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5095.3-1997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电子学>>31.220电子电信设备用机电零部件
中标分类号: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电子元件>>L23连接器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6页
标准价格:8.0 元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86-02-04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人:佘玉芳、汪其龙、张菊华、王玉堂
起草单位:电子工业部标准化研究所
归口单位:全国电子设备用机电元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提出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
发布部门:国家技术监督局
主管部门:信息产业部(电子)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在TC48范围内的电子设备用机电件的详细规范要求时,应给以采用。类似件的详细规范要求时,也可以采用。 GB/T 5095.3-1997 电子设备用机电元件 基本试验规程及测量方法 第3部分:载流容量试验 GB/T5095.3-1997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GB/T5095.3-1997
本标准等同采用IEC512-3:1976《电子设备用机电元件流容量试验》,是对GB5095.3一86进行的第一次修订。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提出。基本试验规程及测量方法第3部分:载本标准由全国电子设备用机电元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电子工业部标准化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余玉芳、汪其龙、张菊华、工玉堂。GB/T5095.3-1997
IEC前言
1)IEC(国际电工委员会)在技术问题上的正式决议或协议,是由对这些问题特别关切的国家委员会参加的技术委员会制定的,对所涉及的问题尽可能地代表了国际上的一致意见。2)这些决议或协议以标准,技术报告或导则的形式发布,以推荐的形式供国际上使用,并在此意义上,为各国家委员会认可。
3)为了促进国际上的统一,各IEC国家委员会有责任使其国家和地区标准尽可能采用IEC标准。1EC标准与相应国家或地区标准之间的任何差异应在国家或地区标准中指明。IEC引言
国际标准IEC512-3由IEC/TC48(电子设备用机电元件)制定的。本标准是整套标准的第3部分。
本标准与第1部分:总则(IEC512-1:1984)一同使用。整套标准包括的其他试验项目在IEC512-1的附录A中给出了总的计划。这些试验项目在制定后就发布。
本标准预定取代IEC130-1《频率低于3MHz连接器验项目。
第1部分:一般要求和试验方法》中相应的试试验5a的提案于1973年9月在伦敦教召开的会议上讨论后形成文件48(CO)120于1974年7月发往各国家委员会按“六个月法”表决。对试验5a赞同发布的国家如下:阿根延
匈牙利
西班牙
比利时
以色列
南斯拉夫
加拿大
意大利
土耳其
葡萄牙
罗马尼亚
试验5b的提案于1973年9月在伦敦召开的会议上讨论后形成文件48(CO)130于1974年8月发往各国家委员会按“六个月法”表决。然后以文件48(CO)193于1975年10月发往各国家委员会按“二个月程序”表决。
对试验5b赞同发布的国家如下:奥地利
罗马尼亚
比利时
西班牙
匈牙利
南斯拉夫
加拿大
以色利
意大利
葡萄牙
土耳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电子设备用机电元件
基本试验规程及测量方法
第3部分:载流容量试验
Electromechanical components for electronic equipmentBasic testing procedures and measuring methodsPart 3:Current-carrying capacity testsGB/T5095.3-1997
idt IEC 512-3:1976
代替GB5095.3—86
本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在TC48范围内*的电子设备用机电元件的详细规范要求时,应给以采用。类似元件的详细规范要求时,也可以采用。1试验5a:温升
1.1目的
是确立详细的标准试验方法,以评定元件在连续传输规定电流而不超过规定温升的能力。1.2试验样品准备
试验样品应配备温度传感器件,连接规定线号的最短长度为50mm的导线,并按详细规范的规定安装试验样品。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注:必须注意防止试验样品受气流或其他人为的冷却。1.3试验方法
试验样品的每一接触件应加上规定的试验电流历时5h。试验前后应记录环境温度。
1.4要求
试验样品的每接触件必须能通过规定的电流历时5h而不超过规定的温升。1.5需要规定的细节
详细规范要求本项试验时应规定下列细节:a)温度传感器的灵敏度和放置位置;b)导线号;
c)试验样品的接线方法和引出端型别:d)试验样品的安装方法;
*TC48的范围:制定用于通信设备和采用类似技术的电子装置的具有机电连接和开关功能的相关元件的国际标准。
1R.F.连接器应不属于该技术委员会,由TC46与R.F.电缆一同制定,2晶体或电子管之类元件的插座由相关技术委员会考虑。国家技术监督局1997-12-26批准1998-10-01实施
e)交流电流或直流电流。
GB/T5095.3-1997
f)温升值,优选值为20K、30K和40K;g)环境温度;
h)与标准试验方法有何不同之处。2试验5b:电流与温度的降额曲线2.1目的
是确立详细的标准试验方法,以评定机电元件的载流容量。2.2一般规定
2.2.1确定载流容量曲线
载流容量是由接触件及端接件所用材料的热特性和绝缘材料的热特性所限定的。所以,载流容量是元件在工作时本身产生的热量和它所处环境中的环境温度的函数。采用2.4中规定的测量方法,在不同电流下测量元件点(近似最热点)的温度和元件附近的环境温度tu。两种温度之差即为电流本身产生的热量或称为温升。这可表达如下:ttu=At
元件的电流、温升和环境温度之间的关系由图1的曲线所示。除非另有规定,这个温升值应根据三个试验样品的平均电流求得。由三个试验样品测得的值算出平均值,用来绘制基本曲线。至少要有三个点才可以确立基本曲线。
由外界因素
(如连接导线的截面积)
决定的上限
电流范围
允许的工作区域
载流容量曲线示例
基本曲线
修正曲线
图2降额曲线示例
材料上限温度
环境温度
材料上限温度
如图1和图2所示,以电流1为纵坐标,温度t为横坐标,在图中作一垂线,标出所用材料允许的上限温度。由图可推算电流I.时测定的温升△At(为三个试验样品的平均值),由此可得到在电流I.时所允许的最高环境温度tu。因为环境温度和温升△t的和不能超过该材料的上限温度。30
2.2.2降额曲线
GB/T5095.3—1997
有关详细规范中应规定一条降额曲线,这是按照2.2.1制订的基本曲线(见图2)推导出来的。该曲线应该既考虑到试验样品的差异,也考虑到测量设备在测温中的误差。要引入降额系数是因为载流容量可以进一步由一些外部因素所限定,如导线规格和负载线路的不均匀分布等。如果这些因素产生的结果,使载流容量因发热限制不同于可期望的值,就应引人修正值。注:实际上,常常不是全部端接件同时载流可允许的最大电流。因为,在许多情况下,只要所使用的端接件数不足总数的20%时,单个端接件却能通过几倍于降额曲线所确定的降额电流。对于这些情况,不能制订出一般原则,而必须根据个别情况决定其载流限额。在这些情况下,建议灵活使用本标准所制订的方法。2.2.3载流容量曲线的使用
按照2.2.2中确定的降额曲线表示本标准所规定的标准载流容量曲线。由于它给出了允许的最大电流是环境温度的函数,所以它确实是一条降额曲线。图2中阴影部分表示所允许的工作区域。注:如果详细规范规定了载流容量数据,那么就应该引证本标准已规定的载流容量曲线。如果宁可采用表列数值的形式,就应该与载流容量曲线一致。2.3试验细节
2.3.1测量设备
测量应尽可能在静止的空气中进行。所以,试验样品安装在封闭盒内,以防止外界空气流动影响附近的环境。封闭盒应采用无反射的材料制作。封闭盒的侧壁是可以活动,以适应不同试验样品的尺寸。封闭盒侧壁距试验样品边缘应不小于20cm。封闭盒不需要有顶盖。
试验样品在盒内距离底面5cm处的水平面上排列放置,距离顶面至少15cm,到各侧壁的距离应相等。试验样品尽可能地自由悬挂,如果这样不可能做到,那就用热传导率不大于2W/m·K的绝热材料做座垫,但试验样品与绝热材料接触的面积应不大于试验样品表面积的20%。试验样品应根据所要求的最大电流或引出端尺寸大小而接上合适截面的导线。为了减少向外部扩散的热量并达到最小限度,在测量盒内的导线长度至少应为25cm。对于多个试验样品的试验,所有的接触对应采用同连线相同规格的导线串联起来,每一段连接线的长度应为25cm。注
1对于接触件可拆卸的试验样品,应注意不要使连接导线扰动接触件。2一个插合的连接器作为一个试验样品。3当试验样品是带电缆的自由端连接器时,在测量盒内的电缆长度至少应为25cm。在距试验样品25cm处通过搭接电缆进行接触件的串联。
2.3.2温度测量细节
用两支温度传感器来测量温度,传感器的引线穿过测量设备的绝热壁。测量环境温度的测量点位于通过试验样品轴线的水平面上,距离试验样品最长边的边缘的中点5cm处。
测量试验样品温度的测量点应在详细规范中规定。注:温度传感器可用细的热电偶,如镍铬合金线或镍线,其直径小于0.3mm。如果所用的两支热电偶的校准曲线相同,那么在测量线路中可反向连接,这样就直接测出温升△t值(见图3),可是,无论如何要监测试验样品的温度t,不能让它超过材料的上限温度。测量封闭盒
恒流源
试验样品
图3测量仪器接线法
2.4测量方法
GB/T5095.3—1997
试验样品在测量盒里的排列应按2.3.1中的规定,其端接件通过一只电流表连接在稳压电源上。负载电流可以是直流或交流。当采用交流时,应是有效值,在每一个选定的电流等级上所保持的时间应不超过1h,或直至达到热平衡为止。2.5需要规定的细节
详细规范要求本项试验时应规定下列细节:a)试验样品的准备;
b)采用的电缆或导线束的型别及规格;c)试验样品温度的测量点;
d)温度的上限值;
e)试验样品的数量(如果不是3只);f)与标准试验方法有何不同之处。32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