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行业标准 > JB/T 3234-2012超硬磨料 拉丝模用人造金刚石聚晶
JB/T 3234-2012

基本信息

标准号: JB/T 3234-2012

中文名称:超硬磨料 拉丝模用人造金刚石聚晶

标准类别:其他行业标准

英文名称:Superabrasive — Polyctystalline diamond die blanks for wire drawing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12-05-24

实施日期:2012-11-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下载大小:1524957

相关标签: 磨料 人造 金刚石 聚晶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机械制造>>切削工具>>25.100.70磨料磨具

中标分类号:机械>>工艺装备>>J43磨料与磨具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替代JB/T 3234-1999

出版信息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标准价格:12.0

出版日期:2012-11-01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单位: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

归口单位:全国磨料磨具标委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拉丝模用人造金刚石聚晶的产品代号、形状代号及尺寸标记、基本尺寸及代号、金刚石微粉粒度及代号、产品标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验收规则、标志和包装。 本标准适用于拉丝模用人造金刚石聚晶。


标准图片预览

JB/T 3234-2012超硬磨料 拉丝模用人造金刚石聚晶
JB/T 3234-2012超硬磨料 拉丝模用人造金刚石聚晶
JB/T 3234-2012超硬磨料 拉丝模用人造金刚石聚晶
JB/T 3234-2012超硬磨料 拉丝模用人造金刚石聚晶
JB/T 3234-2012超硬磨料 拉丝模用人造金刚石聚晶

标准内容

ICS25.100.70
备案号:36624—20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Www.bzxZ.net
JB/T3234—-2012
代替JB/T3234—1999
超硬磨料
拉丝模用人造金刚石聚晶
Superabrasive--Polyctystalline diamond die blanks for wire drawing2012-05-24发布
2012-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
机械行业标准
超硬磨料
拉丝模用人造金刚石聚晶
JB/T32342012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百万庄大街22号
邮政编码:100037
210mm×297mm·0.5印张·15千字2012年12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定价:12.00元
书号:15111·10721
网址:http:/www.cmpbook.com编辑部电话:(010)88379778
直销中心电话:(010)88379693封面无防伪标均为盗版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前言,
规范性引用文件
3产品代号,
4形状代号及尺寸标记
基本尺寸及代号,
金刚石微粉粒度及代号
产品标记.
8技术要求.
外观.…
基本尺寸极限偏差
形位公差
磨耗比
9试验方法
验收规则.
标志和包装..
表1形状代号及尺寸标记
表2圆柱体、六方体拉丝模用人造金刚石聚晶基本尺寸及代号表3硬质合金支撑圆柱体拉丝模用人造金刚石聚晶基本尺寸及代号表4微粉粒度及代号
圆柱体、六方体拉丝模用人造金刚石聚晶基本尺寸极限偏差表5
硬质合金支撑圆柱体拉丝模用人造金刚石聚晶基本尺寸极限偏差表6
形位公差
JB/T3234—-2012
JB/T3234--2012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JB/T3234—1999《拉丝模用人造金刚石烧结体》,与JB/T32341999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产品代号(见第3章,1999年版的第3章);增加了形状代号及尺寸标记(见第4章);修改了产品基本尺寸(见第5章,1999年版的第4章);增加了金刚石微粉粒度及代号(见第6章);-增加了产品标记(见第7章);修改了外观的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见8.1,9.1,1999年版的5.3、6.2);修改了基本尺寸极限偏差和平行度的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见8.2、8.3、9.2、9.3,1999年版的5.1、5.2、6.1、6.3);
-删除了包装方式的说明(1999年版的8.3)。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磨料磨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39)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河南四方达超硬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磨料磨具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吕申峰、方海江、张照。本标准于1983年6月首次发布,于1999年5月第一次修订,本次修订为第二次修订。I
1范围
超硬磨料拉丝模用人造金刚石聚晶JB/T3234—2012
本标准规定了拉丝模用人造金刚石聚晶的产品代号、形状代号及尺寸标记、基本尺寸及代号、金刚石微粉粒度及代号、产品标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验收规则、标志和包装。本标准适用于拉丝模用人造金刚石聚晶。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828.1-200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JB/T3235人造金刚石烧结体磨耗比测定方法JB/T7990超硬磨料人造金刚石微粉和立方氮化硼微粉3产品代号
拉丝模用人造金刚石聚晶的产品代号按下列方法编制:WDP-
形状代号
拉丝模用人造金刚石聚晶
4形状代号及尺寸标记
拉丝模用人造金刚石聚晶的形状为圆柱体、六方体、硬质合金支撑圆柱体,其形状代号及尺寸标记见表1。
表1形状代号及尺寸标记
圆柱体
六方体
硬质合金支撑圆柱体
基本尺寸及代号
示意图
尺寸标记
DXDi×T
圆柱体、六方体拉丝模用人造金刚石聚晶基本尺寸及代号见表2,硬质合金支撑圆柱体拉丝模用人JB/T3234—2012
造金刚石聚晶基本尺寸及代号见表3。表2圆柱体、六方体拉丝模用人造金刚石聚晶基本尺寸及代号外径D/mm
厚度T/mm
尺寸代号
外径D/mm
硬质合金支撑圆柱体拉丝模用人造金刚石聚晶基本尺寸及代号8.12
芯体直径D/mm
厚度T/mm
尺寸代号
415423429638653
金刚石微粉粒度及代号
拉丝模用人造金刚石聚晶金刚石微粉粒度按JB/T7990的规定,其代号见表4。表4微粉粒度及代号
微粉粒度
产品标记
产品标记按下列顺序标识:产品代号、尺寸代号-金刚石微粉粒度代号。M20/30
50.0050.00
M40/60
示例1:外径2.5mm、厚度1.0mm、圆柱体、金刚石微粉粒度为M4/8的拉丝模用人造金刚石聚晶标记:WDP-R210-005
示例2:外径24.13mm、金刚石芯体直径12.9mm、厚度12mm、硬质合金支撑圆柱体、金刚石微粉粒度为M20/30的拉丝模用人造金刚石聚晶的标记:WDP-SP1212-025
8技术要求
8.1外观
拉丝模用人造金刚石聚晶表面不应有裂纹、掉边、坑点、划伤现象,表面应平整,致密均勾;硬质合金支撑圆柱体拉丝模用人造金刚石聚晶两端面无界面缝。8.2基本尺寸极限偏差
圆柱体、六方体拉丝模用人造金刚石聚晶的外径和厚度的基本尺寸极限偏差应符合表5要求;硬质合金支撑圆柱体拉丝模用人造金刚石聚晶的外径和厚度的基本尺寸极限偏差应符合表6要求。表5圆柱体、六方体拉丝模用人造金刚石聚晶基本尺寸极限偏差D
基本尺寸
D≤13
极限偏差
基本尺寸
单位为毫米
极限偏差
基本尺寸
D≤15
表6硬质合金支撑圆柱体拉丝模用人造金刚石聚晶基本尺寸极限偏差D
158.3形位公差
极限偏差
基本尺寸
D,≤7
720极限偏差
基本尺寸
31015.1JB/T3234—2012
单位为毫米
极限偏差
圆柱体、六方体拉丝模用人造金刚石聚晶两端面平行度误差应不大于0.10mm;硬质合金支撑圆柱体拉丝模用人造金刚石聚晶两端面平行度、同轴度(同轴度如图1所示,分别测量端面对应180°硬质合金环宽值Ti、T2,设△=T,-T,取4为同轴度)应符合表7的要求。图1
表7形位公差
外径D
D≤15
15308.4磨耗比
平行度
拉丝模用人造金刚石聚晶磨耗比值≥100×103。9试验方法
9.1外观用带刻度的20倍显微镜检验。同轴度
单位为毫米
9.2基本尺寸极限偏差用分度值不大于0.01mm的量具测量,外径垂直测两次,厚度对称测两次,取偏离基本尺寸较大的值为测量值。9.3平行度用分度值为0.01mm的千分尺测量,对称测量厚度两次取其差值为平行度测量值;同轴度用分度值为0.02mm的游标卡尺测量,每-一端面分别测量垂直方向四点硬质合金环宽值,对称两点取其差值,以差值较大的值为同轴度测量值。9.4磨耗比测定按JB/T3235的规定进行。10验收规则
10.1产品交收检验,应按本标准技术要求规定逐批进行,合格者应附有合格证。3
JB/T3234—2012
产品以投产批次为“检查批”,并按GB/T2828.1一2003的规定实施一次正常检查抽样方案。10.3基本尺寸极限偏差、外观、平行度检验,采用GB/T2828.1-2003规定的“一般检查水平Ⅱ”。10.4磨耗比值的检验,采用GB/T2828.1一2003规定的“特殊检查水平S-3”。10.5接收质量限(AQL)采用GB/T2828.1-2003规定的2.5。11
标志和包装
11.1:外包装物上应有下列标志:a)产品名称;
b)制造厂商;
c)产品标记;
d)注册商标;
e)包装数量;
f)生产批号;
g)出厂日期。
11.2包装物内应附有合格证,合格证上应注明:a)产品名称;
b)产品型号或规格;
c)数量、批号;
d)检验印章。
11.3产品包装应按1粒、10粒、20粒、50粒、100粒分别包装。11.4包装物要美观大方,包装牢固,保证携运方便。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书号:15111·10721
JB/T3234-2012
打印日期:2013年2月28日F008A00定价: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