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 209—2006 工业用氢氧化钠
GB 209—2006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 209—2006

中文名称:工业用氢氧化钠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相关标签: 氢氧化钠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GB 209—2006.
1范围
GB 209规定了工业用氢氧化钠的要求,采样、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安全。本标准适用于工业用氢氧化钠产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90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GB/T 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191——2000, eqv 1sO 780;1997)GB/T1250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
GB/T 4348.1工业用氢氧化钠中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含量的测定
GB/T 4348.2工业用氢氧化钠﹑氯化钠含量的测定﹑汞量法(GB/T 4348.2—2002, eqv ISO981:1973)
GB/T 4348.3工业用氢氧化钠﹑铁含量的测定1,10-菲啰啉分光光度法(GB/T 4348.3—2002,eqv ISO 983:1974)
GB/T 6678 化工产品采样总则(GB/T 6678—1986,neq ASTM E 300—1983)GB/T 6679
固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GB/T 6679——1986,neq ISO/DIS 8213;1986)
GB/T 6680
液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GB/T6680——1986,neq BS 5309:1976)
GB/T7698
工业用氢氧化钠中碳酸盐含量的测定―滴定法(GB/T 7698—1987,eqv ISO 3196;
1975)
GB/T 11213.2化纤用氢氧化钠中氯化钠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GB/T 11213.2—1989, idtISO 3197:1975)
GB/T15915 包装容器固碱钢桶3符号
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标准。
CT---通常指苛化法生产的氢氧化钠,但不限于此工艺。DT—--通常指隔膜法生产的氢氧化钠,但不限于此工艺。
IT——通常指离子交换膜法生产的氢氧化钠,但不限于此工艺。IL——液体氢氧化钠。
Is——固体氢氧化钠。
4要求
4.1外观;固体(包括片状,粒状,块状等)氢氧化钠主体为白色,有光泽,允许微带颜色。
液体氢氧化钠为稠状液体。

标准图片预览

GB 209—2006 工业用氢氧化钠
GB 209—2006 工业用氢氧化钠
GB 209—2006 工业用氢氧化钠
GB 209—2006 工业用氢氧化钠
GB 209—2006 工业用氢氧化钠

标准内容

ICS 71. 060.4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209—2006
代替GB209—1993
工业用氢氧化钠
Sodium hydroxide for industrial use2006-03-14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6-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
国家标准
用氢氧化
GB209—2006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西城区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邮政编码:100045
http:// spc.net.cn
电话:(010)51299090、685220062006年11月第一版
书号:155066·1-28439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8522006
本标准的8.1、8.3、8.4和第9章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本标准代替GB209—1993《工业用氢氧化钠》。本标准与GB209一199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调整了范围(1993年版的第1章,本版的第1章);增加了“符号”(见第3章):
一增加了氢氧化钠型号规格(1993年版的3.2、3.3,本版的4.2、4.3);调整了检验项目(1993年版的3.2、3.3,本版的4.2、4.3);GB209—2006
-—增加和调整了部分指标,同时删除了水银法指标(1993年版的3.2、3.3,本版的4.2、4.3;一增加了批次规定(见5.1);
一删除了Ca、Mg总含量和汞含量检验方法(1993年版的4.6、4.7);一增加了型式检验周期和特殊情况下应进行型式检验的规定(见7.3):一不规定样品保留期(1993年版的5.7);增加了袋装固体氢氧化钠采样、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见5.3、8.1、8.2.2、8.3、8.4)。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有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应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氯碱分会(SAC/TC63/SC6)归口。本标准委托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氯碱分会(SAC/TC63/SC6)负责解释。本标准起草单位:锦西化工研究院、锡林郭勒苏尼特碱业有限公司、天津大沽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青岛海晶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齐鲁股份有限公司氯碱厂、自贡鸿鹤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沛云,李富荣、马文元、谌绍铜、段方山,翟怀吉、金岚本标准1963年首次发布,1984年第一次修订,1993年第二次修订。1范围
氢氧化钠
工业用
GB209—2006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用氢氧化钠的要求、采样、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安全。本标准适用于工业用氢氧化钠产品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190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191—2000eqvISO780:1997)GB/T1250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GB/T4348.1工业用氢氧化钠中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含量的测定GB/T4348.2工业用氢氧化钠氯化钠含量的测定汞量法(GB/T4348.2—2002,eqVISO981:1973)
1.10-菲啰啉分光光度法(GB/T4348.3GB/T 4348.3
工业用氢氧化钠铁含量的测定
2002,eqvISO983:1974)
GB/T 6678
GB/T 6679
GB/T6680
GB/T7698
化工产品采样总则(GB/T6678—1986,neqASTME300—1983)固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GB/T66791986,negISO/DIS8213:1986)液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GB/T6680—1986,neqBS5309:1976)工业用氢氧化钠中碳酸盐含量的测定滴定法(GB/T7698一1987,eqVISO3196:GB/T 11213.2
化纤用氢氧化钠中氯化钠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GB/T11213.2—1989,idtISO 3197:1975)
5包装容器固碱钢桶
GB/T15915
3符号
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标准。
CT——通常指苛化法生产的氢氧化钠,但不限于此工艺。DT一通常指隔膜法生产的氢氧化钠,但不限于此工艺IT一一通常指离子交换膜法生产的氢氧化钠,但不限于此工艺。IL—液体氢氧化钠。
IS固体氢氧化钠。
4要求
4.1外观:固体(包括片状、粒状,块状等)氢氧化钠主体为白色,有光泽,允许微带颜色。液体氢氧化钠为稠状液体
4.2固体(包括片状、粒状块状等)氢氧化钠应符合表1给出的指标要求。4.3液体氢氧化钠应符合表2给出的指标要求1
GB209—2006
GB209—2006
4.4对于电解后直接作为商品的液体氢氧化钠的质量指标应与表2中IL一IT一Ⅱ所列的质量指标成相同比例;对于其他规格(电解液蒸发后所生产的液体氢氧化钠)的质量指标应与表2中IL一IT一I所列的质量指标成相同比例。
4.5对于其他规格的液体氢氧化钠质量指标应与表2中IL一DT一I所列的质量指标成相同比例。4.6对于其他规格的液体氢氧化钠应与表2中ILCT一I所列的质量指标成相同比例。5采样
5.1产品按批检验。铁桶包装的固体氢氧化钠产品以每锅包装量为一批。袋装的片状、粒状、块状等固体氢氧化钠产品以每天或每一生产周期生产量为一批。液体氢氧化钠产品以贮槽或槽车所盛量为一批。用户以每次收到的同规格同批次的氢氧化钠产品为一批5.2铁桶包装的固体氢氧化钠产品按单批总桶数的5%随机抽样,小批量时不得少于3桶,顺桶竖接口处剖开桶皮,将氢氧化钠劈开,自上、中、下三处迅速采取有代表性的样品,装于清洁、干燥的聚乙烯瓶或具塞的广口瓶中,密封。样品量约500g。生产企业可在包装前采取有代表性的熔融氢氧化钠为实验室样品,进行检验,5.3袋装的固体氢氧化钠产品按GB/T6678中规定的采样单元数随机抽样,拆开包装袋,宜用GB/T6679中规定的适宜的采样器和方式迅速采取有代表性的样品,将采取的样品混勾,装于清洁、干燥的聚乙烯瓶或具塞的广口瓶中,密封。样品量约500g。生产企业可在包装线上采取有代表性的氢氧化钠为实验室样品,进行检验。5.4液体氢氧化钠产品宜用GB/T6680中规定的适宜的采样器自槽车或贮槽的上、中、下三处采取等量的有代表性的样品,将采取的样品混勾,装于清洁、干燥的聚乙烯瓶或具塞的广口瓶中,密封。样品量约500mLs
生产企业可在充分混匀的成品贮槽采样口采取有代表性的氢氧化钠为实验室样品,进行检验。5.5样品瓶上应贴上标签并注明:生产企业名称、产品名称、型号规格、批号或生产日期、采样日期及采样人等。
6试验方法
6.1外观
目视观察。
6.2氢氧化钠含量的测定
氢氧化钠含量的测定按GB/T4348.1规定的方法。6.3碳酸钠含量的测定
碳酸钠含量的测定按GB/T4348.1或GB/T7698规定的方法,其中GB/T7698为仲裁法。6.4氯化钠含量的测定
氯化钠含量的测定依据其含量不同按GB/T4348.2或GB/T11213.2规定的方法。6.5三氧化二铁含量的测定
三氧化二铁含量的测定按GB/T4348.3规定的方法。7检验规则
7.1本标准中产品质量指标合格判定,采用GB/T1250中“修约值比较法”。7.2本标准产品型号规格等级判定宜为:该产品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X%,符合GB209一2006中×型号一×规格一×等级(成比例折算)指标要求。7.3本标准规定的检验项目全部为型式检验项目,其中IS一IT、IL一IT型的氢氧化钠、氯化钠为型式检验项目中的出厂检验项目,其余为型式检验项目中的抽检项目。IS一DT、IS一CTIL一DT和ILGB209—2006
CT型的氢氧化钠,碳酸钠,氯化钠为型式检验项目中的出厂检验项目,其余为型式检验项目中的抽检项目。如有下述情况:停产后复产、生产工艺有较大改变(如材料、工艺条件等)、合同规定等,应进行型式检验。在正常生产情况下,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型式检验。7.4出厂的氢氧化钠产品应由生产企业的质量监督检验部门进行检验,并附有质量证明书,内容包括:生产企业名称、产品名称、型号规格、质量指标,等级、批号或生产日期、执行标准号。未满足本标准要求的工业用氢氧化钠产品不得声明符合本标准。7.5用户有权按本标准规定对收到的氢氧化钠产品进行检验,验证其质量是否符合本标准要求。7.6检验结果如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要求,应重新加倍在包装单元中采取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复检。复检结果中仍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要求,则该批产品为不合格品。8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8.1标志
出厂的氢氧化钠产品的外包装上应有明显牢固的标志,内容包括:生产企业名称、地址、产品名称、商标,执行标准号,型号规格,批号或生产日期,净质量和生产许可证编号及GB190中规定的腐蚀品”标志。固体氢氧化钠产品还应有GB/T191中规定的“怕雨”标志。8.2包装
8.2.1铁桶包装的固体氢氧化钠产品按GB/T15915规定执行。每桶净质量为(200土2)kg。8.2.2袋装的片状、粒状、块状等固体氢氧化钠产品,内袋宜用聚乙烯、聚丙烯薄膜袋,外袋宜用聚乙烯,聚内烯编织袋(或复膜袋)或牛皮纸袋。每袋净质量为(25.0士0.25)kg。也可按相关规定采用其他包装形式。包装袋及封口应保证产品在正常贮运中不污染、不泄漏、不破损。8.2.3液体氢氧化钠产品用专用槽车或贮槽装运,包装容器不得污染产品。8.3运输
运输过程中防止撞击。袋装氢氧化钠产品避免包装损坏,受潮、污染。不可与酸性物品混装运输。8.4购存
固体(包括片状,粒状和块状等)氢氧化钠产品应贮存于干燥,清洁的仓库内。液体氢氧化钠产品应用贮槽贮存。防止碰撞及与酸性物品接触。9安全www.bzxz.net
氢氧化钠产品具有强腐蚀性,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接触人员应配带防护眼镜和胶皮手套等劳动保护用具。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GB209-2006
书号:1550661-28439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