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9434.6-2004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环保、保健与安全>>13.300 危险品防护货物的包装和调运>>55.020货物的包装和调运综合
中标分类号:医药、卫生、劳动保护>>劳动安全技术>>C66安全控制技术
关联标准
采标情况:NEQ 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建议书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书号:155066.1-20716
页数:16开, 页数:6, 字数:13千字
标准价格:10.0 元
出版日期:2004-07-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2004-01-16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人:唐树田、王利兵、冯智劫、赵青、蒋雪枫、张勇
起草单位: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归口单位:全国危险化学品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提出单位:全国危险化学品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危险货物复合中型散装容器的定义、要求、试验和检验规则。本标准适用于危险货物复合中型散装容器的性能检验。 GB 19434.6-2004 危险货物复合中型散装容器检验安全规范 性能检验 GB19434.6-2004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ICS 13. 300;55. 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19434.62004
危险货物复合中型散装容器检验安全规范
性能检验
Safty code for the inspection of composite IBCs for dangerous goodsPerformancetests
2004-01~16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4-07-01实施
GB19434.6—2004
本标准的第 4 章,第 5 聋和第 6 章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irkAoNikAca
本标准与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规章范本\(第13修订版)的~-致性程度为非等效。本标准由全国危险化学品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1C 251)提出并归口,本标崔负责起草单位:北京出入境检验捡疫局。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危险品中心实验室、大津出人境检验检疫局、江南大学。
本标雄主要起草人:唐树田、正利兵、冯智劫、赵青、蒋雪枫、张勇。1范鼠
危险货物复合中型散装容器检验安全规范性能检验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本标难规定了危险货物复合中型散装容器的定义、要求、试验和检验规则。不标雄适用于危险货物复合康型散装容器的性能检验。2规范性引用文件
GB 19434.6--2004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穿)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H期的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第于木标推。GB19434.12004危险货物中型散装穿器检验安全规范通则SN/T0987.3—2001出口危险货物中型散装货物包装容器性能检验规程复合中型装容器联合国关十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规章范木(第13修订版)3术语和定义
GB19434.!--2004确正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交适期于手本标准,3.1
复合中型散货箱compositecs
也称复合中型散货箱,是指符合GB194341-2004中中型傲装容器定义,击刚性结构外包装、内含塑料内容器及其所有的辅助设备和结构装置构成,其结构上的特点是外包装和内容器一旦组装在一起后应形一个单的整体,并在装货、储存,运输及御货的整个过程中作为整体使用。复合中型教装容器包括以下儿种类型:
)11HZ1用于装运固体,采用重力装卸方式,带有刚性塑料内容器的复合式中型散装容器;b)11HZ2用于装运固体,采用重力装卸方式,带有柔性塑料内容器的复合式中型装容器;用于装运固体,尽用压力装卸方式,带有刚性塑料内容器的复合式中型散装容器:21HZ1
21H22用于装运固体,采而压力装卸方式,带有柔性塑料内容器的复合式中型散装容器;e)
用于装运液体,带有刚性塑料内容器的复合式中型散装容器;31HZ1
31HZ2用于装运液体,带有柔性塑料内容器的复合式中型散装容器;上述编码中的字母“Z应按照GB19434.1一2004的要求使用一个表示外包装材料性质的大g)
写字母来替换。
刚性内器rigid inner receptacle尼指不封闭、无外包装旧内空时.其形状保持不变的容器,3.3
柔性内容器flexihle inner rcccptacle非刚性的其他内容器称为案性内容器。4要求
4.1只有其备外装时,内容器才具有盛装功能。GB 19434.6—2004
IYKAoNiKAca-
4.2外包装通常刚性材料构成以形成对内容器的保护,使之在运输和装卸过程中不会受到机械损坏,但外包装升不真备懿装货物的功能。必要情况下外包装应包括底盘。4.3外包装完全封闭型的复合中型做装容器在设计上应能在防渗漏和液压试验后确认其内穿器的完整性,
4.43IJIZ2型中型嫩装容器的量不得大于1250L。4.5内外容器应使用具有已知标准的合适材料制造:其强度应足以适合其容量和用途,制造材料应足以抗老化和抗由所装物质在桌些情说下面于紧外线照射所引起的退化。必要时应考虑低摄性能,在正常运输条件下,任所装物质的谬透均不做产生危险。4.6需要进行紫外线防护时,应来用隔离屏障或采用添加炭黑或其他合适的颜料或抑制剂的方法。这些添加剂应同内装物质相容,并.且在内容器的整个使用寿命中始终保持有效,如果使用的炭照、颜料或抑制剂与制造设计类型检验样品时所使用的添加剂不同,只要炭黑、添料或抑制剂的含量不会对制造材料的物理性质造成不良影响,可以免除重新试验。4.7除使用防紫外线的添加剂外,塑料材料的成分中也可以包括一些用于其他目的的添加剂,但这些添加剂不得对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产生不良膨响。4.8除同一生产工艺所产生的余材料及其再生物外,不得便用目材料制造内容器和外包装,4.9用于盛装液体的中型散装容器应具有减压装觉。减压装置应在容器内部压力超过其液压试验压力时,能够排放出足够的蒸气以防止内容器破裂。可以使用常规藏压装置,也间以采用其他等效方法。4.1031HIZ2型中型做装容器的内容器应至少由三层胶膜构成4.11外包装的结构及其材料的强度虚适合于复合中型散装容器的容量用途,且不随有任何会损坏内容器的凸出部分。钢或邻制的外包装应采用具有足够厚度的合适的金属制造。4.12天然材料制成的外包装应使用经过初底风于,干燥的、无任何会降低包装任何部位强度的瑕症的木材,外包装的顶部和底部应使用经过防水处理的木材制造,例如使用硬木板、颗粒板或其他合适的种类。
4.13胶合板外包装应采用经过充分风干的旋转锯木片,藻木片或锯木片制造,材料应干燥,无任何会降低包装强度的瑕疵。相邻层板应使刑防水胶粘结。其他合适的材料也可以和胶合板一起用下制造包装。包装材料应钉牢或紧固在四周角栏及上下两端,也可以用其他等效的合适装置来组装。4.14再生木外包装的四壁应使用防水的再生木制造,如高压板、颗粒板或其合适的类型。包装的其他部分可使用其他合适材料制造。4.5纤维板外包装,应按照其容量和用途采用强度高、质量好的实心的或双面波纹型纤维板(单层或多层)制造,包装外表面的防水性能应保证采用可勃法(Cobb)定吸水性方法试验30min以上,试验所测定的重量增加不应超过155g/m2,纤维板应有适当的弯曲性。切制和折叠纤维时不应有任何破痕和并缝以保证安装时表面完好,无缝断、无破损、无过度弯曲。波纹纤维板的被纹应使用防水胶串固地粘杂面层材料上。
4.16纤维板的两端应有本推或完全使用水材制造,可以采用板条来期强强度。纤维板外包装主体连接部分的制造应来用胶条紧固.搭接并粘牢,或搭接并用复合U形钉紧固。拼接部分成有应的重合长度。采用粘结,胶条封闭处应使用防水胶。31HZ2型复合中型散装容器的外包装应将内容器的所有侧面密封。4. 173
4.18作为复合中型散装容器组成部分的征:彻完整底盘或可拆卸底盘应适合于在中型散装容器装载至其最火总质量时的机械装御操作。4.19托盘或完整底盘在设计[.应防止出现任何可能在装卸中造成损坏的凸出部分,4.20外包装应紧固于可拆卸底盘上以保证其在装卸和运输时的稳定性。所使用的可拆卸底盘上不应具有任何会损坏中型散装容器的凸出部分。4.21为增加堆码性能而使用的术支撑等类似加强装置应位于内容器之外。GB19434.6-2004
4.22适用于堆码的复合中型散装容器,其堆码的受力面应能安全地将负荷扩散。这样的中型散装容器在设计上应保证其内器不承受任何上面堆积的负荷。4.23盛装体的复合中型散装容器在首次使用及经修理再次投入使用时都应进行密封性试验。试验时,中型散货箱不必装有自已的封闭装置,复合中型散装容器的性能试验要求见表1。4.24
表1性能试验要求
底部提升试验
项部提升试验
雄码试验
防渗谢试验
矮压斌验
跌落试验
5试验
5.1试验项目
内装物无搅失,中型装容器包括箱底托盘无任何危及运输安全的永久性变形内装物无损失,中型散装容器包括箱底托盘无任间危及选输安全的永久性变形内装物尤损失,中型散装容器包括箱底托盘无任何危及运输安全的水久性变形无漏气
尤游漏也无任何危及中型散装容器运输安全的永久性变形内裴物无掘失。跌落庐如果有少童内装物从封口外渗出,只要无进步渗,也应判为合格
复合中型散装容器的试验项口见表2.表2试验项目
试验项日
底部提升试验
顶部提升试验
堆码试验
防複漏试验
液压试验
跌落试验
1IHZE.11HZ2
要求·
要求·
要求”
不要求
不要求
中型散装容器类型
21HZ1.2IHZ23IHZI.31HZ2
要求·
要求·
要求·
当中型散装容器设计适用于这种装方式时.应至少进行其中--项试验(预部捉升或底部提升)加果中型散装器被设计适用于雄码。5.2抽样数量
不同试验项日的样患数量乳裁3
表3抽样数量
试验项自
底部提升试验
项部捉开试验
雌码试验
防渗漏试验
液压试验
跌落试验
抽样数量
单价为件
GB19434.6—2004
YKAONIKAca-
5.2.2在不影响检验结果的情说下,允许减少抽样数量,一个样品同时进行多项试验。5.3试验准备:具有纤维板外包装的复式中型散装容器应在挖制温度和相对度的大气条件下处理至少24h。有三种选择方法,可以从中征选一种,建议最好选择控制温度23℃士2℃和相对度50%士2%的大气条件。其他两种方法是控制温度20℃土2℃和相对湿度65%土2%,或控制温度27℃土2℃和相对湿度65%士2%。
注:平均值应在这些范国之内短时浮动和避量局限会避成相对湿度变化可达土3%,对试验重复性无明显影响。5.4试验内容
5.4.1底部提升试验
5.4.1.1适用范,具有底部提升装置的复合中型装容器。5.4.1.2试样准备:中型散装容器应充灌至其最大许可总质量的1.25倍,负荷应分布均句。5.4.1.3试验方法:按5N/T0987.3中6.3.1.3的要求进行。5.4.2中型散装容器顶部提升试验适用范围具有顶部提升装置的复含中型散装容器。5. 4. 2. 1
5. 4. 2. 2t
试样准备中型散装容器应充灌至其最大许可总质量的2倍。5.4.2.3
试验方法:按 SN/T 0987.3中 6.3.2.3的要求进行。5.4.3堆试验
适用范制堆码存放的复合中型散装容器。5.4. 3. 1
试样准备中型散装容器应充灌至其最大许可总质量。5. 4. 3. 2
试验方法:按 SN/T 0987.3中6.3.3.3的要求进行。5.4. 3.3
施加试骏负荷的计算:施加到中型散装容器上的试验负荷应至少相当于运输中其上面堆码的相同中型蔽装容器数目最太许可总质量之和的1.8倍,5.4.4防淤漏试验
5.4.4.1适用范围:21HZ1、21HZ2、31HZ1.31HZ2复合中型散装容器。5.4.4.2试样设备:通气关闭装可使用类似的非通气关闭装置代替,或将通气口堵塞。5.4.4.3试验方法和所施加的压力按SN/T0987.3中6.3.4.3的要求进行。5.4.5液压试验
5. 4. 5. 1适用范围:211I21,21H72,31 H7,1,31 HZ2 。5.4.5.2试样准备:安全减乐装置和通气关闭装置应处于不T作状态,或将这些装置拆下并将开!堵。
5.4.5. 3试验方法:按 SN/T 0987. 3中 E. 3.5. 3的要求进行,5.4.5.4施加的乐力:
21HZ1和21HZ2型中型散装容器;75kPa(表压)a)
31HZ1和31HZ2型中型散装容器:采用两值中较尺的一个br
第一个值巾下列任何一个方法求确定:1)55℃时,中型散装容器内所测得的总表压(即装载物质的蒸气压力加.1.空气或其他情性气体的局部压力减去100kPa)乘以安全系数1.5:总表压应以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规章范本》所规定的最大充灌度和15充灌温度为依据进行计算;或2)1.75乘以所装运物质在50时的蒸笔压力减去100kPa,但最低试验压方应为100 kPa;或
3)1.5乘以所装运物质在55t:时的蒸气压力减去100kFa,低最低试验压为应为100kPa。第二个值由下面的方法球确定;所装运物质静压的2倍-但最低试验压力成为水的静压的2借倍,5.4.6跌落试验
5.4.6.1适用范围:用于各种中型散装容器GB 19434.6—2004
5.4.6.2试样准备:根据中型散装容器的设计类型,装运固体的要充灌至不低于其容量的95%,装运液体的要充灌至不低于其窄量的98%。减压装置应固定在不工作状态,或将其拆下并将开口堵塞,中型散装容器的试验应在受试样品及其内装物的温度降至一18亡或更低时进行。采用这方法试验的样品可以免除6。2规定的处理。如果受试样品的材料在一18℃或更抵温度时能够具有足够的延展性和抗拉强度,世可以不考虑这项温度处理条件。试验的被体应保持液体状态,必要时可瘀加防冻剂。5.4. 6.3试验方法:按 SN/T 0987. 3 中 6. 3. 6. 3 的要求进行。5.4. 6、4跌落高度:见表4。
表 4跌落高度
[级包婆
Ⅱ级包装
扭级包装
单位为米
5.4.6.5拟装液体的箱体跌落试验时,如使用另种物质代替,这种物质的相对密度及粘度应每待运输物质相似,也可用水来进行跌落试验,其跌落高度如下:)如待遠物质的相对密度不超过1.2,跌落离度见轰4,b)如待运物质的相对密度大于1.2,应根据待运物质的相对密度&计算(四舍五入取第一位小数)其跌落高度,见表5。
表 5 跌落高度的计算
I级包装
6检验规测
级包装
亚级包装
单位为米
6.1制造1应保证所生产的复中型散装容器符合本标准规定,并由有关检验部门按本标准检验。用广有权挖本标推的规定,对接收的产品提出验收检验。6.2检验项口:按本标准第4 章、第5 章的要求逐项进行检验。6.3复合中型散装容器有下列情况乏一时,应进行性能检验:新产品投产或老产品转产时进行牡能捡验: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如果中型散装容器与其设计类型仅存在细的差别,如外部尺寸稍徽缩小等,可允许对此中型散装容器采用选择性试验;
在正常生产时,每半年一次;
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一出广检验结果与上次性能检验结果有较人差异时: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性能检验。6.4判定规则:按标准的要求避项进行检验,若每项有个样品不合格则判断该项不合格,若有一项不合格则评定该批产品不合格。
6.5不合格批处理:不合格批中的复合中型散装穿器经剔除后,再次提交检验,其严格度不变。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