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8424.2-2001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相对白度的仪器评定方法
GB/T 8424.2-2001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8424.2-2001

中文名称:纺织品色牢度试验相对白度的仪器评定方法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GB/T 8424.2-2001.Textiles--Tests for colour fastness-lnstrumental assessment of relative whiteness.
1范围
1.1GB/T 8424.2规定了一个定量评定包括荧光材料在内的纺织品白度及淡色调指数的测定方法。
1.2用本方法测定的白度显示为一个纺织品的白度示数。淡色调指数显示为以波长466 nm 的中性色调为零以外的偏红或偏绿色调的漂移示数。白度和淡色调指数的计算公式由CIE(国际照明委员会)推荐。
1.3 GB/T 8424.2适用于同类纺织品试样进行对比。
1.4公式只限于在工商业上称为“白”的样品上使用,样品在颜色和荧光方面的差异不能过大,并且在间隔不长的时间内在相同仪器上测定.即使在这些限定条件范围内,该公式提供的也仅仅是相对的白度评价,而不是绝对的白度评价.只要使用的测量仪器比较先进,技术条件在工商业中是合适的,那么这种评价对于工商业上的应用是足够的。
1.5GB/T 8424.2适用于无杂质的纺织品白度测定。
1.6含有蓝色组份或荧光增白剂(FWAs)的纺织品也可利用白度测定的方法进行测定。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均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3979~-1997物体色的测量方法
GB/T 5698~-1985颜色术语
GB/T 8424.1--—-2001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表面颜色的测定通则
3定义
GB/T 8424.2采用下列定义。
31CIE色品坐标CIE chromaticity coordinates

标准图片预览

GB/T 8424.2-2001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相对白度的仪器评定方法
GB/T 8424.2-2001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相对白度的仪器评定方法
GB/T 8424.2-2001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相对白度的仪器评定方法
GB/T 8424.2-2001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相对白度的仪器评定方法
GB/T 8424.2-2001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相对白度的仪器评定方法

标准内容

ICS_59.08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8424.2-2001
eqvISo 105-J02:1997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相对自度的仪器评定方法
Textiles-Testsforcolourfastness-Instrumental assessment of relative whiteness2001-02-26发布
2001-09-01实施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GB/T8424.2-2001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本标准根据1SO105-J02:1997纺织品色牢度试验-J02部分相对白度的仅器评定方法】对GB/T8425--1987进行链订:修订后的文本等效于1S0105-J02:1997本次修订对GB/T8425一1987标准主要做了如下修改!1馨用国际标准1S0105-102:1997的名称,将原名林纺级品白质的收器评定方法改为统品色牢度试验相对白度的仪器评定方法》。2增加了前言和ISO前言。
3扩大了标准的适用范围,增加了在应用过程中的具体内容条款,将荧光增百材料包含在测试范围内。
4增加了与白度的仅器评定有关的基本定义内容。设备一章中增加了使用仪器的照明/观副条件,参照标准,紫外线灯等内容。5
6试样一章中增加了试样调湿,表面影响等内容7撑作程序一章中,增加了荧光材料的鉴别及荧光增白材料的测试程序。8增加了计算,解释和限定的内容。9充实了试验报告内容
10在附录A中增加了用C/2光源规场的方法。本标准的障录A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以实施之日起,代替GB/T8425一1987。本标准电国家纺织工业局提出部本标准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基础标准分会归口。本标准由天津纺织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建华,石同尘,辛浩,王健。本标准1987年首次发布,2001年修订。GB/T8424.2—2001
ISO前言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为国家标准组织(ISO成员)的国际联盟。国际标准的准备工作通常由ISO技术委员会提出,各成员对技术委员会已建立的项目有兴趣,则有权参与该委员会。官方与非官方的国际组,与ISO取得联系,亦可参与工作。ISO在电工技术标准化的一切事务中均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取得紧密联系。
技术委员会采纳的国际标准草案向成员传递投票,75%以上赞成方作为国际标准发布。国际标准ISO105-J02由ISO/TC38/SC1纺织技术委员会有色纺织品和染料试验分委员会制定。该第2版做了技术修订,取消和代警了第1版(ISO105-J02:1987)。ISO105目前已经发布了13个“部分”,每个部分用一个字母表示(如A”部分),版本为1978至1985年。每个部分包括一个系列\篇”。每篇均属于相应的部分并以两位系列数字表明(即“A01”首)这些篇现已分开文件出版,其原先“部分“字母头仍保留不变,ISO105-A01中给出了全部目录。附录A为ISO105本标难的一个部分。1范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
相对自度的仪器评定方法
Textiles-Tests for colour fastness--Instrumental assessment of relative whitenessGB/T8424.22001
eqv15o105-J02:1997
代警GB/T8425-1987
1.1本标准规定了一个定量评定包括荧光材料在内的纺织品白度及淡色调指数的测定方法。1.2用本方法测定的白度显示为一个纺织品的白度示数。色调指数显示为以波长466nm的中性色调为零以外的偏红或偏绿色调的漂移示数。白度和淡色调指数的计算公式由CIE(国际照明委员会)推荐
1.3本标准适用于同类纺织品试样进行对比。1.4公式只限于在工商业上称为“白”的样品上使用,样品在额色和荧光方面的差异不能过大,并且在间隔不长的时间内在相同仪器上测定,即使在这些限定条件范围内,该公式提供的也仅仅是相对的白度评价,而不是绝对的白度评价。只要使用的测量仪器比较先进,技术条件在工商业中是合适的,那么这种评价对于工商业上的应用是足够的。1.5本标准适用于无杂质的纺织品白度测定。1.6含有蓝色组份或荧光增白剂(FWAs)的纺织品也可利用白度测定的方法进行测定。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均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3979--1997 物体色的测量方法GB/T5698-1985颜色术语
GB/T8424.1-2001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表面额色的测定通则3定义
本标准果用下列定义。
3.1CIE色品坐标CIEchromaticitycoordinates心理物理学额色的各三刺激值与三刺激值总和的比。3.2 CIE三刺激值 CIEtristimulus values在三色系统中,与待测光达到色匹配所需的三种原刺激的量。并规定用CIE1931标色度观赛者(2*视场)和CIE1964补充标准色度观察者(10°视场)来定义。3.3荧光增白剂(FWA)fluorescentwhiteningagent能吸收近紫外光并重新徽发可见(紫一蓝)辐射的染料,可使泛黄的材料显得较白。3.4 完全反射射体 perfect reflecting diffuser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1-02-26批准2001-09-01实施
GB/T8424.2—2001
反射比为1的理想的各向同性的均句漫射体。1各向同性漫射体是一十反射帮期在空间分布的射体,友射揭时半球中所有方尚验射程虚变光亮度匠读是和同的。
2完全反射漫射体是反射比测定仪器的校正基准·白度和淡色调指数由公式给出,面完全反射漫射件CIE所规定的白度指数为100.0.流色调指数值为0.03.5白度whiteness
所判新的初体题色与一个最佳百色接近的程度,3.6淡色调指数tint
表征受发射或反射峰值波长影响的白色材料淡色调的程度。注:这些定义取自GB/T5698—1985或CIE出版物15.2.CIE出版物17.4.ASTME284--19964原理
CIE三刺激值用一个反射光谱光度计或色度计副定,白度和演色调指数以CIE三刺激值和色品坐标为基准用公式进行计算。
5设备和材料
5.1测色仪:能用CIE规定的(45/0,0/45,d/00/d)或在GB/T8424.1中确定的几何条件之一进行测定或计算C正三刺值的一台光语光度利色仅或光电积分测色仪当用光电积分式仅器测定荧光试样时,照明系统的光谱功率分布会随试样的反射或发射功率而变化,固此采用45/0或0/45的条件是较好的,若用积分式色仅,如有可能应在不包括镜面反射的条件进行测定。5.2参照标准:原始标准为完全反射漫射体(见3.4),次级的参照标准是经完全反射漫射体校正后的标准,并且用作仅器的校准。
.5.3紫外线灯:用于含荧光增白剂的纺织品试样的目测评定。注:为了使眼情免受献外线直时,必须按照紫外线灯生产厂的安全规程进行操作。6试样
试样按GB/T8424.1一2001A2进行调湿,试样应保持无尘杂和污物,其尺寸应取决于使用的测色仅的孔径和纺织材料的半透明程度,对于半透明材料的试样,应采用多层折登,其折登的层数应视折登后不透光(不会随着层数的增加而使色度值变化)为宜。7操作程序
7.1测试前,先在暗室内紫外线灯下观测试样,来确定织物是否含有荧光增白剂。含有荧光增白剂的织物能在紫外线灯下发荧光,其程序如下:7.1.1如果纺织材料上含有荧光增白剂,应采用复色光的仪器,或在330nm至700nm的全光谱范围内光谱功率分布接近于CIED照明体的仪器测量样品(见附录A)。合适的设备可向仅器生产厂商咨询。如果使用内光灯式仪器,还应检验仅器的适用性7.1.2若需测定荧光增白剂的相对效率时,可使用带有能切断紫外光的滤色片嵌人人射光束内的仅器。
7.1.3若试样不包含荧光增白剂,采用复色光或单色光仪器均可,测试结果与照明体的光谐功率分布无关。
注:由于样品增添了荧光增白剂,测定嵌人切断紫外光槐色片之前和之后的差异,可提供出外观白度的增强程度,由于光原和好断掌外光的遇色片可能产生安化,进设用户在进行“内部相对阅定时使用,7.2测色仪应按照生产厂说明进行校准操作,准备和故置每块试样。并且根据GB/T8424.1,确定测2
定值。
GB/T8424.22001
7.3确定白度值时,可根据8.3中的白度公式进行计算,有些测色仪器本身可直接给出白度值,也有些仅器可同时给出多个白度公式的白度值,由于不同的白度公式之间不具备可比性,应注意选择符合本标准要求的白度公式的数值。
7.4采用45/0或0/45几何条件的仪器进行测试时,建议用户考虑一下试样在测定方向上的选择性,如有方向性尽量使试样以4的倍数进行测定,在每次测定后旋转90°,然后平均所得结果。8计算,解释和限定
8.1每次正常测量,应使用CIED照明体和196410°观案者确定CIE三刺激值X.Y和21用反射比数据计算三刺激值的详细说明,见GB/T3979。用CIE三刺激值XY和Z计算色品尘标值工i和Y·如果使用的仪器不能按CIED期明体和196410°观察者条件进行计算,用户可用附录A中说明CIE照明体C和19312°观联者的方法:8.2任何试样的白度指数(W)用8.3中的式1)进行计算,谈色调指数(Tw1)用8.4中的式(2)进行计算。
注:由于仪器的扇限性和CIE的白度空间的线性程度,白度和满色调指数只能在同一仪器上及相近的时间内测定相试样见1.3和1.4)进行比较。验收合格与否的允整可由用户根据用途和测定材料的特性面定,W的数值酷高白度就越好,W1值中相同整异井不总能表示白度的相等知觉整或荧光增白剂等同浓度差异,同样工1数值中的相同差异并不总能表示白度中偏峰度取偏红度的相等知觉整。试样的白度指数,仅限于下列的W和T.范国:限于:40限于-38.3白度(适于D照明体和196410观案者):W=Y+800(0.3138-)+17000.3310-y)式中:
W—一白度值或指数!
Yio试样三刺值!
工和ylo-试样的色品坐标。
0.3138和0.3310—分别为完全反射漫射体的工1和y1的色品坐标。8.4淡色调指数(适用于D照明体和196410°观案者):Tw.1900(0.3138-)-650(0.3310-)式中
Tw.10-淡色调指数:
工和o—试样的色品坐标。
0.3138和0.3310-分别为完全反射漫射体r1a和31的色品坐标。T*.1o值正数表示偏绿色调,负数表示偏红色调。零表示主波长为466nm的偏蓝(中性)色调。9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a)本标准的编号(即GB/T8424.2-2001):6)仪器型号,标准照明体类型,照明观刷几何条件:c)试样的白度值W和淡色调指数Tw:10根据需要,报告GB/T8424.1一2001中的特别规定值。+-++..+..++-.+.-( 10
Fna(2)
10精度和偏差
10.1精度
GB/T8424.22001
在该试验方法中未规定出精度。没有着重考虑为该方法确定其精度范图。该方法的使用者可采用标准统计技术对试验室内部或试验室间的试验结果平均值进行对比,从而确定出本试验内部的精度范围
102偏差
依照一个试验方法仅仅能确定出纺织品的白度和谈色调指数,在本方法中没有确定绝对值的独立方法,未确定已知的偏差,它仅是作为确定纺织品白度指标的一种方法。GB/T8424.2-2001
附录A
(标准的附录)
用C照明体/2°观案者的方法
三刺激值色差计通常与CIEDs照明体和CIE196410°观察者条件不符,大部分的技术符合CIEC照明体和CIE19312观察者,蛋然CIE出版物15.2公认了CIE19312°观案者用的白度和读色调指数的计算结果,但是它没有公认CIEC照明体的计算结果,因此,为了使用三刺激值式色差计,只能为用该公式计算C照明体和19312观察者计算结果的那些用户提供了下列公式,但是使用这些计算方法只能适用于“内部”相对测定和对比(见8.2中注释)。对有荧光增白剂的试样,C照明体的测定结果会得出与目测评定不符的结果。
白度用C照明体和19312°观衰者的计算公式如下Wc2-Y+800(0.3101-1)+1700(0.3161-3)式中:
W..-白度值或指数
Y试样的三刺激值
和y试样的色品坐标
0.3101和0.3161分别为完全反射漫射体的工和y色品坐标。限于.40淡色调指数用C照明体和19312°观察者的计算公式如下:Tc.2=1000(0.3101-)-650(0.3161y)式中:
T...—淡色调指数
工和试样的色品坐标
0.3101和0.3161一分别为完全反射漫射体的工和y色品坐标。限于-3<7r..<+3.
++...--.( Al)
Tc.值正数表示偏绿色调,负数表示偏红色调平表示466nm主波长的偏蓝(中性)色调。5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