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8269-2000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电气工程>>输电网和配电网>>29.240.10变电站、电涌放电器
中标分类号:电工>>输变电设备>>K47输电线路器材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书号:155066.1-17619
页数:平装16开/页数:/字数:
标准价格:14.0 元
出版日期:2004-04-17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2000-12-11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单位:全国带电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归口单位:全国带电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发布部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主管部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交流1kV、直流1.5kV及以下电压带电作业用绝缘手工工具的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等。本标准适用于交流1kV、直流1.5kV及以下电压进行带电作业所使用的绝缘手工工具和包覆绝缘手工工具。本标准不包括:--有外供电源的工具和装置。--间接作业用的绝缘杆。 GB 18269-2000 交流 1kv、直流 1.5kv及以下电压带电作业用绝缘手工工具 GB18269-2000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GB18269--2000
本标准的第5.1条、第5.3条、第5.4条、第5.5条、第5.6条、第5.7条、第5.8条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
本标准等效采用IEC60900:1995《交流1kV、直流1.5kV及以下电压带电作业用绝缘手工.工具》,在技术要求、试验、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等方面基本采用IEC标推中的内容。在编写格式上根据GB/T1.1-1993的要求进行编写。本标准的附录 A为标准的附录。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经贸委电力司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带电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武汉高压研究所、广东珠海电力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毅、易辉、张丽华、王力农、孙庭玺、张运周。本标准由全国带电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679
GB18269-2000
IEC 前言
KAONKAca
1)IEC关于技术方面的正式决议或协定由对此特别感兴趣的所有国家委员会组成的技术委员会作出,其表述要尽可能地与国际上关于这个问题的观点相接近。2)这些决议或协定在国际上推荐使用,并能为各国家委员会所接受。3)为了促进各国间的一致性,IEC希望所有的国家委员会在其国家允许的情况下采用IEC推荐的标作为其国家标准。IEC推荐标准与其国家标准之间的分歧,应尽可能清楚地在其国家标准中说明。本标准由IEC/TC78技术委员会(带电作业工具)提出。本标准的制定基于下列文件:
六个月法
78(CO)11
本标准的修订基于下列文件:
表决报告
78(CO)16
讨论报告
78/163
二个月程序
78(CO)17
表决报告
78(C))22
表决报告
78/178
从上表所列的表决报告可以看到关于表决批准标准的全部情况。本标准引用了下列IEC出版物:
出版物50:国际电工技术词汇(IEV)50(151):1978第151章电磁设备60高电压试验技术
212:1971固体绝缘材料使用前及试验中的标准条件。410:1973属性检验的抽样方案及程序743:1983
带电作业工具设备术语
1318:1994带电作业质量保证方案导则本标准引用的其他出版物:
ISO 2859:1974
ISO 1703:1983
属性检查用抽样方案及目录表
螺母和螺钉装配工具——专门术语钳子和夹子一专门术语
ISO 5742:1982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交流1kV、直流1.5kV及以下电压带电作业用绝缘手工工具
Insulatinghand toolsfor liveworkingup to1 000 V a. c. and 1 500 V d. c.GB18269—-2000
eqv 1EC 60900:1995
本标准规定了交流1kV、直流1.5kV及以下电压带电作业用绝缘手工工具的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等。本标准适用于交流1kV、直流1.5kV及以下电压进行带电作业所使用的绝缘手工工具和包覆绝缘手工工具。
本标推不包括:
有外供电源的工具和装置。
-间接作业用的绝缘杆。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14286--1993带电作业术语(neqIEC743:1983)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包覆绝缘手工工具insulatedhand tool由金属材料制成、全部或部分包覆有绝缘材料的手工工具。3.2绝缘手工工具insulatinghand too!除了端部金属插人件以外,全部或主要由绝缘材料制成的手工工具。其他名词均采用GB/T14286—1993的规定。4技术要求
4.1一般技术要求
4.1.1在规定的正常使用条件下,包覆绝缘手工工具和绝缘手工工具应保证操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4.1.2手工工具在包覆绝缘层后应不影响工具的机械性能。4.1.3带电作业用绝缘手工工具常用来支撑、移动带电体或切断导线,必须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以防断裂而造成事故。
4.1.4绝缘材料应根据使用中可能经受的电压、电流、机械和热应力进行选择,绝缘材料应有足够的电气汽绝缘强度和良好的阻燃性能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0-12-11批准2001-10-01实施
GB 18269--2000
HKAoNiKAca
4.1.5绝缘层可由一层或多层绝缘材料构成,如果采用两层或多层,可以使用不同的颜色,绝缘外表面应具有防滑性能。
4.1.6在环境温度为一20C~十70℃范围内,工具的使用性能应满足工作要求,制作工具的绝缘材料应牢固地粘附在导电部件上,在低温环境中(一40℃)使用的工具应标上C类标记,并按低温环境进行设计。
4.1.7可装配的工具应有锁紧装置以避免因偶然原因脱离。4.1.8双端头带电作业工具应制成绝缘工具而不应制成包覆绝缘工具。4.1.9金属工具的裸露部分应采取必要的防锈处理。4.2具体要求
4.2.1螺丝刀和扳手
螺丝刀的工作端允许的非绝缘长度(见图1)如下:·槽口螺丝刀:最大长度为15mm;·其他类型的螺丝刀(方形、六角形):最大长度为18mm;,操作扳手:非绝缘部分为端头的工作面;·套筒扳手:非绝缘部分为端头的工作面和接触面。螺丝刀刃口的绝缘应与柄的绝缘连在一起,刃口部分的绝缘厚度在距刃口端30mm的长度内不应超过2mm(图1中C区域部分),这一绝缘部分可以是柱形的或锥形的。4.2.2手钳、剥皮钳、电缆剪、电缆切割工具绝缘手柄应有护手以防止手滑向端头未包覆绝缘材料的金属部分(图2a)),护手应有足够的高度以防止工作中手指滑向导电部分。手钳的护手的最小尺寸为(参考图2a))。,手钳握手左右,护手高出扁平面:10mm;:手钳握手上下,护手高出扁平面:5mm。护手内侧边缘到没有绝缘层的金属裸露面之间的最小距离为12mm,护手的绝缘部分应尽可能向前延伸实现对金属裸露面的包覆。对于手柄长度超过400mm的工具可以不需要护手。4.2.3刀具
绝缘手柄的最小长度为100mm。
为防止工作时手滑向导体部分,手柄的前端应有护手,护手的最小高度为5mm。护手内侧边缘到非绝缘部分的最小距离为12mm(参见图2b))。刀口非绝缘部分的长度不应超过65mm(参见图2b))。4.2.4镊子
镊子的总长为130mm~200mm,手柄的长度应不小于80mm(参见图3)。镊子的两手柄都应有一个护手,护手不能滑动,护手的高度(h)和宽度(b)应足以防止工作时手滑尚端头未包覆绝缘的金属部分,最小尺寸为5mm。手柄边缘到工作端头的绝缘部分的长度(e)应在12mm~35mm之间,镊子的金属件的硬度应不小于HRC35。工作端头未绝缘部分的长度应不超过20mm。全绝缘镊子应没有裸露导体部分。5试验
5.1试验环境条件
温度:23℃±5℃。
相对湿度:45%~~75%。
GB 18269—2000
试品应在该气候条件下至少放置16h后进行试验。各项试验结果值允许有5%的误差。5.2外观和尺寸检查
5.2.1外观检查
工具(特别是绝缘工具)应进行外观检查并确认没有外部缺陷,且标志应清晰完整。5.2.2尺寸检查
按照标准中的尺寸要求检查尺寸。5.3机械冲击试验
试验应按图4a)和图4b)的两种方式之一进行,试锤的硬度至少为HRC20。绝缘材料或绝缘层上至少应选取分布在不同位置的3个试验点。如果绝缘材料没有破碎,脱落和贯穿绝缘层的开裂,则试验通过。5.3.1室温下的机械冲击试验
室温下的冲击试验在实验室温度为23℃C士5℃时进行。被试工具上获得的冲击能量W等于该工具从2m高度落在个硬平面上的能量。试锤落下的高度由下式求得。
H=W/P =2XF/P
式中:H--试锤落下的高度,m;
F——被试工具的重力,N;
P试锤的重力,N。
5.3.2低温下的机械冲击试验
试验前工具应在一25℃士3℃的低温室中放置2h。冲击试验应在工具从低温室中移出2min后进行,室温应为23℃土5C。被试工具上的冲击能量W等于该工具从0.6m高度落在一个硬平面上的能量。H = W/P = 0. 6 × F/P
式中:H—一试锤落下的高度,m;F被试工具的重力,N;
P试锤的重力,N。
5.3.3超低温机械冲击试验
试验之前工具应在一40℃士3℃的低温室中放置2h。试验方法与5.3.2相同。
5.4电气试验
5.4.1试验之前,试品应置于室温23℃士5℃下的自来水槽中浸泡24h土0.5h,然后取出拭干进行电气试验。对于可组装的工具,应置于相对湿度91%~95%,温度23℃土5℃的容器中存放48h,以取代浸水,工具在此之前不应组装。
5.4.2包覆绝缘工具
将试品上包覆有绝缘的部分漫在水槽内的自来水中,水面上的绝缘部分高度为24mm士2mm,导电部分露在水面上(见图5)。
被试的手钳类工具按如下方法布置:其绝缘的两个手把内侧间距d应为2mm~3mm,或采用该工具的最小可能间距,但不应小于2 mm(见图5)。对于可组装的工具,试验时槽中不装自来水而装直径为3mm的镍质不锈钢珠。试验布置如图5所示,施加均方根值为10kV的工频电压,加压时间为3min。测量泄漏电流,对绝缘包覆层为20cm长的包覆绝缘工具,其泄漏电流应小于1mA。泄漏电流的最大允许值可按下式计算:683
GB 18269-2000
式中:I泄漏电流的最大允许值(取整值),mA;L一.·绝缘包覆层的长度.m。
可装配的工具应针对各种不同情况进行试验如果试验时没有发生击穿,放电和闪络,且泄漏电流也没超出允许值,则试验通过。5.4.3绝缘工具
有金属端头的工具按5.4.2进行试验。全绝缘的工具按以下要求进行试验:-YKAONiKAca
在工具的手柄表面上包覆5mm宽的导电带,间距为24mm土2mm(见图6),每相邻两电极间施加均方根值为10kV的工频电压,加压时间为3min。试验时如果没有发生击穿,放电或闪络,且泄漏电流小于0.5mA乘以电极间的间隙数,厕试验通过。
5.5压痕试验(用于包覆绝缘工具)通过电气试验后的包覆绝缘工具应进行压痕试验工具上的所有绝缘包层都应进行本试验。如果压痕试验点处的曲率半径r≥10mm,则试验在图7a)所示的试验装置上进行,与试件接触的部件是-一个凸出的直径为5mm的不锈钢半球,施加的压力是20N。如果压痕试验点的半径r<10mm,与试件接触的部件则是一根直径为4mm,长度为30mm的棒,布置成与工具轴线成直角,施的力为20N(见图7b))在调整好试验装置后,将工具放置在温度为70℃,相对湿度<20%的加热室中2h,然后将试品在加热室外放置5min。
然后在室温为23℃士5℃,湿度为45%~75%的环境条件下,在绝缘包覆层和金属部件之间施加工频试验电压5kV,耐压时间为3min。试验时如不发生击穿,放电或闪络,则试验通过。5.6粘附性试验(用于包覆绝缘工具)5.6.1试验条件
试验前,试品应在自然通风的加热室中加热至70℃土2℃,持续168h,从加热室中取出自然冷却3min~4min后,在温度为23℃士5℃,湿度在45%~75%的环境中进行试验。5.6.2工作端头试验
需进行试验的有下列工具:
·活动扳手;
·开口式固定扳手;
·可装配的工具。
试验可分别按图8a)的方法A或图8b)的方法B进行。方式A(见图8a))
将刃口宽度为5mm的挂钩挂在工作端头上,并使它不接触导电部分,在绝缘包覆层和导电部分的分界线上施加F=50N的力,并持续3min。方法B(见图8b))
将具有两个刃口(每个刃口宽度为5mm)的装置安放在工作端头上,并使它不接触导电部分。在绝缘包覆层和导电部分的分界线上施加F一100N的力,并持续3min,在上述两种试验中,如果绝缘包覆层在导电部件上的位移不超过3mm,并且绝缘材料无任何破坏,则试验通过。5.6.3螺丝刀杆绝缘层的试验
螺丝乃杆的试验布置见图9。
GB 18269—2000
试验设备的刃口对绝缘包覆层的咬压深度不得超过包覆层厚度的50%,咬压点的位置离手柄下端10mm~~15mm。如果咬压点在绝缘层上滑动,允许在螺丝刀杆的绝缘层上切割一个深度为50%厚度的沟槽以阻其滑动。
沿螺丝刀杆的轴向施加一个压力F,并持续1min,F(单位为N)的大小应为螺丝刀杆直径d(单位为mm)的35倍,即F=35d。
如果绝缘包覆层在导电部件上距初始位置的位移不大于3mm,且绝缘材料没有破坏,则试验通过。
5.6.4整件工具绝缘层粘附性试验需进行本项试验的工具有手钳,拆卸器、电缆切割工具,电缆剪刀和小刀,试验布置见图10。施加的力F为500N,持续时间为3min,如果绝缘手柄仍牢固地粘合在导电部件上,护手与手柄也连接牢固,则试验通过。
5.7阻燃试验
试验应在没有气流的室内进行,试件水平放置,使燃烧喷嘴的轴线与工具手柄轴线成直角并形成一个垂直平面。
燃烧喷嘴由工业甲烷供气,并配以合适的调节器和气压表以产生一个均勾的气流。喷嘴的直径为9.5mm士0.5mm,以产生20mm土2mm高的蓝色火苗。首先,点火并在垂直位置调出20mm土2mm高的蓝色火苗,然后将喷嘴置于试验位置,使火苗轴线与工具轴线成直角,如图11所示。图中水平参考线4是测量火苗高度的基准线。如果在相同的工具中使用不同类型的绝缘材料,则试验应在各类材料上进行,火苗在试件上保持10s后移开,试验时必须保证没有空气流的干扰影响。移去火苗后,观察试件上继续燃烧的火焰20s,如果试件上的火焰高度在20s内不超过120mm,则试验通过。
5.8机械试验
各种型号的包覆绝缘工具和绝缘工具均应满足规定的机械性能及要求。5.8.1手钳和夹钳
这些工具应作如下试验
a)弯曲试验
如图12所示,在手把上施加力F(N),并维持3min。如果工具全长L<100mm,则F=0.5L(L单位为mm,F单位为N)。如果工具全长L≥100mm,则F=50N。如果工具任一部位均无损坏,无可见的永久性变形,且把手末端相互无触碰,则试验通过。b)扭转试验
如图13所示。
手钳通过连接件接到扭距测量装置上。平头钳的连接件是宽12mm,厚3mm的钢制件,连接件插入钳口内6mm士1mm。园头钳的连接件上有两个中心轴平行孔或沟槽,其直径可允许钳鼻插人6mm士1mm的深度。孔或沟槽的边缘是园角,连接件的硬度至少为HRC50。手钳的把手A、B两点被夹紧,离钳子支点的距离为b,施加的力等于弯曲试验规定的力F。F(N)= 0.5L(mm)(但最大值为50N)式中:I,—-—工具全长。
手钳的把手应夹紧,以使其承受扭力。手钳或夹钳应能承受5N·m的扭矩而卸载后无可见的永久性变形。5.8.2镊子
GB 18269—-2000
所作试验同5.8.1a),施加力F=10N,试验后应无永久性变形。5.9锁紧试验
由两个以上零部件组成的工具,应按制造厂家的说明进行装配。5.9.1有弹簧钢珠的工具
有弹簧钢珠的可组装工具,应按下列数值进行试验。6.3mm方形传动装置4N;
10 mm方形传动装置11N;
12.5mm的方形传动装置30N;
大于 12.5 mm 的方形传动装置80 N,5.9.2螺钉固紧的工具
在螺丝固紧的情况下,采用的试验负载为500N。5.9.3试验方法
KAoNiKAca
将工具放置于使可拆卸部件的拆卸方向垂直向下的位置,沿拆卸方向逐步增加负载,在2s内达到5.9.1和5.9.2规定的值,并保持1min,如果组装的工具没分离,则试验通过。5.10标志的耐久性试验
可用浸水湿布对工具上的标记摩擦15min,然后用浸有普通酒精的拭布摩擦15min,经上述摩擦后,标记应仍然清楚。
6检验规则
6.1型式试验
型式试验程序及试验项目见表1。型式试验的试品数量为每项3个。若3个试品中有一个不合格,则另取3个试品再进行试验,若其中仍有一个不合格,则试验不通过。在型式试验的所有项目中,若有个项目不合格,则型式试验不通过。6.2抽样试验
抽样试验项目见表1,产品的抽样及判别规则见表2。6.3出厂试验
出厂例行试验项目见表1,每件产品均应进行出厂试验。表1试验类型及项目
试验项目
外观及尺寸检查
机械冲击试验
电气试验
压痕试验
绝缘包覆层的粘附性试验
阻燃试验
机械试验
锁紧试验
标志的耐久性试验
型式试验
注:“√\表示进行该项试验,“一”表示不进行该项试验。6.4验收试验
试验类型
抽样试验
出厂试验
号条文
GB 18269—2000
验收试验项目由用户与制造厂商议确定。表2抽样试验的抽样方案及判别规则产品数量
16~50
51~150
151~500
501~3200
3201~3500
7标记、包装、运输与存
7.1标记
抽样数量
试验通过的
不合格品允许数
每件工具或工具构件应按下述要求标明醒目且耐久的标记:7.1.1在绝缘层或金属部分上标明产地(厂家名称或商标)。7.1.2在绝缘层上标明型号、参数、制造日期(至少有年份的后两位数)。试验不通过的
不合格品数
7.1.3在绝缘层上应有标志符号,标志符号为双三角形(见图14)。图14中“1000V”表示带电作业交流电压上限值,“93”表示制造年份。字母和数字的高度不得小于2mm,图中“x\的长度不得小于3mm。标志符号、字母和数字的布置见图14。7.1.4设计用于超低温度(一40℃)的工具,应标上字母\C”。7.2包装
手工具包装箱上应注明厂名、厂址、商标、产品名称、规格、型号等,包装箱内应附有产品说明书,说明书中包括:类型说明、检查说明,维护、保管、运输、组装和使用说明。7.3运输
运输应采用木质包装箱或硬纸壳箱,并注明“切勿淋雨”、“切勿受潮”“避免重压”等标志。7.4贮存
手工具应妥善贮存在干燥、通风,避免阳光直晒,无腐蚀有害物质的位置,并应与热源保持一定的距离。
8质量保证体系
制造厂家应使用与ISO9000系列相符的质量保证体系,此质量保证体系应能确保产品符合标的要求,若无上述的质量保证体系,则需进行本标准中所要求的抽样试验。687
GB 18269—2000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a导体部分;b—工作部分;c—绝缘;d-接触面图1典型工具绝缘示意图
单位:mm
TrKAoNiKAca
GB18269—2000
a)钳子的绝缘
b)刀的绝缘
单位:mm
a一绝缘手柄;b护手;c一工作端头(非绝缘),d-护手内侧与非绝缘部分的距离图2钳和刀的绝缘示意图
GB18269--2000
l--镊子总长度;g一手柄的长度;b一护手的宽度;h一护手的高度;e—手柄护手到工作端头之间的绝缘部分tu工作端头的非绝缘部分图3镊子手柄的绝缘举例
iikAoNikAca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