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4960.5-1996 核科学技术术语 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
GB/T 4960.5-1996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4960.5-1996

中文名称:核科学技术术语 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 Terminology of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adiation protection and safety of radiation sources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1996-03-31

实施日期:1996-10-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24090418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能源和热传导工程>>27.120核能工程

中标分类号:能源、核技术>>能源、核技术综合>>F04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GB 4960-1985

采标情况:ISO/DIS 921:1992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书号:155066.1-13211

页数:平装16开, 页数:50, 字数:91千字

标准价格:17.0 元

出版日期:1996-10-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85-02-26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人:潘自强、陈迪

起草单位: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所

归口单位:全国核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提出单位:中国核工业总公司

发布部门:国家技术监督局

主管部门: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领域中常用的基本术语及其定义。本标准适用于涉及电离辐射与辐射源安全的一切领域。 GB/T 4960.5-1996 核科学技术术语 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 GB/T4960.5-1996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27.1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960.5-1996
核科学技术术语
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
Glossary of terms: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Radiation protection and safety of radiation sources1996-03-31发布
1996-10-01实施
国家技术监督局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一般术语
辐射与源
辐射量和单位
实践的辐射防护…
源的安全
干预的辐射防护.
辐射防护设备与方法
辐射监测·
10辐射生物效应与职业保健服务防护与安全管理
附录AICRP-26号报告所定义的、目前仍在使用的一些剂量学量(补充件)·附录B中文索引(补充件)
附录C
英文索引(补充件)
100000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核科学技术术语
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
Glossary of terms:Nuclear scienceand technologyRadiation protection and safety of radiation sources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GB/T4960.5—1996
本标准规定了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领域中常用的基本术语及其定义。本标准适用于涉及电离辐射与辐射源安全的一切领域。2-般术语
2.1放射性radioactivity
某些核素自发地放出粒子或射线,或在发生轨道电子俘获之后放出X射线,或发生自发裂变的性质。
2.2放射性衰变radioactivedecay一种自发的核跃迁过程。在这种过程中放出粒子或射线,或发生轨道电子俘获并随后放出X射线,或发生自发核裂变。
2.3放射性半衰期T/2radioactivehalf-life放射性核素由于放射性衰变使其活度衰减到一半时所经过的时间。2.4衰变链decaychain
放射链radioactivechain
指这样的核系列,其中的每一个核通过放射性衰变(不包括自发裂变)而转变成下一个核,直到形成一个稳定的核为止。
2.5.放射性核素radionuclide
具有放射性的核素。
2.6宇生放射性核素cosmogenicradionuclide由宇宙射线与大气中的原子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放射性核素。2.7
原生放射性核素primordialradionuclide从地球形成的时候起存在于地球外壳的放射性核素(其中有\K、87Rb、以及铀系和针系衰变链中的放射性子体等)。
2.8电离事件ionizingevent
粒子与物质相互作用产生离子对或离子群的过程。2.9能量沉积事件energydepositionevent一个电离粒子或一组伴生的电离粒子将能量给予指定体积内物质的事件。2.10(电离)辐射(ionizing)radiation能够通过初级过程或次级过程引起电离事件的带电粒子或(和)不带电粒子。国家技术监督局1996-03-31批准1996-10-01实施
GB/T4960.5-—1996
在电离辐射防护领域中,电离辐射也简称为辐射。2.11源source
可以通过诸如发射电离辐射或释放放射性物质而引起辐射照射的一切。例如,发射氢的物质是存在于环境中的源,辐照消毒装置是食品辐照保鲜实践中的源,X射线机可以是放射诊断实践中的源,核电厂是核动力发电实践中的源等。2.12照射(受照)exposure
暴露于电离辐射之下。
2.13辐照irradiation
放射源或其它辐射源(如X射线机)发出的电离辐射使人或物受照的过程。2.14实践practice
任何引入新的照射源或照射途径、或扩大受照人员范围、或改变现有源的照射途径网络从而使人们受到的照射、或受到照射的可能性、或受到照射的人数增加的人类活动。2.15干预intervention
任何旨在减小或避免不属于受控实践的、或因事故而失控的源所致的照射或照射可能性的行动。2.16辐射防护radiationprotection放射防护radiologicalprotection研究保护人类(可指全人类、其中的部分或个体成员以及它们的后代)免受或少受辐射危害的应用性学科。有时亦指用于保护人类免受或尽量少受辐射危害的要求、措施、手段和方法。广义上辐射既包括电离辐射也包括非电离辐射,后者如微波、激光及紫外线等;狭义上则仅包括电离辐射。本标准中的辐射防护一词,专指电离辐射防护。2.17(源的)安全safety(of sources)确保源的正确运行或利用状态、预防事故或缓解事故后果,从而实现保护工作人员、公众和环境免遭过量辐射危害。
3辐射与源
3.1直接电离辐射directlyionizingradiation具有足够动能的、碰撞时能引起电离的带电粒子,如电子、质子、α粒子、重离子等,称为直接电离粒子。由直接电离粒子组成的辐射称为直接电离辐射。3.2间接电离辐射indirectlyionizingradiation与物质相互作用,能产生直接电离粒子的中性粒子,如中子、光子等,称为间接电离粒子。由间接电离粒子组成的辐射称为间接电离辐射。:3.3轿致辐射bremsstrahlung
·电磁场使带电粒子动量改变时发射的电磁辐射。3.4氢子体radondaughters
22Rn衰变产物中的短寿命子体,主要为213Po(Ra)、214Po(RaB)、214Bi(RaC)、21*Po(RaC)。3.5氢子体α潜能radondaughterαpotentialenergy氢子体完全衰变为210Pb(RaD)时所放出的α粒子能量的总和。3.6宇宙辐射cosmicradiation
来自太阳和外层空间的电离辐射,随海拔高度和纬度而变化。初始核辐射;早期核辐射initialnuclearradiation3.7
核爆炸发生后短时间内释放出来的核辐射(包括中子和辐射)。这个时间界限是人为地划定的,一般取十余秒或一分钟。
penetratingradiation
3.8贯穿辐射
GB/T4960.5—1996
在物质中穿透本领强的辐射。一般指辐射、X辐射和中子辐射等。3.9强贯穿辐射stronglypenetratingradiation在均匀单向辐射场中,对某一给定的人体取向,如皮肤敏感层的任何小块区域内所接受的当量剂量与有效剂量的比值小于10,则此种辐射称为强贯穿辐射。3.10弱贯穿辐射weaklypenetratingradiation在均匀单向辐射场中,对某一给定的人体取向,如皮肤敏感层的任何小块区域内所接受的当量剂量与有效剂量的比值大于10,则此种辐射称为弱贯穿辐射。3.11辐射品质radiationquality描述带电粒子(初级带电电离粒子或由不带电电离粒子产生的次级带电粒子)在物质中能量传递的微观空间分布的辐射特性。传能线密度即为描述辐射品质的方法之一3.12低LET辐射lowLETradiation直接产生的或通过次级带电粒子产生的各电离事件之间的距离以细胞核的尺度衡量比较大的辐射。一般指Y、X、β辐射和电子等。3.13高LET辐射highLETradiation直接产生的或通过次级带电粒子产生的各电离事件之间的距离以细胞核的尺度衡量比较小的辐射。一般指快中子、质子和α粒子等。3.14辐射源radiationsource
发射或能发射电离辐射的装置或物质。3.15天然辐射源naturalradiationsource天然存在的电离辐射源。它们产生的辐射也称为天然本底辐射,来源于下列三个方面:宇宙辐射,宇生放射性核素,原生放射性核素。3.16放射性气溶胶radioactiveaerosol含有放射性核素的固体或液体微小颗粒在空气或其它气体中形成的分散系。3.17放射性落下灰;放射性沉降物radioactivefall-out在核爆炸后形成的或核设施等释放所形成的、在重力等力作用下逐渐沉降的含有放射性物质的微尘。
3.18放射性流出物;放射性排出物radioactiveeffluence排入环境的放射性气溶胶、放射性气体或液态放射性物质。3.19放射性污染radioactivecontamination存在于所考虑的物质中或表面上的不希望有的放射性物质的量超过其天然存在量,并导致技术上的麻烦或危害。
3.20放射性废物radioactivewaste,radwaste含有放射性核素或被放射性核素所污染,其浓度或比活度大于审管机构确定的清洁解控水平,预期不会再被利用的废弃物。(该定义完全是从管理角度着眼的,放射性浓度等于或低于清洁解控水平的物质,从物理观点看仍是放射性的,但其放射性危害可以忽略)。3.21密封源sealedsource
一种密封在包壳或紧密覆盖层里的放射源。该包壳或覆盖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使之在设计的使用条件和正常磨损下,不会有放射性物质散失出来。3.22非密封源unsealedsource
不是密封源的放射源。
3.23点(辐射)源pointsource(ofradiation)线度远小于测量距离的辐射源。3.24非点(辐射)源extendedsource(ofradiation)GB/T4960.5-1996
源的尺寸相对于测量或计算的距离来说不能忽视,因而不能视为点源的辐射源。3.25模拟源simulated source
某种辐射源的仿制品。对于密封源来说,它的包壳结构和材料与真实放射源的完全相同;其模拟源芯的材料,在机械、物理和化学性质方面尽可能接近真放射源的材料,但所含的放射性物质仅为示踪量。
3.26辐射产生器
radiationgenerator
能产生诸如X射线、中子、电子或其他带电粒子等辐射的装置,它们可用于科学、工业或医学等领域。
3.27高能放射治疗机highenergyradiotherapyequipment放射性核素远距离治疗机和工作电压高于300kV的X射线机及其他类型的射线产生器。3.28辐照装置irradiationinstallations其中装有粒子加速器、X射线机或大型辐射源并能产生高强度辐射场的构筑物或设施。正确设计的构筑物提供屏蔽和其他防护,并装备用以防止误入高强度辐射场的安全装置(如联锁装置)。3.29核燃料循环nuclearfuelcycle与核能生产有关的全部活动,包括采矿、水冶、铀或针的加工与富集、核燃料制造、核反应堆运行、核燃料后处理、退役和放射性废物管理等各种活动,以及与上述各种活动有关的任何研究与发展活动。
3.30铀、针矿冶设施mineormillprocessinguranium/thoriumores含钳系或系放射性核素矿石的开采、水冶或处理设施。开采铀、针矿石的矿山系指任何开采含铀系或针系放射性核素的且其数量充足、品位值得开采的矿石的矿山;或者在与被开采的其他矿物共生时,其数量或品位均要求按审管部门的规定采取辐射防护措施的矿山。
铀、针矿石水冶厂系指任何处理上述矿山开采的放射性矿石,以生产物理或化学浓缩物的设施。3.31核设施nuclearinstallation以需要考虑安全问题的规模生产、加工、利用、操作、贮存或处置放射性物质的设施【包括其场地、建(构)筑物和设备)。诸如:铀加工、富集设施、核燃料制造厂、核反应堆(包括临界及次临界装置)、研究堆、核动力厂、乏燃料贮存设施和核燃料后处理厂等。3.32放射性废物管理设施radioactivewastemanagementfacility专门设计用于放射性废物操作、处理、整备、临时贮存或永久处置的设施。3.33放射性物质处理设施installationprocessingradioactivesubstances任何年处理量超过豁免活度浓度10000倍的放射性物质的处理设施。3.34放射性源项radioactivesourceterm关于一个给定源的放射性物质实际释放或可能释放的数据的一种描述。其中可能包括释放物的组成、数量、释放的速率和方式等。4辐射量和单位
本章给出的有关辐射防护中使用的量的术语,是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1990年建议书中定义的或引用的。有关ICRP26号出版物中定义的、目前我国辐射防护法规或标准中仍在使用的一些剂量学量的术语见附录A(补充件)。4.1剂量dose
某一对象所接受或“吸收”的辐射的一种量度。根据上、下文,它可以指吸收剂量、器官剂量、当量剂量、有效剂量、待积当量剂量和待积有效剂量等。4.2吸收剂量Dabsorbeddose
de除以dm而得的商,即:
GB/T4960.5--1996
式中:de——电离辐射授与质量为dm的物质的平均能量。4.3吸收剂量率DabsorbeddoserateD= dD/dt
式中:dD-时间间隔dt内吸收剂量的增量。4.4辐射权重因数Wrradiationweightingfactor为辐射防护目的,对吸收剂量乘以的因数,用以考虑不同类型的辐射对健康的相对危害效应。4.5当量剂量Hr.Requivalentdose辐射R在器官或组织T中产生的当量剂量Hr是器官或组织T中的平均吸收剂量Dr,r与辐射权重因数Wr的乘积,即
Ht.R=WRD.R
4.6组织权重因数Wtissueweightingfactor为辐射防护的目的,器官或组织的当量剂量所乘的因数,乘以该因数是为了考虑不同器官和组织对发生辐射随机性效应的不同敏感性。4.7有效剂量Eeffectivedose
当所考虑的效应是随机性效应时,在全身受到不均匀照射的情况下,人体所有组织或器官的加权后的当量剂量之和,即
式中:Hr
组织或器官T所受的当量剂量;
组织T的权重因数。
4.8当量剂量负担Hcequivalentdosecommitment对指定的群体来说,由于某一涉及照射危险的特定的事件、决策或实践所产生的在时间上持续进行的照射,平均每人的某一器官或组织所受的剂量率(H)在无限长时间内的积分。即H。=Hr(t)dt
4.9有效剂量负担E。effectivedosecommitment对指定的群体来说,由于某一涉及照射危险的特定事件、决策或实践所产生的在时间上持续进行的照射,平均每人所受的有效剂量率E在无限长时间内的积分,即:E.
4.10集体剂量collectivedose
对于-个给定的群体,群体内平均每个成员的剂量与该群体内成员数的乘积,其中用以确定剂量的器官要加以规定。
4.11集体当量剂量Srcollectiveequivalentdose对一给定辐射源受照群体,组织T的集体当量剂量由下式定义:.H·r.aHt
式中:
式中:N
一接受的当量剂量在Hr到Hr十dH之间的人数,也可用下式表示:St
一接受的平均器官当量剂量为Hr.的第i组人群的人数。GB/T4960.5--1996
4.12集体有效剂量collectiveeffectivedose对一给定辐射源,受照群体的集体有效剂量S定义如下:dNaE
式中:N一接受的平均有效剂量为E,的第i组人群的人数。4.13集体当量剂量负担Sccollectiveequivalentdosecommitment对指定的群体来说,由于某一给定的事件、决策或实践所产生的在时间上持续进行的照射,集体当量剂量率S在无限长时间内的积分。即:Sc =
Sr(t)d
4.14集体有效剂量负担collectiveeffectivedosecommitment对指定的群体来说,由某一给定的事件、决策或实践所产生的在时间上持续进行的照射,集体有效剂量率Se在无限长时间内的积分,即:Se.c
Se(t)dt
4.15不完全集体剂量负担incompletecollectivedosecommitment截尾集体剂量负担truncatedcollectivedosecommitment在“集体当量剂量负担”的定义中(见4.13条),将时间积分的上限无限大(α0)改换成有限的一定时间T,就得出不完全(或截尾)集体当量剂量负担(incomplete(truncated)collectiveequivalentdosecommitment),即
Sr(t)ds
如果T是某一实践的持续时间,那么S..可以用来预测这种实践所产生的未来的最大人均年集体当量剂量率。如果将上式中的集体当量剂量率St(t)改换成集体有效剂量率,则得出不完全(或截尾)集体有效剂量负担Cincomplete(truncated)collectiveeffectivedosecommitment)。4.16待积吸收剂量committed absorbeddose待积吸收剂量D(t)定义为:
一摄入放射性物质的时刻;
式中:t
D(t)dt
D(t)—-t时刻的吸收剂量率;
摄入放射性物质后过去的时间。未对加以规定时,对成年人t取50年,对儿童的摄入要算至70岁。
4.17待积当量剂量committedequivalentdose待积当量剂量H(t)定义为:
式中:to—摄入放射性物质的时刻;Hr(t)——t时刻器官或组织T的当量剂量率H(t)dt
一摄入放射性物质后过去的时间。未对加以规定时,对成年人取50年,对儿童的6
摄入要算至70岁。
GB/T4960.5—1996
4.18待积有效剂量committedeffectivedose待积有效剂量E(t)定义为:
式中:t。—摄入放射性物质的时刻;E(t)—t时刻的有效剂量率;
E(t)dtbzxZ.net
一摄入放射性物质后过去的时间。未对加以规定时,对成年人取50年,对儿童的摄入要算至70岁。
4.19年剂量annualdose
工作人员在一年工作期间所受的外照射有效剂量与这一年内摄入的放射性核素所产生的待积有效剂量之和。
4.20器官剂量organdose
人体的一个特定组织或器官T内的平均剂量Dr,它由下式给出:Ddm
Dr=(1/m)
式中:mr组织或器官的质量;
一质量元dm内的吸收剂量。
4.21品质系数Qqualityfactor
表示吸收剂量的微观分布对危害的影响时所用的系数。它的值是根据水中的传能线密度值而指定的。对于具有能谱分布的辐射,可以计算Q的有效值。在实际辐射防护中,可以按照初级辐射的类型使用Q的近似值。
4.22剂量当量Hdoseequivalent
组织中某点处的剂量当量H是D、Q和N的乘积,即H=DQN
式中:D-该点处的吸收剂量;
Q—辐射的品质因数;
N——其它修正因数的乘积。
4.23个人剂量当量personaldoseequivalent人体某一指定点下面适当的深度d处的软组织内的剂量当量。个人剂量当量既适用于强贯穿辐射,也适用于弱贯穿辐射。对强贯穿辐射,推荐深度d=10mm;对弱贯穿辐射,推荐深度d=0.07mm。
4.24深部个人剂量当量H(d)individualdoseequivalentpenetrating强贯穿辐射照射人体时,某-指定点下面深度d处的软组织剂量当量。推荐的d值为10mm,故H,(d)写为H,(10)。
4.25浅表个人剂量当量H,(d)individualdoseequivalentsuperficial弱贯穿辐射照射人体时,某一指定点下面深度d处的软组织剂量当量。推荐的d值为0.07mm,故H,(d)写为H,(0.07)。
4.26.周围剂量当量H'(d)ambientdoseequivalent辐射场中某点处的周围剂量当量H'(d)是相应的扩展齐向场在ICRU球内、逆齐向场的半径上深度d处产生的剂量当量。对于强贯穿辐射,推荐d=10mm。4.27定向剂量当量H'(d,52)directionaldoseequivalent辐射场中某点处的定向剂量当量H\(d,2)是相应的扩展场在ICRU球内、沿指定方向2的半径7
GB/T4960.5-1996
上深度d处产生的剂量当量。对弱贯穿辐射,推荐d=0.07mm。4.28剂量反照率dosealbedo
从介质反射的辐射与入射的辐射所产生的吸收剂量(或当量剂量)之比。4.29照射量Xexposure
式中:dQ一—光子在质量为dm的空气中释放出来的全部电子(负电子和正电子)完全被空气所阻止时,在空气中所产生的任一种符号的离子总电荷的绝对值。4.30照射量率Xexposurerate
xdx/dt
式中:dX—时间间隔dt内照射量的增量。4.31
(放射性)活度Aactivity
在给定时刻,处在特定能态的一定量的某种放射性核素的活度A是dN除以dt而得的商:A=dN/dt
式中;dN-一在该时间间隔dt内、该核素从该能态发生自发核跃迁数的期望值。4.32(放射性)活度浓度Ayactivityconcentration体积(放射性)活度Avyvolumicactivity某物质的活度A除以该物质的体积V而得的商:Ay=A/V
4.33质量(放射性)活度
massicactivity
比活度specificactivity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的(放射性)活度。4.34表面(放射性)活度surfaceactivity单位表面积上的(放射性)活度。4.35粒子数密度nparticlenumberdensity单位体积内自由粒子的数目。
4.36粒子流密度J或Sparticlecurrentdensity是一个矢量,它在垂直于任何表面上的分量,等于单位时间内穿过该表面单位面积的净粒子数。4.37粒子注量@particlefluencedN除以da而得的商:
@=dN/da
式中:dN一射入截面积为da的球体中的粒子数。4.38(粒子)注量率Φ(particle)fluencerate粒子通量密度particlefluxdensityd除以dt而得的商:
Φ=d@/dt=d°N/dadt
式中:d@一—粒子注量在时间间隔dt内的增量。4.39粒子辐射度Pparticleradiancedp除以da而得的商
P= dp/d=dN/dadtdn
式中:dg—在特定方向上d2立体角内传播的粒子注量率。4.40能(量)注量亚energyfluencedR除以da而得的商:
GB/T4960.5-1996
WdR/da
式中:dR射入截面积为da的球体中的辐射能量。能注量率中energyfluencerate
能通量密度energyfluxdensity
d亚除以dt而得的商:
$=d/dt
式中d亚
-时间间隔dt内能量注量的增量。能量辐射度renergyradiance
du除以da而得的商:
r=dp/do=dR/dadtda
式中:d—在特定方向上、d立体角内传播的粒子能量注量率。4.433
授(与)能eenergyimparted
电离辐射授与某体积内物质的能量:E=ZE-ZE+ZQ
式中:EE-
进入该体积的辐射能量,即进入该体积的所有带电和不带电电离粒子的能量总和(不包括静止能量);
一从该体积离开的所有带电和不带电电离粒子的能量总和(不包括静止能量);ZE.
ZQ一在该体积内发生任何核变化时,所有原子核和基本粒子静止能量变化的总和(“十”号表示减少,“”号表示增加)。4.44(弦)线能,线能量ylinealenergye除以7而得的商:
一在一次能量沉积事件中授与某一体积内物质的能量;式中:e-
7—在所研究的体积内的平均弦长。4.45
5比(授与)能Zspecificenergyimpartede除以m而得的商:
Z==e/m
式中:e-
一电离辐射授与质量为m的物质的能量。4.46·比释动能Kkerma
dE除以dm而得的商:
K=dEu/dm
式中:dEr
不带电电离粒子在质量为dm的某一物质内释放出来的全部带电电离粒子的初始动能的总和。
4.47比释动能率Kkerma rate
dK除以dt而得的商:
K=dK/dt
式中:dK
-时间间隔dt内比释动能的增量。4.48空气比释动能率常数Taairkermarateconstants2K。除以A而得的商:
式中:K。
在离活度为A的发射光子的某种放射性核索素的点源i处,由能量大于的光子所造成的空气比释动能率。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