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8097-2000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化工技术>>化工产品>>71.100.30爆炸物、烟火
中标分类号:化工>>其他化工产品>>G89火工产品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书号:155066.1-16786
页数:平装16开/页数:/字数:
标准价格:8.0 元
出版日期:2004-04-16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2000-05-09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单位:国家煤矿防爆安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归口单位: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主管部门: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煤矿许用炸药可燃气安全度等级、试验用材料、仪器、装置、试验条件、试验步骤、试验结果的表述及判定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煤矿许用炸药可燃气安全度的试验。 GB 18097-2000 煤矿许用炸药可燃气安全度试验方法及判定 GB18097-2000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GB18097--2000
本标准是在MT61一1997《煤矿许用炸药井下可燃气安全度试验方法和判定规则》的基础上,参考WJ1978-1990《煤矿许用炸药沼气安全性试验方法》,并按GB/T1系列标准的要求制定的。本标准由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中国兵器工业标准化研究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煤矿防爆安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民用爆破器材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煤炭工业准北爆破器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全国民用爆破器材产品长沙质量监督检验站、中国兵器工业标准化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郑福良、王志敏、董春海、夏斌、李建湘、杨金侠、于立志。8153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煤矿许用炸药可燃气
安全度试验方法及判定
Test method and adjudgment of safety ofpermissible explosive in inflammable gasGB 18097— 2000
本标准规定了煤矿许用炸药可燃气安全度等级、试验用材料、仪器、装置、试验条件、试验步骤、试验结果的表述及判定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煤矿许用炸药可燃气安全度的试验。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8031---1987工业电雷管
3定义和符号
3.1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1煤矿许用炸药permissible explosive允许在有可燃气或煤尘爆炸危险的煤矿井下使用的炸药。3.1.2可燃气inflammable gas; combustible gas与空气混合后能燃烧或爆炸的气体。3.1.3安全度safety
炸药在有可燃气或煤尘爆炸危险的煤矿井下使用的安全程度3.1.4半数引火量samplemean
在规定条件下,引火概率为50%的炸药质量。3.1.5梯距interval
相邻两试验水平之差的绝对值。3.1.6小样本升降法smali sampieup-and-downmethod样本不大于6的求单因素随机变量平均值的试验方法。3.2符号
a)Mso:半数引火量g;
b)m5:半数引火量标准值,g;c);样本大小;
d)d:梯距·g;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0-05-09批准s
2000-07-01实施
e)i:试验水平顺序号,整数;f)Mo:初始试验水平,g;
g)M:第i试验水平,g;
h)k,:M,试验水平下的试验次数。4煤矿许用炸药可燃气安全度等级GB 18097—2000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煤矿许用炸药可燃气安全度分为、二、三级。各级半数引火量标准值(ms)见表1。表1煤矿许用炸药可燃气安全度等级等级
mtso·g
试验方式
适用范阁
5试验方法
5.1方法提要
发射自炮
低甲烷矿井岩石掘进
工作面
发射白炮
发射臼炮
低甲烷矿井煤层采掘「高甲烷矿井;低甲烷矿井高甲烷采掘工作工作面
面;煤油共生矿井:煤与煤层气突出矿井在规定条件下,采用小样本升降法,将受试炸药置于发射白炮炮孔内爆炸。根据试验巷道内可燃气-空气混合气体引火结果,计算半数引火量,以此判定炸药的可燃气安全度。5.2试验设计
a)样本大小:n=6;
b)梯距:d=50g;
c)初始试验水平:M,=m5o十d;d)升降规则:试验在M;水平引火,下一次试验水平减少一个梯距d;否则增加一个梯距d。不许跳过梯距或保持试验水平不变。
5.3材料
5.3.1试验用气:甲烷体积分数应不小于90%,其他可燃气体积分数的总和应不大于1%。5.3.2雷管:GB/T8031,煤矿许用瞬发电雷管。5.4仪器、装置
5.4.1仪器
a)甲烷测定器:分度值应不大于0.02%;b)温度计:分度值应不大于1℃;c)湿度计:分度值应不大于5%;d)天平:感量应不大于1g。
5.4.2装置
可燃气安全度试验装置,主要由试验巷道、气体混合管路、发射白炮、混合通风机、排烟通风机及控制系统组成,见图1。
a)试验巷道为钢制圆简,分爆炸室和延长室两部分,水平放置,内径为1.8m,爆炸室长度为5m。爆炸室的封闭端中心开有圆口,敞口端设有封闭装置。延长室长度为15m,与爆炸室口端相衔接;b)气体混合管路由进气管、回气管及阀门等组成。进气管由靠近爆炸室封闭端上部引入,回气管由靠近爆炸室敞口端下部引出。在进气管路和回气管路上应分别装有阀门;c)发射白炮为钢制圆柱体,由内筒和外套构成。其内筒凸出,套有密封胶垫,中心轴向开有炮孔,其结构图见图2;
GB18097—2000
d)混合通风机和排烟通风机应为防爆型。1
1—试验巷道;2—延长室3—封闭装置,4—爆炸室:5—测量孔;6-发射白炮;7—排烟通风机;8—排烟管;9—进气管;10—混合通风机:11-回气管;12—进可燃气管:13—阀门图1可燃气安全度试验装置示意图2
5.5试验条件
900±1
1-凸台;2—密封胶垫;3内简;4--外套图2发射白炮结构图
5.5.1试样采用炸药原药卷制成,药温应为5℃~35C。6
5.5.2爆炸室内混合气体中,甲烷体积分数应为9.0%土0.3%,温度应为5℃~35℃,相对湿度应不大于80%。
5.5.3发射白炮扩孔率应不超过25%。5.6试验步骤
5.6.1每次试验前,应检查甲烷测定器的气密性并校准零点。5.6.2用牛皮纸或塑料薄膜封闭爆炸室的口端。5.6.3按5.2确定试样的质量,称取试样时,试样质量包括外包装质量。5.6.4将雷管插入试样一端,插入深度应不小于雷管长度的2/3,采用反向起爆方式,用木质炮棍将试样装入发射白炮炮孔底部。
5.6.5将发射白炮推至爆炸室封闭端并压紧,使凸台进入封闭端圆口,其端面与封闭端内壁齐平。5.6.6开启混合通风机,向爆炸室充入试验用气,测量混合气体的温度、相对湿度和甲烷浓度。818
GB18097—2000
5.6.7当爆炸室内气体混合均匀,甲烷含量达到要求时,停止充气,关闭混合通风机及相关阀门,同时打开卸压阀。
5.6.8连接起爆线路,在关闭混合通风机后的2min内起爆。5.6.9检查受试炸药是否全爆,如未爆或半爆,本次试验作废,重做该水平试验。5.6.10观测混合气体是否引火,并记录。5.6.11开启排烟通风机,同时打开混合通风机进气阀门,开启混合通风机,排除巷道内的炮烟,排烟时间应不少于3min。
5.6.12将各阀门复位到试验初始状态。5.7试验结果的表述
5.7.1试验记录
试验结果按表2示例的格式记录。“引火”记为“1”“未引火”记为\0”。表2小样本升降法试验记录
试验结果
注:表中“1\表示前两次试验因结果相同,在计算半数引火量时应舍去第一次试验结果。第7次试验水平的“X是根据第6次试验结果虚拟的,即第6次试验“引火”,则降一个梯距,反之升一个梯距,5.7.2数据处理
取试验序列中自试验结果相反开始的连续6次试验结果,并虚拟第7次试验结果。按下式计算半数引火基,并将最终结果修约到个数位。Ms。 = Ek,M./7
6试验结果的判定
6.1若Mso≥ms0,判定该试样安全度合格。6.2若m5u一Ms≥40g,判定该试样安全度不合格。否则,根据第6次试验结果,继续做6次试验,再虚拟第13次试验结果,计算13次试验水平的半数引火量。若M5≥m50,仍判定该试样安全度合格;反之,判为不合格。
6.3若试验水平升至m5十3d仍未引火,则停止试验,以M5>m5(相应安全等级半数引火量)作为试验结果,判定该试样安全度合格。819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