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X/T 146-2011
基本信息
标准号:
QX/T 146-2011
中文名称:中国气象频道省级节目插播
标准类别:其他行业标准
标准状态:已作废
发布日期:2011-08-16
实施日期:2012-03-01
作废日期:2020-04-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下载大小:1511931
相关标签:
气象
频道
省级
节目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数学、自然科学>>07.060地质学、气象学、水文学
中标分类号:综合>>基础学科>>A47气象学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气象出版社
页数:8页
标准价格:8.0
出版日期:2012-03-01
相关单位信息
复审日期:2017-04-19
起草人:杨玉真、张洁、贾佳等
起草单位:北京华风气象影视信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归口单位:全国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45)
发布部门:中国气象局
主管部门:全国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45)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中国气象频道省级节目插播系统建设、系统技术参数、系统运行、节目编排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中国气象频道省级节目插播系统建设、运行和本地插播节目的包装、制作。
标准内容
ICS 07. 060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 146—2011
中国气象频道省级节目插播
Broadcasting insertion of province for China weather TV2011-08-16发布
中国气象局
2012-03-01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插播系统技术规范
本地插播节目
QX/T146—2011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全国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45)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华风气象影视信息集闭有限责任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玉真、张洁、李孟頔、贾佳。QX/T146—2011
1范围
中国气象频道省级节目插播
QX/T146—2011
本标准规定了中国气象频道省级节目插播系统建设、系统技术参数、系统运行、节目编排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中国气象频道省级节日插播系统建设、运行和本地插播节目的包装、制作。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Y/T1652000电视中心播控系统数字播出通路技术指标和测量方法QX/T145--2011气象节目播音员、主持人气象专业资格认证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省级节目插播
香broadcastinginsertionofprovince各省级气象部门定时在已落地的中国气象频道中插人并播出本地节目。3.2
数字播出通路digital broadcastchannel播控系统中从数字信号源、数字切换矩阵、应急切换器到压缩编码传输前端的数字视频、音频信号的无压缩信号通路。
本地插播节目localinsertionprogram运用插播系统,在规定的时间,按照规定的时长和相对统一的节目标准和要求,在中国气象频道插人的由本地制作的气象节目。
图文节目textandgraphicsprogram利用图形、图像、文字、配音等进行信息传播的节目。4插播系统技术规范
4.1系统功能
通过在各省级气象部门建立的插播系统,将本地制作的节目插播到中国气象频道中,供本地用户收看。
QX/T146—2011
4.2系统结构
4.2.1视音频系统
本系统规定了本地插播节目信号插播方案。视音频系统见图1。中国象额道
解码器
上载录像机/
地方气象局
演播室
4.2.2控制系统
锁同步
主服务器
备服务著
同步信号
主切换矩阵
主监看监听
字幕机
图1视音频系统图
本系统规定了插播系统中控制系统方案,控制系统见图2。主视频服务器
录像机/非线
上载/审看
控制机
上载BNC
播出DEC1
审看DEC2
备视频服务器
上载BNC
播出DEC1
审看DEC2
控制系统图
自动燃倒换开关
监督监听
台标机
监看监听
播出主切换矩阵
播出备切换矩阵
字幕键混器
台标键混器
4.2.3同步系统
本系统规定了插播系统中同步信号的分配方案。同步系统见图3。上载录像机
同步信号发生器
4.2.4时钟系统
顿同步机
主视频服务器
各视频服务器
同步系统图
中播出主切换矩阵
摄出备切换矩阵
台标键控器
字券键控器
本系统规定了插播系统中时钟信号的分配方案。时钟系统见图4。GPS天线
时钟子钟
卫星校时钟
卫星校时钟
4.3技术指标
图4时钟系统图
4.3.1信号格式为嵌入音频式SDI数字信号,符合SMPTE259M的规定。QX/T146—2011
台标机
台标机
主数据库
备数据库
QX/T146—2011
4.3.2数字播出通路应符合GY/T165—2000的规定。4.3.3播出通路测试点选取:矩阵输出端,最后一级放大器输出端,编码器输人端。4.4播出安全
4.4.1插播系统
关键链路和重要设备应有主备热备份。关键链路备份包括:视频系统中的主备播出通路,控制系统中的主备控制切换;关键设备备份包括:主备视频服务器、主备数据库服务器、主备播出控制机。4.4.2传输通路
传输通路备份包括架设光纤链路和安装备份卫星信号接收天线。4.4.3节目备份
插播节目备份:手动切换直接播出中国气象频道信号。4.4.4机房面积
应建设面积不小于60m2相对独立的插播机房。4.4.5运行维护
视频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每3个月重启维护1次;工作站每月重启维护1次。4.4.6安全播出责任
节目插播后的安全播出责任由各插播单位负责。4.5业务流程与职责
4.5.1本地节目插播业务流程为:编单、上载、审核、播出。4.5.2编单:在编单工作站中,根据业务要求编辑、修改节目播出串联单,并确保播出串联单保存并提交到播出工作站。bZxz.net
4.5.3上载:在上载工作站中,及时上载并审看节目,对审看通过的节目打上标记。4.5.4审核:对已上载的节目进行二次审看和最终审核,审核通过的节目允许播出。4.5.5播出:在播出工作站中加载节目播出串联单,全程监看播出画面并应急处理突发播出安全事件。5本地插播节目
5.1节目基本内容
5.1.1节目整体设置
各省级气象部门应在统一规定的节目时间和时长内将本地气象节目插入到中国气象频道中播出。每天应至少完成四档节目的制作,内容更新时效不应晚于当地气象台发布最新预报信息1小时。本地插播节目中图文节目在一天各个插播时段均应制作播出,出主持人节目应在早、中、晚三个收视高峰时段制作播出。
5.1.2出主持人节目内容设置
节目内容应包含重要天气监测、预报和预警信息、灾害性天气事件的跟踪报道、气象灾害及其影响4
内容。
5.1.3图文节目内容设置
QX/T146—2011
本地插播节目中的图文节目应以图片、视频、图形、字幕、配音等形式发布预报预警、服务信息和气象灾害及其影响等内容。
5.2节目基本包装要求
5.2.1本地插播节目的基本包装应使用中国气象频道提供的统一模板,主要包括演播室背景、图文背景、片头片花及配乐、天气符号、字体字号等基本包装元素。5.2.2在基本包装元素不变的前提下,各地可根据节目内容需要,在包装模板中添加具有特色性的元素,但应与中国气象频道整体风格、主色调相匹配。5.2.3本地插播节目名称统一为本地天气十XX气象(例如本地天气十北京气象),插播时间段应标有中国气象频道的台标及本地气象的标识语。5.3气象信息发布
5.3.1气象信息内容选择
5.3.1.1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发布,按照当地气象灾害防御的有关规定执行。5.3.1.2各项指数预报及专业、专项预报,在发布时给予一定的说明,并应与中国气象频道发布的同名产品含义保持一致。
5.3.1.3对于温度的预报,如果有一定的时间跨度,应依次标注时间段内的最低和最高气温。5.3.2气象信息发布时效
5.3.2.1在中国气象频道规定的插播时间内插播节目,实况信息至少每3小时更新一次。5.3.2.2在播出预报信息时,应注明预报的发布时间。5.3.2.3在遇有重大气象灾害出现时可随时增加插播内容。5.4节尽及主持人的报批和审核
5.4.1节目的报批和审核
本地插播节目及改版节目播出前,节目方案、节目样片应提交中国气象频道进行审核通过。5.4.2主持人出镜资格审核
本地插播节目中的主持人,按照QX/T145一2011执行,并报中国气象频道管理机构备案。5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