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7431.2—2010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7431.2—2010
中文名称:轻集料及其试验方法第⒉部分:轻集料试验方法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相关标签:
集料
试验
方法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GB/T 17431.2—2010.
1范围
GB/T 17431的本部分规定了轻集料试验方法的一般规定、取样、颗粒级配(筛分析)、堆积密度、表观密度、空隙率、简压强度、强度标号、吸水率、软化系数,粒型系数、含泥量及泥块含量、煮沸质量损失、烧失量.硫化物和硫酸盐含量和有机物含量等试验方法。
GB/T 17431.2适用于混凝土用的轻集料的质量检验。其他类别和用途的轻集料也可参照使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 17431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 6566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
GB/T 6003.1——1997金属丝编织网试验筛(eqv ISO 3310-1;1990)GB/T 6003.2—1997金属穿孔板试验筛(eqv ISo 3310-2:1990)GB/T 14684——2001建筑用砂
GB/T 17431.1--2010轻集料及其试验方法第1部分;轻集料
3一般规定
3.1试验用的轻集料试样,均应在恒温温度为105 ℃~110 ℃的条件下干燥至恒量。当试样干燥至恒量时,相邻两次称量的时间间隔不得小于2 h。当相邻两次称量值之差不大于该项试验要求的精度时,则称为恒量值。
3.2 本标准中三氧化硫含量等试验所用的试剂应为分析纯,水为蒸馏水。
3.3试验应填写相应的试验报告。试验报告的内容一般应包括:
a)轻集料类别和试验编号;
b)试验项目;
c)数据的记录;
d试验结果的计算及取值;
e)结果评定及执行标准编号;
f试验日期和试验人员等。
4取样
4.1 应从每批产品中随机抽取有代表性的试样。
标准内容
ICS91.10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7431.2-—2010
代替GB/T17431.2—1998
轻集料及其试验方法
第2部分:轻集料试验方法
Lightweight aggregates and its test methods-Part 2:Test methods for lightweight aggregates2010-09-26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11-08-01实施
ICS91.10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7431.2-—2010
代替GB/T17431.2—1998
轻集料及其试验方法
第2部分:轻集料试验方法
Lightweight aggregates and its test methods-Part 2:Test methods for lightweight aggregates2010-09-26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11-08-01实施
GB/T17431《轻集料及其试验方法》分为两个部分:第1部分:轻集料:
一第2部分:轻集料试验方法。
GB/T17431.2—2010
本部分为GB/T17431的第2部分,与EN13055.1:2002《轻集料第1部分:混凝土,砂浆和灰浆用轻集料》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本部分代替GB/T17431.2—1998《轻集料及其试验方法第2部分:轻集料试验方法》。本部分与GB/T17431.2199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粗,细轻集料筛分析改为采用方孔筛(1998版的5.2,本版的5.2);修订了堆积密度试验中采用容量简规格的规定(1998版的6.2,本版的6.2);一更正了表观密度计算公式(1998版的7.4,本版的7.4);修订了简压强度试验中的填充方法(1998版的9.3.2,本版的9.3.2);——修订了图解法确定陶粒的强度标号图(1998版的10.7.2,本版的10.4.3);-—增列了24h吸水率的测定方法(1998版的11.3.2,本版的11.3.2):一取消了匀质性指标的统计检验(1998版的第15章);一更正了烧失量计算公式(1998版的18.5,本版的16.5)。本部分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材料工业技术监督研究中心。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同济大学、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黑龙江省寒地建筑科学研究院、辽宁省建设科学研究院、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广州华穗陶粒制品有限公司、宜昌宝珠陶粒开发有限公司、宜昌光大陶粒制品有限公司、北京建邦伟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宁波大自然新型墙材有限公司、辽宁方正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朗天新型建材有限公司、黑龙江汇丰能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朝阳华龙科建股份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丁威、杨斌、刘翼伯、陈烈芳、周运灿、王元、姚利君、杨正宏、宋淑敏、陈斌、陈炜、杨平、李平、赵孟奇、仇心金、杨利民、单星本、王晶、何更新、李攀、董宝柱、曲明富。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17431.2—1998。
1范围
轻集料及其试验方法
第2部分:轻集料试验方法
GB/T17431.2—2010
GB/T17431的本部分规定了轻集料试验方法的一般规定取样、颗粒级配(筛分析)、堆积密度、表观密度、空隙率、简压强度、强度标号、吸水率、软化系数、粒型系数、含泥量及泥块含量、煮沸质量损失、烧失量、硫化物和硫酸盐含量和有机物含量等试验方法。本部分适用于混凝土用的轻集料的质量检验。其他类别和用途的轻集料也可参照使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17431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6566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T6003.1—1997金属丝编织网试验筛(eqvISO3310-1:1990)GB/T6003.2—1997金属穿孔板试验筛(eqvISO3310-2:1990)GB/T14684—2001建筑用砂
GB/T17431.1-2010轻集料及其试验方法第1部分:轻集料3一般规定
3.1试验用的轻集料试样,均应在恒温温度为105℃~110℃的条件下干燥至恒量。当试样干燥至恒量时,相邻两次称量的时间间隔不得小于2h。当相邻两次称量值之差不大于该项试验要求的精度时,则称为恒量值。
3.2本标准中三氧化硫含量等试验所用的试剂应为分析纯,水为蒸馏水。3.3试验应填写相应的试验报告。试验报告的内容一般应包括:a)轻集料类别和试验编号;
试验项目;
数据的记录:
试验结果的计算及取值;
结果评定及执行标准编号:
f)试验日期和试验人员等。
4取样
4.1应从每批产品中随机抽取有代表性的试样。4.2初次抽取的试样应不少于10份,其总料量应多于试验用料量(按表1)的一倍。4.3初次抽取试样应符合下列要求:a)生产企业中进行常规检验时,应在通往料仓或料堆的运输机的整个宽度上,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抽取;
GB/T17431.2—2010
对均匀料堆进行取样时,以400m为一批,不足一批者亦以一批论,试样可从料堆锥体从上到下的不同部位、不同方向任选10个点抽取。但要注意避免抽取离析的及面层的材料;从袋装料和散装料(车、船)抽取试样时,应从10个不同位置和高度(或料袋)中抽取。4.4抽取的试样拌合均匀后,按四分法缩减到试验所需的用料量(按表1)。表1取样数量
用料量/
试验项目
颗粒级配(筛分析)
堆积密度
表观密度
简压强度
强度标号
吸水率
软化系数
粒型系数
含泥量及泥块含量
煮沸质量损失
烧失量
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
有机物含量
氯化物含量
放射性
5颗粒级配(筛分析)
5.1范围
细集料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轻集料的颗粒级配及细度模数。5.2仪器设备
筛分析试验应采用下列仪器设备:a)干燥箱;
粗集料
Dm≤19.0mm
Dmx>19.0mm
台秤:称量粗集料用10kg台秤(感量为5g);称量细集料用5kg的托盘天平(感量为5g);套筛:应符合GB/T6003.1—1997和GB/T6003.2-1997的方孔筛,孔径为37.5mm31.5mm、26.5mm、19.0mm、16.0mm.9.50mm和4.75mm共计7种,并附有筛底和筛盖;筛分细集料的方孔筛孔径为9.50mm、4.75mm、2.36mm、1.18mm,600μm.300μm和150μm共计7种,并附有筛底和筛盖。套筛直径应为300mm;d)摇筛机:电动振动筛,振幅为(5士0.1》mm,频率为(50士3)Hz;e)糖瓷盘、毛刷和量筒。
5.3试验步骤
5.3.1取粗集料10L(集料最大粒径小于或等于19.0mm时)或20L(集料最大粒径大于19.0mm时),细集料2L,置于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量。然后,分成二等份,分别称取试样质量。5.3.2筛子按孔径从小到大顺序叠置,孔径最小者置于最下层,附上筛底,将一份试样倒人最上层筛里,上加筛盖,顺序过筛。
GB/T17431.2—2010
5.3.3筛分粗集料,当每号筛上筛余层的厚度大于该试样的最大粒径时,应分两次筛,直至各筛每分钟通过量不超过试样总量的0.1%;超过试样总量的0.1%时,应重新试验。5.3.4细集料的筛分可先将套筛用振动摇筛机过筛10min后,取下,再逐个用手筛,也可直接用手筛,直至每分钟通过量不超过试样总量的0.1%时即可。试样在各号筛上的筛余量均不得超过0.4L,否则,应将该筛余试样分成两份,再次进行筛分,并以其筛余量之和作为该号筛的筛余量。5.3.5称取每号筛的筛余量。所有各筛的分计筛余量和筛底中剩余量的总和,与筛分前的试样总量相比,相差不得超过1%,超过1%时,应重新试验。5.4结果计算与评定
5.4.1计算分计筛余百分率一一每号筛上的筛余量除以试样总量的质量百分率,计算精确至0.1%。5.4.2计算累计筛余百分率一一每号筛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与大于该号筛的各号筛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之和,计算精确至1%。
5.4.3根据各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按GB/T17431.1一2010表1评定轻集料的颗粒级配。5.4.4轻细集料的细度模数按公式(1)计算,计算精确至0.1。M, =(A, +A +As+A +A.) - 5Al
100-A1
式中:
M.-细度模数,计算精确至0.1;#中#######中##
........(1)
A1,A2,**,As分别为4.75mm,2.36mm,,150μm孔径筛上的累计筛余百分率。5.4.5以两次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两次测定值所得的细度模数之差大于0.20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6堆积密度
6.1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轻集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6.2仪器设备
堆积密度试验应采用下列仪器设备:a)电子秤:最大称量30kg(感量为1g),也可最大称量60kg(感量为2g):b)容量简:金属制,容积为10L、5L,内部尺寸可根据容积大小取直径与高度相等。粗集料用10L的容量筒;细集料用5L的容量筒;c)干燥箱;
d)直尺、取样勺或料铲等。
6.3试验步骤
取粗集料30L~40L或细集料15L~20L,放人干燥箱内干燥至恒量。分成两份,备用。用取样勺或料铲将试样从离容器口上方50mm处(或采用标准漏斗)均匀倒人,让试样自然落下,不得碰撞容量简。装满后使容量简口上部试样成锥体,然后用直尺沿容量简边缘从中心向两边刮平,表面凹陷处用粒径较小的集料填平后,称量。6.4结果计算与评定
堆积密度按公式(2)计算,计算精确至1kg/m。(m.-m)x1000
式中:
Pbu—堆积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计算精确至1kg/m;mt—试样和容量简的总质量,单位为千克(kg);.(2)
GB/T17431.2—2010
m、容量简的质量,单位为千克(kg):V—容量简的容积,单位为升(L)。以两次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7表观密度
7.1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轻粗集料颗粒单位体积的质量。7.2仪器设备
表观密度试验应采用下列仪器设备:a)干燥箱;
b)托盘天平:最大称量1kg(感量为1g);c)量筒:容积1000mL;
d)塘瓷盘:尺寸为40cm×30cm
e)取样勺、毛巾和2.36mm筛子。7.3试验步骤
7.3.1取试样4L,用筛孔为2.36mm的筛子过筛,取筛余物干燥至恒量,备用。7.3.2把干燥后的试样拌勾后,称取300g~500g,(超轻集料取100g~150g)放人量筒浸人水中1h(如有颗粒漂浮于水上,应采用带柄的圆形金属板将其压入水中)后取出,倒人2.36mm的筛子上,滤水1min一2min。然后倒在拧干的湿毛巾上,用手握住毛巾两端,使其成为槽形,让集料在毛巾上来回滚动8次一10次后,倒人塘瓷盘里。7.3.3将试样倒人1000mL的量简中,再注人500mL清水。如有试样漂浮于水上,可用已知体积(V.)的圆形金属板压人水中,读出量筒的水位(V.)。7.4结果计算与评定
粗集料的颗粒表观密度按公式(3)计算,计算精确至1kg/m。mx1000
psp=v.-V.- 500
式中:
Pap—粗集料颗粒表观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m-烘干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V.——圆形金属板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V.—试样、圆形金属板和水的总体积,单位为毫升(mL)。(3)
以两次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如两次测定值之差大于平均值的2%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8空隙率
8.1在测定粗集料堆积密度和颗粒表观密度的基础上,通过计算,确定轻集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颗粒间的空隙率。
8.2粗集料空隙率按公式(4)计算,计算精确至1%。=(1-)×100
式中:
U—空隙率,%;
Pu—粗集料的堆积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4)
Pap—粗集料的颗粒表观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9筒压强度
9.1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用承压简法测定轻粗集料颗粒的平均相对强度指标。9.2仪器设备
简压强度试验应采用下列仪器设备:GB/T17431.2—2010
a】承压筒:由圆柱形筒体[另带筒底,见图1a)、导向筒[见图la和冲压模[见图1b)三部分组成简体可用无缝钢管制作,有足够刚度,筒体内表面和冲压模底面须经渗碳处理。简体可拆,并装有把手。冲压模外表面有刻度线,以控制装料高度和压人深度。导向筒用以导向和防止偏心;
压力机:根据筒压强度的大小选择合适吨位的压力机,测定值的大小宜在所选压力机表盘最大读数的20%80%范围内;
托盘天平:最大称量5kg(感量5g);c)
d)干燥箱。
单位为毫米
中135
中115
1—导向筒:
2—简体:
3简底;
4—把手:
5——冲压模。
9.3试验步骤
技术要求:
1.校角倒圆:
2.表面渗碳。
中113
图1测定轻集料筒压强度的承压筒9.3.1筛取10mm20mm公称粒级(粉煤灰陶粒允许按10mm~15mm公称粒级,超轻陶粒按5mm~10mm或5mm20mm公称粒级)的试样5L,其中10mm~15mm公称粒级的试样的体积含量应占50%~70%。
9.3.2按本标准6.3要求用带简底的承压筒装试样至高出简口,放在混凝土试验振动台上振动3s,再装试样至高出简口,放在振动台上振动5s,齐简口刮(或补)平试样。9.3.3装上导向筒和冲压模。使冲压模的下刻度线与导向筒的上缘对齐。把承压简放在压力机的下压板上,对准压板中心,以每秒300N~500N的速度勾速加荷。当冲压模压人深度为20mm时,记下压力值。5
GB/T17431.2—2010
9.4结果计算与评定
粗集料的筒压强度按公式(5)计算,计算精确至0.1MPa。f=ptp
式中:
f.-—粗集料的简压强度,单位为兆帕(MPa);p1-—压人深度为20mm时的压力值,单位为牛顿(N);P2——-冲压模质量,单位为牛顿(N);F—承压面积(即冲压模面积F=10000mm)。+(5)
粗集料的筒压强度以三次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若3次测定值中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大于平均值的15%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10强度标号
10.1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用混凝土试验方法测定人造轻粗集料的强度标号。强度标号划分为20、25、30.35、40和50
10.2仪器设备及材料
强度标号试验应采用下列仪器设备和材料:a)压力试验机;
b)在
砂浆搅拌机;
混凝土试验振动台;
100mm×100mm×100mm的试模;
拌合铲和球形钵:
托盘天平:最大称量2kg(感量为1g);g)
台称:最大称量5kg(感量为5g);h)材料:天然中砂和不小于42.5级的通用硅酸盐水泥。10.3试验步骤
10.3.1筛取5mm~20mm公称粒级的人造轻粗集料20L,将试样浸水一昼夜后取出,按7.3.2的试验步骤制备成饱和面干试样,然后盖上湿布,备用。称取饱和面干试样300g,按7.3.3的试验步骤,测定并计算饱和面干人造轻集料的表观密度值。10.3.2砂浆制备时,应使砂浆满足成型和易性和强度(7d后达到45MPa~60MPa)的要求,在无经验时,砂浆配合比为1:1:(0.4~0.45)(水泥:砂水)。砂浆量按20L计算,则材料用量可分别按公式(6)、公式(7)和公式(8)计算:mc=0. 020×pm1+1+(0.40~0. 45)1
ms=mc×1.0
mw=mcX(0.40~0.45)
式中:
mc水泥用量,单位为千克(kg);ms砂用量,单位为千克(kg);mw用水量,单位为千克(kg);新拌砂浆的表观密度(kg/m),若无试验值,可按2200kg/m取值。Pm
先将砂和水泥在砂浆搅拌机中干拌均匀,再加水搅拌成砂浆。6
·(7)
+(8)
GB/T17431.2—2010
10.3.3混凝土拌合物制备时,应使混凝土拌合物中人造轻粗集料的绝对体积含量为规定的45%。每个混凝土拌合物试件的人造轻集料和砂浆应单独称量和拌合,其用量按公式(9)和公式(10)计算:
m=n×V×pap
mm=(1-n)×V×pm
式中:
一每个混凝土拌合物试件的饱和面干人造轻粗集料用量,单位为千克(kg);n—每个混凝土拌合物试件中人造轻粗集料的绝对体积含量,n=0.45;V-试件体积,V=0.001m;
Pap——饱和面干人造轻粗集料的表观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mm一每个混凝土拌合物试件的砂浆用量,单位为千克(kg)。(9)
........(10)
人造轻粗集料和砂浆在球形钵中用铲拌合成混凝土拌合物。拌合前,球形钵和铲应先用水润湿。拌合时间应不少于2min。
10.3.4试件在振动台上成型,共成型(100×100×100)mm的砂浆和混凝土试件各9个,以及预测强度用的伴随砂浆试件3个。当混凝土拌合物试件振实抹光时,允许将多余的砂浆刮去,不准将上浮的人造轻集料别除。如果振实时,试模内混凝土拌合物的量不够,应填补砂浆。10.3.5试件成型一昼夜后拆模,并分成3大组编号。每大组包括3个砂浆和3个混凝土试件各一组。连同3个伴随砂浆试件,一起放人20℃~40℃水中养护。10.3.6试件在水中养护一周以后,先测定伴随砂浆试件的抗压强度。当伴随砂浆试件抗压强度达到45MPa~60MPa范围的任意龄期,可进行砂浆和人造轻集料混凝土试件的抗压强度试验。每大组砂浆和混凝土试件应同时进行抗压强度试验。若伴随砂浆试件的抗压强度低于45MPa,则所有试件应继续在水中养护,直至砂浆试件的抗压强度达到45MPa,再进行抗压强度试验。试验前,应测定人造轻集料混凝土试件的湿表观密度。若一组中3块人造轻集料混凝土试件表观密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值超过平均值5%时,则此组试件应舍去。10.4结果计算
10.4.1砂浆和人造轻集料混凝土试件立方体抗压强度按公式(11)计算,精确至0.1MPa。f=
式中:
f—砂浆和人造轻集料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单位为兆帕(MPa);p—破坏荷载,单位为牛顿(N)
F-一立方体试件受压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mm)。10.4.2强度值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三个试件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组的强度值(精确至0.1MPa):a)
..(11)
三个测值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中如有一个与中间值的差值超过中间值的15%时,则把最大和b)
最小值一并舍除,取中间值作为该组试件的抗压强度值:c)如果最大值和最小值与中间值的差均超过中间值的15%,则该组试件的试验结果无效。10.4.3人造轻粗集料的强度标号用图解法(图2)确定。图2中,根据砂浆抗压强度和对应的人造轻集料混凝土抗压强度,将人造轻集料划分为六个强度标号:20、25、30.35、40和50。按每个大组试件的砂浆抗压强度和人造轻集料混凝土抗压强度在图中的座标位置,分别确定人造轻粗集料的强度标号。
3大组试验结果中,至少应有2组的强度标号相同,则该强度标号定为该人造轻粗集料的强度标号7
GB/T17431.2—2010
值。否则应重新进行试验。
人造轻粗集料混凝土抗压强度/MPa50
图2图解法确定人造轻粗集料(陶粒)强度标号图11吸水率
11.1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干燥状态轻粗集料1h或24h的吸水率。11.2仪器设备
吸水率试验应采用下列仪器设备:a)托盘天平:最大称量1kg(感量为1g));b)干燥箱;
c)筛子:筛孔为2.36mm;
d)容器、塘瓷盘及毛巾等。
11.3试验步骤
11.3.1取试样4L,用筛孔为2.36mm的筛子过筛。取筛余物干燥至恒量,备用。11.3.2把试样拌合均勾,分成三等份,分别称重,然后放人盛水的容器中。如有颗粒漂浮于水上,应将其压人水中。
试样浸水1h或24h后,按7.3.2的方法,将试样制成饱和面干,然后称量。11.4结果计算与评定
粗集料吸水率按公式(12)计算,计算精确至0.1%。w, = mo = m × 100
式中:
粗集料1h或24h吸水率,%;
浸水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ma
一烘干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mibzxz.net
以三次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8
(12)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