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T 1168-2017
基本信息
标准号:
JT/T 1168-2017
中文名称:公路桥梁用氟碳面漆
标准类别:交通行业标准(JT)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下载大小:5316998
相关标签:
公路
桥梁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JT/T 1168-2017 Fluorocarbon resin topcoat for highway bridges.
1范围
JT/T 1168规定了公路桥梁用常温固化型氟碳面漆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JT/T 1168适用于公路桥梁用氟碳面漆的生产、检验和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CB/T 1725色漆、清漆和塑料不挥发物 含量的测定
CB/T 1728漆膜腻子膜干燥时间测定法
GB/T 1732漆膜耐冲击测定法
GB/T 1766色漆和清漆涂层老化的评级方法
GB/T 1771色漆和清漆耐中性盐 雾性能的测定
CB/T 3186色漆、清漆和色漆与清漆用原材料取样
CB/T 5210色漆和清漆拉开法附着 力试验
CB/T 6742色漆和清漆弯 曲试验(圆柱轴)
CB/T 6753. 1色漆、清漆和印刷油墨研磨 细度的测定
GB/T 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CB/T 8923. 1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表面清洁度的目 视评定第 1部分:未涂覆过的钢材表面和全面清除原有涂层后的钢材表面的锈蚀等级和处理等级
GB/T 9268乳胶漆耐冻融性的测定
GB/T 9271色漆和清漆标准试板
CB/T 9274色漆和清漆耐液体 介质的测定
CB/T 9278涂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温湿度
CB/T 9750涂料产品包装标志
标准内容
ICS93.080.20
备案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行业标准JT/T1168—2017
公路桥梁用氟碳面漆
Fluorocarbonresintopcoatforhighwaybridges2017-09-29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2018-02-01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分类
5技术要求
6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8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附录A(资料性附录)
附录B(资料性附录)
腐蚀环境分类
公路桥梁钢结构外表面涂层体系附录C(资料性附录)
公路桥梁混凝土结构表面涂层体系JT/T1168—2017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全国交通工程设施(公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23)归口。JT/T11682017
本标准起草单位: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北京公科固桥技术有限公司、旭硝子化工贸易(上海)有限公司、中远关西涂料化工(天津)有限公司、中航百慕新材料技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谢峻、廖军、任红伟、王仲舒、钟毅、李杰、刘承泰、杨振波、张亮。Ⅲ
1范围
公路桥梁用氟碳面漆
JT/T1168-—2017
本标准规定了公路桥梁用常温固化型氟碳面漆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公路桥梁用氟碳面漆的生产、检验和使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CB/T1725
CB/T1728
GB/T1732
CB/T1766
GB/T1771
CB/T3186
CB/T5210
CB/T6742
CB/T6753.1
GB/T8170
CB/T8923.1
CB/T9268
CB/T9271
CB/T9274
CB/T9278
CB/T9750
GB/T13288.1-2008
CB/T13452.2
CB/T13491
CB/T14522—2008
CB/T15608
CB/T23981
CB/T23986
HG/T2458
HG/T3792—2014
色漆、清漆和塑料不挥发物含量的测定漆膜、腻子膜干燥时间测定法
漆膜耐冲击测定法
色漆和清漆涂层老化的评级方法色漆和清漆耐中性盐雾性能的测定色漆、清漆和色漆与清漆用原材料取样色漆和清漆拉开法附着力试验
色漆和清漆弯曲试验(圆柱轴)色漆、清漆和印刷油墨研磨细度的测定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表面清洁度的目视评定第1部分:未涂覆过的钢材表面和全面清除原有涂层后的钢材表面的锈蚀等级和处理等级乳胶漆耐冻融性的测定
色漆和清漆标准试板
色漆和清漆耐液体介质的测定
涂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温湿度涂料产品包装标志
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喷射清理后的钢材表面粗糙度特性第1部
分:用于评定喷射清理后钢材表面粗糙度的ISO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的技术要求和定义
色漆和清漆漆膜厚度的测定
涂料产品包装通则
机械工业产品用塑料、涂料、橡胶材料人工气候老化试验方法荧光紫外灯中国颜色体系
白色和浅色漆对比率的测定
色漆和清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含量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涂料产品检验,运输和购存通则交联型氟树脂涂料
JT/T1168—2017
HG/T4104—2009
JG/T25
JTJ275—2000
3术语和定义
建筑用水性氟涂料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建筑涂料涂层耐冻融循环性测定法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附条文说明)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solvent-bornedfluorocarbonresintopcoat溶剂型氟碳面漆
以含反应性官能团的氟树脂为主要成膜物,以颜填料(清漆不加)、溶剂、助剂等辅料作为主剂,以脂肪族多异氰酸酯树脂作为固化剂的双组分常温固化型面漆。3.2
water-basedfluorocarbonresintopcoat水性氟碳面漆
以水性含聚偏二氟乙烯、水性含氟烯烃与乙烯基醚(酯)的共聚树脂,水性含氟丙烯酸/丙烯酸酯类的单体共聚体为主要成膜物的单组分或双组分水性氟树脂面漆。4分类
4.1按分散介质类型的不同,碳面漆分为溶剂型氟碳面漆和水性氟碳面漆,均可作为防腐涂层体系的面漆。其中,溶剂型氟碳面漆宜用于混凝土或外露钢结构表面,水性氟碳面漆宜用于混凝土表面。
4.2公路桥梁钢结构外表面及混凝土结构表面的涂层体系按腐蚀环境(见附录A)、工况条件、防腐年限设计,分别参照附录B、附录C使用。5技术要求
溶剂型氟碳面漆与水性氟碳面漆的基本性能应分别满足表1和表2的要求。表1溶剂型氟碳面漆基本性能要求项目
在容器中状态
细度(含铝粉、珠光颜料的涂料除外)(μm)
不挥发物含量(含
铝粉、珠光颜料的涂
料除外)(%)
白色和浅色
清漆和其他色
基料中氟含量
(%)
搅拌后均勾无硬块
“浅色是指以白色涂料为主要成分,添加适量色浆后配制成的浅色涂料形成的涂膜所星现的浅颜色,按GB/T15608中规定明度值为6~9(三刺激值中的Ys≥31.26)2
在容器中状态
低温稳定性
水性氟碳面漆基本性能要求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VOC)
(e/ L)
基料中氟含量
氟碳面漆的涂覆性能应满足表3的要求表3
干燥时间
遮盖率(清漆、含
铝粉、珠光颜料的涂
料除外)
溶剂型氟碳面漆
水性氟碳面漆
氟碳面漆涂覆性能要求
白色和浅色
JT/T1168-—2017
搅拌后均匀无硬块
不变质
≤150
“浅色是指以白色涂料为主要成分,添加适量色浆后配制成的浅色涂料形成的涂膜所呈现的浅颜色,按GB/T15608中规定明度值为6~9(三刺激值中的Y≥31.26)5.3溶剂型氟碳面漆的力学及耐久性能应满足表4的要求。水性氟碳面漆的力学及耐久性能应满足表5的要求。
附着力(拉开法)
耐冲击性
耐弯曲性
(mm)
耐酸性(50g/LH,S0)
耐碱性(50g/LNaOH)
溶剂型氟碳面漆力学及耐久性要求指
混凝土表面用
≥3.0或混凝土内聚敲坏
金属表面用
168h无异常
168h无异常
耐碱性[饱和Ga(OH),溶液]
240h无异常
JT/T1168—2017
耐湿冷热循环性(10次)
耐盐雾性(1000h)
耐人工气候老化性
其他色
表4(续)
混凝土表面用
无异常
金属表面用
不起泡、不生锈、不脱落
不小于3000h,变色不大于1级,粉化不大于0级,保光超级荧光紫外
加速老化(QUV-B)
率不小于80%
不小于3000h,变色不大于2级,粉化不大于0级,保光率不小于50%
试板的原始光泽不大于50单位值时,不进行保光率评定表5
附着力(拉开法)
耐冲击性
耐弯曲性
(mm)
耐酸性(50g/LH,SO)
水性氟碳面漆力学及耐久性要求指
168h无异常
耐碱性[饱和Ca(OH),溶液]
耐人工气候老化性
其他色
超级荧光紫外
加速老化(QUV-B)
240h无异常
不小于3000h,变色不大于1级,粉化不大于0级,保光率不小于80%
不小于3000h,变色不大于2级,粉化不大于0级,保光率不小于50%
*试板的原始光泽不大于50单位值时,不进行保光率评定试验方法
按CB/T3186的规定取样。
试验环境
涂料试样的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温湿度应符合GB/T9278的规定试验样板的制备
底材及底材处理
试验样板的底材及底材处理要求如下:a)
混凝土涂装面漆检验用试板的材质应满足表6的要求,钢结构涂装面漆检验用试板的材质应满足表7的要求;
检验项目
干燥时间
遮盖率
耐弯曲性耐
冲击性
附若力
耐碱性
耐酸性、耐湿
冷热循环性
耐人工气候
老化性
检验项目
干燥时间
遮盖率
耐弯曲性
耐冲击性
附着力(拉
开法)、耐酸
性、耐碱性、耐
湿冷热循环
性、耐盐雾性
耐人工气候
老化性
底材材质
无石棉水泥板
聚酯膜
马口铁板
C40混凝土块
C40混凝土块
无石棉水泥板
底材材质
马口铁板
聚酯膜
马口铁板
喷砂钢板
表6混凝土涂装面漆的制板要求
底材尺寸(mm)
涂装要求
JT/T1168-—2017
喷涂一道,干膜厚度(25±3)um如为氟涂料色漆、氟涂料150×70×(4~6)
厚度30mm~50mm
120×50×(0.2~0.3)
100×300×50
100×100×100
150×70×(4~6)
150×70×(0.8~1.2)
清漆配套应分别喷涂1道制板测试.色漆干膜厚度(20±3)um,清漆干膜厚度(10±2)μm用100μm间隙式漆膜制备器刮涂一道,养护期为24h喷涂一道,干膜厚度(25±3)um,养护期为48h【如为氟涂料色漆、氟涂料清漆配套,应分别喷涂一道制板测试,色漆干膜厚度(20±3)μm,清漆干膜厚度(10±2)μm)用氟树脂涂料和相应配套体系的涂料来进行制板,其配套体系涂料品种、涂装道数、涂装间隔时间、涂层厚度等要求由涂料供应商提供,双组分涂料的养护期均为168h表7
钢结构涂装面漆的制板要求
底材尺寸(mm)
120×50×(0.2~0.3)
厚度30μm~50μm
120×50×(0.2~0.3)
150×70×(3-6)
150×70×(0.8~1.2)
涂装要求
喷涂一道,干膜厚度(25±3)um[如为氟涂料色漆、氟涂料清漆配套应分别喷涂一道制板测试,色漆干膜厚度(20±3)μm清漆于膜厚度(10±2)μm)用100μm间隙式漆膜制备器刮涂一道,养护期为24h喷涂一道,干膜厚度(25±3)um如为氟涂料色漆、氟涂料清漆配套:铅笔硬度项目喷涂一道清漆制板测试:耐冲击性和弯曲试验项目应分别喷涂一道色漆和一道清漆制板测试:色漆干膜厚度(20±3)μm,清漆干膜厚度(10±2)μm):双组分涂料的铅笔硬度养护期为168h,耐冲击性、弯曲试验养护期为48h
用氟树脂涂料和相应配套体系的涂料来进行制板,其配套体系涂料品种、涂装道数、涂装间隔时间、涂层厚度等要求由涂料供应商提供,双组分涂料的养护期均为168h5
JT/T1168—2017
b)无石棉纤维水泥平板、玻璃板、马口铁板、钢板的材质和处理应符合GB/T9271中的规定;按JCJ55配制的C40混凝土块浇注后经28d养护,表面处理按JTJ275—2000中D.1.1的要c)
求进行,其涂装面为非成型面;钢结构涂装面漆试板的涂膜外观、附着力(拉开法)、耐酸性、耐碱性、耐湿冷热循环性项目所d
用的钢板经喷砂处理,其除锈等级应达到CB/T8923.1规定的Sa2%级,表面粗糙度达到CB/T13288.12008规定的中级,即丸状磨料Ry为40μum~70μm,棱角状磨料Ry为60μm~100μm。
6.3.2试样准备
按产品规定的组分配比混合均匀并放置规定的熟化时间后制板,遮盖率项目不加稀释剂。6.3.3制板要求
混凝生涂装面漆的制板要求
混凝土涂装面漆采用空气喷涂法制板(遮盖率项目采用刮涂法制板),底材为无石棉水泥板或C40混凝土块的样板的膜厚,根据同时喷涂的钢板的厚度来控制,样板制备按表6的规定进行。涂层厚度的测定按CB/T13452.2的规定进行。6.3.3.2钢结构涂装面漆的制板要求钢结构涂装面漆采用空气喷涂法制板(遮盖率项自采用刮涂法制板),样板制备按表7的规定进行。涂层厚度的测定按CB/T13452.2的规定进行。6.4在容器中状态
打开容器,用调刀或搅棒搅拌,允许容器底部有沉淀,若经搅拌易于混合均勾,则评为“搅拌后均匀无硬块”。双组分涂料的主剂和固化剂分别进行检验6.5细度
按CB/T6753.1的规定进行。双组分涂料的主剂和固化剂分别进行检验。6.6不挥发物含量
按GB/T1725的规定进行,双组分涂料的主剂和固化剂混合后进行检验。烘烤温度为105℃±2℃,烘烤时间为2h,试样量约2g。如为氟涂料色漆、氟涂料清漆配套应分别测试。6.7基料中氟含量
溶剂型氟碳面漆基料中的氟含量按HG/T3792-2014中附录A的规定进行,水性氟碳面漆基料中的氟含量按HG/T4104—2009中附录A的规定进行。6.8低温稳定性
按CB/T9268中的A法进行3次循环试验。6.9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含量按CB/T23986的规定进行。
6.10干燥时间
按CB/T1728的规定进行,其中表干按指触法、实干按压滤纸法进行。6
6.11遮盖率
按CB/T23981的规定进行,双组分涂料的主剂和固化剂混合后进行检验6.12附着力(拉开法)
按GB/T5210的规定进行,采用直径为20mm的试柱3耐冲击性
按CB/T1732的规定进行。
6.14耐弯曲性
按GB/T6742的规定进行
6.15耐酸性
JT/T1168-2017
6.15.1按CB/T9274中浸泡法进行,浸入50g/L硫酸(化学纯及化学纯以上)溶液中,在散射日光下目视观察。
6.15.2对于混凝土涂装面漆,若3块试板中有2块未出现起泡、开裂、剥落、掉粉、明显变色、明显失光等涂膜病态现象,则涂料评为“无异常”。6.15.3对于钢结构涂装面漆,若3块试板中有2块未出现生锈、起泡、开裂、剥落、掉粉、明显变色、明显失光等涂膜病态现象,则涂料评为“无异常”。6.15.4如出现以上涂膜病态现象,按GB/T1766进行描述。6.16耐碱性
6.16.1混凝土涂装面漆应按JTJ275—2000中C.1的规定进行,制备3个试件。在散射日光下目视观察,如3个试件中有2个未出现起泡、开裂、剥落、掉粉、明显变色、明显失光等涂膜病态现象,则涂料评为“无异常”。如出现以上涂膜病态现象,按CB/T1766进行描述6.16.2钢结构涂装面漆按GB/T9274中浸泡法进行,浸入50g/L氢氧化钠(化学纯及化学纯以上)溶液。在散射日光下目视观察,如3块试板中有2块未出现生锈、起泡、开裂、剥落、掉粉、明显变色、明显失光等涂膜病态现象,则涂料评为“无异常”。如出现以上涂膜病态现象,按CB/T1766进行描述。6.17耐湿冷热循环性
6.17.1按JC/T25规定进行,共10次循环[(23±2)℃水中浸泡18h,(-20±2)℃冷冻3h,(50±2)℃热烘3h为1次循环。循环完成后,在散射日光下目视观察。6.17.2对于混凝土涂装面漆,若3块试板中有2块未出现起泡、开裂、剥落、掉粉、明显变色、明显失光等涂膜病态现象,则涂料评为“无异常”。6.17.3对于钢结构涂装面漆,若3块试板中有2块未出现生锈、起泡、开裂、剃落、掉粉、明显变色、明显失光等涂膜病态现象,则涂料评为“无异常”。6.17.4如出现以上涂膜病态现象,按CB/T1766进行描述。6.18耐盐雾性
按GB/T1771规定进行(试板不画线)。如出现起泡、生锈、脱落等涂膜病态现象,按GB/T1766进行描述
JT/T1168—2017
耐人工气候老化性
按CB/T14522—2008附录C中的7型进行。光源为UVB-313,辐照度为0.71W/m2,试验条件为黑板温度(60±3)℃下紫外光照4h,黑板温度(50±3)℃下冷凝4h为1个循环,连续交替进行。按CB/T1766进行描述。
检验规则
检验分类与检验项目
产品检验分为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下列任一情况出现时应进行型式检验: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产品的结构、工艺、材料、生产设备等方面有重大改变;停产一年后重新生产;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型式检验项目见表8。其中,在正常生产情况下,耐人工气候老化性每5年进行1次,耐湿冷热循环性、耐盐雾性每3年进行1次,其余项目每年至少检验1次。每1组批应进行1次出厂检验,出厂检验项目见表8。7.1.4
检验项目
在容器中状态
不挥发物含量
基料中氟含量
低温稳定性
VOC含量
干燥时间
遮盖率
附着力(拉开法)
酮冲击性
耐弯曲性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耐酸性
耐碱性
耐湿冷热循环性
耐盐雾性
耐人工气候老化性
技术要求
注:“V\表示需要检验,“—\表示不需要检验8
检验项目
试验方法
型式检验
出厂检验
7.2组批
JT/T1168—2017
氟碳面漆应按批检验,每批应为同1组份,每10吨为1批,不足10吨按1批计。7.3判定规则
检验结果的判定按GB/T8170中修约值比较法进行。7.3.1
合格。
所有项目的检验结果均达到第5章要求时,该批产品合格;一项不合格,则该批产品判定为不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8.1标志
按CB/T9750的规定进行。
8.2包装
溶剂型氟碳面漆应按GB/T13491中的一级包装要求进行,水性氟碳面漆应按GB/T13491中的二级包装要求进行。
8.3运输
按HG/T2458的规定进行。
8.4储存
8.4.1储存时应保证通风、干燥,防止日光直接照射并应隔绝火源,远离热源,8.4.2水性氟碳面漆储存温度应在5℃以上。8.4.3产品应根据类型定出储存期,并在包装标志上明示9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