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4700.7-1998 硅钙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红外线吸收法和燃烧碘酸钾滴定法 测定硫量
GB/T 4700.7-1998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4700.7-1998

中文名称:硅钙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红外线吸收法和燃烧碘酸钾滴定法 测定硫量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 Chemical analysis methods for silicon-calcium alloys - Infrared absorption method and combustion potassium iodate titration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sulfur content

标准状态:已作废

发布日期:1998-01-02

实施日期:1999-07-01

作废日期:2007-09-29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172381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冶金>>金属材料试验>>77.040.30金属材料化学分析

中标分类号:冶金>>金属化学分析方法>>H17半金属及半导体材料分析方法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替代GB/T 4700.7-1988;GB/T 4700.8-1988;调整为YB/T 5317-2006

采标情况:=JIS G1324-89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书号:155066.1-15906

页数:平装16开, 页数:9, 字数:12千字

标准价格:8.0 元

出版日期:2004-04-02

相关单位信息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单位:吉林铁合金厂3

归口单位: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发布部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主管部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用红外线吸收法及燃烧碘酸钾滴定法测定硫量。本标准适用于硅钙合金中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0.005%~0.070%。 GB/T 4700.7-1998 硅钙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红外线吸收法和燃烧碘酸钾滴定法 测定硫量 GB/T4700.7-1998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GB/T4700.7--1998
本标准在技术内容上与JISG1324:1989《硅钙合金化学分析方法》中\7.3燃烧碘酸钾滴定法和7.5红外线吸收法测定硫量等效。本次修订将GB/T4700.7-1988及GB/T4700.8--1988合并为一个标准,包括:方法1红外线吸收法定硫量和方法Ⅱ燃烧碘酸钾滴定法测定硫量。与原标准比较,红外线吸收法技术内容增加规定“每次分析后清扫仪器中的粉尘”;燃烧碘酸钾滴定法的测定范围由“.0.070%\改为“0.005%~0.070%”,试样熔融温度由1400~1450℃\改为1350~1400℃”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T4700.7--1988《硅钙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红外线吸收法测定硫量》及GB/T4700.8—1988《硅钙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燃烧碘酸钾滴定法测定硫量》。本标准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治金工业部提出。本标准由原冶金部信息标准研究院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新余钢铁有限公司、吉林铁合金厂、湖南铁合金厂。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付韬、董明学、黄荣清、张水菊、张玉兰、黄静。本标准于1988年首次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硅钙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红外线吸收法和燃烧碘酸钾滴定法测定硫量
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calcium-siliconThe infrared absorption method and the combustion-potassiumiodate titration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sulfur content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红外线吸收法及燃烧碘酸钾滴定法测定硫量。本标准适用于硅钙合金中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0.005%~0.070%。2方法I红外线吸收法测定硫量
2.1方法提要
GB/T 4700. 71998
代替GB/T4700.7--1988
GB/T 4700. 8—1988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试样于高频感应炉的氧气流中加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由氧气载至红外线分析器的测量室,二氧化硫吸收某特定波长的红外能,其吸收能与二氧化硫浓度成正比,根据检测器接受能量的变化可测得硫量。
试剂及材料
高氯酸镁:无水、粒状。
烧碱石棉:粒状。
玻璃棉。
钨粒:硫量小于0.0002%,粒度0.8~1.4mm。锡粒:硫量小于0.0003%,粒度0.4~~0.8mm。纯铁:纯度大于99.8%,硫量小于0.002%,粒度0.8~1.68mm。氧气:纯度大于99.95%,其他级别的氧气若能获得低而一致的空白时,也可以使用。动力气源:氮气或压缩空气,其杂质(水和油)小于0.5%。素质埚:外径×高度,23mm×23mm或25mm×25mm,并在1200C的高温加热炉中灼烧4h或通氧灼烧至空白值为最低。2.2.10埚钳。
2.3仪器及设备
2.3.1红外线吸收定硫仪(灵敏度为0.1×10-6),其装置如图1: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8-12-07批准160
1999-07-01实施
GB/T 4700.7-1998
1—氧气瓶;2--两级压力调节器;3-洗气瓶;4、9—-干燥管5—压力调节器;6--高频感应炉;7—燃烧管;8—-除尘器;10-流量控制器;11--二氧化硫红外检测器图1红外线吸收定硫仪装置图
2.3.1.1洗气瓶(图注3):内装烧碱石棉(2.2.2)。2.3.1.2干燥管(图注4、9):内装高氯酸镁(2.2.1)。2.3.2气源
2.3.2.1载气系统包括氧气容器、两级压力调节器及保证提供合适压力和额定流量的时序控制部分。2.3.2.2动力气源系统包括动力气(2.2.8)、两级压力调节器及保证提供合适压力和额定流量的时序控制部分。
2.3.3高频感应炉
应满足试样熔融温度的要求。
2.3.4控制系统
2.3.4.1微机处理机系统包括中央处理机、存储器、键盘输人设备、信息中心显示屏、分析结果显示屏和分析结果打印机等。
2.3.4.2控制功能包括自动装卸埚和炉台升降、自动清扫、分析条件选择设置、分析过程的监控和报警中断、分析数据的采集、计算、校正处理等。2.3.5测量系统
主要由微处理机控制的电子天平(感量不大于1.0mg),红外线分析器和电子测量元件组成。2.4、试样
试样应通过0.125mm筛孔。
2.5分析步骤
2.5.1试样量
称取0.200~~~0.250g试样。
2.5.2空白试验
随同试样做空白试验。
2.5.3分析准备
调试检查仪器,使仪器处于正常稳定状态,并选用最佳分析条件,2.5.4校正试验
2.5.4.1根据待测试样的含硫量,选择相应的量程或通道,并选择三个同种类型标样(待测试样含碳量应落在所选三个标样含硫量的范围内)依次进行校正,测得结果的波动应在允许误差范围内。以确认系统的线性,否则应调节系统的线性2.5.4.2不同量程或通道,应分别测其空白值并校正。当分析条件变化时,应重新测定空白并校正。161
2.5.5测定
GB/T 4700.7—1998
2.5.5.1按待测试样的含硫量范围,分别选择最佳分析条件。2.5.5.2将称取的试样(2.5.1)均匀置于三只预先盛有0.5000g锡粒(2.2.5)垫底,其上有0.3000g纯铁(2.2.6)的埚(2.2.9)内,然后再依次均匀覆盖0.4000g纯铁(2.2.6)和1.500g钨粒(2.2.4),开始分析.直至读取分析结果。
三份试样的分析结果应在允许差范围内,否则应补充分析,取三份相接近的结果,求其算术平均值报出。
2.5.5.3每次分析后清扫仪器中的粉尘。2.6允许差
实验室之间分析结果的差值应不大于表1规定的允许差。表1允许差
0. 005 ~~ 0. 015
>0. 015~~0. 025
3方法
燃烧碘酸钾滴定法
3.1方法提要
充许差
>0. 025--0. 045
>0.045~0.070
允许差
试样在氧气流中燃烧,硫全部氧化为二氧化硫,被酸性淀粉溶液吸收后,用碘酸钾标准溶液滴定。3.2试剂及材料
本标准所用水均为煮沸过驱尽二氧化碳,并已冷却的蒸馏水。3.2.1
氧气:纯度大于99.5%。
高温燃烧管:内径×长度,20mm×600mm或24mm×600mm,瓷舟:预先在1200C的高温炉中加热灼烧4h.冷却备用。高纯铁:硫量小于0.0010%。
五氧化二钒:粉状,硫量小于0.0010%。硅胶、活性氧化铝或高氯酸镁。碱石灰或氢氧化钠:粒状。
铬酸饱和硫酸:于硫酸(p1.84g/mL)中加人重铬酸钾或铬酸酐使其饱和,使用其上部澄清液。淀粉溶液:称取1.0g可溶性淀粉于300mL烧杯中,加人5mL水,调勾:加入50mL沸水,不3.2.9
断搅拌,于电炉上煮沸约1min,取下冷却。另取1.5g碘化钾溶解于10mL水巾,将此溶液加人淀粉溶液中,用水稀释至100mL,混勾。3.2.10吸收液或参照液:移取60ml.盐酸(1.5+98.5).加人2mL淀粉溶液(3.2.9)、2~3滴碘酸钾标准溶液(3.2.11),使溶液呈淡蓝色,此溶液使用时配制二瓶.其中一瓶测定时用作吸收液;另-瓶用作判断滴定终点的参照液。
3.2.11碘酸钾标准溶液
3.2.11.1配制:称取0.2225g碘酸钾基准试剂、1g碘化钾和0.10g氢氧化钠溶解丁水中,并稀释至1000mL,混匀。
3.2.11.2标定:称取0.5000g与试样组成类似的标准试样,按3.5.3进行。空白试验按3.5.2进行。按公式(1)计算碘酸钾标准溶液对硫的滴定度:T=
(V. ---V) X 100
碘酸钾标准溶液对硫的滴定度,g /mL;式中:T-—
mi—标准试样量,g;
S-标准试样的含硫量,%;
GB/T 4700.7-—1998
VI.—-滴定标准试样所消耗碘酸钾标准溶液的体积,mL;V。——-滴定空白试验所消耗碘酸钾标准溶液的体积,mL。3.3仪器及装置
3.3.1定硫装置如图2。
1氧气瓶;2一氧气压力表;3一流量计;4一缓冲瓶:5一洗气瓶,内盛铬酸饱和硫酸;6十燥塔,内盛碱石灰或氢氧化钠(粒状);7一洗气瓶,内盛硫酸(p1.84g/mL);8-十燥塔.内盛硅胶、活性氧化铝;9两通活塞;10-高温燃烧炉(长约300mm):11-自动温度控制器(附电热偶),控制炉温在1400~1450C:12-高温燃烧管;13-瓷舟;14硅胶塞;15-于燥管;16吸收瓶(不带浮珠);17参比液;18—微量滴定管图2定硫装置示意图
3.3.2吸收瓶如图3。
3.4试样
试样应通过0.125mm筛孔。
3.5分析步骤
3.5.1试样量
称取0.5000g试样。
3.5.2空白试验
GB/T 4700.7—1998
图3吸收瓶
将预先盛有1g高纯铁(3.2.4)、0.25g五氧化二钒(3.2.5)的瓷舟(3.2.3)按3.5.3进行空白试验,测定数次取其平均值。
3.5.3测定
3.5.3.1连接定硫装置各部分,并检查气密性,加热高温燃烧管(图2注12),使管内温度控制在1350~1400C,移取40mL吸收液(3.2.10)于吸收瓶(图2注16)中。3.5.3.2将试样(3.5.1)移人预先盛有1g高纯铁(3.2.4)的瓷舟(3.2.3)中,再覆盖0.25g五氧化二钒(3.2.5),推人高温燃烧管(图2注12)中心高温部位,塞紧硅胶塞(图2注14)<特别注意密封),缓缓通入氧气使吸收液不回流。
3.5.3.3以约600mL/min的流量通人氧气使试样燃烧,将产生的二氧化硫导人吸收瓶(图2注16)中,对照参比液(3.2.10),用碘酸钾标准溶液(3.2.11)滴定至试液与参比液的淡蓝色相同,然后以900~1000mL/min的氧气流量由两通活塞(图2注9)控制间歇通氧3min,如吸收液褪色,则继续以碘酸钾标准溶液(3.2.11)滴定至试液与参比液的淡蓝色相同为终点。3.6分析结果的计算
按公式(2)计算硫的百分含量:S(%) = (V, -Vo)T
一滴定试样所消耗碘酸钾标准溶液的体积.mL;式中:V-
V。-—滴定空白试验所消耗碘酸钾标准溶液的体积,mL;164
GB/T4700.7-1998
T一一碘酸钾标准溶液对硫的滴定度,/mL;-试样量·g。
3.7允许差
实验室之间分析结果的差值应不大于表2规定的允许差表2允许差
0. 005 ~~0. 015
>0. 015 ~0. 025
允许差
>0.025-~0.045
>0. 045~0. 070
充允许差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