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Z/T 60042-2014
基本信息
标准号:
FZ/T 60042-2014
中文名称:树脂基三维编织复合材料 弯曲性能试验方法
标准类别:其他行业标准
英文名称:3D braided polymer matrix composites—Test method for bending properties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14-05-06
实施日期:2014-10-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相关标签:
树脂
三维
编织
复合材料
弯曲
性能
试验
方法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纺织和皮革技术>>复合增强材料>>59.100.99其他复合增强材料
中标分类号:纺织>>纺织综合>>W04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12页
标准价格:16.0
出版日期:2014-10-01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陈利、孙颖、张一帆、张传雄、李桂梅、赵瑾瑜
起草单位:天津工业大学、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
归口单位: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产业用纺织品分技术委员会(SAC/TC 209/SC 7)
提出单位: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主管部门: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产业用纺织品分技术委员会(SAC/TC 209/SC 7)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树脂基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弯曲性能的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树脂基三维编织复合材料。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产业用纺织品分技术委员会(SAC/TC209/SC7)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天津工业大学、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利、孙颖、张一帆、张传雄、李桂梅、赵瑾瑜。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446—2005 纤维增强塑料性能试验方法总则
标准内容
ICS59.100.99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
FZ/T60042—2014
树脂基三维编织复合材料
弯曲性能试验方法
3Dbraidedpolymermatrixcomposites-Testmethod forbending properties2014-05-06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2014-10-01实施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FZ/T60042—2014
本标准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产业用纺织品分技术委员会(SAC/TC209/SC7)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天津工业大学、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利、孙颖、张一帆、张传雄、李桂梅、赵瑾瑜。1范围
树脂基三维编织复合材料
弯曲性能试验方法
本标准规定了树脂基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弯曲性能的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树脂基三维编织复合材料。2规范性引用文件
FZ/T60042—2014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446一2005纤维增强塑料性能试验方法总则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三维编织织物3
3Dbraided fabrics
采用立体编织工艺使纱线在空间多个方向上交叉移动、相互交织而形成的整体织物。3.2
树脂基三维编织复合材料3Dbraidedpolymermatrixcomposites以有机聚合物为基体,三维编织织物为增强体的复合材料。3.3
编织单胞braidingunitcell
树脂基三维编织复合材料中最小的完整编织单元,如图1所示。人
单胞宽度
图1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编织单胞
FZ/T60042—2014
lengthofunitcell
单胞长度
编织结构长度方向(编织成型方向)上相同取向的编织纱线间的间距,是一个编织机器循环所形成的织物长度,也称为花节长度,如图1所示。3.5
单胞宽度
widthofunitcell
编织结构宽度方向上相同取向的编织纱线间的间距,如图1所示。4试验原理
采用无约束支撑,通过三点弯曲,以恒定的加载速率使试样破坏或达到预定的挠度值。在整个过程中,测量施加在试样上的载荷和试样的挠度,确定弯曲强度、弯曲弹性模量以及弯曲应力与挠度的关系。5试样
试样制备
试样可以单独模塑成型,不用切割,或从一块平板上通过机械加工得到。试样型式和尺寸wwW.bzxz.Net
测定弯曲应力、弯曲模量和弯曲载荷-挠度曲线试样型式和尺寸见图2。推荐在其厚度方向上最少保证一个完整的单胞,推荐试样宽度与单胞宽度之比为2:1。对于按推荐的比例关系确定的试样宽度和相应标准给定的试样宽度,应选取两者中的较大值,以确保在试样工作段内至少包含两个单胞。厚度通常为2mm~5mm,仲裁试样厚度为4mm。说明:
L--—试样长度,L≥20h;
6——试样宽度,(15±0.5)mm;h--试样厚度,2mm~5mm.
图2试样
3试样数量
至少应进行5个试样的试验。
试验设备
6.1试验机应符合GB/T1446-2005第5章的规定。6.2
弯曲试验装置示意图见图3。加载上压头应为圆柱面,其半径R=(5士0.1)mm。支座圆角半径FZ/T60042—2014
r:试样厚度h>3mm时,r=(2士0.2)mm;试样厚度h≤3mm时,r=(0.5±0.2)mm,若试样出现明显支座压痕,选用r=(2士0.2)mm。说明:
试样支座:
加载上压头;
试样;
试样长度;
跨距;
试样厚度;
加载上压头圆角半径;
支座圆角半径;
载荷。
图3弯曲试验装置
试验条件
试验标准环境条件
温度:(23±2)℃;相对湿度:(50±10)%。加载速度
测定弯曲弹性模量及载荷-挠度曲线时,加载速度一般为2mm/min。测定弯曲强度时:
常规试验加载速度为10mm/min;仲裁试验速度u=0.5xhmm/min。
试验步骤
试验前,试样在试验标准环境条件下至少放置24h。8.1
8.2将试样进行编号、划线和测量试样工作段任意三处的宽度和厚度,取算术平均值。8.3调节跨距1及上压头的位置,准确至0.5mm。加载上压头位于支座中间,且使上压头和支座的圆柱面轴线相平行。跨距1可按试样厚度h换算而得:l=(16士1)h。FZ/T60042-—2014
8.4标记试样受拉面,将试样对称地放在两支座上。必要时,在试样上表面与加载压头间放置薄片或薄垫块,防止试样受压失效。
8.5将测量变形的仪表置于跨距中点处,与试样下表面接触。施加初载(约为破坏载荷的5%),检查和调整仪表,使整个系统处于正常状态。8.6加载速度按7.2的规定。
8.7测定弯曲强度时,在挠度小于1.5倍试样厚度下出现破坏的材料,记录最大载荷或破坏载荷。在挠度等于1.5倍试样厚度下未出现破坏的材料,记录该挠度下的载荷。测定弯曲弹性模量及载荷-挠度曲线时,可连续加载。
8.8绘制试样破坏前的载荷-挠度曲线。8.9力学性能试样每组不少于5个,并保证同批有5个有效试样。9计算结果与表达
9.1弯曲强度s(或挠度为1.5倍试样厚度时的弯曲应力)按式(1)计算,取所有试样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or=2b·h
式中:
弯曲强度(或挠度为1.5倍试样厚度时的弯曲应力),单位为兆帕(MPa);a
P.--破坏载荷(或最大载荷,或挠度为1.5倍试样厚度时的载荷),单位为牛顿(N);跨距,单位为毫米(mm);
试样厚度,单位为毫米(mm);试样宽度,单位为毫米(mm)。6
注:如果考虑挑度S作用下支座水平分力引起弯矩的影响,可按式(2)计算弯曲强度:3PL
[1+4(S/)
式中:
一试样跨距中点处的挠度,单位为毫米(mm)。...(1)
(2)
9.2采用自动记录装置测试,对于给定的应变e\=0.0025,e'=0.0005,弯曲弹性模量按式(3)计算,取所有试样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结果保留两位小数。E,=500。)
式中:
弯曲弹性模量,单位为兆帕(MPa);Er
。”——应变e\=0.0025时测得的弯曲应力,单位为兆帕(MPa);。-—应变为e=0.0005时测得的弯曲应力,单位为兆帕(MPa)。注:如材料说明或技术说明中另有规定e\,e可取其他值。9.3试样外表面层的应变按式(4)计算,取所有试样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结果保留两位小数。E
式中:
e—-试样外表面层应变。
9.4绘制载荷-挠度曲线。
·(3)
·(4)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标准编号;
样品描述;
试样数量;
试验环境;
试验结果,如果需要给出试样单值;试验日期。
FZ/T60042-2014
FZ/T60042-2014
打印H期:2014年6月27HF009A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
行业标
树脂基三维编织复合材料
弯曲性能试验方法
FZ/T60042-2014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029)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100045)网址www.spc.net.cn
总编室:(010)64275323
发行中心:(010)51780235
读者服务部:(010)68523946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印张0.75字数12千字
开本880×12301/16
2014年6月第一版
2014年6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155066·2-27161定价
告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如有印装差错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8510107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