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 17956-2000 防尘服
GB 17956-2000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 17956-2000

中文名称:防尘服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 Dust-proof clothing

标准状态:已作废

发布日期:2000-01-05

实施日期:2000-06-01

作废日期:2005-10-14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200224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环保、保健与安全>>防护设备>>13.340.10防护服装

中标分类号:医药、卫生、劳动保护>>劳动安全技术>>C73劳动防护用品

关联标准

采标情况:≈гост 17804-1985 ≈гост 12.4.142-1984 ≈PN-90/P04996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书号:155066.1-16753

页数:12页

标准价格:8.0 元

出版日期:2004-08-01

相关单位信息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单位:国家经贸易委员会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归口单位:全国个体防护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主管部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防尘服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等。本标准适用于透气(湿)性织物或材料制成的防止一般粉尘的防尘服。 GB 17956-2000 防尘服 GB17956-2000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GB17956—2000
防尘服是矿山、建材、化工、治金、食品、医药、军工等行业有关作业人员防止粉尘污染危害体肤的专用服装。
目前ISO尚无此类标准,仅前苏联、波兰制定过类似标准,如IOCT17804一1985《织物及接缝处透尘率实验方法》,['OCT12.4.142--1984《专用织物粉尘透过性分类》,PN--90/P04996《防尘服料要求》等;国内于90年代前后,开始对此类服料进行了研究,并制定了一些企业标准和地方标准。本标准是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内实际需要,针对防一般粉尘的服装制定的。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 B都是标准的附录。本标准的附录C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推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安全生产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劳动防护用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程兴仁、钱昌俭、刘茜、张洪举、白玉梅。201
1范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Dustproof clothing
本标准规定了防尘服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等。本标准适用于透气(湿)性织物或材料制成的防正般粉尘的防尘服。2引用标准
GB 17956—2000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引用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 2828—1987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GB/T 28291987
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生产过程稳定性的检查)GB/T3917.1—1997
纺织品织物撕破性能第1部分:撕破强力的测定冲击摆锤法GB/T 3921. 1 ---1997
GB/T 3922--1995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耐洗色牢度:试验1
纺织品耐汗溃色牢度试验方法
GB/T 3923.1—1997
GB/T 5713--1997
GB/T 8630--1988
GB 12014--1989Www.bzxZ.net
纺织品织物拉伸性能第1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条样法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耐水色牢度
纺织品在洗涤和干燥时尺寸变化的测定防静电工作服
GB/T 13640-1992
GB/T 13661--1992
劳动防护服号型
一般防护服
ID 30-1992
劳动防护雨衣
3定义
本标准来用下列定义
3.1防尘服dustproof clothing
保护作业人员免受般粉尘危害的防护服。3.2 般粉尘 general dust
对人体皮肤无毒、无放射性危害的粉尘。4产品分类
4.1按用途分为A类防尘服(普通型)和B类防尘服(防静电型)。4.2按款式分为连体防尘服(图1)和分体式防尘服(图2)。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0-01-05批准202
2000-06-01实施
5要求
5.1基本性能
GB17956-2000
A类、B类防尘服的防尘效率、沾尘量、带电电荷量应符合表1规定。表1
防尘效率
防尘服类别
洗涤前
服料的物理指标
洗涤后
沾尘量
mg/(10cm×15cm)
洗涤前
≤150
服料的断裂强力和撕破强力应符合表2规定。表2
断裂强力
≥800
≥490
≥490
≥390
服料的缩水率:经向小于3%,纬向小于3.5%。服料的色牢度应符合表3规定
5.3结构
水浸牢度
洗涤后
皂洗牢度
带电电荷量
uc/件(套)
洗涤前
撕破强力
洗涤后
汗浸牢度
5.3.1防尘服要求领口、袖口、裤脚口紧,分体式要求下摆紧,其余各部位松紧适度,易穿易脱。5.3.2
防尘服开襟处使用拉链或纽扣时,不得外露。5.3.3B类防尘服不得有金属附件外露,内衬非防静电面料不得超过其内表面积的20%。203
5.3.4防尘服不得采用明兜。
5.4缝制
GB17956—2000
5.4.1衣片缝纫强力不小于100N;纽扣缝纫强力不小于140N。5.4.2缝纫部位要紧密牢固,采用双折边缝制,各处缝缝不小于0.8cm。根据面料性能恰当的确定针号、缝线规格、针距密度。
5.4.3针距:细线12~~14针/3cm,粗线不小于9针/3cm。钉扣:细线不小于8根/眼,粗线不小于4根/眼;眼位距离均勾,扣与眼位相对。5.5规格
连体式防尘服规格设计参见附录C;分体式防尘服规格设计参见GB/T13640。5.6 外观 
5.6.1连体式或分体式应局部结构与整体结构比例协调,各部位线条流畅,造型自然。5.6.2无破损、残洞、斑点、污物及其他影响服装穿用的缺损。5.6.3衣领、衣袖上正,对称部位一致,线头剪净,熨烫平整。6试验方法
6.1防尘效率按附录A方法试验,沾尘量按附录B方法试验;带电电荷量按GB12014一1989中附录A试验,耐洗性能按GB12014一1989 中附录B试验。6.2缝纫强力按GB/T13661—1992中7.5条试验,纽扣缝纫强力按LD30—1992中6.7条试验。6.3断裂强力按GB/T3923.1试验,撕破强力按GB/T3917.1试验。6.4缩水率按GB/T8630试验,色牢度按GB/T5713.GB/T3921.1、GB/T3922试验。6.5外观质量应在自然光或6001x光源下目测。结构及缝制按相应条款规定内容检验。7检验规则
7.1出厂检验
7.1.1检查批由同一时间交货的同一品种数量构成,每批不超过1.000件(套)。7.1.2产品出厂按GB/T2828一1987表2样本大小字码抽样。采用正常检查-次抽样方案,检查项目、不合格分类、检查水平及合格质量水平AQL符合表4规定。表4
检查项目
沾尘量
缝制工艺
7.2型式检验
不合格分类
对应条款
检查水平
合格质量水平(AQI)
型式检验由主管部门认可的技术检验单位进行。型式检验按GB/T2829,采用判别水平I一次抽样方案,以每百单位产品不合格品数计算。检查项目、不合格分类、判别水平及不合格质量水平RQI应符合表5规定。
检查项目
防尘效率
沾尘量
带电电荷量
缝制工艺
7.3检验结果处理
不合格分类
GB 179562000
对应条款
判别水平
不合格质量水平
判定组数
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的合格与不合格判定分别按GB/T2828和GB/T2829-1987中4.11条规定进行。
8标志、包装和购运
8.1标志
在成品衣领上和裤腰内侧部位须钉上产品商标,并附有规格、等级、检验证,8.2包装
8.2.1包装应整齐、牢固、标志明显、数量准确,应有装箱单和说明书8.2.2每包注明货号、品名、规格、等级、生产单位、出厂日期、合格证,并有该批产品检验报告单。8.3运输
严禁与酸、碱、油、有机溶剂等腐蚀性及溶解性物品混同运输,防止日洒雨淋。8.4贮存
产品应贮存在干燥通风的库房;产品应远离热源(一般为2m以上);不容许与腐蚀性或溶解性物品同存一库房。
有效贮存期为三年,三年后应按规定抽样重检,合格后可继续使用。205
A1适用范围
GB17956--2000
附录A
(标准的附录)
防尘效率试验方法
本附录适用于测量和评价防尘服及服料的防尘性能,用%表示。A2仪器和材料
A2.1设备
A2.1.1转动式透尘试验装置(见示意图A1):基本参数:转速120r/min士1r/min,转轮半径100mm士2mm。1外壳:2叶轮;3--支架;4—吸尘器;5一托架;6一小袋(试样);7—计数器图A1
A2.1.2分析天平:感量0.0001g。A2.2试验粉尘
精致滑石粉,置放恒温于燥箱105C烘干恒重,经150目筛过筛。A3取样及试验准备
A3.1取样
在抽样的服装上,分别裁取样布6块,每块尺寸为15cm(经向)×10cm(纬向),其中3块为洗涤前测试用,另3块为洗涤后测试用。A3.2洗涤
采用洗衣机标准洗涤,水温为常温。每升洗涤液中加人中性洗衣粉5g土0.5g,连续洗涤4h,漂洗3次(每次5min)晾干,熨平整。A3.3试样加工
GB 179562000
将试样缝成小袋(正面朝里)沿经向对折后,以针距16~20针/3cm缝合并留出小孔,缝线处距试样边缘为1cm士0.15cm。
A3.4.将质量为10g士0.1g的试验粉尘装人袋后缝合。A3.5试验环境条件
a)温度:22℃±5℃;
b)相对湿度:50%±3%。
A4试验
将试验尘袋悬挂在转动式透尘试验装置上,转动1 min后取下称重。A5结果处理
A5.1每-试样防尘效率按式(A1)计算:(%)=m× 100
防尘效率,%;
式中:7——
ml—试验前袋中粉尘质量,g;
一试验后袋中粉尘质量,g。
A5.2防尘效率
洗涤前防尘效率:取三块洗涤前试样测试结果的平均值。洗涤后防尘效率:取三块洗涤后试样测试结果的平均值。附录B
(标准的附录)
沾尘量试验方法
B1适用范围
本附录适用于测量和评价防尘服及服料的沾尘性能,用mg /cm2表示。B2设备和材料
B2.1设备
B2.1.7发尘箱(见示意图B1);
发尘器
B2.1.2分析天平:感量0.0001g;B2.1.3恒温干燥箱。
(A1)
B2.2粉尘种类及要求同附录AA2、2。B3试验准备
B3.1试样
GB 17956-
6—2000
在抽样的服装上,分别裁取样布6块,每块尺寸为15cm(经向)×10cm(纬向),其中3块为洗涤前测试用,另3块为洗涤后测试用。洗涤条件同附录AA3.2。B3.2试样测试前放人恒温干燥箱,调至105℃C烘干至恒量备用。B3.3试验环境条件
a)温度:22℃±5℃;
b)相对湿度:50%±3%。
B4试验
将试样悬挂于发尘箱内,开动发尘器,将尘引人发尘箱中,使其浓度大于80mg/m2,经2h后取出试样干燥(105℃),用吹风机(220V,450W)以20cm士1cm的距离吹试样上的浮尘后称量。B5结果处理
B5.1每一试样的沾尘量按式(B1)计算:m2 - mi
式中:Q
-沾尘量,mg/(10cm×15cm);
试验前试样质量,g;
试验后试样质量,g。
B5.2沾尘量
洗涤前沾尘量:取三块洗涤前试样测试结果的平均值。洗涤后沾尘量:取三块洗涤后试样测试结果的平均值。附录C
(提示的附录)
连体式防尘服规格
总肩宽
裤脚围
·(B1)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