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行业标准 > QX/T 382-2017设施蔬菜小气候数据应用存储规范
QX/T 382-2017

基本信息

标准号: QX/T 382-2017

中文名称:设施蔬菜小气候数据应用存储规范

标准类别:其他行业标准

英文名称:Specifications for microclimate data application storage in facility vegetable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17-06-09

实施日期:2017-10-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相关标签: 设施 蔬菜 小气候 数据 应用 存储 规范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数学、自然科学>>07.060地质学、气象学、水文学

中标分类号:综合>>基础学科>>A47气象学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气象出版社

标准价格:0.0

相关单位信息

复审日期:2019-01-09

起草人:魏瑞江、高建华、郭艳岭、薛晓萍、黎贞发

起草单位:河北省气象科学研究院、山东省气候中心、天津市气候中心

归口单位:全国农业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39)

提出单位:全国农业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39)

发布部门:中国气象局

主管部门:全国农业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39)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设施蔬菜小气候数据存储的内容、规格和信息编码。 本标准适用于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和连栋温室三类设施蔬菜小气候数据的存储和共享。


标准图片预览

QX/T 382-2017设施蔬菜小气候数据应用存储规范
QX/T 382-2017设施蔬菜小气候数据应用存储规范
QX/T 382-2017设施蔬菜小气候数据应用存储规范
QX/T 382-2017设施蔬菜小气候数据应用存储规范
QX/T 382-2017设施蔬菜小气候数据应用存储规范

标准内容

ICS07.060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 382—2017
设施蔬菜小气候数据应用存储规范Specifications for microclimate data application storage in facility vegetable2017-06-09发布
中国气象局
2017-10-01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数据存储内容
数据存储规格
信息编码规则
附录A(规范性附录)
附录B(规范性附录)
参考文献
设施蔬菜小气候数据存储自由扩展要素代码信息编码
QX/T382—2017
QX/T382—2017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全国农业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39)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山东省气候中心、天津市气候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魏瑞江、高建华、郭艳岭、薛晓萍、黎贞发。1范围
设施蔬菜小气候数据应用存储规范本标准规定了设施蔬菜小气候数据存储的内容、规格和信息编码。QX/T382—2017
本标准适用于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和连栋温室三类设施蔬菜小气候数据的存储和共享。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JB/T10288—2013连栋温室技术条件蔬莱名称及计算机编码
NY/T1741—2009
QX/T133一2011气象要素分类与编码QX/T261—2015
设施农业小气候观测规范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QX/T292—2015
5农业气象观测资料传输文件格式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设施蔬菜小气候数据
microclimate data infacilityvegetable设施内蔬菜生产中的小气候观测数据、蔬菜生长平行观测记录、设施结构主要参数等。3.2
日光温室
heliogreenhouse
以太阳辐射为能量来源,东、西、北三面为围护墙体,南坡面以塑料薄膜覆盖,主要用于果蔬等生产的设施。
注:改写QX/T261—2015,定义3.2。3.3
月plastictunnel
塑料大棚
以竹、木、钢等材料为支撑,塑料薄膜为覆盖材料,主要用于果蔬等生产的设施。注:改写QX/T261-2015,定义3.3。3.4
连栋温室
multi-spangreenhouse
至少两跨以上,跨间屋面以天沟连接,它适合于规模化的机械作业和生产管理的温室。[JB/T10288—2013,定义3.11]1
QX/T382—2017
4数据存储内容
4.1小气候观测数据
4.1.1小气候观测站基本信息
小气候观测站基本信息应包括区站号、经度、纬度、海拨高度、站点变迁和站内观测仪器布设等19项,具体内容见5.2。
4.1.2小气候观测要素数据
小气候观测要素数据应包括设施内的气温、空气相对湿度、地温、总辐射、光合有效辐射和二氧化碳浓度等要素的观测数据33项,具体内容见5.2。4.2蔬菜生长观测记录
4.2.1蔬菜种植和生长记录
蔬菜种植记录应包括某设施内在一定时间内各种蔬菜种类组成、分布、熟制和种植方式等蔬菜生长记录应包括蔬菜名称、定植日期、定植后密度、发育期名称、发育日期、植株高度、产品采收(摘)等。
4.2.2灾情记录
灾情记录应包括发生时间、灾害类型、灾害名称、受灾作物、灾害症状、持续时间、受灾程度、防治措施、灾后恢复等。
4.2.3生产管理记录
生产管理记录应包括管理项目、项目类型、起始时间、终止时间、管理过程简述等4.3设施结构主要参数
设施结构主要参数应包括设施的长度、跨度、脊高、墙体保温材料、采光面覆盖物、覆盖物透光率、覆盖物厚度等28项,具体内容见5.4。5数据存储规格
5.1存储规定
数据存储包含数据元素及其基本性质,如名称、编码、存储长度、精度和单位等。数据元素存储长度为该数据的可能最长字符数。如果实际字符数小于存储长度时,高位不足时,用“0”补齐。
数据元素的默认值由默认字符“/”构成。例如,如果某数据元素的存储长度为4,则其默认值为“////”。
5.2小气候观测数据存储规格
小气候观测数据存储规格内容包括小气候观测站基本信息数据存储(见表1)和小气候观测要素数据存储(见表2)。
要素名称
区站号
区站名
详细地址
测站高度
建站时间
迁站时间
迁站原因
迁站次数
设施类型
观测要素
仪器型号
仪器性能
安装日期
安装高(深)度
水平方位角
距中心点距离
仪器维护简述
要素编码
小气候观测站基本信息数据存储规格长度
(字符数)
71902_5
71902_1
71902_2
71902_3
71902_4
71903_2
71903_3
71903_4
71903_5
71903_6
71903_7
71903_8
QX/T382—2017
编码,见QX/T261—2015附录A的A.1该站是首次建站还是由其他地方迁移而来m
年月日(北京时,yyyyMMdd)
年月日(北京时,yyyyMMdd)
本次迁站的原因予以简要说明
00表示首次建站,01表示第1次迁站,其他类推1
日光温室,2-
塑料大棚,3-
编码,见表2中相关观测要素的编码连栋温室
对仪器测量范围、分辨力、误差范围等信息描述同序列7的说明
观测要素为地温时,表示安装深度以设施内中心点为原点,与设施跨度朝阳方向为起始零度,顺时针旋转,取值范围:0~360°*编码值71901~71924的相关内容见附录A中的表A.1,其他编码值见QX/T133—2011。表2
要素名称
观测时间
空气温度
最高气温
最高气温出现时间
最低气温
最低气温出现时间
要素编码
12011_052
12012_052
小气候观测要素数据存储规格
(字符数)
年月日时分秒(北京时,yyyyM
Mddhhmmss);若观测精度未到
时、分、秒,则相应部位编0
当前时刻的空气温度
每1小时内的最高气温
该最高气温出现时间(时、分)每1小时内的最低气温
该最低气温出现时间(时、分)3
QX/T382—2017
要素名称
空气相对湿度
最低空气相对湿度
最低空气相对湿度
出现时间
地面温度
地面最高温度
地面最高温度出现
地面最低温度
地面最低温度出现
5cm地温
10cm地温
15cm地温
20cm地温
30cm地温
40cm地温
总辐射辐照度
总辐射曝辐量
总辐射最大辐照度
总辐射最大辐照度
出现时间
光合有效辐射辐
光合有效辐射曝
光合有效辐射最大
辐照度
光合有效辐射最大
辐照度出现时间
二氧化碳浓度
要素编码
13007_052
12311_052
12121_052
12030_005
12030_010
12030_015
12030_020
12030_030
12030040
14021_105
小气候观测要素数据存储规格(续)长度
(字符数)
14021_105_052
14390_105
14390_105_052
MJ·m2
μmol.m2.s
mol·m2
μmol.m2.s
当前时刻的空气相对湿度
每1小时内的最小空气相对湿
该最低空气相对湿度值出现时间(时、分)
当前时刻的地面温度值
每1小时内的地面最高温度
该地面最高温度出现时间(时、分)
每1小时内的地面最低温度
该地面最低温度出现时间(时、分)www.bzxz.net
当前时刻5cm深度的地温值
当前时刻10cm深度的地温值
当前时刻15cm深度的地温值
当前时刻20cm深度的地温值
当前时刻30cm深度的地温值
当前时刻40cm深度的地温值
当前时刻的总辐射辐照度
当前小时内总辐射辐照度的总量每1小时内的最大总辐射辐照度
该最大总辐射辐照度出现时间
(时、分)
当前时刻的光合有效辐射辐照度当前小时内光合有效辐射辐照度的总量
每1小时内的最大光合有效辐射
辐照度
该最大光合有效辐射辐照度出现时间(时、分)
当前时刻二氧化碳浓度值
要素名称
二氧化碳浓度最
二氧化碳浓度最大
值出现时间
二氧化碳浓度最
二氧化碳浓度最小
值出现时间
要素编码
15032_105
小气候观测要素数据存储规格(续)长度
(字符数)
15032_105_052
15032_106
15032_106_052
各观测要素的相关内容见QX/T261—2015附录A。单位
QX/T382—2017
每1小时内最大的二氧化碳浓
该最大二氧化碳浓度值出现时间(时、分)
每1小时内最小的二氧化碳浓
该最小二氧化碳浓度值出现时间(时、分)
编码值71901~71924的相关内容见附录A中的表A.1其他编码值见QX/T133—2011。b
蔬菜生长观测记录存储规格
表3给出了蔬菜生长观测记录的存储规格表3
要素名称
设施名称
种植方式
种植茬口
茬口起始时间
茬口结束时间
蔬菜名称
种植面积
种植面积比例
定植日期
定植密度
发育期名称
发育期日期
要素编码
71070_01
71070_02
71070_03
71070_04
71070_05
71070_06
蔬菜生长观测记录存储规格
(字符数)
株/米
用小气候观测站号表示
编码,见6.2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填写
年月日时分秒(北京时,yyyyM
Mddhhmmss);若观测精度未到
时、分、秒,则相应部位编0
与“序列5”的说明相同
编码,见6.1
该蔬菜在设施内的种植面积
该蔬菜种植面积与设施内种植面积的百分比
与“序列5”的说明相同
编码,见6.3
与\序列5”的说明相同
QX/T382—2017
要素名称
植株高度
采摘(收)日期
采摘(收)量
灾害名称
灾害发生日期
灾害持续天数
受灾程度
受害症状
灾害管理措施
灾后恢复情况
生产管理项目名称
管理起始时间
管理终止时间
项目特征值
生产管理过程简述
要素编码
71913_1
71913_2
蔬菜生长观测记录存储规格(续)长度
(字符数)
与“序列5\的说明相同
高位不足用“0”补齐
编码,见6.4
与序列5”的说明相同
代码,1为轻;2为中;3为重
编码,见6.5
与“序列5”的说明相同
与“序列5\的说明相同
见附录B中的表B.7
编码值71901~71924的相关内容见附录A中的表A.1,其他编码值见QX/T133—2011设施结构主要参数存储规格
表4给出了设施结构主要参数的存储规格,表中与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相关的参数见QX/T261一2015附录B,与连栋温室相关的参数见JB/T10288一2013。表4
要素名称
设施名称
设施类型
要素编码
71918_02
71918_03
71918_031
71918_032
71918_04
71918_05
设施结构主要参数存储规格
(字符数)
用小气候观测站号表示
日光温室,2-
连栋温室
塑料大棚,
要素名称
半地下深度
墙体保温材料
连栋温室开间
种植区域长度
种植区域宽度
采光屋面覆盖材料
覆盖材料透光率
覆盖材料厚度
日光温室采光屋面形状
采光屋面参考角
后屋面坡角
连栋温室采光屋面形状
连栋温室坡度
小拱棚个数
小拱棚标识
小拱棚跨度
小拱棚长度
小拱棚脊高
小拱棚棚膜透光率
小拱棚棚膜厚度
设施结构主要参数存储规格(续)要素编码
71918_10
71918_11
71918_12
71918_13
71918_14
71919_1
71919_2
71919_3
71920_1
71920_2
71920_3
71920_4
71920_5
71924_16
71924_11
71924_12
71924_13
71924_14
71924_15
(字符数)
QX/T382—2017
包括侧墙和后墙的墙体材料的
指天沟下相邻两立柱之间的距离高位不足,用“0”补齐
高位不足,用“0\补齐
塑料薄膜,2-
透光板材
高位不足,用“0”补齐
高位不足,用\0\补齐
立坡式,2-
三折式,4-
玻璃,
二折式,
圆拱形,
指温室横剖面上采光屋面弧形曲线上的某点切线与地平面的夹角指日光温室后坡内表面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该夹角应大于当地冬至正午太阳高度角5°~8°
面,3
圆拱屋面,2-
双坡单屋
双坡多屋面,4-
形单屋面,5-
一其他
锯齿形多屋面,
指双坡屋面高度,以坡面与地平面的夹角表示
0代表无小拱棚
1,2,3.…,依次类推
编码值71901~71924的相关内容见附录A中的表A.1,其他编码值见QX/T133—2011。7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