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5009.60-2003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T 5009.60-2003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5009.60-2003

中文名称:食品包装用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 Analytical methods for hygienic standards of polyethylene, polystyrene and polypropylene moldings for food packaging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3-08-11

实施日期:2004-01-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112065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食品技术>>67.040食品综合

中标分类号:医药、卫生、劳动保护>>卫生>>C53食品卫生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GB/T 5009.60-1996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5页

标准价格:8.0 元

出版日期:2004-01-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85-05-16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单位:上海市卫生防疫站

归口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提出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卫生部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以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为原料制作的食品容器、食具及食品用包装薄膜等制品各项卫生指标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以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为原料制作的各种食具、容器及食品用包装薄膜或其他各种食品用工具、管道等制品中各项卫生指标的测定。 GB/T 5009.60-2003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T5009.60-2003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67.04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5009.60--2003
代替GB/T5009.60-1996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Method for analysis of hygienic standard of productsof polyethylene,polystyrene and polypropyreneforfoodpackaging
2003-08-11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4-01-01实施
GB/T5009.60—2003
本标准代替GB/T5009.60—1996《食品包装用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本标准与GB/T5009.60—1996相比主要修改如下:按GB/T20001.4-—2001《标准编写规则第4部分:化学分析方法》对原标准的结构进行了修改。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上海市卫生防疫站负责起草。本标准于1985年首次发布,1996年第一次修订,本次为第二次修订。474
1范围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5009.60-—2003
本标准规定了以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为原料制作的食品容器、食具及食品用包装薄膜等制品各项卫生指标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以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为原料制作的各种食具、容器及食品用包装薄膜或其他各种食品用工具、管道等制品中各项卫生指标的测定。2取样方法
每批按0.1%取试样,小批时取样数不少于10只(以500mL容积/只计,小于500mL/只时,试样应相应加倍取量)。其中半数供化验用,另半数保存两个月,以备作仲裁分析用,分别注明产品名称、批号、取样日期。试样洗净备用。3浸泡条件
3.1水:60℃,浸泡2h。
3.2乙酸(4%):60℃,浸泡2h。3.3乙醇(65%):室温,浸泡2h。3.4正已烷:室温,浸泡2h。
以上浸泡液按接触面积每平方厘米加2mL,在容器中则加入浸泡液至2/3~4/5容积为准。4高锰酸钾消耗量
4.1原理
试样经用浸泡液浸泡后,测定其高锰酸钾消耗量,表示可溶出有机物质的含量。4.2试剂
4.2.1硫酸(1+2)。
4.2.2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c(1/5KMnO.)==0.01mo1/L]。4.2.3草酸标准滴定溶液Lc(1/2HzC2O,·2H2O)=0.01mo1/L]。4.3分析步骤bzxz.net
4.3.1锥形瓶的处理:取100mL水,放人250mL锥形瓶中,加人5mL硫酸(1+2)、5mL高锰酸钾溶液,煮沸5min,倒去,用水冲洗备用。4.3.2滴定:准确吸取100mL水浸泡液(有残渣则需过滤)于上述处理过的250mL锥形瓶中,加5mL硫酸(1+2)及10.0mL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0.01mol/L),再加玻璃珠2粒,准确煮沸5min后,趁热加人10.0mL草酸标准滴定溶液(0.01mol/L),再以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0.01mol/L)滴定至微红色,记取二次高锰酸钾溶液滴定量。另取100mL水,按上法同样做试剂空白试验。4.4结果计算
见式(1):
X=(Vr-V)Xc×31.6×1000
GB/T5009.60-2003
式中:
X-—试样中高锰酸钾消耗量,单位为毫克每升(mg/L);V,一一试样浸泡液滴定时消耗商锰酸钾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Vz一-试剂空白滴定时消耗高锰酸钾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31.6-与1.0mL的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c(1/5KMnO,)=0.001mol/L]相当的高锰酸钾的质量,单位为毫克(mg)。
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5精密度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10%。5蒸发残渣
5.1原理
试样经用各种溶液浸泡后,蒸发残渣即表示在不同浸泡液中的溶出量。四种溶液为模拟接触水、酸、酒、油不同性质食品的情况。5.2分析步骤
取各浸泡液200mL,分次置于预先在100℃±5℃干燥至恒量的50mL玻璃蒸发血或恒量过的小瓶浓缩器(为回收正已烷用)中,在水浴上蒸于,于100℃土5℃干燥2h,在干燥器中冷却0.5h后称量,再于100℃±5℃干燥1h,取出,在干燥器中冷却0.5h,称量。同时进行空白试验。
5.3结果计算
见式(2):
式中:
X(m=ma)×1000
试样没泡液(不同浸泡液)蒸发残渣,单位为毫克每升(mg/L);试样没泡液蒸发残渣质量,单位为毫克(mg);m
空白浸泡液的质量,单位为毫克(mg)。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5.4精密度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10%。6重金属
6.1原理
浸泡液中重金属(以铅计)与硫化钠作用,在酸性溶液中形成黄棕色硫化铅,与标准比较不得更深,即表示重金属含量符合标准。
6.2试剂
6.2.1硫化钠溶液:称取5g硫化钠,溶于10mL水和30ml.甘油的混合液中,或将30mL水和90mIL甘油混合后分成二等份,一份加5g氢氧化钠溶解后通人硫化氢气体(硫化铁加稀盐酸)使溶液饱和后,将另一份水和甘油混合液倒人,混合均匀后装人瓶中,密闭保存。6.2.2铅标准溶液:准确称取0.1598g硝酸铅,溶于10mL硝酸(10%)中,移人1000mL容量瓶内,加水稀释至刻度。此溶液每毫升相当于100μg铅。6.2.3铅标准使用液:吸取10.0mL铅标准溶液,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此溶液每476
毫升相当于10ug铅。
6.3分析步骤
GB/T5009.60—2003
吸取20.0mL乙酸(4%)浸泡液于50mL比色管中,加水至刻度。另取2mL铅标准使用液于50mL比色管中,加20mL乙酸(4%)溶液,加水至刻度混匀,两液中各加硫化钠溶液2滴,混勾后,放置5min,以白色为背景,从上方或侧面观察,试样呈色不能比标准溶液更深。结果的表述:呈色大于标准管试样,重金属[以铅(Pb)计]报告值>1。7脱色试验
取洗净待测食具一个,用沾有冷餐油、乙醇(65%)的棉花,在接触食品部位的小面积内,用力往返擦拭100次,棉花上不得染有颜色。四种浸泡液也不得染有颜色。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