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行业标准 > FZ/T 13056-2021涤粘混纺色纺弹力布
FZ/T 13056-2021

基本信息

标准号: FZ/T 13056-2021

中文名称:涤粘混纺色纺弹力布

标准类别:其他行业标准

英文名称:Polyester and viscose blended color elastic fabric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21-08-21

实施日期:2022-02-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相关标签: 混纺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纺织和皮革技术>>纺织产品>>59.080.30纺织物

中标分类号:纺织>>棉纺织>>W13棉坯布及制品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12页

标准价格:16.0

出版日期:2022-01-01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杨素秋、张宇、王晓梅、张彤、刘建薪、欧阳夏子、孙婷婷、王慧敏

起草单位:杭州新天元织造有限公司、安徽宿州润达纺织(集团)有限公司、江苏联发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浙江盛泰服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

归口单位: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提出单位: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标准简介

本文件规定了涤粘混纺色纺弹力布的术语和定义、规格与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含涤纶60%以上涤粘色纺纱/氨纶包覆线(或氨纶包芯纱)为原料、机织生产的涤粘混纺色纺弹力布。其它色纺弹力布可参照使用。


标准图片预览

FZ/T 13056-2021涤粘混纺色纺弹力布
FZ/T 13056-2021涤粘混纺色纺弹力布
FZ/T 13056-2021涤粘混纺色纺弹力布
FZ/T 13056-2021涤粘混纺色纺弹力布
FZ/T 13056-2021涤粘混纺色纺弹力布

标准内容

ICS59.080.30
cCsW13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
FZ/T13056-2021
涤粘混纺色纺弹力布
Polyester and viscose blended colorelasticfabric2021-08-21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2022-02-01实施
FZ/T13056—2021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杭州新天元织造有限公司、安徽宿州润达纺织(集团)有限公司、江苏联发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浙江盛泰服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素秋、张宇、王晓梅、张彤、刘建薪、欧阳夏子、孙婷婷、王慧敏。I
1范围
涤粘混纺色纺弹力布
FZ/T13056—2021
本文件规定了涤粘混纺色纺弹力布的术语和定义、规格和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含涤纶60%以上涤粘色纺纱/氨纶包覆线(或氨纶包芯纱)为原料,机织生产的涤粘混纺色纺弹力布。其他色纺弹力布可参照使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50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GB/T2828.1一2012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2910.2
GB/T3917.1
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2部分:三组分纤维混合物纺织品织物撕破性能第1部分:冲击摆锤法撕破强力的测定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
GB/T3920
纺织品
GB/T3921一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皂洗色牢度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汗渍色牢度GB/T3922
GB/T3923.1
纺织品织物拉伸性能第1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条样法)GB/T4666
纺织品织物长度和幅宽的测定
GB/T4668
机织物密度的测定
纺织品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定GB/T4802.2
第2部分:改型马丁代尔法
GB/T6152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热压色牢度GB/T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8427一2019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人造光色牢度:氙弧GB/T8628
纺织品测定尺寸变化的试验中织物试样和服装的准备、标记及测量GB/T8629—2017纺织品试验用家庭洗涤和干燥程序GB/T8630
纺织品洗涤和干燥后尺寸变化的测定纺织品机织物接缝处纱线抗滑移的测定第2部分:定负荷法GB/T13772.2
GB/T14801
机织物与针织物纬斜和弓纬试验方法GB18401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GB/T24250机织物疵点的描述术语GB/T29862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标识GB31701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FZ/T01034—2008纺织品机织物拉伸弹性试验方法1
FZ/T13056—2021
FZ/T01057(所有部分)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FZ/T01095纺织品氨纶产品纤维含量的试验方法3术语和定义
GB/T2425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市polyesterandviscoseblendedcolorelasticfabric涤粘混纺色纺弹力布
经、纬向单独使用或经纬向均使用涤粘色纺纱/氨纶包覆线(或氨纶包芯纱)制成的机织物。4规格和分类
4.1规格
涤粘混纺色纺弹力布的规格应包括:幅宽(cm),纱支,经密(根/10cm)X纬密(根/10cm),组织结构。
示例:14532s/2×40s/2+40D284×200平纹表示:幅宽145cm,经向纱织32s/2,纬向纱织40s/2加40D氮纶,经密284根/10cm,纬密200根/10cm,平纹组织。
4.2分类
涤粘混纺色纺弹力布按照弹性方向,可分为经向涤粘混纺色纺弹力布(简称经弹)、纬向涤粘混纺色纺弹力布(简称纬弹)和经纬向涤粘混纺色纺弹力布(简称经纬弹)。5要求
5.1要求内容
涤粘混纺色纺弹力布要求分为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两个方面。内在质量包括安全技术要求、密度偏差率、断裂强力、定力伸长率、塑性变形率、撕破强力、脱缝程度、起球、水洗尺寸变化率、纤维含量、色牢度(耐光、耐皂洗、耐汗渍、耐热压、耐摩擦);外观质量包括幅宽偏差、纬斜/弓纬、色差和布面疵点。5.2分等规定
5.2.1涤粘混纺色纺弹力布的质量等级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和合格品。5.2.2涤粘混纺色纺弹力布的评等以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综合评定,按其中的最低等级定等;内在质量按批评等,外观质量按匹评等。5.3内在质量
5.3.1产品的基本安全技术要求应符合GB18401的规定,婴幼儿及儿童产品应符合GB31701的规定。
2内在质量评等按表1规定执行。5.3.2
内在质量评等规定
密度偏差率(经纬向)/%
150g/m2及以下
断裂强力(经纬向)/N
150g/m2以上
定力伸长率/%
塑性变形率/%
撕破强力(经纬向)/N
非起绒织物
起绒织物
非起绒织物
起绒织物
经弹或纬弹
经纬弹
150g/m2及以下
150g/m2以上
150g/m2及以下
150g/m2以上
脱缝程度(经纬向)/mm
起球/级
水洗尺寸变化率(经纬向)/%
纤维含量/%
非起绒织物
起绒织物
非起绒织物
起绒织物
非起绒织物
起绒织物
耐皂洗
耐汗渍
色牢度/级
耐热压
耐摩擦
优等品
-2.5~+1.0
—2.0~+1.0
FZ/T13056—2021
一等品
-3.0~+1.0
-3.0~+1.5
合格品
-3.5~+1.0
-4.0~+1.5
按GB/T29862规定
4(深色3-4)
4(浅色3)
3-4(深色3)
注1:色别按GB/T4841.3分档,颜色深于1/12染料标准深度为深色,颜色不深于1/12染料标准深度为浅色。注2:起绒织物不考核起球。
外观质量
外观质量评等规定
外观质量评等按表2规定执行。
FZ/T13056—2021
幅宽偏差/cm
纬斜/弓纬/%
色差/级
布面疵点/(分/100m)
幅宽140cm及以下
幅宽140cm以上
有条格织物
无条格织物
左、中、右色差
段(匹)前后色差
同包匹间色差
同批包间色差
布面疵点评分规定
布面疵点评分按表3规定执行。
外观质量评等规定
优等品
布面疵点评分规定
疵点分类
经向明显疵点
纬向明显疵点
横档疵点
严重污渍
破损性疵点(破洞、跳花)
破边、豁边
针眼边
(深入1.5cm以上)
8cm及以下
8cm及以下
经向每长8cm及以内
每100cm
每100cm
评分数
8cm以上~16cm
8cm以上~16cm
一等品
16cm以上~24cm
16cm以上~半幅
2.5cm及以下
0.5cm及以下
每100m2布总评分按式(1)计算,按GB/T8170修约成整数。A=ax100
式中:
-100m2布总评分,单位为分每百平方米(分/100m\);段(匹)长疵点累计评分数,单位为分;段(匹)长,单位为米(m);
有效幅宽,单位为米(m)。
合格品
24cm以上~100cm
半幅以上
2.5cm以上
0.5cm以上
(1)
优等品、一等品内不应存在一处评分为4分的破损性疵点或横档疵点,且布头两端3m内不允许存在一处评分为4分的明显疵点。5.4.3假开剪和拼件的规定
FZ/T13056—2021
假开剪的疵点应是评为4分或3分的疵点,假开剪后各段布都应是一等品。5.4.3.1
5.4.3.2凡用户允许假开剪或拼件的,可实行假开剪和拼件。30m及以内允许1处,60m及以内允许2处,100m以及内允许3处,假开剪疵点的分数累计计分。5.4.3.3假开剪和拼件合计不允许超过20%,其中拼件率不得超过10%。假开剪位置应作明显标记,附假开剪段长记录单。5.4.3.4
6试验方法
内在质量检验
6.1.1密度按GB/T4668执行。
2断裂强力按GB/T3923.1执行。
6.1.3定力伸长率按FZ/T01034—2008执行,试验条件:定力值25N。6.1.4塑性变形率按FZ/T01034一2008执行,试验条件:定力值25N,循环3次。6.1.5
5撕破强力按GB/T3917.1执行。
5脱缝程度按GB/T13772.2执行,试验条件:220g/m2及以下,定负荷60N;220g/m2以上,定6.1.6
负荷120N。
起球按GB/T4802.2执行,摩擦次数为2000转,取与试样相同的织物作为磨料。水洗尺寸变化率按GB/T8628、GB/T8629—2017(洗涤程序4N,干燥F)、GB/T8630执行。6.1.9
纤维含量按GB/T2910.2、FZ/T01057(所有部分)、FZ/T01095执行。6.1.10
耐光色牢度按GB/T8427—2019执行,采用方法3。耐皂洗色牢度按GB/T3921一2008执行,采用单纤维贴衬,试验条件为A(1)。耐汗渍色牢度按GB/T3922执行,采用单纤维贴衬。耐热压色牢度按GB/T6152执行,试验温度为150℃士2℃。耐摩擦色牢度按GB/T3920执行。6.2外观质量检验
6.2.1幅宽
按GB/T4666执行。
纬斜/弓纬
按GB/T14801执行。在一段(匹)布的两端各距布头4m每隔三分之一段(匹长)均匀测量3处的平均数。
6.2.3色差
按GB/T250执行。
6.2.4布面疵点的检验规定
6.2.4.1检验采用的灯光要求40W加罩日光灯3支~4支,照度不低于7501x,光源与布面距离为1.0m~1.2m。
FZ/T13056—2021
6.2.4.2验布机上验布板的角度为45°,布行速度一般为15m/min~20m/min。6.2.4.3布匹复验、验收时应将布段(匹)平摊桌面上逐幅检验,检验人员的视线应正视布面,速度一般掌握在平均3m/min~5m/min。采用灯光以40W加罩日光灯两支,光源距桌面为80cm~90cm,照度不低于4001x。
6.2.4.4检验时,以布的正面为准,但破损性疵点以严重一面为准。正反面难以区别的织物以严重一面为准。有两种疵点重叠在一起时,以严重一项评分。5布面疵点的计量规定
疵点长度以经向或纬向最大长度计量。6.2.5.1
条的计量方法:一个或几个经(纬)向疵点,宽度在1cm及以内的按一条评分;宽度超过1cm6.2.5.2
的每1cm为一条,其不足1cm的按一条计。6.2.5.3在经向一条内连续或断续发生的疵点,长度超过1m的,其超过部分按表3再行评分。6.2.5.4
评分。
在一条内断续发生的疵点,在经(纬)向8cm及以内有2个及以上的疵点,按连续长度测量无边组织的织物,边组织以0.5cm计;无梭织机,边组织以1cm计。针眼距边内1.5cm以上。
检验规则
内在质量抽样以批为单位,距布头尾3m以上取样,以同一品种、规格、花型及生产工艺为一批,每7.1
批抽样应包括全部色号,检验结果以全部抽验样品合格作为全批合格。如有试验结果不合格,可对该不合格项复验一次,以复验结果为准。2外观质量检验按GB/T2828.1一2012中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一般检验水平Ⅱ,接收质量限7.2
(AQL)为2.5规定抽样,具体抽样方案按表4规定执行。表4外观质量检验抽样方案
批量N
91~150
151~280
281500
501~1200
1201~3200
注:每匹=30m。
样本大小n
正常检验一般检验水平Ⅱ
接收数Ac
拒收数Re
8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8.1标志
8.1.1标志应明确、清晰、耐久,便于识别。FZ/T13056—2021
8.1.2每匹或每段成品布上,均应附有标签,内容应包括:产品名称、规格、长度、纤维含量、执行标准、产品等级、安全类别、生产企业和地址等。标签应粘贴或悬挂在反面布角处。8.1.3每匹或每段布的正面两端布角处5cm以内,应加盖清晰的厂梢印。拼匹时(拼匹应在客户允许的条件下方可进行,一般情况不得拼匹)应在两端布连接处加盖骑缝印。梢印不能渗透到布正面,并能经水洗净为宜。
8.1.4拼件单:每件布包(纸箱)内必须有拼件单。8.1.5包外标志:在外包装刷上唛头,确保标志清晰易辩、不褪色,外包两头所写内容一致,并注明合同号、名称、等级、色号、包号、数量、重量、体积、地址及日期。8.2包装
8.2.1产品包装应保证产品不破损、不散落、不沾污。通常以塑料薄膜为内包装,以塑料编织袋、麻袋或硬纸箱为外包装。产品应捆扎牢固,便于运输。8.2.2成包(件)时,应按产品等级分别成包,包(件)重量和长度按客户合同规定。8.3运输和贮存
8.3.1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应防潮、防火、防污染。8.3.2产品应放在阴凉、通风、干燥、清洁库房内,并防蛀、防霉。FZ/T13056-2021
码上扫一扫正版服务到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
行业标准
涤粘混纺色纺弹力布
FZ/T13056—2021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029)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100045)网址www.spc.net.cn
总编室:(010)68533533
发行中心:(010)51780238
读者服务部:(010)68523946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
2022年1月第一版
印张0.75
字数20千字wwW.bzxz.Net
2022年1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155066·2-36461定价16.00元如有印装差错
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8510107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