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41174—2021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41174—2021
中文名称:专业运动服装田径服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下载大小:1211406
相关标签:
专业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GB/T 41174—2021.
1范围
GB/T 41174规定了专业运动服装田径服的号型、要求、检验方法,抽样规则,判定规则、产品使用说明,包装,运输和贮存。
GB/T 41174适用于鉴定专业运动服装田径服的品质。非专业田径服可参照执行。本文件不适用于年龄在36个月及以下的婴幼儿服装。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50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GB/T 1335(所有部分)服装号型
GB/T 2910(所有部分)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
GB/T 2912.1纺织品﹑甲醛的测定瞭第1部分:游离和水解的甲醛(水萃取法)GB/T 3917.2纺织品﹑织物撕破性能第⒉部分:裤形试样(单缝)撕破强力的测定GB/T 3920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
GB/T3921—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皂洗色牢度GB/T 3922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汗渍色牢度
GB/T4802.1—2008纺织品﹑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圆轨迹法GB/T 4856针棉织品包装
GB/T 5296.4 消费品使用说明第4部分:纺织品和服装GB/T 5713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水色牢度
GB/T 6411针织内衣规格尺寸系列
GB/T 7573纺织品水萃取液pH值的测定
GB/T 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 8427—2019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人造光色牢度:氲弧GB/T8629—2017纺织品试验用家庭洗涤和干燥程序
GB/T 14576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光、汗复合色牢度GB/T 14801机织物与针织物纬斜和弓纬试验方法
GB/T 17592纺织品禁用偶氮染料的测定
GB 18401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GB/T 19976——2005纺织品顶破强力的测定瞭钢球法GB/T 21294—2014服装理化性能的检测方法
GB/T 21655.1—2008纺织品﹑吸湿速干性的评定瞭第1部分:单项组合试验法
标准内容
ICS59.080.30
CCSW6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1174—2021
专业运动服装
田径服
Professional sportswear-Track and field garment2021-12-31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22-07-01实施
GB/T41174—2021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文件由全国体育用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91)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李宁(中国)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安踏(中国)有限公司、天纺标检测认证股份有限公司、三六一度(中国)有限公司、宁波申洲针织有限公司、深圳汇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花法科技有限公司、武汉爱帝针纺实业有限公司、浪莎针织有限公司、联润翔(青岛)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匹克(中国)有限公司、中纺联检(上海)检验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广东省科学院测试分析研究所(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中山中测纺织产业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锡莱亚太拉斯(深圳)有限公司、加佳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英柏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山东精准产品质量检测有限公司、聊城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天纺标(上海)检测科技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徐明明、黄鹏辉、吕刚、聂俊峰、杨树娟、朱永虹、孔令豪、胡萍、张体健、姜露、戴建辉、耿轶凡、周秀清、麦裔强、陈良、简志光、楼钱坤、周理杰、贾海坤、周伟。SC
1范围
专业运动服装
由径服
GB/T41174—2021
本文件规定了专业运动服装田径服的号型、要求、检验方法、抽样规则、判定规则、产品使用说明、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鉴定专业运动服装田径服的品质。非专业田径服可参照执行。本文件不适用于年龄在36个月及以下的婴幼儿服装。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色牢度试验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GB/T250
纺织品
服装号型
GB/T1335(所有部分)
GB/T2910(所有部分)
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
纺织品甲醛的测定第1部分:游离和水解的甲醛(水萃取法)GB/T 2912.1
GB/T 3917.2
GB/T3920
纺织品:织物撕破性能第2部分:裤形试样(单缝)撕破强力的测定纺织品色牢度试验
耐摩擦色牢度
GB/T3921—2008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皂洗色牢度GB/T3922
色牢度试验耐汗渍色牢度
纺织品
GB/T4802.1一2008纺织品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圆轨迹法
GB/T4856
GB/T5296.4
GB/T5713
GB/T6411免费标准bzxz.net
GB/T7573
GB/T8170
GB/T8427-
针棉织品包装
消费品使用说明
第4部分:纺织品和服装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水色牢度
针织内衣规格尺寸系列
纺织品:水萃取液pH值的测定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2019
GB/T8629
GB/T14576
GB/T14801
GB/T17592
GB18401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耐人造光色牢度:氙弧试验用家庭洗涤和干燥程序
纺织品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耐光、汗复合色牢度机织物与针织物纬斜和弓纬试验方法纺织品禁用偶氮染料的测定
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GB/T19976—2005
纺织品顶破强力的测定钢球法
GB/T21294—2014
服装理化性能的检测方法
GB/T21655.1-2008纺织品吸湿速干性的评定第1部分:单项组合试验法GB/T24121
GB/T29862
纺织制品断针类残留物的检测方法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标识
GB/T31127—2014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拼接互染色牢度1
GB/T41174—2021
GB31701
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GB/T38015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氨纶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FZ/T01026
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多组分纤维混合物FZ/T01031一2016针织物和弹性机织物接缝强力和伸长率的测定抓样法FZ/T01057(所有部分)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FZ/T01101
FZ/T70006
GSB 16-1523
GSB16-2159
3术语和定义
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测定物理法
针织物拉伸弹性回复率试验方法针织物起毛起球样照
针织产品标准深度样卡(1/12)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荧光色
fluorescencecolor
通过紫外灯照射后呈现荧光的颜色。4号型
田径服的号型按GB/T1335(所有部分)或GB/T6411的规定执行。对于氨纶含量在10%及以上的高弹类服装,也可以厘米为单位标注适穿人体净身高及净胸(腰)围的范围,其中上衣、连体衣标注净身高和净胸围范围.裤子标注净身高和净腰围范围。例如:155-165/80-90。5要求
分等规定
质量等级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5.1.1
5.1.2内在质量按批评等,外观质量按件评等,两者结合按最低等级定等。5.1.3内在质量各项指标以检验结果最低一项作为该批产品的评等依据。5.1.4同一件产品上发现属于不同品等的外观质量问题时,按最低品等评定。在同一件产品上只允许有两个同等级的极限表面疵点存在,超过者应降低一个等级。5.2
内在质量
5.2.1内在质量要求见表1。
内在质量要求
纤维含量/%
甲醛含量/(mg/kg)
可分解致瘤芳香胺染料/(mg/kg)2
优等品
一等品
按GB/T29862规定执行
按GB18401规定执行
合格品
残留金属针
耐皂洗色牢度/级
耐摩擦色牢度/级
耐汗渍色牢度\/级
耐水色牢度/级
耐光色牢度/级
耐光、汗复合色牢度(碱性)/级拼接互染色牢度?/级
水洗尺寸变化率/%
起球/级
拉伸弹性伸长率°/%
拉伸弹性回复率“/%
裤后裆接缝强力/N
顶破强力/N
缝子纰裂程度*/cm
撕破强力*/N
洗后外观
吸湿速于性能
直向/横向
直向/横向
直向/横向
直向/横向
滴水扩散时间/s
蒸发速率/(g/h)
芯吸高度/mm
内在质量要求(续)
优等品
≥4(荧光色3-4)
≥4(荧光色3-4)
≥4(荧光色3-4)
≥4-5
一等品
不应有
≥3-4
≥3-4
≥3-4
≥3-4
≥4(荧光色3-4)
≥4(荧光色3-4)
≥3-4
≥160
≥300
GB/T41174—2021
合格品
≥3(深色2-3)
≥3-4(荧光色3)
≥3(荧光色2-3))
≥3-4(荧光色3)
外观变色4级;面料无破损;缝线无脱散;印(烫)花部位不应有开裂、起泡、脱落、起皮;绣花部位不应有明显起皱、变形、脱线;不应有其他严重影响外观的现象
≤针织3/机织5
≥针织100/机织90
本色及漂白面料不考核耐皂洗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耐水色牢度、耐光、汗复合色牢度仅考核直接接触皮肤的单层服装。拼接互染色牢度仅考核深色与浅色相拼产品。弹力织物(指含弹性纤维的织物或罗纹织物)不考核横向水洗尺寸变化率。拉伸弹性伸长率和拉伸弹性回复率仅考核氨纶标称含量在10%及以上的针织面料,直向、横向以成衣而定。顶破强力仅考核针织面料.针织弹力织物(指含弹性纤维的织物或罗纹织物)及镂空、烂花结构的产品不考核。缝子纸裂程度和撕破强力仅考核机织面料。3
GB/T41174—2021
儿童田径服还应符合GB31701的相关要求色别分档按照GSB16-2159执行,大于1/12标准深度为深色,小于或等于1/12标准深度为5.2.3
浅色。
5.3外观质量
表面疵点
表面疵点评等要求见表2
表2表面疵点评等要求
疵点名称
纹路歪斜(条格产品)/%
油污、水渍、极光、折痕、色花、粗纱、色纱、经向条纹、横档
底边脱针
明线曲折高低
缝纫不平服、领型歪斜
明显污渍、烫黄、破损等严重影响使用和美观的症点
优等品
相同面料之间大于4-5级
主辅料之间大于4级
不应有
相同面料之间大于4级
主辅料之间大于3-4级
主要部位:不应有
其他部位:轻微允许
合格品
相同面料之间大于3-4级
主辅料之间大于3级
轻微允许
每面1针2处,但不应连续,脱针不超过1cm主要部位小于0.2cm,其他部位小于0.4cm不应有
轻微充许
链式线迹不应有;其他线迹1针2处,不应有连续
不应有
明显允许、显著不应有
链式线迹不应有;其他线
迹1针3处或2针1处
注1:主要部位是指上衣前身上部的三分之二(包括领窝露面部分),裤类无主要部位,注2:轻微:直观上不明显,通过仔细辨认才可看出。明显:不影响整体效果,但能感觉到疵点的存在。显著:明显影响总体效果。
注3:链式线迹指GB/T241182009中的\系列100-链式线迹”2表2中未提及的疵点参照相似症点处理。5.3.1.2
5.3.2规格尺寸偏差
见表3。
长度方向
(衣长、袖长、裤长)
宽度方向(胸围、腰围)
表3规格尺寸偏差
单位为厘米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5.3.3对称部位尺寸差异
见表4。
缝制要求
表4对称部位尺寸差异
优等品
缝制线路应顺直、平服、牢固。SAG
一等品
上下线应松紧适宜。合肩处、裤裆合缝处、缝迹边缘应加固。缝制产品时应采用强力、缩率与面料相适应的缝纫线(装饰线除外)。各部位熨烫应平服、整洁,无烫黄、水渍、光亮等现象。检验方法
内在质量检验
6.1.1纤维含量
GB/T41174—2021
单位为厘米
合格品
按GB/T2910(所有部分)、FZ/T01057(所有部分)、FZ/T01026、GB/T38015、FZ/T01101的规定执行。
6.1.2甲醛含量
按GB/T2912.1的规定执行。
6.1.3pH值
按GB/T7573规定执行。
6.1.4异味
按GB18401规定执行。
6.1.5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
按GB/T17592规定执行。
残留金属针
按GB/T24121规定执行。
6.1.7耐皂洗色牢度
按GB/T3921—2008中试验方法A(1)规定执行。5
GB/T41174—2021
6.1.8耐摩擦色牢度
按GB/T3920规定执行,针织面料只做直向。6.1.9耐汗渍色牢度
按GB/T3922规定执行。
耐水色牢度
按GB/T5713规定执行。
6.1.11耐光色牢度
按GB/T8427—2019中的方法3规定执行。2耐光、汗复合色牢度
按GB/T14576规定执行。
6.1.13拼接互染程度
按GB/T311272014中的方法A规定执行。其中如果试样尺寸达不到(100士2)mmX(40士2)mm要求,可按实际试样的最天尺寸剪取6.1.14水洗尺寸变化率
6.1.14.1测量部位
按6.2.4的测量部位及测量方法(标记衣长、胸围、裤长、横裆部位)。上衣直向以前后身左右4处的衣长平均值作为计算依据,横向以胸围的测量值作为计算依据。裤子直向以左右侧裤长的平均值作为计算依据,裤子横向以左右裆宽的平均值作为计算依据。在测量时做出标记,以便水洗后测量6.1.14.2洗涤程序
按GB/T8629—2017规定执行,采用A型标准洗衣机4N程序,明示“只可手洗”的产品按GB/T86292017中A型标准洗衣机4H程序执行。试验件数为3件(条),洗涤剂选择“标准洗涤剂3”。6.1.14.3干燥方法
采用悬挂晾干。上衣采用竿穿过两袖,使胸围挂肩处保持平直,并从下端用手将前后身分开理平。裤子采用对折搭晾,使横裆部位在晾竿上,并轻轻理平。将晾干后的试样放置在温度为(20士2)℃,相对湿度为(65士4)%环境的平台上。放置4h后,轻轻拍平折痕,再进行测量。6.1.14.4结果计算
按式(1)分别计算直向和横向的水洗尺寸变化率,以负号(一)表示尺寸收缩,以正号(十)表示尺寸伸长(倒涨)。按3件试样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检验结果,若同时存在收缩与倒涨的试验结果,以收缩(或倒涨)的两件试样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检验结果,最终结果按GB/T8170修约至一位小数。L-Lo
式中:
A—直向或横向水洗尺寸变化率;Ll直向或横向水洗后尺寸的平均值,单位为厘米(cm);L。—直向或横向水洗前尺寸的平均值,单位为厘米(cm)。6.1.15起球
GB/T41174—2021
针织物按GB/T4802.1一2008(E法)规定执行,化纤长丝针织物及其他机织物按GB/T4802.1-2008(D法)规定执行,评级按照GSB16-1523样照进行评定。6.1.16拉伸弹性伸长率
按FZ/T70006中定力伸长率的测定”规定执行。其中速率采用300mm/min,定力为15N预加张力0.5N,取直、横向各3块试样,试样的有效尺寸为100mm×50mm。第一次拉伸为破坏织物表面的整理剂,第2次拉伸到定力时的伸长率即为测试值。6.1.17拉伸弹性回复率
按FZ/T70006中“定力反复拉伸时弹性回复率和塑性变形率的测定”规定执行。其中速率采用300mm/min.定力为15N,预加张力0.5N,取直、横向各3块试样,试样的有效尺寸为100mm×50mm,反复拉伸次数为3次
6.1.18裤后裆接缝强力
针织物和弹力机织物按FZ/T01031一2016中方法B规定执行,其他机织物按GB/T21294一2014规定执行。取样部位按附录A规定,取样一条,接缝处应适当加宽取样,以免脱线影响试验结果。6.1.19顶破强力
按GB/T19976—2005的规定执行,其中钢球直径采用38mm士0.02mm。6.1.20缝子纰裂程度
按GB/T21294—2014中的9.2.1规定执行。6.1.21撕破强力
按GB/T3917.2中的规定执行
6.1.22洗后外观
按本文件水洗尺寸变化率试验方法的规定进行水洗和干燥,并且按表1的要求对洗后的服装进行逐件评定,其中变色按GB/T250评定6.1.23吸湿速干性能
滴水扩散时间、蒸发速率、芯吸高度分别按照GB/T21655.1—2008中的8.2、8.3、8.4规定执行。取样部位为前后身的主要部位,对于面积小于服装总面积15%或无法剪取完整试样的拼接面料不取样(即不检测),对于含有里料的服装应分别剪取面料和里料进行检测GB/T41174—2021
6.2外观质量检验
6.2.1外观质量检验条件
6.2.1.1一般在照度不低于6001x的光源下检验。如在室内利用自然光源,应以天然北光为准。6.2.1.2检验时先在台面铺一层白布,然后将产品平放在检验台上,检验人员的视线应正视平摊产品的表面,检验者目光距产品35cm以上。6.2.2色差评级
按GB/T250评定。
6.2.3纹路歪斜
按GB/T14801规定执行。
6.2.4测量部位及测量要求
6.2.4.1上衣测量部位示意见图1。标引序号说明:
衣长;
2——胸围;
袖长。
图1上衣测量部位示意图
2裤子测量部位示意见图2。
标引序号说明:
一裤长:
—腰围:
横裆。
图2裤子测量部位示意图
成衣测量部位要求见表5。
抽样规则
表5成衣测量部位要求
测量要求
由肩顶点垂直量到底边,或由后领中垂直量至底边由袖缝最低点向下2.cm处横量(周围计算)GB/T41174—2021
平袖式由肩缝与袖隆缝的交点量到袖口边:插肩式由后领中间量到袖口边从腰口沿裤侧缝量到脚口边
腰宽中间横量(周围计算)
从档底处沿垂直于裤长的方向量到裤侧边内在质量按批分品种、色别随机采样4件,不足时可增加件数。外观质量按批分品种、色别随机采样1%~3%,但不得少于20件。判定规则
批量判定
8.1.1内在质量判定
内在质量有一项及以上不符合,则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其中,色牢度项目不符合,则按色别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洗后外观中2件及以上合格,则判定该批产品合格,否则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8.1.2外观质量判定
外观质量按品种、色别计算不符品等率。凡不符品等率在5%及以内者,判定该批产品合格;不符品等率在5%以上者,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8.1.3结果判定
按8.1.1、8.1.2判定均为合格,则该批产品合格8.2
2单件判定
若产品检验件数低于批量判定的抽样件数时,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只对被检样品进行测定,并按照8.1进行判定,并在检验报告中注明。8.3复检
8.3.1任何一方对所检验的结果有异议时,均可要求复验,8.3.2
复验结果按8.1,8.2规定执行.判定以复验结果为准。GB/T41174—2021
产品使用说明、包装、运输、购存9
产品使用说明按GB/T5296.4规定执行。儿童产品按GB/T5296.4和GB31701规定执行。产品的包装按GB/T4856或协议执行。产品的运输应防潮、防火、防污染产品应存放在阴凉、通风、干燥、清洁的库房内,注意防蛀、防霉9.4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