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5095.5-1997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电子学>>31.220电子电信设备用机电零部件
中标分类号: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电子元件>>L23连接器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15页
标准价格:13.0 元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86-02-04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人:佘玉芳、汪其龙、张菊华、王玉堂
起草单位:电子工业部标准化研究所
归口单位:全国电子设备用机电元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提出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
发布部门:国家技术监督局
主管部门:信息产业部(电子)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在TC48范围内的电子设备用机电件的详细规范要求时,应给以采用。类似件的详细规范要求时,也可以采用。 GB/T 5095.5-1997 电子设备用机电元件 基本试验规程及测量方法 第5部分:撞击试验(自由元件)、静负荷试验(固定元件)、寿命试验和过负荷试验 GB/T5095.5-1997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ICS.31.2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5095.1~5095.9-1997
idt IEC 512---1~512—9
电子设备用机电元件
基本试验规程及测量方法
Electromechanical components for electronic equipmentBasic testing procedures and measuring methods1997-12-26发布
1998-10-01实施
GB/T5095.5-1997
本标准等同采用IEC512-5:1992《电子设备用机电元件基本试验规程及测量方法第5部分:撞击试验(自由元件)、静负荷试验(固定元件)、寿命试验和过负荷试验》,是对GB5095.586进行的第次修订。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电子设备用机电元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电子工业部标准化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余玉芳、汪其龙、张菊华、王玉堂。39
GB/T5095.5-1997
IEC 前言
1)IEC(国际电工委员会)在技术问题上的正式决议或协议,是由对这些问题特别关切的国家委员会参加的技术委员会制定的,对所涉及的问题尽可能地代表了国际上的一致意见。2)这些决议或协议以标准,技术报告或导则的形式发布,以推荐的形式供国际上使用,并在此意义上,为各国家委员会认可。
3)为了促进国际上的统一,各IEC国家委员会有责任使其国家和地区标准尽可能采用IEC标准。IEC标准与相应国家或地区标准之间的任何差异应在国家或地区标准中指明。国际标准IEC512-4由IEC/TC48(电子设备用机电元件和机械结构)制定的。本标准第二版取代了1977年出版的第一版及其第一次补充IEC512-5A(1980年)及其修订1(1987年)以及第二次补充IEC512-5B(1981年)。本标准与第1部分:总则(IEC512-1:1984)一同使用。整套标准包括的其他试验项目在IEC512-1的附录A中给出了总的计划。这些试验项目在制定后就发布。
本标准预定取代IEC130-1《频率低于3MHz连接器第1部分:一般要求和试验方法》中相应的试验项目。
本标准文本以第一版IEC512-5(1977年)、第一次补充IEC512-5A(1980年)及其修订1(1987年)、第二次补充IEC512-5B(1981年)和下列文件为依据:DIS
48(CO)302
48(CO)314
表决报告
48(CO)308
48(CO)324
表决批准本标准的详细资料可在上表列出的表决报告中查阅。40
0.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电子设备用机电元件
基本试验规程及测量方法
第5部分:撞击试验(自由元件)、静负荷试验(固定元件)、
寿命试验和过负荷试验
ElectromechanicalcomponentsforelectronicequipmentBasic testing procedures and measuring methodsPart5:Impacttests(free components),static loadtests(fixed components),endurance testsand overload tests
第0篇
GB/T5095.5-1997
idt IEC 512-5:1992
代替GB5095.5—86
本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在TC48范围内'的电子设备用机电元件的详细规范要求时,应给以采用。类似元件的详细规范要求时,也可以采用。0.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5095.1--1997电子设备用机电元件基本试验规程及测量方法第1部分:总则(idtIEC5122:1984)
IEC65:1985电网电源供电的家用和类似一般用途的电子及有关设备的安全要求IEC68-2-13:1983环境试验规程第2部分:试验一试验M:低气压试验IEC130-1:1988频率低于3MHz连接器一一第1部分:一般要求和测量方法*TC48的范画:制定用于通信设备和采用类似技术的电子装置的具有机电连接和开关功能的相关元件的国际标准。
1R.F.连接器应不属于该技术委员会,由TC46与R.F.电缆一间制定。2晶体或电子管之类元件的插座由相关技术委员会考虑。国家技术监督局1997-12-26批准1998-10-01实施
1试验7a:反复自由跌落
1.1目的
GB/T5095.5—1997www.bzxz.net
第一篇撞击试验(自由元件)
是确立详细的标准试验方法,以评定元件在反复跌落时耐受撞击的能力1.2试验样品准备
除非另有规定,试验样品不应安装或接线,但应按详细规范的规定配上通常的附件。1.3试验方法
试验样品应在图1所示的滚简中进行试验。滚简转动速度约为5r/min。总转动次数(跌落次数)应按详细规范的规定。注:当IEC65适用时,在试验样品重量达到250g者应转动50次,在重量大于250g者应转动25次。钢板厚度3mm
名义尺寸单位;mm
图1滚筒
1.4最后检测
应按试验1a的规定,对试验样品进行外观检查。如果详细规范有要求时,还应检查试验样品的操作性能。1.5要求
零件应无破裂或应无有碍正常操作的损伤。1.6需要规定的细节
详细规范要求本项试验时应规定下列细节:a)试验样品准备;
b)需要装配的附件(如适用);c)总的转动次数(跌落次数);
d)操作要求;
e)与标准试验方法有何不同之处。42
2试验7b:机械强撞击
2.1目的
GB/T5095.5-1997
是确立详细的标准试验方法,以评定电缆或导线束末端的机电元件落在硬质表面上耐受撞击的能力。
2.2试验样品准备
试验样品应为自由连接器或类似元件,按正常方法装配好附件,并按正常使用中那样接线。如果一种元件通常可供不同型别的电缆使用就应采用最细的和(或)最软的规格的电缆。从试验样品的尾部至电缆或导线束挂接处的电缆长度,允许为2250mm土10mm。2.3试验方法
用适当方法在距离尾部2250mm士10mm处挂好试验样品,使试验样品从水平位置自由地摆动至垂直位置,如图2所示。
注:一种合适的方法可以是挂接在一个旋转活节上。但是,大多数情况下简单地挂接在一个挂钩上就可以了。2250mm
图2撞击试验
挂接试验样品的优选高度如下之一种:2000mm±10mm
1750mm±10mm
1500mm±10mm
1250mm±10mm
1000mm±10mm
750mm±10mm
500mm±10mm
放上一块300mm×500mm厚25mm的钢板,使试验中的试验样品落在钢板上。将挂接在规定高度的试验样品按规定的态势举至水平位置,然后松开落在钢板上。该循环应重复到如详细规范规定的总次数。
2.4试验要求
对元件进行外观检查,元件应无破损,也不应存在有害于操作的损伤。5需要规定的细节
GB/T5095.5—1997
详细规范要求本项试验时应规定下列细节:a)试验样品准备;
b)附件的型别(当要求时);
c)要采用的电缆或导线;
d)元件落下的不同高度;
e)每一高度时落下的循环次数;f)操作的试验项目;
g)试验样品的态势;
h)与标准试验方法有何不同之处。第二篇静负荷试验(固定元件)3试验8a:横向静负荷
3.1目的
是确立详细的标准试验方法,以评定固定元件在可能承受横向应力时的适应性。3.2试验样品准备
试验样品不应接线,但详细规范要求的附件予以装配上。除非另有规定,应按详细规范的规定,采用正常的面板或机架开孔,按通常的方法安装好试验样品。注:面板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以便能经受所加的力。面板的长和宽应超出试验样品外围。3.3试验方法
应按详细规范所规定的点和方向,对试验样品加上规定的力。这个力应平稳增加到规定值,并保持1min。所加的力应平行于安装面板。3.4最后检测
a)外观检查(试验la);
b)有关操作特性;
c)密封(试验14),如适用。
3.5.要求
不应有妨碍正常操作的损伤。
3.6需要规定的细节
详细规范要求本项试验时应规定下列细节:a)试验样品的安装,包括面板开孔尺寸;b)附件型别(如需要);
c)力的大小;
d)施加力的位置、方向、速率及持续时间;e)施加力的工具和夹具的形状;)最后检测要求;
g)与标准试验方法有何不同之处。4试验8b:轴向静负荷
4.1目的
是确立详细的标准试验方法,以评定元件在正常使用中可能承受的轴向静负荷的能力。4.2试验样品准备
试验样品应采用正常的紧固装置牢固安装在金属板上。安装板的尺寸(长和宽)应超出试验样品的44
外围。
4.3试验方法
GB/T5095.5-1997
按详细规范所规定的点和方向,对试验样品加上规定的力。该力应稳步增加至规定值,并保持1min。所加的力应垂直于安装面板。4.4最后检测
a)外观检查(试验la);
b)有关的操作特性;
c)密封(试验14),如果适用。4.5要求
不应有妨碍正常操作的损伤。
4.6需要规定的细节
详细规范要求本项试验时应规定下列细节:a)试验样品的安装,包括面板开孔尺寸;b)附件型号(如需要);
c)施加力的夹具或工具的形状,如果必要;d)施加的力,力的作用点、方向、速率及持续时间;e)需要进行的最后检测;
f)与标准试验方法有何不同之处。5试验8c:操作杆强度
5.1目的
是确立详细的标准试验方法,以评定钮子开关的操纵杆或连接器分离机构的强度。5.2试验样品
试验样品使用正常的紧固装置牢固地安装在金属板上,安装板的尺寸(长和宽)应超出试验样品外围。
5.3试验方法
应在操作杆的顶端加上规定的力,保持1min。应按下列的每一个方向加力(见图3)。.在操作杆运动的平面内垂直于杆的轴线,在操作杆的每一终端位置施加同样的力;一垂直于操作杆的运动平面,同样垂直于操作杆的轴线,在操作杆的每一终端位置施加同样的力,
一沿着操作杆的轴线方向,面向操作杆的支承点施加力;沿着操作杆的轴线方向,背向操作杆的支承点施加力。所加的力应以约为20N/s的速率稳步增加达到规定值,并保持1min。45
5.3.2力矩
GB/T5095.5-1997
图3加力方法
应在绕操作杆轴线的正反两个方向上施加规定的力矩,各保持1min。5.4最后检测
a)外观检查(试验la);
b)操作特性;
c)密封(试验14),如果适用。5.5要求
不应有妨碍正常操作的损伤。
5.6需要规定的细节
详细规范要求本项试验时应规定下列细节:a)安装细节,包括面板开孔尺寸;b)加力或加力矩用的夹具或工具的形状;c)所加力或力矩的大小、方向及速率;d)最后检测的要求;
e)与标准试验方法有何不同之处。第三篇寿命试验
6试验9a:机械操作
6.1目的
是确立详细的标准试验方法,以评定机电元件在无电负荷时按正常方式操作的机械操作耐久性。6.2试验样品准备
GB/T5095.5—1997
试验样品应按详细规范的规定进行准备和安装。6.3试验方法
试验样品应按详细规范的要求,承受机械操作耐久性试验(无电负荷)。试验样品应按正常方法操作,操作的频率、次数及速度应按详细规范所规定。除详细规范所禁止的以外,可以采用模拟正常操作的机械辅助设备,但要防止产生反常的应力。6.4最后检测
a)外观检查(试验la);
b)接触电阻(试验2,如适用);c)外壳电连续性(试验2f);
d)绝缘电阻(试验3a);
e)耐电压(试验4a);
f)机械操作特性,包括键和定位机构的效果(试验13e);g)密封(试验14),如适用。
6.5需要规定的细节
详细规范要求本项试验时应规定下列细节:a)试验样品的准备、包括所用电缆或导线束的型别;b)试验样品的安装;
c)操作的频率、速度和次数;
d)最后检测的要求;
e)与标准试验方法有何不同之处。7试验9b:电负载和温度
7.1目的
是确立详细的标准试验方法,以评定机电元件耐电负荷所引起的温升的能力。7.2试验样品准备
应给试验样品配置合适的温度传感器件,并按详细规范的要求进行接线和安装。注:这种情况采用水平布线常常可以改善试验的再现性。7.3试验方法
7.3.1试验样品应按详细规范的要求承受带负载的温度耐久性试验。7.3.2准备好的试验样品应放置在试验箱内,箱内保持在被试验样品所规定的最高工作温度的70%±5%。
7.3.3让试验样品通过电流,并慢慢地增加直至接近规定的最高工作温度。在每次达到热平衡之前不要盲目地过急增加电流。在调整时,决不允许超过规定的最高工作温度或试验样品所规定的电流值。当达到最高工作温度时,应即保持达到这个温度的电流直至试验结束。7.3.4如果在正常试验的条件下,试验样品的最高工作温度已超过5%,就应中止这试验,并认为试验“无效”
7.3.5如果试验样品通过规定的最大电流所引起的温升,并未达到试验样品所规定的最高工作温度,那么就应升高箱温直至达到试验样品的最高工作温度。7.3.6应按详细规范所规定的最高工作温度和试验持续时间进行试验。优选的持续时间为:250h.500h、1000h.2000h。
7.3.7在最初10h后和试验结束时,在高温下按试验3a的规定测量绝缘电阻,应不小于详细规范所规定的值。
7.3.8在试验时间结束时,应将试验样品放在试验标准大气条件下冷却到详细规范所规定的时间。47
7.4最后检测
a)接触电阻(试验2b);
GB/T5095.5—1997
b)外壳电连续性(试验2f)(如适用);c)绝缘电阻(试验3a);
d)耐电压(试验4a);
e)外观检查(试验la);
f)操作试验;
g)密封(试验14),如果适用。7.5需要规定的细节
详细规范要求本项试验时应规定下列细节:a)试验样品的准备,包括导线型别、规格及温度传感器件的位置;b)试验样品的安装;
c)最高工作温度;
d)试验持续时间;
e)最大负荷电流;
f)绝缘电阻(在高温下);
g)最后检测前的恢复时间;
h)最后检测的要求;
i)与标准试验方法有何不同之处。8试验9c:带电负载的机械操作
8.1目的
是确立详细的标准试验方法,以评定机电元件带规定的电负荷时按正常工作方式操作的机械及电气操作的耐久性。
8.2试验样品准备
试验样品应按详细规范的规定进行准备和安装。8.3试验方法
试验样品应按详细规范的规定承受电气和机械操作的耐久性试验试验样品应按正常的操作方法接通和断开详细规范规定的电流负荷。负载类型、电流数值、交流或直流电压及频率以及操作的速度和次数应在详细规范中给以规定。本试验可以要求在低气压下进行,这时的大气压条件应按IEC68-2-13的规定,其严酷等级应按详细规范的规定。
可以采用模拟正常操作的机械辅助设备,但要防止产生反常的应力,除非详细规范另有规定。8.3.1阻性负载(交流或直流电压)应按规定的交流或直流电流和开路电压值进行试验。工作周期应为接通和断开时间各约占50%。8.3.2白炽灯负载(交流或直流电压)应按规定的交流或直流电流和开路电压进行试验。当元件带钨丝白炽灯负载进行试验时,其试验电路(包括发电机或其他电源)要有足够的承载电流的容量,以使浪涌电流通过元件和负载。负载应由许多钨丝灯泡组成,每一灯泡的额定功率的名义值为25W。工作周期应为接通负载的时间约占25%,断开负载的时间约占75%。8.3.3感性负载
8.3.3.1直流电压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