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4789.15-2003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数学、自然科学>>微生物学>>07.100.30
中标分类号:医药、卫生、劳动保护>>卫生>>C53食品卫生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5页
标准价格:8.0 元
出版日期:2004-01-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84-12-25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人:罗雪云、李风琴、李玉伟
起草单位:卫生部食品卫生监检所
归口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提出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卫生部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各类粮食、食品和饮料霉菌和酵母菌计数的检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各类食品和饮料中霉菌和酵母菌的计数。 GB/T 4789.15-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霉菌和酵母计数 GB/T4789.15-2003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ICS07.100.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789.15—2003
代替GB/T4789.15--199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霉菌和酵母计数
Microbiological examination of food hygiene-Enumeration of molds and yeasts2003-08-11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4-01-01实施
GB/T4789.15--2003
本标准对GB/T4789.15-1994&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进行修订。
本标准与GB/T4789.15—1994相比主要修改如下:按照GB/T1.1—2000对标准文本的格式和文字进行修改。修改并规范原标准中的“设备和材料”。-删去培养基和试剂中“4.3高盐察氏培养基”。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GB/T4789.15--1994同时废止。本标准的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罗雪云、李风琴、李玉伟。本标准于1984年首次发布,1994年第一次修订,本次为第二次修订。102
1范围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霉菌和酵母计数
本标准规定了各类粮食、食品和饮料霉菌和酵母菌计数的检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各类食品和饮料中霍菌和酵母菌的计数。2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4789.15—2003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4789.2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T4789.28一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染色法、培养基和试剂3设备和材料
3.1冰箱:0℃~4℃。
3.2恒温培养箱:25℃~28℃。
3.3恒温振荡器。
显微镜:10X~100×。
架盘药物天平:0g~500g,精确至0.5g。灭菌具玻塞锥形瓶:300mL。
灭菌广口瓶:500mL。
灭菌吸管:1mL(具0.01mL刻度)、10mL(具0.1mL刻度)。灭菌平皿:直径90mm。
3.10灭菌试管:16mm×160mm。
载玻片、盖玻片。
灭菌牛皮纸袋、塑料袋。
灭菌金属勺、刀等。
4培养基和试剂
4.1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附加抗菌素:按GB/T4789.28-2003中4.78规定。4.2孟加拉红培养基:按GB/T4789.28-2003中4.80规定。4.3灭菌蒸馏水。
检验程序
检验程序见图1。
GB/T4789.15—2003
6操作步骤
块状食品
25g+225mL无菌水
粉状食品
微成几个适当借数的称释液
被状食品
翻状食品
25mL+225mL无菌水
选择三个适宜稀释度,各取1mL加入灭菌平血内每皿加入适最培养基(可选用马铃等-葡萄期琼脂附加抗菌素、高盐察氏培养基或孟加拉红培养基)25℃~28℃54
荫落计数
6.1以无菌操作称取检样25g(mL)放人含225mL灭菌水的具玻塞锥形瓶中,振摇30min,即为1:10稀释液。
6.2用灭菌吸管吸取110稀释液10mL,注人灭菌试管中,另用1mL灭菌吸管反复吹吸50次,使霉菌孢子充分散开。
6.3取1mL1:10稀释液注人含有9mL灭菌水的试管中,另换一支1mL灭菌吸管吹吸五次,此液为1:100稀释液。
6.4按上述操作顺序做10倍递增稀释液,每稀释一次,换用一支1mL灭菌吸管,根据对样品污染情况的估计,选择三个合适的稀释度,分别在做10倍稀释的同时,吸取1mL稀释液于灭菌平Ⅲ中,每个稀释度做两个平血,然后将晾至45℃左右的培养基注人平血中,并转动平血使之与样液混勾,待琼脂凝固后,倒置于25℃~28℃温箱中,3d后开始观察,共培养观察5d。6.5计算方法:通常选择菌落数在10~150之间的平血进行计数,同稀释度的两个平皿的菌落平均数乘以稀释倍数,即为每克(或毫升)检样中所含霉菌和醇母数。稀释度选择及菌落报告方式可参考GB/T4789.2。
6.6报告:每克(或毫升)食品所含筹菌和酵母数以cfu/g(mlL)表示。7
骞菌直接镜检计数法
霉菌直接镜检计数法见附录A。
附录A
(资料性附录)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霉菌直接镜检计数法
常用的为郝氏舞菌计测法,本方法适用于番茄酱罐头。A.1设备和材料
A.1.1折光仪。
A.1.2显微镜。
A,1.3郝氏计测玻片:具有标准计测室的特制玻片。A.1.4盖玻片。
A,1.5测微器:具标准刻度的玻片。A.2操作步骤
GB/T4789.15—2003
A.2.1检样的制备:取定量检样,加蒸馏水稀释至折光指数为1.3447~1.3460(即浓度为7.9%~8.8%),备用。
A,2.2显微镜标准视野的校正;将显微镜按放大率90倍~125倍调节标准视野,使其直径为1.382mm。
A.2.3涂片:洗净郝氏计测玻片,将制好的标准液,用玻璃棒均匀的摊布于计测室,以备观察。A.2.4观测:将制好之载玻片放于显微镜标准视野下进行霉菌观测,一般每一检样观察50个视野,同一检样应由两人进行观察。
A.2.5结果与计算:在标准视野下,发现有筹菌菌丝其长度超过标准视野(1.382mm)的六分之一或三根菌丝总长度超过标准视野的六分之一(即测微器的一格)时即为阳性(十),否则为阴性(一),按100个视野计,其中发现有霉菌菌丝体存在的视野数,即为霉菌的视野百分数。105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