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4653-1984 红外辐射涂料通用技术条件
GB/T 4653-1984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4653-1984

中文名称:红外辐射涂料通用技术条件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 General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infrared radiation coatings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1984-08-20

实施日期:1985-05-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181196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涂料和颜料工业>>87.040涂料和清漆

中标分类号:化工>>涂料、颜料、染料>>G50涂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页数:6页

标准价格:8.0 元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84-08-20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单位:上海市能源研究所

归口单位:信息产业部(电子)

发布部门:国家标准局

主管部门:信息产业部(电子)

标准简介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红外辐射涂料产品(以下简称涂料)。涂料可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等部门的加热设备上,提出辐射出射度或改变辐射能谱分布,以获得显著的节能效益。 GB/T 4653-1984 红外辐射涂料通用技术条件 GB/T4653-1984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红外辐射涂料通用技术条件
The general technical spectfications oninfrared radiatlon paints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红外辐射涂料产品(以下简称涂料)UDC667.81*538
.2 - 15
GB4653—84
徐料可广泛应用丁工业、农业等部门的加热设备上,提高辐射出射度或改变辐射能谱分布,以获得显著的节能效益。
1配方、温度,类型与基体
1.1配方
涂料由辐射材料,粘结剂和稀释剂配制而成。1.2适用温度范围
200℃以下;
200 ~600 C1
600~1200℃。
1.3类型
有机粘结剂型涂料;
无机粘结剂型涂料。
1.4基体
金属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
2技术条件
2.1涂料性能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技术文件及工艺配方制造。2.2涂料应具有宜于徐复工艺(侵、刷、喷)的悬浮性,搅拌均勾后的料浆,在1小时内应无分现象。
2.3应提供适宜丁涂复工艺(没、刷、喷)的粘度性能,每批产品捡测偏差不得超过规定值的10%。2.4涂层对基体的粘结牢度。有机粘结剂型涂料按圆滚线划痕法测定,应不低工3级标准,无机粘结剂型涂料采用落球冲击法测,在承受2000gcm的冲击后,涂层应无裂纹,无剥落。2.5耐冷热交变性能。试样从室温加热至规定的温度,然后冷却至室温,反复次,月测涂层表面无粉化、无鼓泡、无裂纹、无剥落。2.6有机粘结剂型涂料的耐湿热性能。在潮态条件下能正常丁作,涂层无起泡、无脱落。2.7应至少给出波长在2.5~15微米(μm)区间的涂层光谱发射率z,每批产品检测值与基准信进行比较时,的最大负偏差应不超过0.05。2.8涂层的法向1全发射率En应不低丁0.85。2.9抗老化性能。试样经500h超温试验后,涂层无粉化、无鼓泡、无裂纹、无剥落,法问全发射率值亦成不概于第2.8条规定值的95%。2.10凡应用于食品、生活用品、农付产品等行业的红外辐射涂料,应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对含有放射性元素的涂料,其含量应符合国家标准。国家标准局19840820发布bZxz.net
1985:0501实施
GB4653--84
2.11料浆内不得含有杂物、瓶、罐、听等容器应完整无损,标志、包装应符合产品规定。2.12经密封包装的涂料产品,其有效使用期应大于半年。a试验方法(附录A)
4检验规则
4.1涂料产品须经生产厂质量检验部丁检验合格后才可出厂,并附有产品合格证书。4.2涂料产品的试验分为出厂试验和型式试验。4.3出[试验
4.3.1按本标准第2.11条逐件检查验收。4.3.2按本标准第2.2、2.3条进行抽样检查,抽样率为总数的1%。4.3.3按本标准第2.4、2.5条要求,应制作试样后检测,试样不少于3件。4.4在下列情况下,应按本标准第2.2、2.3、2.4、2.5、2.6、2.7、2.8、2.9、2.10、2.11条的要求进行型式试验。
4.4.1新产品试制完成时:
4.4.2正常产品每半年至少-次,4.4.3当原料、配方、工艺有重大改变时,4.4.4一度停产而恢复生产时。
4.5作型式试验的抽样产品与试样,可抽数量应各不少于3件,若其巾有1件不符合本规定的任何一条要求时,则应在同一批产品中再抽取双倍数量的产品并制作试样进行试验,若仍有1件不符合要求,则该批产品定为不合格。
5标志、包装、贮存
5.1标志
瓶、罐、听等穿器外表应贴包括如下内容的标签:5.1.1产品型号、名称:
注册商标,
5.1.3重量
5.1.*生产「、出厂日期,
5.1.5存期限;
5.1.6注意事项(如易燃、易腐蚀、有毒、防冻)。5.2包装
5.2.1涂料产品容器的材质不得与涂料起化学作用。5.2.2包装必须密封,防止外溢。易碎、易损及易变形的穿器,必须采用木箱或瓦楞纸箱进行包装。
5.2.3,包装箱应用文字注明,
建,产品型号,
b.制造厂名:
重量,数量:
d,箱子外形尺寸,
e:收货单位与地址
f。“易碎品”、“小心轻放”、“防潮”、“不得倒置”等标志。5.2.4箱内应附有产品合格证及有关技术说明书。5.3贮存
GB4653—84
产品应密封后贮存在下燥通风仓库内,严禁火种。5.8.1
5.3.2易燃、易腐蚀及有毒品按国家有关规定贮存。A.1悬浮性试验(第2.2条)
GB 4653—84
附录A
测试方法
(参考件)
按工艺配比的料浆,取200ml,经搅拌均勾后放置在最杯内,静置1h,观察料浆面,应尤清液和分层现象。
A.2粘度试验(第2.3条)
采用涂-4粘度计,按GB1723—79《漆膜粘度测定法》进行。A.3粘结牢度试验(第2.4条)
A.3.1有机粘结剂型涂料按GB1720一79《漆膜附着力测定法》进行。A.3.2无机粘纬剂型涂料按GB1732—79《漆膜耐冲击测定法》进行。A.4耐冷热交变性能试验(第2.5条)按照规定工艺,将料浆加涂在50×120×(1~1.5)mm表而经处理的金腹试片上,制备成试样,至少4件,其中3件放置在加热炉内温至规定温度,保持30min,迅速取l,立刻在5(~60m/min的风速下冷却至室温,连续循环5次,应与另1件未经试验的试样进行比较检查,并符合第2.5条要求。金属试片材质可根据试验选择,般600℃以下可用碳钢、不锈钢等材料,600℃以上可用不锈钢等材料。
耐热温度应按产品温度划分,200℃以下取产品最高使用温度的1.30倍,200~600℃取产品最高使用温度的1.10倍;600~1200℃取产品最高使用温度的1.05倍。A,5耐湿热性能试验(第2.6条)按GB1740—79《漆膜耐湿热测定法》进行。A.6光谱发射率以测试(第2.7条)光谱发射率e,的表达式为:
式中:M(-T)—涂层试样在温度为,波长为的^间隔内的光谱辐射出射度,W/m·μ)M,(^.T)与试样同温度T,同波长?的△^间隔时黑体表面光谱辐射出射度,W/m2μm)。A.6.1测试条件
试验温度T(K)值,可按涂料的工作温度范围内选取,光谱发射率ε:的波段,应至少给出2.5~15微米(μm)范围。A,6.2 测试装置
理,推荐用“700—1200K涂展及材料的红外光谱法向发射率测定仪”注,许勒常、邵介称、符瑞华《700一1200K涂层及材料的红外光谱法向发射率的测定》工理热物理学报第5卷第 1 期(1984年)PP75—81。
b。在国家颁发统一测试方法前,凡经有关部门和专家认可,并通过鉴定的其它光谱发射率测试装置。
A.6.3数据分析
GB 4653—84
入作图比较检测值与基准值。
最大负偏差41≤0.15
.(μm)
光谱发射率曲线示意图
”涂料产品基准曲线
”涂料实测曲线。
A,7法向全发射率测试(第2.8条)法向全发射率8的表达式为
M-n(T)
Mb\n(T)
式中:M,n(T)—温度为T时,与涂层试样垂直方向上的全波长辐射出射度,W/m2,温度为T时,与黑体表面垂直方向上的全波长辐射出射度,W/m。Mh*n(T)
A.7,1测试条件
试验温度T(K)值,可按涂料的工作温度范围内选取。A,7.2測试装置
a。推荐用“中温法向全发射率测定仪”。注:许数堂,邵介苏,何延才《热辐射率测试装置的研究》红外技术第1期(1980)PP14一26。b,按光谱发射率e波谱进行积分运算:geaMba.Td2.
Jo Mba.rda
式中:,一
光诺发射率:
与e同温度T时的黑体的光谱辐射出射度,W/(m2·μm)。(A2)
c,在家颁布统一测试方法前,凡经有关部门和专家认可,并通过鉴定的同类测试装置。A.B抗老化性能试验(第2.9条)将料浆加涂在试片上,试片材质按本标准第A.4条使用温度规定选取,尺寸按测定祛向余发射率e的要求制作,试验时,把3件试样置于高温炉或恒温箱内保温,分别按涂料最高使用温度的1.05~1.30倍(见第A,4条规定),经500h长期热处理后,仍按本标准第2.7、2.8条进行检查。A.9试样制备法
按GB1727一79《漆膜一般制备法》制作。。
附加说明:
46538年
本标准由国家标准局提出,由全国能源基础和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上海市标准计量管理局归本标准由上海市能源利用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砖酸盐研究所、上海市红外与遥感学会单位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仲明、工声广,夏继余、周若楠、徐列炜。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