T223.4钢铁及合金锰含量的测定电位滴定或可视滴定法GB/T223.5
钢铁酸溶硅和全硅含量的测定还原型硅钼酸盐分光光度法GB/T223.9
GB/T223.11
钢铁及合金铝含量的测定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钢铁及合金铬含量的测定可视滴定或电位滴定法(GB/T223.11一2008,ISO 4937:1986,MOD)
GB/T223.14
GB/T223.20
GB/T223.21
GB/T223.22
GB/T223.25
GB/T223.26
GB/T223.28
GB/T223.36
GB/T223.40
GB/T223.59
GB/T223.60
GB/T223.63
GB/T223.64
GB/T223.65
GB/T223.67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试剂萃取光度法测定钒含量
电位滴定法测定钻量
5-CI-PADAB分光光度法测定钻量亚硝基R盐分光光度法测定钻量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去丁二酮重量法测定镍量
钢铁及合金钼含量的测定
硫氰酸盐分光光度法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α-安息香重量法测定钼量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蒸馏分离-中和滴定法测定氮量
钢铁及合金锯含量的测定
钢铁及合金磷含量的测定
氯磺酚S分光光度法
铋磷钼蓝分光光度法和锑磷钼蓝分光光度法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高氯酸脱水重量法测定硅含量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高碘酸钠(钾)光度法测定锰量钢铁及合金锰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钢铁及合金钻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钢铁及合金
硫含量的测定
次甲基蓝分光光度法(GB/T223.67一2008,ISO 10701:1994,IDT)
GB/T223.684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管式炉内燃烧后碘酸钾滴定法测定硫含量GB/T223.69
GB/T223.70
GB/T223.71
GB/T 223.72
钢铁及合金碳含量的测定管式炉内燃烧后气体容量法钢铁及合金铁含量的测定邻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管式炉内燃烧后重量法测定碳含量钢铁及合金硫含量的测定重量法1
GB/T41162—2022
GB/T223.73钢铁及合金铁含量的测定三氯化钛-重铬酸钾滴定法GB/T223.764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钒量GB/T223.81
GB/T228.1
GB/T229
GB/T2975
2017,MOD)
GB/T4339
GB/T5611
GB/T5677
钢铁及合金总铝和总硼含量的测定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GB/T228.1一2010,ISO6892-1:金属材料夏比摆锤冲击试验方法(GB/T229—2020,ISO148-1:2016MOD)钢及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GB/T2975一2018,ISO337:金属材料热膨胀特征参数的测定铸造术语
铸件射线照相检测(GB/T5677—2018,ISO4993:2015,MOD)GB/T6060.1
GB/T6414
MOD)
GB/T7233.1
1:2006,MOD)
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第1部分:铸造表面铸件尺寸公差、几何公差与机械加工余量(GB/T6414一2017,ISO8062-3:2007,铸钢件
牛超声检测第1部分:一般用途铸钢件(GB/T7233.1一2009,ISO4992GB/T7233.24
铸钢件
2006,MOD)
GB/T8170
GB/T 9443
GB/T11170
GB/T11351
GB/T14203
GB/T15056
GB/T20066
1996,IDT)
GB/T32548
超声检测第2部分:高承压铸钢件(GB/T7233.2—2010,ISO4992-2: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铸钢铸铁件渗透检测(GB/T9443—2019,ISO4987:2010,MOD)不锈钢多元素含量的测定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常规法)铸件重量公差
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通则铸造表面粗糙度评定方法
钢和铁化学成分测定用试样的取样和制样方法(GB/T20066一2006,ISO14284:钢铁锡、锑、铈、铅和铋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GB/T32548一2016,ISO16918-1:2009,MOD)
GB/T34208
GB/T35690
GB/T40800
3术语和定义
钢铁锑、锡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弱磁材料相对磁导率的测量方法铸钢件焊接工艺评定规范
GB/T561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磁导率
magneticpermeability
表征磁介质磁性的物理量(通常用磁介质的相对磁导率表示)。3.2
弱磁材料
feebly magnetic material
非磁性的材料(含铸造耐蚀奥氏体不锈钢)。2
线膨胀系数
coefficientoflinearexpansion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变化1K时,固体物质线性尺寸的相对变化值。常用公式(1)表示:
t,-l。
式中:
线膨胀系数;
加热温度至t时固体物质的长度,单位为毫米(mm);最初温度t。时固体物质的长度,单位为毫米(mm)。abrasion
两相互接触表面由于摩擦或相对运动而造成材料体积的损失4技术要求
制造方法
GB/T41162—2022
(1)
4.1.1合金材料的冶炼,应采用真空炉精炼,对合金熔液进行充分地除渣、除气,并将合金熔液成分调整到冶炼工艺要求的最佳范围。4.1.2除另有规定外,铸造工艺由供方自行决定。4.21
化学成分
铸件材料牌号及化学成分见表1。各牌号对应的国外牌号见附录C。表1
铸件材料牌号及化学成分
ZGS8Cr18Ni11
ZGS2Cr18Ni13N*
ZGS2Cr18Ni14Mo3Na
ZGS2Cr19Ni11Na
ZGS3Cr17Ni9Mn8Si4
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GB/T41162—2022
ZGS3Cr22Ni13Mn5Na
ZGS2Cr21Ni16Mn5Mo3N
ZGR3Ni32Co55
ZGR3Ni29Co176
ZGR3Ni36b
ZGR3Ni36S
ZNMNiCr13SnBiMo
铸件材料牌号及化学成分(续)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注:ZGS为耐蚀铸钢的代号;ZGR为耐热铸钢的代号;ZNM为铸造耐磨合金的代号。弱磁性铸钢对应的牌号,相对磁导率应符合表3的规定值小膨胀系数铸钢对应的牌号,线膨胀系数应符合表4的规定值。b
耐磨合金对应的牌号
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应符合GB/T222的规定,力学性能
铸件的室温力学性能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
ZGS8Cr18Ni11
ZGS2Cr18Ni13N
ZGS2Cr18Ni14Mo3N
ZGS2Cr19Ni11N
固溶处理
固溶处理
固溶处理
固溶处理
室温力学性能
规定塑性延伸
强度Rpo.2/MPa
≥195
≥210
≥240
≥180
抗拉强度
Rm/MPa
440~590
440~640
490~690
≥440
断后伸长率
Nbo.10~0.30
Vo.10~0.30
Nb≤0.25
Bi3.0~5.0
Sn3.0~5.0
冲击吸收能量
≥115
ZGS3Cr17Ni9Mn8Si4
ZGS3Cr22Ni13Mn5N
ZGS2Cr21Ni16Mn5Mo3NNb
ZGR3Ni32Co5
ZGR3Ni29Co17
ZGR3Ni36
ZGR3Ni36S
ZNMNiCr13SnBiMo
固溶处理
固溶处理
固溶处理
淬火十回火
淬火+回火
淬火十回火
淬火十回火
室温力学性能
(续)
规定塑性延伸
强度Rpo.2/MPa
≥290
≥275
≥275bZxz.net
抗拉强度
Rm/MPa
≥580
570~800
≥395
注:ZGR3Ni32Co5,ZGR3Ni29Co17和ZNMNiCr13SnBiMo牌号不规定力学性能典型的物理特性值
耐蚀铸钢的相对磁导率见表3。
ZGS8Cr18Ni11
ZGS2Cr18Ni13N
ZGS2Cr18Nil4Mo3N
ZGS2Cr19Nil1N
ZGS3Cr17Ni9Mn8Si4
ZGS3Cr22Ni13Mn5N
ZGS2Cr21Ni16Mn5Mo3NNb
相对磁导率
GB/T 41162—2022
断后伸长率
相对磁导率()
耐热铸钢的线膨胀系数应符合表4的规定值。表4
20℃~100℃
ZGR3Ni32Co5
ZGR3Ni29Co17
ZGR3Ni36
ZGR3Ni36S
注:0K
-273.15℃
线膨胀系数
线膨胀系数(mm/mm)(10-6K-1)20℃~200℃
20℃~300℃
20℃~500℃
冲击吸收能量
20℃~800℃
GB/T 41162—2022
热处理
铸件应经过热处理,推荐的热处理工艺见表5。表5
ZGS8Cr18Ni11
ZGS2Cr18Ni13N
ZGS2Cr18Ni14Mo3N
ZGS2Cr19Ni11N
ZGS3Cr17Ni9Mn8Si4
ZGS3Cr22Ni13Mn5N
ZGS2Cr21Ni16Mn5Mo3NNb
ZGR3Ni32Co5
ZGR3Ni29Co17
ZGR3Ni36
ZGR3Ni36S
ZNMNiCrl3SnBiMo
推荐热处理工艺
热处理工艺
1050℃~1150℃固溶处理
1050℃~1150℃固溶处理
1050℃~1150℃固溶处理
1050℃(最低温度)固溶处理
1050℃(最低温度)固溶处理
1065℃(最低温度)固溶处理
1080℃~1180℃固溶处理
820℃~850℃淬火+300℃~350℃回火820℃~850℃淬火+300℃~350℃回火820℃~850℃率火+300℃~350℃回火820℃~850℃淬火+300℃~350℃回火铸态
注:耐磨合金ZNMNiCr13SnBiMo宜在铸态下使用。4.6
表面质量
铸件浇冒口、毛刺、粘砂、氧化皮等应清除干净,浇冒口残余量应符合供需双方认可的规定。铸件不应有裂纹和影响使用性能的夹渣、夹砂、冷隔、气孔、缩孔、疏松、缺肉等铸造缺陷。铸件表面粗糙度等级应按GB/T6060.1选定,并在图样或订货合同中注明。尺寸公差和重量公差
铸件的几何公差、尺寸公差、加工余量和重量公差应符合图样或订货合同的规定如图样或订货合同中无规定,铸件的几何公差、尺寸公差应按GB/T6414选定。铸件重量公差按GB/T11351选定
铸件焊补
能)。
焊补仅适用于需方允许的情况,且不应改变金相组织及降低材料性能(包括力学性能、物理性焊补工艺和焊后热处理工艺由供需双方商定。焊补应有焊补位置和范围等记录,并在质量证明书中说明。焊补后均应按照检验铸件的同一标准进行检验。
铸件的焊接工艺评定应符合GB/T40800。4.9
9内部质量
铸件的内部质量应符合需方的技术要求。4.10矫正
GB/T41162—2022
铸件如产生变形,宜在热处理后进行矫正。对尺寸稳定性要求高的铸件,如需方要求,可对矫正后的铸件进行消除应力处理。特殊物理性能的铸钢件,相对磁导率和线膨胀系数有要求,是否矫正,可否改变金相组织,由供需双方商定。5试验方法
5.1化学分析
5.1.1化学分析用试样的取样和制样方法应按GB/T20066的规定执行5.1.2化学成分分析应按GB/T223.4、GB/T223.5、GB/T223.9、GB/T223.11、GB/T223.14、GB/T223.20、GB/T223.21、GB/T 223.22、GB/T223.25、GB/T 223.26、GB/T223.28、GB/T 223.36、GB/T223.40,GB/T223.59、GB/T223.60、GB/T223.63、GB/T223.64、GB/T223.65、GB/T223.67、GB/T223.68、GB/T223.69、GB/T223.70、GB/T223.71、GB/T223.72、GB/T223.73、GB/T223.76和GB/T223.81的规定执行。
5.1.3化学成分光谱分析应按GB/T11170、GB/T14203、GB/T32548和GB/T34208的规定执行。5.2拉伸试验
拉伸试验按GB/T228.1和GB/T2975的规定执行。5.3冲击试验
冲击吸收能量试验按GB/T229和GB/T2975的规定执行。5.4磁导率试验
磁导率试验按GB/T35690的规定执行。5.5线膨胀系数试验
线膨胀系数试验按GB/T4339的规定执行。5.6表面质量
铸件的表面质量应目视检测。
5.6.2表面粗糙度按GB/T6060.1和GB/T15056的规定执行。5.7内部质量
渗透检测按GB/T9443的规定执行。5.7.1
5.7.2超声检测按GB/T7233.1和GB/T7233.2的规定执行。5.7.3射线照相检测按GB/T5677的规定执行,5.8几何形状、尺寸公差及重量公差5.8.1铸件的几何形状、尺寸公差应选择相应精度的检测工具、量块、样板或划线进行检验。尺寸公差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