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行业标准 > CB/T 4114-2011船用油滤器检验方法
CB/T 4114-2011

基本信息

标准号: CB/T 4114-2011

中文名称:船用油滤器检验方法

标准类别:其他行业标准

英文名称:Method of inspection for ship filter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11-06-15

实施日期:2011-10-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下载大小:1783792

相关标签: 用油 检验 方法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造船和海上建筑物>>船舶和海上建筑物综合>>47.020.20船用发动机和推进系统

中标分类号:船舶>>船用主辅机>>U44船用内燃机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

标准价格:0.0

出版日期:2011-10-01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单位: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南通航海机械有限公司、南通市申通机械厂

归口单位: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船用油滤器的材料检验、无损探伤检验、焊接检查、铸件检查、尺寸检查、装配检查、液压试验等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滤器的一般检验,不包括性能检验。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47.020.20
备案号:32857-2011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行业标准
CB/T 4114—2011
船用油滤器检验方法
Methodofinspectionforshipfilter2011- 06 -15发布
(刮)内雪防使码
送防货
品标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11-10-01实施
CB/T 4114—2011
中华人民共和国
船舶行业标准
船用油滤器检验方法
CB/T 4114—2011
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70号
邮政编码:100081
网址:www.shipstd.com.cn
电话:010-62185021
船舶标准信息咨询中心出版发行版权专有不得翻印
开本880×12301/16印张0.45字数2.9千字2011年8月第1版
2011年8月第一次印刷
印数1—500
船标出字第2011039号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CB/T4114—2011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提出。本标准由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南通航海机械有限公司、南通市中通机械厂。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祁超、李世泉、李军、缪红建。本标准于1986年4月首次发布为GB6303-1986,2004年清理整顿时调整为船舶行业标准。1范围
船用油滤器检验方法
本标准规定了船用油滤器(以下简称滤寸检查、装配检查、液压试验等检验本标准适用于滤器的一
2检验项目
滤器的基本检验
材料检验;
无损探伤检
焊接检查;
铸件检查;
尺寸检查:
装配检查;
液压试验。
手的材料检验、无损探伤检验
不钩括性能检验
的特点在其技求条件中规定专用的验验项官,各类滤器可根摄
3材料检验
滤器材料应符合已经拆
4无损探伤检验
你图样规定
CB/T4114—2011
焊接检查、铸件检查、尺
。加有质量证明书,则可免
按所选材料的相关标准进待检验。根据用户的要求或对难以确定程度的缺陷可对滤器有关零件进行无损探伤检验,检验方法和评定标准由用户和制造厂商定。
5焊接检查
5.1检查承担焊接的焊工,施焊的焊条、焊丝和焊剂,并应符合下列要求:a)承担焊接的焊工应持有相应级别的“焊工证书”;b)焊条、焊丝及焊剂的牌号和规格应符合有关规范及技术要求。5.2焊接应按图样和工艺规程进行。5.3焊缝不允许十字形交叉。
5.4焊缝不应有任何裂缝、烧穿、未熔合、未焊透等缺陷。5.5焊缝不应有超过下列规定的缺陷存在:CB/T4114—2011
咬边深度大于0.8mm,连续长度大于总长的10%:焊瘤消挂的高度大于2mm;
在焊道长度为25mm的范围内,焊道凹凸的高低差大于2mm焊缝具有构成重缺陷的夹渣和气孔。d)
5.6对焊缝尺寸进行测量检查,并应符合下列要求:a)对接焊缝的增高量下限不应低于母材表面,上限不应超过3.5mm;b)
角焊缝的焊脚应不小于90%的焊脚尺寸;焊缝中心线与坡口中心线错位尺寸应小于板厚的25%,且纵焊缝最大错位尺寸小于4mm;c)
焊缝焊道宽度差在110mm范围内小于5mm。d)
5.7焊接后的熔渣以及焊接时飞溅的焊珠等应清除干净。6铸件检查
6.1铸件质量以试样的抗拉强度为依据,应达到有关技术文件及规范的要求。6.2铸件没有标定尺寸的过渡区域应有铸造圆角。6.3铸件上的铸字和标志应清晰。6.4铸件不应有裂纹、冷隔、蜂窝状气孔、冷铁及穿透性缺陷。6.5在主要配合面和工作面上不应存在铸造缺陷。对于铝合金铸件,低倍检查按2级低倍图评定。6.6铸件的非加工表面和加工后的非主要工作面,允许有少量不影响使用性能及外现质量的缺陷存在,并应满足下列要求:
a)缺陷的最大直径小于3.5mm;缺陷的最深深度小于3.5mm,且不应超过壁厚的三分之一:b)
缺陷的相互间距离不应小于10mm;c
d)在20cm2面积中最多允许的缺陷个数为2个。对于铝合金铸件,低倍检查一般按3级低倍图评定。6.7除主要配合面和工作面外,铸件上尚可修补的缺陷允许用规定的办法进行修补。修补后,应按图样或技术要求验收。对规定需进行单独液压试验的铸件,修补后,其液压试验的压力值为原试验压力的120%。
6.8铸件的砂泥、芯骨应清除干净。应清理冒口、浇口、披缝、飞边、结疤、氧化皮及毛刺等。7尺寸检查
7.1对图样或技术文件有明确规定的,按图纸或技术文件的规定检查尺寸偏差和形位公差;未标明的,应按照7.2~7.4的规定进行检查。7.2滤器进口法兰与出口法兰端面,以及安装基准面的角度偏差允许值应不大于表1规定。表1各安装面之间的角度偏差
公称通径,mm
允许偏差角度
80~200
200~500
7.3安装连接孔中心距离的偏差允许值应不大于表2规定。表2安装连接孔中心距偏差
公称通径
允许偏差
>40~80
>80~200
7.4除7.2和7.3的规定外,其他尺寸偏差允许值应不大于表3规定。表3其他尺寸偏差
尺寸划分
允许偏差
装配检查
80~125
125~200
200~320
320~500
500~800
CB/T4114-2011
单位为毫米
>200~500
单位为毫米
8001250
1250~2000
8.1按图样和技术文件的规定,检查滤芯过滤材料的规格是否和滤芯上的标志相符。8.2检查进出口直径、滤芯尺寸、滤芯组件装配尺寸进油腔和出油腔隔层配合面尺寸等。±5.5
8.3对各零部件上的飞边、毛刺、各种微粒和异物等均应清除干净,并用规定的洁净液体仔细清洗。8.4检查装配安装方法的正确性、连接件的紧固程度、紧固力的均衡性和密封件正确装配。8.5双筒滤器的转换阀应转动灵活。8.6双高滤器转换阀上的流体通孔与简体的通孔要一致,并有明确标志标明滤器工作情况。8.7双筒滤器的转换阀,阀体与阀壳应同轴,转换过程中不应存在进油口全关闭的现象,阀体与阀壳的密封面接触应良好。
液压试验
对已加工完毕的承受液压的组件,应按9.2~9.7的规定进行液压试验。试验压力按产品技术文件规定。
9.2试验设备应满足下列要求:
液压泵:泵的公称压力为试验压力的1.2倍:a)
压力表:采用0.4级标准压力表,表盘直径不小于150mm,量程为试验压力的1.5倍;b)
试验介质:按图纸规定;
d)检查锤:锤重约0.1kg,柄长300mm,锤为铜质。9.3液压试验时,连接法兰及端盖处应保证不泄漏。9.4滤器进行液压试验前不应进行影响试验的涂装。9.5液压试验时压力的升降应缓慢,一般压力升降的速度宜不超过每分钟200kPa。9.6对双筒滤器,应进行转换阀泄漏试验:从进口法兰加压,使液体充满滤器的一简达到规定的试验压力和稳压时间后,检查阀体与阀壳的配合面,转换阀与阀壳的内隔壁及阀壳部位的泄漏。按同样试验3
CB/T4114—2011
程序转换到另一简作相同的泄漏检查。转换阀与阀壳配合面的泄漏量不应超过规定值,其余部分不应有泄漏。wwW.bzxz.Net
9.7进行液压试验时,如为双筒滤器,其转换阀应放在中间位置,使两筒均能注入液体,缓慢加压达到规定的试验压力后保持5min,与此同时用检查轻敲。检查各外表面及接合面,不应有渗漏、变形等现象。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