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 16384-1996 职业性急性钡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GB 16384-1996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 16384-1996

中文名称:职业性急性钡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 Diagnostic criteria and treatment principles for occupational acute barium poisoning

标准状态:已作废

发布日期:1996-05-23

实施日期:1996-01-02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88673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医药卫生技术>>11.020医学科学和保健装置综合

中标分类号:医药、卫生、劳动保护>>卫生>>C60职业病诊断标准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页数:平装16开, 页数:5, 字数:5千字

标准价格:8.0 元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96-05-23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单位:山西医学院预防医学系

归口单位:卫生部

发布部门:国家技术监督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管部门:卫生部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职业性急性钡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本标准适用于在生产劳动和其他职业活动中,大量钡化合物经呼吸道、消化道、灼伤或破损的皮肤进入肌体引起的职业性急性中毒。不适用于长期接触低浓度钡化合物所引起的其他疾玻 GB 16384-1996 职业性急性钡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GB16384-1996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职业性急性锁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Diagnostic criteria and principles of managementof occupational acute barium poisoningGB 163841996
职业性急性钡中毒是指生产、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短时间接触大量可溶性钡化合物而引起的以肌肉麻痹、心血管损害及低钾血症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职业性急性钡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本标准适用于在生产劳动和其他职业活动中,大量钡化合物经呼吸道、消化道、灼伤或破损的皮肤进入肌体引起的职业性急性中毒。不适用于长期接触低浓度化合物所引起的其他疾病。2引用标准
GB4865-85职业性慢性氯丙烯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16371—1996职业性化学性皮肤灼伤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3诊断原则
根据确切的接触大量钡化合物的职业史,以肌肉麻痹、心血管损害、低钾血症为主的临床表现,及心电图、血清钾的检查结果,结合现场调查,进行综合分析,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类似疾病,方可诊断。4诊断及分级标准
4.1接触反应
出现头晕或头痛,咽干、恶心、轻度腹痛和腹泻等神经及消化系统症状,心电图、血清钾正常,在数小时至两日内可自行嵌复者。
4.2轻度中毒
除上述症状加重外,并有胸闷、心悸、麻木感、无力,肢体运动力弱,肌力V级(见GB4865)。心电图有早期低钾所见或血清钾稍低。4.3中度中毒
肌力1~Ⅱ级(见GB4865),肌张力降低。心电图、血清钾呈现低钾表现。4.4重度中毒
四肢弛张性瘫痪,肌力0~I级(见GB4865),甚至呼吸肌麻痹。心电图及血清钾显示明显的低钾现象,多伴有严重的心律失常、传导阻滞。5 治疗原则
5.1立即脱离现场,皮肤灼伤者用2%~5%硫酸钠彻底冲洗后再按灼伤常规处理(见GB16371),化合物粉尘经呼吸道和消化道进入者,漱口后,口服适量的硫酸钠。5.2对接触反应者和意外事故的接毒人员应密切监护48 h,同时给予预防性治疗国家技术监督局1996-05-23批准1996-12-01实施
GB16384—1996
5.3特效治疗,首先应及时、足量补钾,在心电图及血清钾严密的监护下进行,直至检测指标恢复正常,然后酌情减量,稳定后停药。同时静注或静滴硫酸钠或硫代硫酸钠。5.4其他急救措施和对症治疗与内科相同。6劳动能力鉴定
6.1轻、中度中毒治愈后,可恢复原工作。6.2重度中囊治愈后应调离原作业工作。7 健康监护的要求
7.1凡从事锁化合物作业的工人,均应进行就业前体检,就业后每两年体检一次。体检应包括内科、神经科,心电图等。7.2
8职业蔡忌证
肌肉疾病,
心血管系统疾病;
周围神经病。
GB16384—1996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附录A
正确使用标准的说明
(参考件)
A1.意外接触高浓度钡化合物粉尘时,在经呼吸道进入的同时,可以从消化道进入,因此临床表现与生活性中毒基本相同,治疗时不可忽视对消化道的处理。A2经皮肤吸收中毒者,早期的消化道症状轻微或缺如,必须重视心电图和血清钾的监测,警惕全身中毒并及时治疗,以免发生突然死亡。A3诊断分级标准,主要以肢体麻木、运动力弱,肌力降低作为轻度中毒诊断的起点。出现肢体不完全性弛张性瘫痪,心电图、血清钾有低钾表现作为中度中毒的界限。轻中度中毒的肌力改变是指两个肢体或两个以上肢体的肌力减退而言。重度中毒以四肢完全性瘫痪,甚至累及躯于和呼吸肌并有严重的心律失常、传导阻滞和血清钾明显降低作为主要指标。A4鉴别诊断应注意排除周期性麻痹、重症肌无力、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周围神经病、急性多发性神经根炎(Guillain-Barre)等。
A5关于氯化钾的使用,一般对于接触反应和轻度中毒者,可以口服也可静滴。中、重度中毒者均解静滴给药,浓度及速度根据病情掌握,切忌静脉推注。补钾必须在心电监护及血清钾监测下进行,当病情缓解,心电图、血清钾恢复正常后,减量维持,不可突然停药,以防病情反复。硫酸钠的使用,可用2%硫酸钠500mL静滴或10%硫酸钠20mL间断推注。A6当硫化钡中毒时,除钡离子的毒作用外,尚可产生硫化氢而引起相应的中毒,在诊断治疗时应加以注意。
A7高温锻化合物灼伤皮肤中毒时,除给予特殊治疗外,灼伤局部还应按GB16371的规定进行诊断、处理。
A8关于血钡测定虽属待异,但该项检查目前尚不能普及,而且中毒后的临床发展规律与血钡变化无关,故未列入标准。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本标准由山西医学院附属二院负责起草。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技术归口单位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研究所负责解释。333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