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行业标准 > JB/T 3584-2012超硬磨料 堆积密度测定方法
JB/T 3584-2012

基本信息

标准号: JB/T 3584-2012

中文名称:超硬磨料 堆积密度测定方法

标准类别:其他行业标准

英文名称:Superabrasive — Testing method of bulk density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12-05-24

实施日期:2012-11-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下载大小:2287879

相关标签: 磨料 堆积 密度测定 方法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机械制造>>切削工具>>25.100.70磨料磨具

中标分类号:机械>>工艺装备>>J43磨料与磨具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替代JB/T 3584-1999

出版信息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标准价格:12.0

出版日期:2012-11-01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单位: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郑州华晶金刚石股份有限公司

归口单位:全国磨料磨具标委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超硬磨料堆积密度测定仪器和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粒度为16/18~325/400的人造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的堆积密度测定。


标准图片预览

JB/T 3584-2012超硬磨料 堆积密度测定方法
JB/T 3584-2012超硬磨料 堆积密度测定方法
JB/T 3584-2012超硬磨料 堆积密度测定方法
JB/T 3584-2012超硬磨料 堆积密度测定方法
JB/T 3584-2012超硬磨料 堆积密度测定方法

标准内容

ICS25.100.70
备案号:3661920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3584—2012
代替JB/T3584—1999
超硬磨料
堆积密度测定方法
SuperabrasiveTesting method of bulk density2012-05-24发布
2012-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
机械行业标准
堆积密度测定方法
超硬磨料
JB/T35842012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百万庄大街22号
邮政编码:100037
210mm×297mm?0.5印张?15千字
2012年12月第1版第1次印刷
书号:15111·10716
网址:http://www.cmpbook.com编辑部电话:
直销中心电话:bzxz.net
(010)88379778
(010)88379693
封面无防伪标均为盗版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试验条件
3.1试验环境
3.2工作台.
4仪器
仪器结构.
漏斗锁闭装置
漏斗径下端至测量筒上端的距离测量筒.
5测量筒容积的校准
校准周期
5.2校准步骤
5.3计算..
6测定方法
7数据处理
7.1计算.
7.2允许偏差
图1堆积密度测定仪示意图
图2刮板示意图,
图3刮料方向示意图
JB/T3584—2012
JB/T3584—2012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JB/T3584—1999《超硬磨料堆积密度测定方法》,与JB/T3584—-1999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适用范围(见第1章,1999年版的第1章);删除了定义和方法概要的内容(1999年版的第3章、第4章);修改了刮板的结构(见4.6,1999年版的6.1.5);修改了天平的精度(见4.7,1999年版的6.2);一增加了测量筒的校准周期(见5.1);修改了测量简容积计算公式(见5.3,1999年版的7.2)。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磨料磨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39)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郑州华晶金刚石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惠萍、张仪、邵静茹、王秦生、赵清国。本标准于1984年2月首次发布,1999年5月第一次修订,本次修订为第二次修订。I
1范围
超硬磨料堆积密度测定方法
本标准规定了超硬磨料堆积密度测定仪器和测定方法。JB/T3584—2012
本标准适用于粒度为16/18~325/400的人造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的堆积密度测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6406,超硬磨料:金刚石或立方氮化硼颗粒尺寸JB/T3914超硬磨料取样方法
3试验条件
3.1试验环境
试验应在以下大气条件下进行:相对湿度:45%~55%;
温度:20℃~25℃。
3.2工作台
工作台要坚固防振,台面应平整,并铺上5mm厚的橡胶板或软塑料板。4仪器
仪器结构
符合4.2~4.6规定的堆积密度测定仪,其结构如图1所示。4.2漏斗
材质:黄铜;
漏斗顶部内径:57.10mm±0.01mm;锥部高度:41.30mm;
导出的锥部角度:63°0°土10;漏斗颈内径:6.40mm土0.03mm;漏斗颈长度:6.40mm土0.03mm。4.3漏斗锁闭装置
以一个直径为19mm的橡胶球,用两根弹簧固定在漏斗颈的下端出口处,不允许有颗粒漏下。4.4漏斗径下端至测量筒上端的距离漏斗径下端至测量筒上端的距离为61.9mm土0.1mm。4.5测量筒
材质:黄铜;
内径:19.30mm±0.01mm;
内部深度:34.20mm土0.02mm;
容积:约10mL。
JB/T3584—2012
4.6刮板
材质:黄铜:
集料盘:2-
测量简:3
漏斗架:7
橡胶球:4
漏斗支杆:8-
弹簧:5—漏斗;
一底座:9
图1堆积密度测定仪示意图
一底座架。
刮板工作面的棱角应平整,其平面度应小于0.1mm,如图2所示。3
4.7天平
量程为100g,分度值为0.0001g。5测量筒容积的校准
5.1校准周期
校准周期不应超过一年。
5.2校准步骤
图2刮板示意图
将干燥的空测量简与块稍大于24mm×24mm的玻璃板一起称重为m2,然后将玻璃板盖在测量筒上,并留下小口。用滴定管将温度为24.0℃土0.1℃的蒸馏水以每分钟5mL的速度滴入测量筒中,快要滴满时,将测量筒微微倾斜,使玻璃板下的气泡排出,直到测量筒滴满为止。将玻璃板平滑移动,盖好量筒口,擦去多余的水。在分析天平上(分度值为0.0001g)称其总质量为m1。2
取三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筒的容积。5.3计算
测量筒容积按式(1)计算:
式中:
测量筒的容积,单位为立方厘米(cm2);装满蒸馏水的测量筒和玻璃板的质量,单位为克(g);空测量筒和玻璃板的质量,单位为克(g);24℃土0.1℃时蒸馅水的密度,p=0.9972g/cm2。6测定方法
JB/T3584—2012
6.1将符合GB/T6406的待测试料按JB/T3914规定的方法取样,缩分到25.0g土0.1g,装入约30mL的镍埚中,在110℃土5℃的烘箱中烘干1h,取出,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使其适应实验室的气氛并消除静电。
6.2测定前先校准堆积密度测定仪的水平度。6.3每次测量前将漏斗仔细清扫干净,关闭出料口的橡胶球阀,并将测量筒和集料盘清扫干净,放于定位销上。
6.4把按照6.1制备的试样倒入玻璃容器中。加料时先沿漏斗壁,然后移至中心部位,在容器不离开料堆的情况下,缓慢地流入漏斗中。使其从中心向四周均匀散开,自然堆积成锥形。6.5迅速打开橡胶球阀,使试样自由下落以充满测量筒。一手轻轻扶持测量筒,一手立即用刮料板的边棱紧贴测量筒口边缘,以5°~10°的角度按图3所示方向刮去多余试样,刮料时自始至终要细心、避免振动、冲击或其他干扰因素。然后轻轻敲击测量筒壁,以减少试样体积,并用画笔清除量筒外侧及底部散落颗粒。
刮料方向
刮料板
5°~10°
测量筒
图3刮料方向示意图
6.6在规定的天平上称量测量筒中的试样质量为W,精确到0.0001g。6.7取三次测定的平均值为测定结果。7数据处理
7.1计算
堆积密度按式(2)计算:
JB/T3584—2012
式中:
D-磨料的堆积密度,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g/cm2);W测量筒内磨料的质量,单位为克(g);V
一测量筒的容积,单位为立方厘米(cm\)7.2允许偏差
16/18~325/400粒度的试样,三次测定的堆积密度值允许偏差应不大于0.015g/cm。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书号:15111:10716
JB/T3584-2012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