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2027-2015/ISO 16177 :2012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32027-2015/ISO 16177 :2012
中文名称:鞋类抗弯曲性能传送带耐折试验方法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下载大小:468948
相关标签:
鞋类
弯曲
性能
耐折
试验
方法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GB/T 32027-2015/ISO 16177 :2012.Footwear-Resistance to crack initiation and growth-Belt flex method.
GB/T 32027规定了测定鞋类部件或材料抗反复弯折性能的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鞋类外底,也适用于可弯折的部件。
2设备和材料
2.1 弯折机.
2.1.1从动轮 ,微凸形弯折辊轮,宽度(170士20) mm,并且:
对于耐弯折要求高的鞋底,中心处直径(60.0士0.5) mm,两端直径(57土1) mm。
注:此滚轮只适用于耐弯折要求特别高的鞋类。
对于典型的鞋底,中心处直径(90.0士0.5) mm,两端直径(87土1) mm.
对于厚度大于15 mm的鞋底,中心处直径(120.0士0.5) mm,两端直径(117士1) mm.
2.1.2驱动轮 ,微凸形辊轮,宽度(170士20) mm,直径(225士5) mm。
2.1.3棉帆布制、可弯折连续传送带,长度(1930士50) mm ,宽度(140士5) mm,可连续通过从动轮(2.1.1)和驱动轮(2.1.2)两个辊轮。棉帆布由规格为(500士25) g/m2 的两层100%棉带制成,其在传送带方向的断裂伸长率是(14士2)% ,断裂力是(2 000士200) N,其横截面上的相应值分别为(14土2)%和(750士50) N。
2.1.4驱动 轮(2.1.2)以(247士20) r/ min的速度转动时,传送带(2.1.3)的速度为(90士8) r/ min.
2.1.5传送 带(2.1.3)完成循环的计数方法。
2.2聚氨酯粘合体系,将试样粘在传送带(2.1.3)表面.
2.2.1预处理 PU粘合剂。
2.2.2单组分 PU粘合剂。
2.3切割刀,可 以是锋利刀具或手术刀,能在样品上切割。
2.4表面光滑的手型工具,可通过摩擦作用向局部施加压力。.
注:可向试样整个面积施加(500士50)kPa压力的快速平板压机适用于部分鞋底试样的加压。
2.5粘合膜加热器,用于活化粘合膜或从传送带上取下试样,也可以使用热空气枪或放人温度为50C烘箱中。加热应快速短暂,防止鞋底或试样熔化。
注:生产中用于活化帮底粘合的加热设备也适用。
2.6膜的粘合温度范围一般在 80 C~90 C,可以使用热敏蜡笔,最好是用熔化温度为83 C的热敏蜡笔。
2.7 处理剂。
2.7.1硫化和热塑性橡胶试样:橡胶试样要想获得满意的粘合效果必须使用卤化处理剂。
2.7.2EVA试样,EVA试样也需要使用处理剂。
2.8丁字尺,内 角(90士1)°。
2.9量具,一个金属 薄片,上有长度刻度或梯级厚度,可以检测裂纹深度是否大于1.5 mm。
标准内容
ICS 61.06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2027—2015/IS016177:2012鞋类
抗弯曲性能
传送带耐折试验方法
Footwear-Resistance to crack initiation and growth-Belt flex method(ISO 16177:2012,IDT)
2015-09-11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化管理委员会
2016-04-01实施
本标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GB/T32027—2015/IS016177:2012本标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SO16177:2012《鞋类抗弯曲性能
传送带耐折试验方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制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05)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康奈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东莞市新虎威实业有限公司、温岭市东亚塑胶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郑莱毅、陈景怡、章文福、蔡君昌、冯徐根。1范围
GB/T 32027--2015/1SO 16177:2012鞋类抗弯曲性能传送带耐折试验方法本标准规定测定鞋类部件或材料抗反复弯折性能的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鞋类外底,也适用于可弯折的部件。
2设备和材料
2.1弯折机,
2.1.1从动轮,微凸形弯折辊轮,宽度(170土20)mm,并且:—对于耐弯折要求高的鞋底,中心处直径(60.0士0.5)mm,两端直径(57士1)mm。注:此滚轮只适用于耐弯折要求特别高的鞋类,—对于典型的鞋底,中心处直径(90.0土0.5)mm,两端直径(87土1)mm一对于厚度大于15mm的鞋底,巾心处直径(120.0士0.5)mm,两端直径(117士1)mm。2.1.2驱动轮,徽凸形辊轮,宽度(170士20)mm,直径(225土5)mm。2.1.3棉帆布制,可弯折连续传送带,长度(1930土50)mm,宽度(140土5)mm,可连续通过从动轮(2.1.1)和驱动轮(2.1.2)两个辊轮。棉帆布由规格为(500土25)g/m2的两层100%棉带制成,其在传送带方向的断裂伸长率是(14士2)%,断裂力是(2000土200)N,其横截面上的相应值分别为(11士2)%和(750±50) N。
2.1.4驱动轮(2.1.2)以(247士20)1/min的速度转动时,传送带(2.1.3)的速度为(90士8)r/min。2.1.5传送带(2.1.3)完成循环的计数方法。2.2聚氨酯粘合体系,将试样粘在传送带(2.1.3)表面。2.2.1预处理 PU 粘合剂。
2.2.2单组分 PU粘合剂。
2.3切割刀,可以是锋利刀具或手术刀,能在样品上切割。2.4表面光的手型工其,可通过摩擦作用向局部施加压力。注:可向试样整个面积施加(500士50)kPa压力的快速平板压机适用于部分底试样的加压。2.5粘合膜加热器,用于活化粘合膜或从传送带上取下试样,也可以便用热空气枪或放人温度为50℃烘箱中,加热应快速短暂,防止鞋底或试样熔化。注:生产中用于活化帮底粘合的加热设备也适用。2.6膜的粘合温度范围一般在80℃~90℃,可以使用热敏蜡笔,最好是用熔化温度为83C的热敏蜡笔,
2.7处理剂。
2.7.1硫化和热塑性橡胶试样:橡胶试样要想状得满意的粘合效果必须使用卤化处理剂。2.7.2EVA试样,EVA试样也需要使用处理剂。2.8丁字尺,内角(90士1)。
2.9量具,一个金属薄片,上有长度刻度或梯级厚度,可以检测裂纹深度是否大于 1,5 mm3原理
试样用强力粘合剂粘谢在可连续转动的传送带上,传送带由两个辑轮驱动。两辊轮的间距直径1
TTKAONTKAca
GB/T 32027—2015/IS0 {6177 :2012使样品模拟鞋类外底的穿着状态,即试样经过短暂的快速弯折和长时问的非屈撬状态。试样弯折至规定的次数,记录出现的裂纹和程度。4试样制备
4.1如果是模压底,则铸模与试验之间至少应间隔 48 h,4.2如果试样是整鞋上的外底,需要:剪掉内底上的帮面部分:
一除去内底;
…-打磨掉绷帮帮脚,注意不要损伤外底;检查是否有抗刺穿金属插件。bZxz.net
不要用加热的方法分离帮底的粘合,医为可能会损怖外底,4.3在外底的外表面标出鞋头至后跟的纵向轴线。4.3.1将鞋底内侧的A点和B点(见图1)紧靠丁字尺(2.8)的长边、鞋头紧靠尺的短边。X
锐明:
-4.1中的切割线。
图1试样标记和切割线(也可参见IS020344:2011的图42)4.3.2标出鞋头与尺的短边接触的点。4.3.3重复4.3.1和4.3.2步骤,标出后跟部位的点,4.3.4连接鞋头点至后跟点得到直线XY,见图1。4.4剪掉鞋跟和腰窝部位,留10 mn~20 mm腰窝部位在前掌(见图 1)。4.5如果鞋底反面的前掌边缘是凹形的或者有假沿条应将其磨平。但不要去掉外底前掌中心部位的凸纹。4.6如果外底厚度大于15 mm,制备试样时应使其厚度降至15 mm以保证弯折效果。这种情况下,需要使用中心处直径120mm的从动轮(2.1.1)。装有金属插件的外底也用中心处径120mm的从动轮(2.1.1).
注:为了防止较厚的外底在试验中从传送带上脱落,可以坡形磨掉试样两端(鞋头和腰离)的部分材料,但每端磨削长度不得超过 25 mm,以此缓解弯折作用对粘合处的应力。4.7前掌部位内表面按以下步骤粘合。4.7.1发泡聚氨酯外底:轻轻擦净外底内表面。4.7.2硫化和微孔橡胶底:轻轻擦净外底内表面,然后用硬刷子刷涂橡胶用卤化处理剂(2.7)。晾15 min~8 h,十后粘合。
4.7.3热塑性橡胶:用软刷在外底内表面轻涂橡胶用卤化处理剂(2.7),晾30 in~8 h,干后粘合。4.7.4微孔EVA:轻轻擦净外底内表面,然后用软刷轻涂EVA用处理剂(2.7),晾30min8h,千后粘合。
4.7.5PVC和实心 PU(热塑性):用 2-丁酮(甲基乙基,MEK)轻轻擦净外底内表面。晾 15 min~11 h,干后粘合。
TTKAONTKAca
5步骤
5.1按以下步骤制备试验用传送带。GB/T 32027—2015/IS0 16177:20125.1.1剪取一条(140土5)mm×(2000士20)mm棉帆布条,两面都标出中心线。5.1.2在帆布条[画两条横线(兜图2):一在布条两端、与长边方间呈90°角:每端至中心线距离为(930士3)mm的位置:每条綫分别在帆布的正反面。
单位为毫米
2 000±20
930±3
注:线AB应与线XY分别商在帆布的正反面。930±3
图2传送带标线图示
5.1.3已经做过试验的传送带如果没有过多磨损且有未用过的面积足够粘贴新试样的,还可以继续使用。
5.2把待测试样按以下要求放到传送带上:着地面朝E;
均勾分布在两端线(5.1.2)之间:彼被此距或距两端线(5.1.2)不小于50m;在传送带宽度方向的中心;
鞋头指向一致;
试样中心线(4.3.4)与传送带长边方向平行;不在传送带粘过试样的区域。
单位为毫米
说明:
在线AB同谢的表面涂粘合剂,
一在线XY同侧的表面涂粘合剂。注:AB 和 XY不在同一表面。
图3试样在传送带上的位置图示
TKAONIKAca
GB/T32027—2015/1SO16177:20125.3标出试样在传送带上的轮廓线。5.4在传送带表面涂预反应胶粘剂(2.2.1):一每个标记试样位置的表面;
一两条端线与传送带末端间的表面(在俩端相反的两个表面)。5.5涂PU聚氨酯粘合剂(2.2.2):每个制备的试样表面;
—5.4中提到的传送带上的表面;一干燥15min。
5.6用加热器(2.5加热试样上的粘合剂,温度80~85C,以热蜡笔(2.6)指示温度。同时加热传送带上欲粘合的相应位置室同样温度5.7立即将试样放在相应受热区域定位在所间的轮廓线(5.3)内。用手用力压使试样和传送带粘合。注,可以将传送带反过来,在反面局部施压并摩擦鞋底内表面。可以用表面光猎的手工工具帮助粘合。5.8其他试样重复 5.6 至 5.7 的步骤。5.9对折传送带将两端对齐,用加热器(2.5)加热,同时把两端粘合在一起,温度80C85C,以热敏蜡笔(2.6)指示温度。
5.10用手用力把传送带两端压合到一起,局部施压完成粘合。注,可以用表面光滑的手型工具推帮助粘合。5.11将制备好的传送带放在(23士2)℃和相对湿度(50士2)%的标准环境中放置至少16h,以保证粘合剂周定。
5.12如果试样特待别坚硬,也可以在试样两端用其他机械固定形式将试样与传送带固定。缝一行线即可。
5.13将制备好的传送带安装到弯折机(2.1)的两个辊轮上,机器运行时,鞋头朗向弯折轮的方向,以便使试样按从鞋头到鞋跟的顺序弯折。5.14调节传送带张力,使其刚绷紧。5.15开动弯折机(2.1)让传送带运行第一个试验周期(见5.18)。5.16轻轻用手移动传送带,检查每个试样表面通过弯折辑轮(2.1.1)时产生的裂纹。如果发现裂纹,记下位置、长度(精确至1mm)和按以下描述深度:—-:非常浅(约0.5mm);
—--浅0.5mm~1.5mm
-中等(1.5mm至试样厚度的一半);-深(大于试样厚度的一半)。
用量具(2.9)定量判定浅和中等深度裂纹的变化,其他变化可以凭主观肉眼判定。可以用一张薄纸在试样上描掌出鞋底花纹和裂纹,记录裂纹的位置。也可以便用数码照相,在未弯折鞋底的平面图像上标出这些裂纹,图示说明裂纹的位置。5.17检查传送带的张力是否介适,并适当调整。同时检查试样与传送带之间的粘合情况,如果鞋头与传送带间分离的长度人于10mm,建议停正试验直到试样受影响的地方重新粘合。5.18再次启动机器,重复5.16的步骤并检查裂纹产生的速度。建议在20000圈、30000圈、40000圈和50000圈时检查试样。
5.19检测完成后,如果传送带需要再次使用,可以用加热器(2.5)从传送带末涂粘合剂的一边加热粘合处409,再将试样从传送带上取下。此时粘合剂应该已软化便于剥离试样。6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iYKAoNirKAca
本标准编号;
试样的详细描述;
所用从动轮(2.1.1)的直径;
试验弯折的圈数;
每个检查阶段按步骤5.16检查的试样损坏情况;试验温度(℃),
与本方法的偏差。
GB/T 32027—2015/IS016177:2012TTKAONTKAca
GB/T32027-2015
打印日期:2016年5月24日F009B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
鞋类抗弯曲性能传送带耐折试验方法GB/T32027—2015/ISO16177:2012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029)北京市西城区二里河北街16号(100045)网址spc.net.cn
总编室:(010)68533533发行中心:(010)51780238读者服务部:(010)68523946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1/16印张0.75字数12千字2016年4月第一次印刷
2016 年4月第一版
J号:155066·1-52585定价18.00元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8510107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