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行业标准 > YS/T 1045-2015装饰装潢用铜-钢复合薄板和带材
YS/T 1045-2015

基本信息

标准号: YS/T 1045-2015

中文名称:装饰装潢用铜-钢复合薄板和带材

标准类别:其他行业标准

英文名称:Copper-steel composite sheet and strip for decoration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15-04-30

实施日期:2015-10-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相关标签: 装饰 装潢 复合 薄板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冶金>>有色金属产品>>77.150.99其他有色金属产品

中标分类号:冶金>>有色金属及其合金产品>>H62重金属及其合金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24页

标准价格:24.0

出版日期:2015-10-01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陈汉文、孙巍、陈秀琴、李芳、毛超杰、何刚健、仲照荣、孙若、梁江山、吴春芳

起草单位:宁波宇能复合铜带有限公司、安徽国家铜铅锌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有色金属技术经济研究院、浙江兆隆合金股份有限公司

归口单位: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43)

提出单位: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43)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主管部门: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43)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装饰装潢用铜-钢复合薄板和带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质量证明书和订货单(或合同)等内容。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宁波宇能复合铜带有限公司、安徽国家铜铅锌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有色金属技术经济研究院、浙江兆隆合金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汉文、孙巍、陈秀琴、李芳、毛超杰、何刚健、仲照荣、孙若、梁江山、吴春芳。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3(所有部分)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GB/T228.1—2010 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1部分 室温试验方法
GB/T232 金属材料 弯曲试验方法
GB/T235 金属材料 薄板和薄带 反复弯曲试验方法
GB/T700 碳素结构钢
GB/T5121(所有部分) 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GB/T5231 加工铜及铜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
GB/T6394 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法
GB/T8888 重有色金属加工产品的包装、标志、运输、贮存和质量证明书
GB/T26303.3 铜及铜合金加工材外形尺寸检测方法 第3部分:板带材
YS/T482 铜及铜合金分析方法 光电发射光谱法
YS/T483 铜及铜合金分析方法 X射线荧光光谱法(波长色散型)
YS/T668 铜及铜合金理化检测取样方法
YS/T815 铜及铜合金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试样的制备方法

标准图片预览

YS/T 1045-2015装饰装潢用铜-钢复合薄板和带材
YS/T 1045-2015装饰装潢用铜-钢复合薄板和带材
YS/T 1045-2015装饰装潢用铜-钢复合薄板和带材
YS/T 1045-2015装饰装潢用铜-钢复合薄板和带材
YS/T 1045-2015装饰装潢用铜-钢复合薄板和带材

标准内容

ICS77.150.99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YS/T1045-2015
装饰装潢用铜-钢复合薄板和带材Copper-steel composite sheet and strip for decoration2015-04-3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2015-10-01实施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提出并归口。YS/T1045—2015
本标准起草单位:宁波宇能复合铜带有限公司、安徽国家铜铅锌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有色金属技术经济研究院、浙江兆隆合金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汉文、孙巍、陈秀琴、李芳、毛超杰、何刚健、仲照荣、孙若、梁江山、吴春芳。车
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1范围
装饰装潢用铜-钢复合薄板和带材YS/T1045-—2015
本标准规定了装饰装潢用铜-钢复合薄板和带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质量证明书和订货单(或合同)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屋顶、壁板、遮雨板、排水槽板、窗户、门、幕墙构件和其他建筑结构,以及五金、灯具、饰品、游戏币、玻璃嵌条等装饰装潢用的铜-钢复合薄板和带。其他类似使用场合可参照采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23(所有部分)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GB/T228.1-2010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GB/T232
GB/T235
GB/T700
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
室温试验方法
金属材料薄板和薄带反复弯曲试验方送碳素结构钢
GB/T5121(所有部分)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AGB/T5231
GB/T6394
GB/T8888
加工铜及铜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法
重有色金属加工产品的包装标志运输、贮存和质量证明书GB/T26303.3
YS/T482
YS/T483
YS/T668
YS/T815
3术语
铜及铜合金加工材外形尺寸检测方法第3部分:板带材铜及铜合金分析方法光电发射光谱法铜及铜合金分析方法
X射线荧光光谱法(波长色散型)铜及铜合金理化检测取程方法
铜及铜合金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试样的制备方法下列术语的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coppersteelcompositesheetandstrip铜-钢复合薄板和带材
以碳素钢为基材,采用轧制法或其他方法,在其一面或两面整体连续地复合上一定厚度铜及铜合金的材料,以下简称CSC板带。
基材金属basemetal
被覆层金属包覆粘结、比例较多的碳素钢部分,简称基材。3.3
6claddingmetal
覆层金属
复合带的铜及铜合金部分·简称覆层。1
YS/T1045-—2015
双面复合doublesidedcladding
基材金属两面都覆盖覆层金属时,为双面复合。双面复合示意图如图1a)所示。3.5
单面复合single-sidedcladding基材金属一面覆盖覆层金属时,为单面复合。单面复合示意图如图1b)所示。3.6
claddingratio
覆层金属厚度比
覆层金属厚度比为单面覆层金属厚度值与公称总厚度h的百分比。基材金属厚度比率采用差减法计算所得,CSC板带覆层金属厚度与总厚度示意图如图1所示。双面复合表示为:(XX/XX/XX)%
覆层金属厚度比、
基材金属厚度比
覆层金属厚度化
单面复合表示为:
说明:
(XX/ XX)%
基材金属
厚度比
同方知网(北京)技变
覆层茶属厚度比
双面复合截面
覆层金属;
基材金属:
总厚度:
覆层金属厚度。
图1CSC板带复合截面示意图
覆层金属质量比claddingmetallayerweightratio覆层金属质量与CSC板带总质量之百分比,表示为××%。3.8
铜-钢复合牌号copper-steelcompositeproductcodeb)
单面复合截面
CSC板带的牌号由覆层金属牌号与基材金属牌号组成。双面复合牌号表示如下:2
单面复合牌号表示如下!
总厚度
totalthickness
XX/XX/XX
CSC板带的基材金属与覆层金属厚度之和。4要求
4.1产品分类
夏层金属牌号
基材金属牌号
覆层金属牌号
基材金属牌号
覆层金属牌号
有限公司
YS/T1045—2015
分类型、状态和规格应符合表1的规定,CSC板带的牌号、覆层金属厚度比、覆层金属质量比、覆层金属的推荐规格按表2的规定。4.2
标记示例
产品标记按产品名称、标准编号、牌号、覆层金属厚度比(或覆层金属质量比)、状态、规格的顺序表京
示,标记示例如下:
示例1用T2为覆层金属Q195为基材金属、覆层属厚度比(或覆层金属质量比)为(6/88/6)%(或12.65%)对称双面复合制造的软态(O61D),厚度为0.6mm,宽度为600mm的CSC带材标记为:CSC带YS/TA345T2/Q195/T2061-6/88/6X0.6X600或CSC带YS//045-T2/Q195/T2061-12.65X0.6X600示例2:用H65为覆层金属、Q195为基材金质覆层金属厚度比(或覆层金属质量比)为(6/88/6)%(或12.40%),对称双面复合制造的1/2硬(H02),厚度为0.m,宽度为450mm,长度为600mm的CSC板材标记为:CSC板YT45-H65/Q195/H65H02-6/88/6X0.45X450X600或
CSC板
71045-H65/Q195/H65H02-12.40X0.45X450X600示例3:用T2为覆层金属、Q195为基材金属、覆层金属厚度比(或覆层金属质量比)为(6/90/4)%(或12.65%)、非对称双面复合制造的退火到1/2硬(082),厚度为0.8mm,宽度为600mm的CSC带材标记为:CSC带YS/T1045-T2/Q195/T2082-6/90/4X0.8X600CSC带YS/T1045-T2/QL95/T2082-12.65X0.8X600或
示例4:用H65为夏层金属、Q195为基材金属、夏层金属厚度比(或夏层金属质量比)为(6/94)%(或6.2%)、单面复合制造的软态(O61),厚度为0.3mm,宽度为43mm的CSC带材标记为:CSC带YS/T1045-H65/Q195061-6/94×0.3X43或CSC带YS/T1045-H65/Q195061-6.2X0.3X434.38
化学成分
覆层金属
覆层金属所用的铜及铜合金牌号化学成分应符合GB/T5231中相应牌号的规定。3
YS/T1045—2015
基材金属
基材金属所用的钢牌号化学成分应符合GB/T700中相应牌号的规定。4.4
覆层金属厚度比和覆层金属质量比及其允许偏差CSC板带的覆层金属厚度比和覆层金属质量比及其充许偏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1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CSC板带的牌号、覆层金属厚度比、覆层金属质量比、状态、规格覆层金属
厚度比/%
T2/Q195/T2
TP1/Q195/TP1
T2/Q195
TP1/Q195
H70/Q195/H70.
H65/Q195/H65
H70/Q195、
H65/Q195
H90/Q195/H90
(铜/钢/铜或
铜/钢)
6/88/6
6/90/4
5/90/5
4/92/4
3.4/93.2/3.4
7.5/85/7.5
6/88/6
4/92/4
3/94/3
覆层金
属质量
复合类型
对称双面复合
非对称双面复合
对称双面复合
对称双面复合
对称双面复合
单面复合
对称双面复合
对称双面复合
单面复
对称双面复合
对称双面复合
软(06)
1/4硬0m
退火到142(081)、
1/2H02)
退火2硬(082)
34硬(H03)
硬(H04)
软(061)
1/4硬(H01.081)
注:经供需双方协商,也可供应其他规格的CSC板带。表2
CSC板带覆层金属推荐规格
覆层金属
T2、TP1
总厚度/mm
0.20~0.60
>0.60~1.60
带材/mm
总厚度
覆层金属厚度比/%
6/88/6
5/90/5
4/92/4
6/88/6
4/92/4
板材/mm
总厚度
覆层金属质量比/%
覆层金属
YS/T1045—2015
CSC板带的覆层金属厚度比和覆层金属质量比及其允许偏差基材金属
外形尺寸及其允许偏差
总厚度及其允许偏差
覆层金属厚度比/%
铜/钢/铜
6/88/6
6/90/4
5/90/5
4/92/4
3.4/93.2/3.4
4/92/4
3/94/3
7.5/85/7.5
6/88/6
充许偏差
技术有限公
CSC板带的总厚度及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的规定表4CSC板带总厚度及其允许偏差宽度
总厚度
0.20~0.30
>0.30~0.50
>0.50~0.80
>0.80~1.20
>1.20~2.20
普通级
避精级
>100~300
总厚度充许偏差
普通级
当要求厚度允许偏差为单向偏差时,其值为表中数值的2倍。4.5.2
宽度及其允许偏差
CSC板带的宽度及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的规定。高精级
覆层金属质量比/%
覆层金属
允许偏差
单位为毫米
>300~600
普通级
高精级
YS/T1045-2015
总厚度
0.20~0.80
>0.80~1.20
>1.202.20
≤100
CSC板带宽度及其允许偏差
>100~200
>200~400
宽度允许偏差
当要求宽度允许偏差为单向偏差时,其值为表中数值的2倍。4.5.3
长度及其允许偏差
单位为毫米
>400~600
定尺或倍尺应在及尺范围内,其充允许偏差应符CSC板材的长度分为定尺,倍尺和不定尺3种。合表6的规定。按倍尺供应的板材,应留有截断时的切口量,每一切口量为5mm。表6
>500~1200
侧边弯曲度
CSC板材长度及其允许偏差
CSC带材的侧边弯曲度应符合表7的规定。表7
宽度/mm
>25~50
>50~100
>100~600
不平度
0.20~0.80
CSC板材不平度应符合表8的规定CSC带材侧边弯曲度
总厚度/mm
>0.80~1.20
长度允许偏差
>1.20~2.20
普通级
侧边弯曲度/(mm/m),不大于
CSC板材不平度
度/mm
>400~600
不平度/(mm/m),不大于
单位为毫米
所有厚度
高精级
边部毛刺
CSC板带边部应切齐,无裂边和卷边,边部毛刺不得超过总厚度允许偏差之半。力学性能
CSC板带的室温力学性能应符合表9的规定。表9
T2/Q195/T2
TP1/Q195/TP1、
T2/Q195
TP1/Q195
H90/Q195/H90
H70/Q195/H70,
H65/Q195/H65
H70/Q195
H65/Q195
弯曲试验
CSC板带的力学性能
抗拉强度R/MPa
≥330~390
≥370~450
≥430~510
≥480
>3397396
380~460
好440~520
YS/T1045—2015
断后伸长率ALs/%
CSC板带可进行弯曲试验。弯曲试验条件应符合表10的规定,试验后,弯曲处不应有肉眼可见的裂纹。
CSC板带的弯曲试验
T2/Q195/T2
TPI/Q195/TP1,
T2/Q195
TP1/Q195
H90/Q195/H90
H70/Q195/H70
H65/Q195/H65
H70/Q195
H6.5/Q195
弯曲角度
内侧半径
1倍板带厚
L5倍板带厚
1.5倍板带厚
2倍板带厚
2倍板带厚
1倍板带厚
L.5倍板带厚
1倍板带厚
L.5倍板带厚
1.5倍板带厚
2倍板带厚
2倍板带厚
YS/T1045-—2015
B显微组织
对于O61状态的CSC板带基材钢的显微组织应为完全再结晶。4.9
复合质量
CSC板带的覆层金属与基材金属的层间应结合牢固,不应有分层:CSC板带试样经反复弯曲至弯断,肉眼观察其弯断处覆层金属与基材金属层间的结合部位不应有分层。4.10
表面及外形质量
4.10.1CSC板带的表面应光滑,清洁,不允许有影响使用的缺陷。4.10.2
CSC带材应卷齐、卷紧,不充许出现松卷、場卷或窝边。专
交货形式
成卷供货的CSC带材,推荐的卷内径为300mm,400mm和500mm司
限公司
5试验方法
化学成分
5.1.1CSC板带的覆层金属铜及铜合金化学成分的检测接GB3/T5121或YS/T482或YS/T483的
规定进行.仲裁分析方法按GB/T5121的规定进行。5.1.2CSC板带的基材金属钢化学成分仲裁的分析方液按GB/T223的规定进行。5.2
覆层金属厚度比
5.2.1CSC板带的覆层金属厚度选用足够精度的读数显微镜,或相应精度的涂层测厚仪,并按照附录A的规定进行检测。
CSC板带的覆层金属厚度比按照式(进行计算。5.2.2
式中:
CSC板带覆层金属厚度
h—CSC板带总厚度,单位贵米(mm);8—CSC板带覆层金属厚度,单位为毫米(mm)。5.3
覆层金属质量比
CSC板带的覆层金属质量比中铜量的测定参照附录B的规定或按供需双方协商的方法进行。CSC板带的覆层金属质量比中锌量的测定参照附录C的规定或按供需双方协商的方法进行。CSC板带覆层金属纯铜的质量比为5.3.1测得铜的质量分数(%)。CSC板带覆层金属铜合金的质量比按式(2)进行计算。Wcu+Zawca+wza
式中:
Wcu+za
覆层金属铜合金的质量分数,%:按5.3.1测得的覆层金属中Cu的质量分数,%:按5.3.2测得的覆层金属中Zn质量分数,%。..(2)
5.4外形尺寸及其允许偏差
CSC板带的外形尺寸按GB/T26303.3的规定进行测量。5.5力学性能
YS/T1045-2015
CSC板带的拉伸试验方法按GB/T228.1一2010的规定进行.试样的选取按GB/T-228.1一2010表B.1中P02的规定。
5弯曲试验
CSC板带的弯曲试验方法按GB/T232的规定进行。5.7显微组织
CSC板带退火后的基材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按GB/T6394的规5.8
复合质量
技术有限公
CSC板带的复合质量试验方法按GB/T235的规定进行。表面及外形质量
CSC板带的表面及外形质量用肉眼目视检查。6检验规则
6.1检查和验收
6.1.1CSC板带应由供方技术监督部门进行检验,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本标准及订货单(或合同)的规定,并填写质量证明书。
6.1.2需方对收到的产品按本标准的规定进存复验,复验结果与本标准和订货单(或合同)的规定不符时,应以书面形式向供方提出,由供需双方协商解决。属于表面质量及尺寸充允许偏差的异议,应在收到产品之日起1个月内提出,其他质量异议在收到产品3个月内提出。如需仲裁,仲裁取样应由供需双方共同进行。
6.2组批
CSC板带应成批提交验收,每批应由同一牌号、状态和规格组成。每批重量应不大于10000kg8检验项目
CSC板带检验项目按表11的规定进行。表11检验项目
化学成分
覆层金属
厚度比
覆层金属
质量比
外形尺寸及
其允许偏差
力学性能
显微组织
弯曲试验
注:○表示每批应进行的检验项目;表示需方要求时,进行的检验项目。复合质量
表面及
外形质量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