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行业标准(SJ) > SJ 20706-1998 PCI局部总路线规范
SJ 20706-1998

基本信息

标准号: SJ 20706-1998

中文名称:PCI局部总路线规范

标准类别:电子行业标准(SJ)

英文名称: PCI local bus specification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1998-03-18

实施日期:1998-05-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13549434

标准分类号

中标分类号:>>>>L7035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页数:260页

标准价格:65.0 元

出版日期:1998-05-01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单位:电子工业部第六研究所

归口单位: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

标准简介

本规范规定了微型计算机系统PCI局部总线规范。确立了从规范向未来的系统要求升级的途径。主要内容包括:PCI局总总的范围、引用文件、信号定义、总线操作、电气规范、机械规范、配置空间、66MHzPCI规范以及附录等部分。本规范适用于采用不同厂商的微处理器设计制造的满足移动计算机应用、台式计算机应用、和部分服务器应用平台的32位或64位微型计算机系统的PCI部件和附加板产品。 SJ 20706-1998 PCI局部总路线规范 SJ20706-1998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军用标准FL7035
SJ 207061998
PCI局部总线规范
PCI Local bus specification
1998-03-18发布
1998-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批准前言
PCI SIG 前
引用文件
规范内容
PCI局部总线的应用
3.4PCI局部总线概述
3.5PCI局部总线的特色和优点
信号定义
信号类型定义
引脚功能组
系统引脚
地址与数据引脚
接口控制引脚
仲裁引脚(只对总线主设备)
差错报告引脚
中断引脚(任选)
高速缓冲存储器支持引脚(任选)附加的信号
4.2.964-位总线扩展引脚(任选)4.2.10TAG/边界扫描引脚(任选)4.3边带(Sideband)信号
4.4中央资源功能
5总线操作
KAoNrKAca-
5.1.总线命令
5.1.1命令定义
5.1.2命令使用规则
5.2PCI协议的基本原理
基本传送控制
字节对齐
总线的驱动和转换
交易排列次序
组合,合并,折叠
总线交易
读交易
写交易
交易终止
仲裁信号协议
快速背对背交易
仲裁停放
自标设备延返
主设备数据延退
仲裁延迟
互斥访间
互斥访间的开始
互斥访问的继续
5.6.3对锁定代理的访间·
互斥访问的完成
5.6.5对Lock#和回写高速缓冲存储器一致性的支持完全的总线锁
5.7其它总线操作
设备选择
特殊周期
地址/数据步进·
配置周期
中断确认
差错功能
奇偶校验
差错报告
高速缓存支持
高速缓存状态的定义
支持的状态转换
定时图
通写高速缓存支持
仲裁注意
64位总线扩展
PCI 上64位导址
5.11特殊设计的考患
电气规范
15V和3.3V转换路径
动态和静态驱动规范
6.2部件规范
5V信号环境
3.3V信号环境
定时规范
6.2.4不正确输入和亚稳度
售主提供信息的规范
引脚分布建议
KAoNrKAca-
(103)
6.3系统(主板)规范
时钟时滞
系统定时预算
物理需求
连接器引脚分配
扩展板规范
电路板引脚分配
功率需求
物理需求
机械规范
7.2扩展卡物理尺寸及公差
连接器的物理描述
平面板实现
配置空间
配置空间的组织结构
配置空间的功能…
设备标识
设备控制
设备状态
其它功能
基地址
8.3PCI扩充ROM
8.3.1 PCI 扩充 ROM 的内容
8.3.2上电自检(POST)程序
8.3.3PC-兼容的扩充ROM
重要产品数据(VPD)
VPD 的重要性
VPD 的位置
VPD数据结构·
VPD的格式
VPD 例子
设备驱动程序,
系统复位
用户自定义配置项
PCF定义
PCF例子
966MHzPCI技术规范
设备实现考虑·
配置空间
代理结构
66MHz使能(M66EN)引脚定义
电气规范
66MHzPCI路径转换图.
信号环境
定时规范
售主提供的规范
系统(平面型)规范
iiKAoNrKAca-wwW.bzxz.Net
(205)
(205)
(206))
(209)
时钟不定性
上拉电阻
系统定时安排
物理要求
连接器引脚分配
附加板规范
附录 A
特殊周期消息(补充件)
状态机(补充件)
附录B
操作规则(补充件)
附录C
附录 D
分类码(补充件)
附录E系统交易排列次序(补充件)附录F术语(参考件)
本规范是根据PCISIG(SpecialInterestGroup)发布的《PCI局部总线规范2.1》(1995)制定的,其技术内容,编写规则与之等同。PCI的概念始于美国Intel公司,英文全称为:PeripheralComponentInterconnect。1991年Intel公司联合世界上多家公司建立的PCISIG是国际上徽型计算机界的行业协会,该协会的主要任务是致力于促进PCI局部总线工业标准的发展。现今的PCISIG有成员单位约500家。通过投票选举产生的9家公司组成PCISIG指导委员会,负责管理SIG的业务并督察有关修订PCI规范的各种建议。PCISIG制定的《PCI局部总线规范1.0》版于1992年公开发布。经过修订后1993年发布了2.0版,1995年又发布了2.1版,并于1995年6月1日开始实施。PCI厨部总线是微型计筹机系统上的处理器/存储器与外围控制器部件,外围附加板之间的互连机构。《PCI局部总线规范2.1》规定了互连机构的协议、电气、机械以及配置空间规范,在电气方面还定义了使用5V和3.3V的信号环境。&PCI局部总线规范2.1》是当今各种微型计算机系统普遍遵循的T业标准之一。但从PC规范诞生以来国内尚未制定过相应的标准。迅速将些国际上先进的行业标准转化为我国的行业标准有利于满足我国微型计算机产品的设计制造和应用的需要。依据《PCI局部总线规范2.1》制定本规范时,为便于对照,保留了原国际行业标准的前言,同时增加了前言、第1章范围、第2章引用文件,因而将原国际行业标准的每一章的编号都加2,即原来的第1章变成本规范的第3章,第2章变成本规范的第4章,依次类推,各章中的条号及内容不变。同时,还将原国际行业标准中按章编号的图题号,表格号分别改为统一编号。《PCI局布总线规范2.1》体系结构设计的出发点在于其开放性、高带宽、长生命周期、可靠性、合适的性能价格比、与现今仍广泛使用的基于ISA、EISA或MC的系统附加板的兼容性和继续使用的灵活性。例如:该总线规范所规定的32位或64位多路复用的地址数据线以及允许突发工作方式,有效地克服了传统的PC总线所难以克服的数据瓶颈。在33MHz主频工作时,对应于32位或64位的数据通路带宽达到132MB/s或264MB/s;在66MHz主频工作时,对应于32位或64位的数据通路,带宽达到264MB/s或528MB/s。
PCI局部总线规范2.1》独立于处理器的设计,使得该总线规范能满足跨平台的应用需要,同时该总线规范的多主能力还允许任何PCI主设备能对等访问任何主设备!目标设备。
iiiKAoNiKAca
本规范取代早期文件
PCI SIG前言
本文件包含PCI局部总线2.1版的协议、电气和机械特性的正式规范。作为修订版,本文件于1995年6月1日生效,它取代1993年4月30日发布的《PCI局部总线规范2.0叛势。
文件中的约定
在本文件中使用下列名称和习惯用法:有效的,无效的(asserted,deasserted)沿,时钟沿(edge,clock edge)保留的
(reserved)
信号名(signal names)
信号范围(sigalrange)
实现要点(implementation notes)术语“有效的”和“无效的”是指在时钟沿到来时,信号全局可见状态!而不是信号的转换。
术语“沿”和“时钟沿”都是指时钟的上升沿。对于 PCI 总线,只有在时钟的上升沿才对定时信号有重要意义。在信号名的末尾有#符号则表示此信号为低电平有效,信号名末尾不带#,则表示此信号高电平有效。
“保留的”,是指在本次没定义的内容或没有定义的状态或信息。PCI规范的任何保留域都是不允许使用的,所有PCI规范的域只能由PCISIG通过法律来修改.使用任何PCI保留域都将会引起PCI不兼容,产品的功能将不能在现在的规范或将来版本的PCI规范中得到保证。信号名用黑体表示。在第一次提到一个信号时,写出它的全称并在括号里给出它的缩写,以后再提这个信号时,就用它的缩写。
信号名后跟着一个方括号围住的范围,例如:AD[31::00],表示一个逻辑相关信号的范。方括号里第一个数表示范围的最高位,后一个数表示最低位。
实现要点括在方框内,它不属于PCI规范部分,仅在阐明某个问题和图示时用。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军用标准PC局部总线规范
PCI Local bus specification
SJ20706--1998
本规范规定了微型计算机系统的PCI局部总线规范。确立了从本规范向未来的系统要求升级的途径。主要内容包括:PCI局总总线的范围、引用文件、信号定义、总线操作、电气规范、机械规范、配置空间、66MHzPCI规范以及附录等部分。本规范适用于采用不同广商的微处理器设计制造的满足移动计算应用、台式计算应用和部分服务器应用平台的32位或64位微型计算机系统的PCI部件和附加板产品。2引用文件
GB1988一89信息处理信息交换用的七位编码字符集GB/T4880—91世界语种代码
IEEE1149.1--1995标准测试存取口和边界扫描体系结构EEE12751994引导(初始化,配置)周件核心要求和实践MIL-STD—1344--1995方案A:电子连接器的测试方法IEEE1394—1995高性能串行总线(1394总线)3总则
3.1规范内容
PCI局部总线是具有地址、数据多路复用的高性能32位或64位总线。该总线在于作为一种互连机构,将高集成度的外翻控制部件、外围附加板与处理器/存储器系统联系起米。
PCI局部总线规范2.1版包含为PCI总线部件及扩展板制定的协议,电气规范、机规范和配置规范。电气定义提供5V和3.3V信号环境。PCI局部总线规范定义PCI便件环境,如需得到更多的信号,请与PCISIG联系,可获得“PCI设计指南”和“PCIBIOS规范”。关于怎样加入PCISIG或怎样获得这些件见本章第6条(3.6)。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1998-03-18发布rkAoNikAca
1998-05-01实施
3.2动机
SJ 20706—1998
面向图形的操作系统象WTNDOWS、OS/2已使标准PCI/O结构成为处理器和显示设备间的瓶颈。若把需要高带宽功能的外移到靠近系统的处理器总线,则可消除这个瓶颈。当使用“局部总线(iocalbus)”设计时,可以看到图形用户接口(GUIs)和其它具有高带宽需求的功能(如全屏动画视频、SCSI和网络等)的性能都有明显的改善。
使用局部总线设计带来的优点已促进局部总线实现了几个修订版本,它所带来的利益是在PC工业界,一种开放的标准系统I/O总线已经清晰地显示出米,因此制定种新的标准局部总线以简化设计,降低成本,增加局部总线器件和附加卡的可选性是非常重要和完全必要的。
3.3PCI局部总线的应用
PCI局部总线已按初期的目标制定出来了。这个目标是:建立一个工业标准的具有高性能的局部总线体系结构。这种总线体系结构提供低成本且允许将来修改。基本点是在今天的系统中建立一个新的性能价格点,重要的是新标准要能适应将来的系统需要,并且可应用在跨越多种平台和体系结构的系统中。图1显示了PCI局部总线的多种规格。
服务器
高档台式机
中、低档台式机
移动计算
64 位升级途径
自动配
X86体系结构
处理器系列
Alpha AXP
处理器系列
图1PCI局部总线应用
未来的 CPU
PCI局部总线不仅能适应从低档到高档台式机的应用,而且能通过部门服务器满足各种移动应用需要。新标准充分估计到移动环境的3.3V需求以及即将到来的台式机应用从5V转到3.3V的需要,PCI局部总线规定两种电压,并在它们中间描述了一条明确的迁移路径。
SJ 20706—1998
PCI部件和附加卡接口与处理器是独立的,使得这些部件和卡可以有效地转换到使用多处理器结构的下一代处理器。与处理器的独立性使PCI局部总线能对·IO功能优化,使具有处理器/存储器子系统的局部总线能并发操作,从而接纳多个高性能的外围,包括图形、动画视频、局域网、SCSI、FDDI和硬盘驱动器等。高质量增强视频和多媒体显示(即HDTV和3维图形)及其它高带宽IO将不断地要求增加局部总线带宽,32位数据、地址线已扩展为64位,双倍的总线带宽可以提供对32位和64位PCI外围向前和向后的双向兼容。向前和向后兼容的66MHz规范也定义了,它加倍了33MHz定义的带宽能力。
PCI周部总线对基于PCI系统的用户还提供个好处,即配置寄存器由PCI部件和附加卡来定义,具有内含自动配置软件的系统为用户提供真正的易用系统,在加电时系统可自动配置PCI附加卡。
3.4PCI周部总线概述
图2的方框图显示了典型的PCI局部总线系统体系结构。这个例子并不是要暗示任何特殊结构限制。在这个例子中,处理器/高速缓存/存储器子系统通过PC1桥连接到PCI总线。这个桥提供一个低延时路径,使处理器能够直接存取任何映射在存储器或I/O地址空间的PCI设备。它还提供一个高带宽路径,允许PCI主设备直接到生存储器存取。这个桥可以有选择地包含诸如数据缓冲/滞后以及PCI中央功能(例如:仲裁)等各种功能。
处理器
桥/存储器
控制器
PCI局部总线
扩展总线
.音频
基本IO
ISA/EISA-MicroChannel
图2PCI系统框图
TTTKAONr KAca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