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行业标准 > FZ/T 01128-2014纺织品 耐磨性的测定 双轮磨法
FZ/T 01128-2014

基本信息

标准号: FZ/T 01128-2014

中文名称:纺织品 耐磨性的测定 双轮磨法

标准类别:其他行业标准

英文名称:Textiles—Determination of abrasion resistance—Double-head method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14-12-24

实施日期:2015-06-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相关标签: 纺织品 耐磨性 测定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纺织和皮革技术>>纺织产品>>59.080.30纺织物

中标分类号:纺织>>纺织综合>>W04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8页

标准价格:14.0

出版日期:2015-06-01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基础标准分技术委员会(SAC/TC209/SC1)

起草单位:中纺标(北京)检验认证中心有限公司、国家纺织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温州方圆仪器有限公司

归口单位: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采用双轮耐磨仪测定织物耐磨性能的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织物。
本标准按照 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基础标准分技术委员会(SAC/TC209/SC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纺标(北京)检验认证中心有限公司、国家纺织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温州方圆仪器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欢、徐路、郑宇英、朱克传。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529 纺织品 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标准图片预览

FZ/T 01128-2014纺织品 耐磨性的测定 双轮磨法
FZ/T 01128-2014纺织品 耐磨性的测定 双轮磨法
FZ/T 01128-2014纺织品 耐磨性的测定 双轮磨法
FZ/T 01128-2014纺织品 耐磨性的测定 双轮磨法
FZ/T 01128-2014纺织品 耐磨性的测定 双轮磨法

标准内容

ICS. 59.080.30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
FZ/T01128—2014
纺织品
耐磨性的测定
双轮磨法
Textiles---Determination of abrasion resistanceDouble-head method2014-12-24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2015-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
行业标推
纺织品
耐磨性的测定双轮磨法
FZ/T01128—2014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029)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100045)网址www.spc.net.cn
总编室:(010)68533533
发行中心:(010)51780238
读者服务部:(010)68523946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
1/16印张0.5
字数10千字wwW.bzxz.Net
2015年3月第-版2015年3月第一次印刷书号:155066·2-28414定价14.00元如有印装差错
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8510107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FZ/T01128—2014
本标准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基础标准分技术委员会(SAC/TC209/SC1)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纺标(北京)检验认证中心有限公司、国家纺织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温州方圆仪器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欢、徐路、郑宇英、朱克传I
1范围
纺织品
耐磨性的测定
双轮磨法
本标准规定了采用双轮耐磨仪测定织物耐磨性能的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各种织物。
2规范性引用文件
FZ/T01128---2014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纺织品调湿和试验用标推大气
GB/T65291
3原理
安装在旋转平台上的试样以一定速度绕其与水平面垂直的轴转动,两个摩擦轮在定压力下与试样接触,旋转平台带动摩擦轮转动对试样进行摩擦,形成摩擦环。记录摩擦终点时试样的破损情况,以此确定织物的耐磨性能。
4仪器及材料
4.1耐磨试验仪,应符合以下要求。示意图见图1。单位为毫米
12.7±0.1
26.2±0.3
a)耐磨仪
图1耐磨仪示意图
FZ/T01128—2014
说明:
摩擦轮;
2——试样;
3—摩擦区域;
4-—中心孔,
5---·吸嘴。
b)侧视图
图1(续)
c)俯视图
单位为毫米
旋转平台夹持试样装置,旋转速度为60r/min土2r/min或70r/min士2r/min,旋转平台中心有固定试样的小圆盘;旋转平台每旋转一周试样摩擦一个循环,作为一次摩擦记录。支撑臂,用于安装摩擦轮和加压重锤。摩擦轮内边缘距离旋转平台轴心26.2mm士0.2mm。未放置加压重锤、摩擦轮时,支撑臂施加给试样的负荷为250g。摩擦轮,橡胶轮或钨-碳轮。摩擦轮直径不大于51.7mm,厚度为12.7mm士0.1mm。般情况推荐使用橡胶轮CS-10。
注:摩擦轮在使用中会逐渐消耗,当靡擦轮的直径小于44.0mm时停止使用。具有摩擦压力加压重锤,通过放置附加重锤,可将负荷增加到500g士5g、750g士5g或1000g士10g(摩擦轮质量不计)。具有吸附摩擦碎屑的吸尘装置,吸嘴到试样距离为1.5mm士0.5mm,试验时吸力刚好将碎屑吸起,而不引起试样变形。
具有显示摩擦次数的功能。
4.2砂纸,E150级,用于打磨摩擦轮表面。4.3刷子,硬毛刷,用于清理摩擦轮上的纤维碎屑。5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按GB/T6529规定执行。6试样
距布边至少100mm剪取3块试样,试样应具有代表性,避开折皱、破损等有明显疵点的部位,试样尺寸为边长约150mm的正方形或直径约为150mm的圆形,试样中心处剪出直径约为6mm的孔。将试样放置于第5章规定的标准大气中调湿。2
7试验程序
FZ/T01128—2014
7.1测试每个试样前,需在1000g负荷的条件下使用新砂纸对摩擦轮表面打磨25次。砂纸的安装同7.2试样的操作。
7.2将试样测试面朝上安装于旋转平台的橡胶垫上,试样的中心孔套进旋转平台的中心轴上。盖上用于固定试样中心部位的小圆盘并拧紧,套上圆形夹具固定试样的四周部位,拧紧圆形夹具,剪掉露出夹具边缘多余的织物。
7.3选择摩擦负荷500g,放下摩擦轮与试样接触。也可根据有关方协议,选择250g、750g或1000g等其他负荷。
7.4设置旋转平台速度,对于规定摩擦次数的试验,推荐从下列转数中选择摩擦终点:100、250、500、1000、2500、5000。
7.5打开吸尘装置,启动耐磨仪开始试验,达到摩擦终点后,停止试验。注:摩擦过程中,摩擦轮可能会沾有纤维碎屑等杂物,注意用刷子随时清理。7.6观察试样,当出现下述情况之一时,记录为试样破损:机织物中至少两根独立的纱线完全断裂;针织物中一根纱线断裂造成外观上的一个破洞;一起绒或割绒织物表面绒毛被磨损至露底或有绒簇脱落;-非织造布上因摩擦造成明显的孔洞,或孔洞直径至少为0.5mm;涂层织物的涂层部分被破坏露出基布或有片状涂层脱落。注:如果到达试验终点时,试样出现碾破等非正常破损,在试验报告中注明。7.7如果需要,测定试样磨破时的摩擦次数,可持续摩擦试样直至破损,观察间隔见表1。记录试样磨破时的摩擦次数。
表1磨损试验的观察间隔
预计试样出现破损时的摩擦次数≤100
>100且≤1000
>1000且≤5000
>5 000
8结果表示
观察间隔/次
8.1对于规定摩擦次数的试验,如3个试样均未破损,则结果为“未破损”;如果3个试样均破损,则结果为“破损”;如果3个试样结果不同,则分别报出。8.2对于测试磨破次数的试验,取3个试样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结果保留整数。如果需要(如每个试样结果差异较大),给出每个试样的磨破次数。9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a)本标准编号及试验日期;
FZ/T 01128-—2014
样品描述;
试验环境;
摩擦轮型号、摩擦负荷、旋转速度;d)
规定摩擦次数的试验结果及试样破损情况描述、摩擦终点次数;e)
测试磨破次数试验的试验结果;f)
任何偏离本标准的细节及试验中的异常现象。g)
FZ/T01128-2014
打印日期:2015年4月15日F002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书号:155066·2-28414
定价: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