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行业标准 > FZ/T 01028-2016纺织品 燃烧性能 水平方向燃烧速率的测定
FZ/T 01028-2016

基本信息

标准号: FZ/T 01028-2016

中文名称:纺织品 燃烧性能 水平方向燃烧速率的测定

标准类别:其他行业标准

英文名称:Textiles—Burning behaviour—Determination of flame spread rate of horizontally oriented specimens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16-10-22

实施日期:2017-04-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相关标签: 纺织品 燃烧 性能 水平 方向 速率 测定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纺织和皮革技术>>纺织产品>>59.080.30纺织物

中标分类号:纺织>>纺织综合>>W04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替代FZ/T 01028-1993;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12页

标准价格:16.0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徐路、刘飞飞、曹元森、张学礼、吕静

起草单位:中纺标(北京)检验认证中心有限公司、石狮市祥鸿纺织有限责任公司、莱州市电子仪器有限公司

归口单位: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主管部门: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基础标准分技术委员会(SAC/TC 209/SC 1)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水平方向织物采用底边点火测定燃烧性能的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各类织物及其制品。


标准图片预览

FZ/T 01028-2016纺织品 燃烧性能 水平方向燃烧速率的测定
FZ/T 01028-2016纺织品 燃烧性能 水平方向燃烧速率的测定
FZ/T 01028-2016纺织品 燃烧性能 水平方向燃烧速率的测定
FZ/T 01028-2016纺织品 燃烧性能 水平方向燃烧速率的测定
FZ/T 01028-2016纺织品 燃烧性能 水平方向燃烧速率的测定

标准内容

ICS 59.080.30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
FZ/T01028—2016
代替FZ/T01028—1993
纺织品
燃烧性能
水平方向燃烧速率的测定
Textiles—Burning behaviour-Determination offlame spread rate of horizontally oriented specimens2016-10-22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2017-04-01实施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FZ/T 01028—2016
本标准代替FZ/T01028一1993《纺织织物燃烧性能测定水平法》,与FZ/T01028一1993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修改为《纺织品燃烧性能水平方向燃烧速率的测定》;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增加了“GB/T8629”;将“火焰蔓延速率”术语修改为“燃烧速率”;修改了第4章“原理”和第5章“试验人员的健康和安全”内容的表述;增加了对水平燃烧试验箱的详细描述(见6.1.1);修改了对试样夹的详细描述和要求,增加了一种无耐热金属网的试样夹(见6.1.2);增加了试样架的描述(见6.1.3);修改了水平燃烧试验箱示意图(见图1);增加了水平燃烧试验箱尺寸示意图(见图2)和收集盘尺寸示意图(见图3);修改了试样夹的示意图(见图4和图5);将试样标准尺寸由\350mm×100mm”修改为340mm×100mm”(见7.1.1),对于宽度小于60mm的试样,长度由350mm”修改为\340mm”(见7.1.2.1);试验设备示意图中增加图注“公差参考GB/T1804”;增加了“如果需要,测试洗涤后燃烧性能”,并给出洗涤程序要求(见7.5);将原标准“试验步骤”中的8.1作为单独一章;增加了9.2的“注1”和“注2”;增加了9.5。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基础标准分技术委员会(SAC/TC209/SC1)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纺标(北京)检验认证中心有限公司、石狮市祥鸿纺织有限责任公司、莱州市电子仪器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路、刘飞飞、曹元森、张学礼、昌吕静。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FZ/T01028—1993。
1范围
纺织品燃烧性能
水平方向燃烧速率的测定
本标准规定了水平方向织物采用底边点火测定燃烧性能的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各类织物及其制品。规范性引用文件
FZ/T01028—2016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纺织品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GB/T6529
GB/T8629
3术语和定义
纺织品试验用家庭洗涤和干燥程序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burning time
火焰蔓延时间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火焰在燃烧着的材料上扩展一定距离所需要的时间。3.2
燃烧速率
flamespreadrate;rateofflame spread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单位时间内火焰前沿扩展的距离,[GB/T14644—2014,定义3.2]
4原理
在规定条件下,对水平放置的试样底边中心点火,在一定的点火时间后,测量试样的火焰蔓延距离及火焰蔓延时间,计算燃烧速率。3
试验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纺织品的燃烧可能会产生影响操作人员健康的烟雾和有毒气体,试验人员需配戴防毒面罩。可将测试仪器安装在通风橱内,每次试验后应排除烟雾和烟尘,但在试样燃烧过程中要关闭通风系统,以免影响试验结果。
FZ/T01028—2016
设备和材料
6.1水平燃烧试验仪
6.1.1水平燃烧试验箱:由耐热及耐烟雾侵蚀的材料制成。箱的前部设有由耐热耐烟雾侵蚀的透明材料制作的观察门。箱的底部有10个直径为19mm的通风孔,箱的底部放置一个收集熔融滴落物的盘,该收集盘放置在两排通风孔之间而又不影响通风孔的通风。箱的顶部四周各有一条通风槽。箱的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小门,一个用于取放试样夹,另一个用于通燃气管。箱的内部设有水平试样架。整个试验箱由4只高10mm的支脚支承。见图1、图2和图3。图1水平燃烧试验箱
注:公差参考GB/T1804。
注:公差参考GB/T1804。
通风槽
点火器
FZ/T01028—2016
单位为毫米
63.5,63.5,63.5
63.5.63.5
图2水平燃烧试验箱尺寸示意图
单位为毫米
图3收集盘尺寸示意图
6.1.2试样夹:包括两种,一种为无耐热金属丝的试样夹,另一种为有耐热金属丝的试样夹。两种试样夹皆由两块厚9mm、长360mm、宽100mm的U形耐腐蚀金属板构成,其内框尺寸为330mmX50mm。见图4。
试样夹的上夹板上应有3个标记线,分别称为第一标记线、第二标记线和第三标记线,其距离试样夹底边分别为38mm、138mm和292mm。有耐热金属丝的试样夹的下夹板上每隔25mm距离增加一根直径为0.25mm的耐热金属丝。见图5。3
FZ/T01028—2016
注:公差参考GB/T1804。
试样夹
外侧面
注:公差参考GB/T1804。
图4试样夹示意图
凹槽0.5×0.5
凹槽2×2
图5有耐热金属丝的下夹板截面图试样
长度方向
单位为毫米
单位为毫米
6.1.3试样架:由耐腐蚀金属制成,可支撑、固定试样夹,使其呈水平放置,并方便推拉取放试样夹。6.1.4点火器:管口内径为9.5mm,当点火器置于燃烧试验箱内时,其喷嘴中心距离试样测试面19mm(见图2)。
6.1.5金属梳:长度至少为110mm,每25mm内有7个~8个光滑圆齿。6.1.6温度计:精度不低于1℃。6.2气体:工业用丙烷或丁烷气体。6.3秒表:精度不低于0.1s。
6.4密封容器。
直尺:最小刻度不得大于1mm。
7试样准备
7.1试样尺寸
7.1.1每块试样的标准尺寸应为340mm×100mm。FZ/T01028—2016
7.1.2特殊产品,不足以制成标准尺寸的试样,则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以保证试样经(纵)向或纬(横)向被试样夹夹持。
7.1.2.1对宽度小于60mm的试样,长度取340mm。7.1.2.2对宽度为60mm~100mm的试样,长度至少取160mm。7.2试样数量
每一样品,经(纵)、纬(横)向各取5块,其中长边方向与织物的经(纵)向或纬(横)向平行。7.3试样调湿
试样放置在GB/T6529规定的标准大气条件下进行调湿,调湿至平衡,然后将调湿后的试样放人密封容器内。
7.4刷毛
非绒面纺织品不需要经过刷毛程序对于拉绒、起绒、簇绒等绒面纺织品,把试样放在平整的台面上,用金属梳逆绒毛方向梳两次,使火焰能逆绒毛方向蔓延
7.5洗涤后试验
如果需要,测试洗涤后燃烧性能,洗涤符合GB/T8629的规定,其中洗涤程序选用4N正常搅拌程序,加人20g士1g标准洗涤剂3,至少洗涤1次或利益双方协商确定洗涤次数,洗涤完成后悬挂晾干,试样表面应平整无褶皱。将洗涤干燥后的试样再按照第7章~第10章进行测试。8试验条件
在温度为15℃~30℃,相对湿度为30%~80%的大气条件中进行试验。9试验步骤
9.1打开气体供给阀,点着点火器,调节火焰高度,使其稳定达到38mm士2mm。在开始第一次试验前,火焰应在此状态下稳定地燃烧至少1min,然后熄灭火焰。9.2将试样从密封容器内取出,装入试样夹中,试样测试面朝下,确保试样短边与试样夹底边齐平,试样应尽可能地保持平整
注1:对于硬挺不易凹陷变形的试样可以选用无耐热金属网的试样夹,对于比较柔软的试样或是特殊产品尺寸的试样宜选用有耐热金属网的试样夹;注2:试样测试面通常为使用面,若无法确定,利益双方协商确定测试面或两面都进行测试9.3将安装好的试样夹放人试样架中,使试样夹的短边中心位于点火器喷嘴正上方。9.4关闭箱门,点着点火器,使火焰与试样表面接触15S。从密封容器中取出试样到点燃试样的时间不得超过60s。
FZ/T01028—2016
9.5观察试样的燃烧状态,是否有滴落物。对于复合类以及厚重类的样品,观察试样测试面的反面是否出现燃烧较快的现象。
9.6测量火焰蔓延时间和距离,分别精确至0.1s和1mm。火焰根部蔓延至第一标记线时开始计时。火焰根部蔓延至第三标记线时停止计时,记录火焰蔓延时间,并记录火焰蔓延距离为254mm。火焰根部蔓延至第三标记线前熄灭,停止计时,并测量第一标记线至火焰熄灭处的最大距离。长度不足340mm的试样,测量火焰根部从第一标记线蔓延至第二标记线的时间,记录火焰蔓延时间,并记录火焰蔓延距离为100mm。
9.7打开风扇,将试验中产生的烟气排出。观察试样燃烧后的特征(如炭化、熔融、收缩、卷曲),并记录。
9.8打开试验箱,清除碎片。用温度计测定箱内温度,确定温度在15℃~30℃范围时,再测试下一块试样。
0结果计算
10.1燃烧速率按式(1)计算:
B=×60
式中:
B—燃烧速率,单位为毫米每分钟(mm/min);L一火焰蔓延距离,单位为毫米(mm);t—一火焰蔓延距离L对应的蔓延时间,单位为秒(s)。根据式(1)计算每块试样的燃烧速率,结果修约至0.01mm/min。分别计算经(纵)向、纬(横)向5块试样燃烧速率的平均值,结果修约至0.1mm/min10.2试样无法点燃或火焰蔓延至第一标记线前熄灭,火焰燃烧速率均记为0mm/min。11试验报告
报告应包含下列内容:
试验是按本标准进行的;
样品的描述以及测试面;
试验时的大气条件;
试验时选用的气体;
特殊产品的试样尺寸;
试样安装时,是否使用了有耐热金属丝的试样夹;f)
.(1)
试样燃烧速率的实测值及其平均值;如试样蔓延至第三标记线前熄灭,写明试样火焰蔓延时间g)
和距离;
若测试了洗涤后的燃烧性能,记录洗涤次数以及洗涤后试样燃烧速率的实测值及其平均值;如h)
试样蔓延至第三标记线前熄灭,写明试样火焰蔓延时间和距离;燃烧时是否有滴落物;对于复合类以及厚重类的样品,试样测试面的反面是否出现燃烧较快的i)
现象;
试样燃烧后的特征,如炭化、熔融、收缩、卷曲等;试验日期及试验人员;
任何偏离本标准的情况。
GB/T1804bzxz.net
参考文献
一般公差
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2]
GB/T14644—2014纺织品燃烧性能45°方向燃烧速率的测定
FZ/T01028—2016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