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8650-2002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食品技术>>茶、咖啡、可可>>67.140.10茶
中标分类号:食品>>饮料>>X55茶叶制品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书号:155066.1-19495
页数:平装16开, 页数:8, 字数:15千字
标准价格:10.0 元
出版日期:2003-03-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2002-12-31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人:朱如英、毛祖法、陆德彪、周华英、胡新光、龚淑英、鲁成银
起草单位:淅江省农业厅、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浙江大学茶学系
归口单位:全国原产地域产品标准化工作组
提出单位: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主管部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龙井茶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和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浙江省人民政府划定的龙井茶原产地域范围,并经国家质量技术监督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保护的原产地域包含产品中的龙井茶。 GB 18650-2002 原产地域产品 龙井茶 GB18650-2002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ICS 67.14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8650—2002
原产地域产品
龙井茶
Product of designations of origin orgeographical indications—Longjing tea2002-12-31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2003-03-01实施
GB18650—2002
本标准为全文强制。
本标准是依据《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规定》和GB17924-1999《原产地域产品通用要求》而制定的本标准规定的水分、总灰分、水浸出物、粗纤维、碎末茶指标严于GB/T14456—1993《绿茶》的要求。卫生指标与GB9679—1988《茶叶卫生标准》协调致;依据实际情况,增加了GB9679—1988未规定的农药残留限量。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农业厅、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浙江大学茶学系、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浙江省茶叶进出口公司、杭州市农业局、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杭州西湖龙井茶叶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如英、毛祖法、陆德彪、周华英、胡新光、龚淑英、鲁成银、陈颂文、戚国伟、洪守霞。
1范围
原产地域产品龙井茶
GB18650—2002
本标准规定了龙井茶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和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渐江省人民政府划定的龙井茶原产地域范围,并经国家质量技术监督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保护的原产地域保护产品中的龙井茶。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191—2000,eqv[SO780:1997)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推
GB/T5009.20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测定方法GB/T 5009.57
茶叶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7718食品标签通用标准
GB/T 8302
茶取样
GB/T 8304
水分测定
GB/T 8305
水浸出物测定
GB/T 8306
总灰分测定
粗纤维测定
GB/T 8310
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
GB/T 8311
GB/T8321.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8321.2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二)GB/T8321.3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三)GB8321.4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四)GB/T8321.5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五)(GB/T8321.6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六)茶叶卫生标准
GB 9679
GB14876食品中甲胺磷和乙酰甲胺磷农药残留测定方法GB1488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
GB/T 17332
SB/T 10035
SB/T 10157
食品中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多种残留的测定茶叶销售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茶叶感官审评方法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43号令《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规定》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35
GB 18650--2002
龙井茶Longiing tea
在原产地域范围内采摘的茶树鲜叶,按照传统工艺技术在原产地域范围内加工而成,具有“色绿、香郁、味醇、形美”的扁形绿茶。4要求
4.1原产地域范围
现杭州市西湖区区域为西湖产区;现杭州市萧山、余杭、富阳、临安、桐庐、建德、淳安等县(市、区)区域为钱塘产区;现绍兴市绍兴、新昌、嵊州、诸暨等县(市)区域以及上虞、磐安、东阳、天台等县(市)部分乡镇区域为越州产区。见附录A。4.2原料地域范围
同4.1原产地域范围。
4.3原产地域自然环境
4.3.1龙井茶产区地处钱塘江、曹娥江环抱的山地、丘陵间。温暖多雨,空气湿润。4.3.2茶园土壤多为红黄壤及其变种,pH4.3~6.5。4.3.3茶园环境符合国家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4.4栽培技术
4.4.1茶树品种
应选用龙井群体、龙井43、龙井长叶、迎霜、坑种等经审定的适宜加工龙井茶的茶树良种。4.4.2茶园耕作
4.4.2.1浅耕:在茶树生长季节进行,深度10cm~15cm。4.4.2.2深耕:在秋季茶园停止采摘后进行,深度20cm~30cm。4.4.3茶园施肥
4.4.3.1施肥时期:春茶前施催芽肥,一般在2月中下旬进行;夏茶前追肥,一般在春茶结束后的4月下旬至5月中旬进行;秋茶前追肥,一般在6月下旬至9月中旬分期进行;秋冬季施基肥,一般在10月至11月上旬结合深耕进行。
4.4.3.2肥料种类:基肥以有机肥与磷、钾肥为主,追肥以无机氮肥为主。4.4.3.3施肥量与配比:幼龄茶园以施磷钾肥为主,氮肥为辅;生产茶园以施氮肥为主,磷、钾肥为辅,一般按每生产100kg干茶施纯氮30kg~45kg,磷、钾肥按氮:磷:钾为3:1:1比例配施。4.4.4农药的使用
使用农药应严格遵循GB4285、GB/T 8321.1、(GB/T8321.2、GB/T8321.3、GB8321.4、GB/T8321.5、GB/T8321.6的规定,不得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4.5鲜叶
4.5.1鲜叶采摘
4.5.1.1开采要求:当茶树蓬面每平方米有10个~~15个茶芽符合鲜叶质量要求时即可开采。4.5.1.2间隔时间:春茶每日或隔日采,夏茶和秋茶间隔期可适当延长。4.5.1.3采摘方法:按4.5.2的规定分批分次进行;提手采摘,即掌心向下,用拇指和食指夹住鱼叶上的嫩茎,向上轻提,芽叶折落掌心;不得掐采、抒采、抓采和带老叶杂物采摘。4.5.2鲜叶质量
芽叶完整,色泽鲜绿,匀净。用于同批次加工的鲜叶,其嫩度、匀度、净度、新鲜度应基本致。鲜叶质量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应符合表1的要求。低于四级的以及劣变鲜叶不得用于加工龙井茶。
鲜叶运输、贮存
茶鲜叶质量分级要求
GB 18650--2002
·芽·叶初展,芽叶夹角度小,芽长于叶,芽叶勾齐肥壮,芽叶长度不超过2.5cm。-芽一叶至一芽二叶初展,以一芽一叶为主,一芽二叶初展在10%以下,芽稍长于叶,芽叶完整、匀净,芽叶长度不超过3cm。一芽一叶至芽二叶,一芽二叶在30%以下.芽与叶长度基本相等,芽叶完整,芽叶长度不超过3.5cm。
-芽二叶至芽三叶初展,以…芽二叶为主,一芽兰叶不超过30%,叶长于芽,芽叶完整,芽叶长度不超过4cm。
一芽二叶至一芽三叶,一芽三叶不超过50%,叶长于芽,有部分嫩的对夹叶,长度不超过 4. 5 cm。
4.5.3.1应使用透气良好的篮篓盛装鲜叶,运输工具应清洁卫生,运输时不得日晒雨淋,不得与有异味、有毒物品混运。
4.5.3.2鲜叶采摘后4h内应运到加工厂。4.5.3.3盛装、运输、贮存鲜叶,应轻放、轻翻,不得加压。4.6加工
加工器具:传统炒茶灶、电热炒茶灶或其他加工机械。4.6.1
加工工艺:鲜叶摊放、青锅、摊凉问潮、辉锅。4.6.2
加工技术:手工加工采用抓、抖、搭、拓、擦、推、扣、甩、磨、压”等传统手法。4.6.3
加工环境要求:应符合GB14881的规定。4.6.4
4.7成品茶质量
4.7.1分级
按感官品质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4.7.2感官品质
各级龙井茶感官品质应符合表2的要求。表2各级龙井茶的感官品质要求
其他要求
扁平光润、挺直
嫩绿鲜润
勾整重实
清香持久
鲜醇甘爽
嫩绿明亮、清澈
芽叶细嫩成朵,
扁平挺直,尚扁平、尚光滑,扁平,稍有宽尚扁平,有宽扁平光润、挺直
尚挺直
嫩绿尚鲜润
勾整有锋
清香尚持久
鲜醇爽口
嫩绿明亮
尚洁净
绿明亮
尚绿润
尚匀整
尚洁净
尚清香
尚绿明亮
绿稍深
稍有青黄叶
黄绿明亮
细嫩成朵,嫩绿尚细嫩成朵,绿尚成朵,有嫩单尚嫩匀稍有青
勾齐,嫩绿明亮明亮
无霉变,无劣变,无污染,无异味产品洁净,不得着色,不得夹杂非茶类物质。片,浅绿尚明亮张,尚绿明
深绿较暗
有青壳碎叶
尚纯正
尚嫩欠匀,稍有
青张,绿稍深
GB18650—2002
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3的规定。
水分/(%)
总灰分/(%)
粗纤维/(%)
水浸出物/(%)
碎末茶/(%)
表3理化指标
特级、一级、二级
注:碎未茶为推荐指标(碎茶筛孔径1.60 mm)。4.7.4
卫生指标
三级、四级、五级
铅、铜、六六六、滴滴涕限量应符合GB9679的规定,其他农药残留限量应符合表4的规定。表4农药残留限
三氯杀螨醇/(mg/kg)
氰戊菊酯/(mg/kg)
联苯菊酯/(mg/kg)
氯氰菊酯/(mg/kg)
溴氰菊酯/(mg/kg)
甲胺磷/(mg/kg)
乙酰甲胺磷/(mg/kg)
乐果/(mg/kg)
敌敌畏/(mg/kg)
杀螺硫磷/(nmg/kg)
喹硫磷/(mg/kg)
4.7.5净含量负偏差
销售小包装净含量负偏差应符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规定》。5试验方法
5.1抽样:按GB/T8302规定的方法抽样。感官品质审评:按SB/T10157审评。5.2
水分:按GB/T8304测定。
总灰分:按GB/T8306测定。
粗纤维:按GB/T8310测定。
水浸出物:按GB/T8305测定。
碎末茶:按GB/T8311测定。
5.8铅、铜、六六六、滴滴沸:按GB/T5009.57测定。5.9
氯杀螨醇、氰戊菊酯、联苯菊酯、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按GB/T17332测定。甲胺磷、乙酰甲胺磷:按GB14876测定。338
5.11乐果、敌敌畏、杀硫磷、喹硫磷:按GB/T5009.20测定。GB18650-2002www.bzxz.net
5.12净含量:用感量1.0g的天平称量单件定量包装的质量,再称量包装袋或包装容器的质量,计算称量差。
6标志、标签
6.1龙井茶销售包装应符合GB7718的规定。6.2龙井茶销售包装上应标示原产地域产品专用标志,并标示龙井茶产区名称6.3经销单位进行分装或小包装,应标示分装或包装日期,同时在经销单位名称之后标注“总经销”字样。
6.4运输包装箱的图示标志应符合GB/T191的规定。包装、运输、贮存
7.1包装容器和包装材料应符合SB/T10035的规定。7.2运输时应轻装轻卸,防潮,避免剧烈撞击、重压。7.3成品应贮存在干燥的专用仓库内(用生石灰收灰或冷藏),库内相对湿度不超过50%,库房温度以5℃左右为宜,避免阳光直射与高温潮存放。339
GB18650—-2002
中并在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龙井茶原产地域范围图
招兴市
0平湖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