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Z/T 01059-2014
基本信息
标准号:
FZ/T 01059-2014
中文名称:织物摩擦静电吸附性能试验方法
标准类别:其他行业标准
英文名称:Test method of electrostatic clinging of fabric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14-12-24
实施日期:2015-06-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纺织和皮革技术>>纺织产品>>59.080.30纺织物
中标分类号:纺织>>纺织综合>>w04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书号:155066·2-28412
页数:8页
标准价格:14.0
出版日期:2015-06-01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任鹤宁
起草单位:国家纺织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归口单位: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基础标准分会(SAC/TC 209/SC 1)
提出单位: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主管部门: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基础标准分会(SAC/TC 209/SC 1)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由摩擦静电引起的织物吸附性能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纺织织物。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FZ/T01059—1999《织物摩擦静电吸附性测定方法》。本标准与FZ/T01059—1999相比,主要差异如下:
1.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增加了GB/T7568.3和GB/T8629,删除了GB3921和FJ549;
2.增加了第3章;
3.对原理的描述进行了细化;
4.删除了原标准中的图2;
5.修改了第6章的调湿和试验用大气;
6.增加了7.1试样的预处理;
7.修改了7.2.2中的试样数量。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基础标准分会(SAC/TC209/SC1)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国家纺织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任鹤宁。
本标准所替代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FZ/T01059—1999。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7568.3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标准贴衬织物 第3部分:聚酰胺纤维
GB/T8629—2001 纺织品 试验用家庭洗涤和干燥程序
标准内容
ICS59.080.30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
FZ/T01059—2014
代替FZ/T01059—1999
织物摩擦静电吸附性能试验方法Test method of electrostatic clinging of fabric2014-12-24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15-06-01实施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FZ/T01059—2014
本标准代替FZ/T01059—1999《织物摩擦静电吸附性测定方法》。本标准与FZ/T01059—1999相比,主要差异如下:
1.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增加了GB/T7568.3和GB/T8629,删除了GB3921和FJ549;2.增加了第3章;
3.对原理的描述进行了细化;
4.删除了原标准中的图2;
5.修改了第6章的调湿和试验用大气;6.增加了7.1试样的预处理;
7.修改了7.2.2中的试样数量。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基础标准分会(SAC/TC209/SC1)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国家纺织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任鹤宁。
本标准所替代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FZ/T01059—1999。
1范围
织物摩擦静电吸附性能试验方法本标准规定了由摩擦静电引起的织物吸附性能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各类纺织织物。
2规范性引用文件
FZ/T01059—2014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7568.3纺织品色牢度试验标准贴衬织物第3部分:聚酰胺纤维GB/T8629一2001纺织品试验用家庭洗涤和干燥程序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静电吸附electrostaticclinging由一种物体表面所带静电电荷引起的对另一种物体的吸引现象。4原理
用标准摩擦布摩擦试样,使之带电吸附在金属板上,将试样自下端剥离,由于试样带电,会再次吸附到金属板上,但由于电荷衰减,试样与金属板间的静电吸附力会越来越小,测定从第一次吸附金属板到不再吸附金属板所需的时间t。
5仪器及用具
5.1测试板:尺寸为(100士2)mm×(450士2)mm,厚度约为1mm的不锈钢板(YB541一70规定的1Cr18Ni9Ti不锈钢板),在其一端(150士2)mm的位置上弯成(70士2)°的夹角,板上部装有宽(70士2)mm的夹子,在距测试板上端(230士2)mm处做一标记线,用以定位试样的下边缘,见图1。5.2接地板:尺寸为(200土2)mmX(360土2)mm的不锈钢板(YB541-70规定的1Cr18Ni9Ti不锈钢板),用导线接地。
5.3静电消除器:为消除静电而规定的适当装置。5.4摩擦块:尺寸为(50土2)mm×(150土2)mm,重约65g,厚度适当的木块,应保证木块表面的平整。5.5双面胶带:用于将摩擦布粘贴在摩擦块上。5.6聚氨酯泡沫塑料垫片:尺寸为(100士2)mm×(300士2)mm。秒表:精度0.1s。
镊子:尖端绝缘的镊子。
FZ/T01059—2014
5.9摩擦布:GB/T7568.3规定的聚酰胺纤维贴衬织物。5.10乙醇或异丙醇(化学纯)。100
金属板
织物试样
标志线
接地板
图1测试装置
6调湿和试验用大气条件
单位为毫米
调湿和试验用大气的环境条件为:温度(20土2)℃,相对湿度(35士5)%,环境风速应在0.1m/s以下。
7试样准备
7.1样品预处理
7.1.1如果需要,按照GB/T8629一2001中7A程序洗涤样品,由有关各方商定可选择洗涤5、10、30、50、100次等,多次洗涤时,可将时间累加进行连续洗涤。或者按有关方认可的方法和次数进行洗涤。注:时间累加是将7A程序的洗涤、冲洗1、冲洗2、冲洗3时间分别进行累加。7.1.2将样品或洗涤后的样品,在50℃下预烘30min。7.1.3将预烘后的样品在第6章规定条件下达到调湿平衡,不得沾污样品。7.2试样
7.2.1试样应在距布边1/10幅宽内,距布端1m以上的部位裁取,试样应具有代表性。7.2.2随机裁取6块条形试样,尺寸为(230土2)mm×(75士2)mm,经向(直向)3块,纬向(横向)3块,长方向为测试方向。
7.3摩擦布
裁取尺寸为(100土2)mm×(200士2)mm的摩擦布6块,摩擦布的长边平行于织物的经向2
www.gcs66.com
8试验步骤
8.1每次测试前用乙醇或异丙醇清洁金属板表面。FZ/T01059—2014
8.2用双面胶带将摩擦布固定在摩擦块上,摩擦布长边与摩擦块的长边方向一致,摩擦布的正面朝外。8.3将试样、摩擦块及金属板进行消电处理。8.4用夹子将试样固定在试样板上,试样正面朝外,将金属板放在聚氨酯泡沫塑料垫片上,如图2所示。用摩擦块以每秒一次的速度摩擦12次。摩擦时,摩擦布的长边垂直于试样的长边,将摩擦块平推过整个试样的长度,拿起摩擦块,返回到原来位置,然后进行下一次摩擦,摩擦过程中试样所受的力只来自于摩擦块。12次摩擦在15s内完成。摩擦块bzxz.net
聚氨酯泡沫塑料垫片
图2摩擦示意图
8.5摩擦结束后,迅速将金属板竖起放在接地板上,用尖端绝缘的镊子夹住试样的右下角,将试样从金属板上分离,使试样完全脱离金属板,直到试样处于垂直位置(见图3),保持(1士0.5)s,然后松开镊子,待试样再次吸附到金属板上时开始计时,之后每过(30士2)s,用镊子将试样分离一次,直到离夹子钳口线25mm外,试样不再吸附金属板时停止计时,记录时间t作为吸附时间,精确至0.1s。8.6如果吸附时间超过600s,停止试验,记录吸附时间>600s。8.7试验过程中操作者需带乳胶手套。夹子
织物试样
金属板
接地板
图3试样分离示意图
www.gcs66.com
FZ/T01059-—2014
9计算
分别计算经向(或直向)三块试样和纬向(或横向)三块试样的吸附时间t的平均值,修约至整数。9.2
2如果三块试样中的两块试样的t值低于600s,另一个大于600s,结果为低于600s的两个t值的平均值。
如果三块试样中的两块试样的t值大于600s,结果为大于600s。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标准编号;
样品描述;
试验温湿度条件及实验日期;
试样是否经洗涤,如洗涤注明洗涤次数;试验结果;
任何偏离本标准的细节和实验中的异常现象。www.gcs66.com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