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 5081-1985 电子产品现场工作可靠性、有效性和维修性数据收集指南
GB 5081-1985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 5081-1985

中文名称:电子产品现场工作可靠性、有效性和维修性数据收集指南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 Guide for the collection of reliability, effectiveness and maintainability data for electronic products in the field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1985-04-17

实施日期:1986-01-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2245859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电子学>>31.020电子元件综合

中标分类号: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综合>>L05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关联标准

采标情况:≡IEC 362-71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5页

标准价格:8.0 元

出版日期:1986-01-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85-04-17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单位:电子部五所

归口单位:全国电工电子可靠性与维修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发布部门:国家标准局

主管部门:信息产业部(电子)

标准简介

本标准对电子产品现场工作可靠性数据的收集提供指南,据此可获得充分广泛的数据,对工作在各种条件下(时间、环境、贮存、修理等)的产品作出详细的失效和失效率的分析。 GB 5081-1985 电子产品现场工作可靠性、有效性和维修性数据收集指南 GB5081-1985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UDC 621,3-192.004.5:519.2
CNS 4754-198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5081--85
IEC362--71
电子产品现场工作
可靠性、有效性和维修性
数据收集指南
Guidefor thecollection
of reliability,availability and maintainabilitydata from field performance of electronic items1985-04-17发布
1986-01-01实施
国家标准局批准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电子产品现场工作
可靠性、有效性和维修性
数据收集指南
Guide for the coflection
of reliability,availability and maintainabilitydatafromfieldperformanceofelectronicitemsUDC 621.3-192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004.5:519.2
GB5081-85
IEC 362-71
本标准对电了产品现场工作可靠性数据的收集提供指南,据此可获得充分广泛的数据,对工作在各种条件下(时间、环境、存、修理等)的产品作出详细的失效和失效率的分析。需着重指出,有价值的可靠性数据不仅是失效方面的数据,还必须包括成功(未失效)方面的数据。换句话说,本标准不仅限于失效报告的指南。本标准同时考虑了有效性和维修性方面数据的收集。就一切情况而论,在数据收集中,将失效产品与被错误更换的产品区分开来是重要的。本标准宪全等同于国际标准IEC362《电子产品现场工作可靠性、有效性和维修性数据收集指南》。
2数据收集的目的
电子产品现场工作可靠性数据收集的目的是:。为调查实际的可靠性水平提供数据,并由此能使产品预计的可靠性特性与现场数据相比较,从而改进今后的预测:
b.为改进现有的和将来研制的产品的可靠性提供数据;C,为维修工作的组织和管理(维护、修理、维修人员的配备、备件储备等)提供数据。3需收集的数据
鉴于上述百的,有必要系统地收集下列几方面的数据:观察总体;
工作条件:
c.产品故障;
维修工作。
本标准对制定数据收集方案提出准则,制定的方案应与上述第2、3章的内容相一致,并且不论是在设备样机的调查阶段,还是由大的维修机构在更广泛的场合都能适用。如果遵循了上述准则,则报告的准确性与完整性将由于收集到标准化了的信息而得到提高。此外,这种标准化将促进使用方和生产方之间的信息交流。注:并能把收集、分析和结果的利用这方面紧密地协调起来,将会取得最好的效果。国家标准局1985-04-17发布
1986-01-01实施
5报告
GB5081—85
附录中对单个产品和整个总体的使用、现场失效和维护报告的内容给出了具体的建议。应该指出,对于单个产品的报告、观察产品和工作方式的不同,其使用和失效报告的有关内容将随之显著变化。例如,对于固定位置的大型装置使用和失效报告可合并为一个报告,而对于设置在某中央工作场所的小型设备,简单的失效报告可由维修技术人员提出,而使用报告则由主管设备运行的部门提出。
注:附录中所要求的信息是为了提供数据,借此对现场具体条件下工作的产品的可靠性作出评价,并与在相同或相近条件下工作的这些产品预计的可靠性相比较,或者,如果观案总休中的产品是在略不相同的条件下工作,其结渠可以从产品的适用性方面或产品可性改进所需措施方面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充分详细的报告不仅能对元件而且也能对含有这些元件的设备作出可靠性估计。当然,报告中所考的总体,从构成这些总体的产品的结构和.工作条件上来说必须是一致的,并且按附录A所建议的形式报告失效,在时间方面与产品总体的“使用”履历相一致(因为失效率是相对于某个给定的时间周期而确定的),所以,失效报告和使用报告所涉及的不仪应是同一个总体,而且在时间上亦应相一致。与产品履历有关的准确数据是基本的数值。
5.1使用报告
报告的数据应来自产品的使用信息。对于多个系统处于运行状态的场合,必须按各个产品总体(受观察的类似产品的全体)使用汇集数据。5.2失效报告
失效报告应包括所有已观察到的失效,其中也应包含为鉴别误用失效所需的充分信息。认为是由于任何维护动作所造成的失效应加以注明。附录充分广泛地包括了对单个失效详细研究所需的要求。在特殊情况下,如由于经济或信息来源的缺乏难以收集所要求的全部失效数据时,可同意用一个简短形式的报告,以汇集所有有关失效的有限数据。
附录未提供失效报表的具体格式。就设备来说,数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一般工作条件,可在其它文件,尤其可在使用报告中找到。5.3维护报告
维护主要是为了防止或完全排除故障,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维护报告既不是失效报告,也不是使用报告。然而,由于其数据实际上是与上述5.1和5.2所要求的相同,因此,信息被包含于同一数据系统。若没有进行更换或修理,则维护报告可归入“使用”报告,若进行更换或修理,即使产品在实际工作中发生故障,也可将维护报告视作“失效”报告。当现场工作报告准确完成时,这些差异是可以觉察的。2
GB 5081-85
附 录A
现场工作报告
(补充件)
下面括号内字母“I”和“P”分别指“个体”和“总体”报告,括号内数字指本标准的章、条编号或本附录中的注释号。
A.1报告的编号和日期(I,P)
A.2用户名称和地址、产品的位置(1)A.3
报告的性质
“使用”报告(见5.1):
“失效”报告(见5.2);
“维护”报告(见5.3)。
产品的识别(1I,P,注①)
产品的数量(P,注②)
产品的履历(注③)
制造或修改日期(I)
制成或修改后的状况(可能改变产品可性的性质和日期)(1I,P),注:着重指出修改对本报告中所指出的失效可能产生的影响。c.
首次投入使用日期(I,注④),自此日期起的累积工作时间(或循环次数)(I,P);自最近修改后(指A.6b的修改)投入使用日期(1I,注④):最近投人使用日期(1,注④);自此日期起的累积工作时间(或循环次数)(I,P);最近投入使用前的贮存或运输的条件及其累积时间(I,P,注),最近维修工作的性质和日期及其自此日期起的工作时间(或循环次数)(I)良好状态下非工作累积时间(I,P),非良好状态下非汇作累积时间(I,P)备用状态的累积时间(I,P)。1.
A.7-一般工作条件(I,P)
安装形式
机动性程度
固定的;
b.可移动的;
可携带的(仅指一个人可携带的)。c.
架设性质
a.地面:
b.携带,
c.车载,
d.船载:
e.机载,
f.其它(特殊的)。
A.7.2具体环境
a。室内、棚下、露天等;
温度范围(平均和极限值);
GB5081—85
湿度(绝对和/或相对)范围(平均和极限值);c.
d.气压范围(平均和极限值);
大气的性质(空调、温控、净度监控、尘、沙、盐雾、腐蚀等);e.
1、振动、冲击、碰撞(频率、幅度、加速度等)。A.7.3工作方式
连续,
间歇(给出周期);
c.备用;
d.一次工作(例如一次发射设备);e.贮存。
A.8产品失效说明
症状和预兆(I)
在运转、周期性检查、预定维护期间检出的失效(1)产品失效模式(受影响的功能的鉴别)(I,P)失效原因(I,P,注③)
产品的内因;
误用失效;
维修工作引起的:
产品的外因(注③;
有关产品所引起的二次失效;
f,在调查中
未知的,
未确认的。
A.9产品失效分析(注)
失效部件清单(识别)和电路资料(I)A.9.1
部件失效模式(I,注③)
造成产品失效的主要部件的清单(识别)和电路资料(I,P)A.9.3i
A.9.4必要时,保留部件以待调查和检测(I)A.10处理措施(I,P)
A,10.1对产品、部件进行诊断
进行更换、修理、调整、更改和润滑等修复措施;通过检查和试验进行核实。
A.10.2诊断、修理、试验等实际所需时间A.10.3停机时间(包括,例如等候元件、运输等)A.10.4维修水平
A.11现场或维修技术人员所作的评价(I,P)A.11.1附加的有关数据(注?)
A.11.2对失效原因的观察和意见(注)A.12报告撰写人的职务、姓名和签名(I,P)A.13报告负贵人的职务、姓名和签名(I,P)注:①对产品的识别愈完整愈能减少分析时的猜测,愈能迅速纠正。据产品及其用途给出主要设备、组件、分组件、功能块、部件(或元件)的类型、系列或标志、系列号和制造单位、规范(根据需要)、电路图、框图、产品号及修改号。4
GB5081-85
②当此报告用于报告成功的运行周期或任务和维护工作时,在报告中可以包括一个以上的设计基本相同的产品,产品的序号和制造日期必须分别列出,但除此之外的所有其它数据对所有产品都是适用的。③应给出主要产品或产品的主要部件的历史数据,任何有工作经历和循环次数记录的产品可看成是一个主要产品。每一个主要产品应有获得所需数据的历史记录,所需数据的来源,包括工厂或设备运输记录和维护修理。如巢对小型产品、元部件等也可得到这些数据,它将有助于分析和纠正工作。如果产品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各不相同的输出功能,则应就所有输出功能给出与失效有关的d,g,h段的信息。
③不应将相应于A.7.3b所指的运行周期的逐次运行,报告为“投人使用”。?运输、存或备用一段时间后,紧接着出现失效的,应说明有关条件。③电源过压或波动、过载、中断等,紧接失效前的这些情况的细节是有用的信息。?当几个零件(或部件)同时失效时,必须逐个加以分析。③开路或短路、超出所规定界限的性能退化、机械失效等。③若有可能,在报告中应附有图、照片和试验数据表。@在提供观察时,应给出失效和二次失效的主要原因或某一失效的原因及二次效应。例如弹簧的松驰或接触不良及其对任何相联产品的磨损或寿命的影响。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电子工业部第五研究所负责起草。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