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内容
GB6549-1996
本标准工农业用氯化钾1类和1,I类的优等品非等效采用rOCT4568—83(90),试验方法中氟化钾的测定等效采用IS02051:1976水分的测定非等效采用.ISO2053:1976,氧化链的测定非等效采用NFT20-355;78,水不薄物的测定非等效采用NFT20—353.78本标准与国外标推的整异如下:本标准增加特种工业用氧化钾,工业用氧化钾增加钙、镁含量指标,其中优等品还增加氧化钠和水不溶物含量指标,农业用氟化钾未定粒度指标工农业用氧化钾中水分指标偏高,本标准是对GB654986复化钾及其试验方法》修订后提出的。前版是由颠化钾及试验方法等八个分项标准组成,编号为GB6549和GB6549.1~6549.7,本饮修订合并在一起构为本标准。本标准根据TOCT4568--83(90)和主要产钾国的技术发最,结合我国资源特点、生产工艺和使用需要,对前版作了修订,与前版差异如下氧化钾产品中的主含量改为道化钾衰示!氯化钾产品分为三类,即特种工业用氟花钾、工业用氟化钾和农业用氟化钾农业用氟化钾主要用子配制复混肥等,合格品氧化钾含量修改为大于或等于54%则去了硫酸根指标及试验方法,同时也别去了氯含量的测定方法!本标准自生效之日起,代誉GB6549和GB6549.1~6549.7—86,本标推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提出,本标准由化学工业部化工矿山设计研究院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化工部化工矿山设计研究院、青海钾肥厂、青海格尔木钾产。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东好、许秀兰、谢圣佳、李和印、樂天曙、李麓吾。本标准于1986年6月30日首次发布,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氯化钾
Potassium cbloride
GB6549—1996
代替 GB 6549-—85
GB 6549.1~6549.7—86
本标推规定了工、农业用氟化钾的要求、采样、试验方法、检验规测、标志,标签、包装。本标准适用于由光卤石和钾石盐加工制取的工、农业用氯化钾产品。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操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 601一88化学试剂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糖液的制备GB/T1250—89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GB/T6678--86化工产品采样总则GB/T 6682—9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9723—88化学试剂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通则(neqISO6353-1.82GM29)3产品分类
氯化钾产品分为三种类别:
I 类为特种工业用氧化,适用于电解法制取氧氨化钾,氧麟钾等。[类为工业用氟化钾,适用于化工行业中各种钾盐的生产类为农业用氯化钾,适用于配制复混肥或直接作为肥料施用,4要求
4.1外观,白色或微红色结晶体。4.2工、农业用氯化钾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要求。表1技术要求
戴化钾(K,O)合量
水分(H,O)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6-12-02批准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优等品
合格品
1997-05-01实
钙楼(Ca+Mg)合量
钙(Ca>含量
领(Mg)含量
氧化钠(NaCI)含量
水不游物含量
注:除水分外,各组分含量均以干基计算5来样
GB6549—1996
表1(完)
优等品
5.1同一时间发往同一用户相同质量的产品为一批。5.2按GB/T6678—86中6.6规定确定来样单元数。等品
合格品
优等品
合格品
5.3采样器由袋口的一角斜插至袋深的%处采样,将采出的样品混匀,其总量不应少手2k。用四分法缩分至1kg左右。等量分装于两个清洁、干燥的磨口瓶或数料瓶中,密封并注明,生产厂名称、产品名称、产品类别或用途、产品等级、批号、采样日期及采样者姓名。一瓶供检验用;另一瓶保存二个月,供复验用。
6试验方法
本标准所用水应符合GB/T 6682-92中三缀水的规格,所列试剂,除特殊规定外,均指分析纯试剂。
试验中所需标准落液,接GB/T601—88规定谢备。6.1氧化钾含量的测定
本方法等效采用SO2051.1976%工业用氯化钾—钾含量的测定——四苯硼押重量法》,6.1.1方法提要
试样经水溶解后,加入甲醛游液,使存在的铵离子转变成六次甲基四胺:加入乙二胺四乙酸二(EDTA)消除干扰分析结果的其他阳离子。在弱碱性介质中,用四苯硼钠沉淀钾,干爆沉淀并称量。6.1.2试剂和溶液
6.1.2.1氢氧化钠溶液:200g/L,6.1.2.2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溶液:40 g/L。6.1.2.3四苯硼钠CNaB(C.H)J碱性溶减:溶解32.5g四苯硼钠于480mL水中,加2mL氢氧化钠溶液(400g/L)和20mL氧化镁溶液(100g/L),搅拌15min,用中速滤纸过滤,该试剂可使用一周左右。如有混,使用前应过滤。
6.1.2.4单醛溶液36%(v/)).使用前过滤。6.1.2.5洗涤液:室温下饱和的四苯碍钾溶液。在含有约0.1g氟化钾的100mL游液中,加入过量的四苯硼钠溶液进行沉淀,生成的四举硼钾沉淀用4号玻璃埚式过滤器抽滤,并用蒸馏水洗涤至无氧离子。然后将沉淀转移到5L燕增水中,呈悬浮状态,据动1h,使用时过滤出所需要的量。6.1.2.6酚酞指示液:溶解0.5g酚酸100mL95%的乙醇中。6. 1.3仪器
GB 6549-1996
璃甘竭式过滤器:4号过滤器,滤板孔径7~16μm.6. 1.4 分析步骤
6. 1. 4. 1 试验溶液的制备
称取约 5 多名 试样1,精确至 0. 001 g,置于 400 mL 烧杯中,加入 150 mL 水,在不断搅拌下加热,微沸5min,取下冷却至20C,移入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勾。此为溶液A。干过滤溶液A,弃去最初少量滤液。移取25.0mL津液于2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播勾。此为落液 B。
6. 1. 4. 2 测定
移取 50. 0 mL 溶液 B 于 250 mL 烧杯中,加人 10 mL EDTA 溶液(6. 1. 2. 2)及 2 ~3 滴酚酸指示液(6. 1. 2. 6),在搅拌下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6. 1. 2. 1)至红色出现。加 5 mL 甲醛溶液(6. 1. 2. 4)2。此时如红色消失,应再补加氢氧化钠溶液(6.1.2.1)至红色。盖上表面血,在沸水浴上加热15min此时溶液应保持红色)。
取下烧杯,稍冷,在搅拌下逐滴加入10mL四苯硼钠溶液(6.1.2.3),继续搅拌1min。在流水中迅速玲却到 20℃以下,放置 10 min。用预先在120士2℃干燥至恒量的玻璃埚式过滤器抽滤。先抽滤上层清液,再用洗涤液(6.1.2.5)转移沉淀至过滤器中,继续用洗涤液(6. 1.2.5)洗涤沉淀12次左右,每次洗涤准用量约 5 mL。
过滤器和沉淀于120士2C烘箱内于燥90min,取出过滤器,放入干爆器冷却至室温,称量,精确至0.0001g.
6.1.5分析结果的表述
6. 1. 5. 1以质量百分数表示的氧化钾(K,0)食量(X,)按式(1)计算:X = 0. 1314 ×m ×100 ×
25 × 50
100 —1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干燥后的四苯硼钾质量,这
式中: mi-
m试样的质量,B1
x一试样中水分的质量百分数,%,0. 131 4-—四苯确钾质量换算为氧化钾质量的系数6.1.5.2以质量百分数表示的氟化钾(KC1)含量(X,)按式(2)计算,0. 208 1 ×m× 100 ×
式中:m.ma-
同 6. 1. 5.1 #
0. 208 1 --四苯硼钾质量换算为氧化钾质量的系数。6.1.6允许差
取平行分析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最终分析结,平行分析结果的绝对差值望化钾应不大于0.38%。
6.2水分的测定
本方法非等效果用 ISO 2053:1976%工业用氟化钾——水分含量的测定—重量法。
6.2.1方法提要
果用说明:
1)IS02051称取10g试样。
2]IS0 2051加人 10 mL 30%(m/m)甲醛流GB 6549—1996
试样于105士2C的烘箱中干燥,央去的质量即为水分。6. 2.2仪器
6.2.2.1称量瓶:带蘑口玻璃塞,扁型,直径约60mm,高30mm。6.2.2.2电烘箱,可调节在105±2℃。6.2.2.3干燥器:装入适当的干燥剂,如变色硅胶、五氧化二磷等。6.2. 3分析步骤
按表2称取试样,精确至0.001g+置于预先在105士2℃干燥至慎量的称量瓶中,轻轻摇动称量瓶,快试样均勾地平铺在称量瓶中,打开称量瓶盖,放入105士2℃的烘箱内干燥2h。取出称量瓶,盖上瓶盖,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溢,称量。重复操作,直至恒量(两次称量之差不大于0.003g)。表 2 称样量
水分·%
6.2.4分析结果的表述
以质量百分数表示的水分(H,O)(z)按式(3)计算;±= m= n± × 100
式中:m干燥前称量瓶及试样的质量,名,mz—干燥后称量瓶及试样的质量,试样的质量·g。
称取试样量+8
6.2.5充许差
取平行分析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最终分析结聚。当含量小于或等于4.00%时,绝对差值应不大于0.20%;含量大于4.00%时,绝对差值应不大于0.30%。6.3钙和镁含量的测定
6.3.1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仲裁法6.3.1.1方法提要
试样经水溶解,加入氯化溯消除共存高子的干扰,在盘酸介质中,使用空气-乙炔火焰,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波长422.7m和285.2nm处测量吸光度,以工作曲线法求出钙和的含量。6.3.1.2试剂和游液
6.3.1.2.1盐酸L:1.19g/cm溶液:1+1。6.3.1.2.2氯化钾溶液,10mg/mL,称取10g氧化钾于250mL烧杯中,用水溶解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据匀。6.3.1.2.3氯化铜溶液,100/L。6.3.1.2.4钙标准溶液:1.00mg/mL,称取2.4972g预先在105~110℃于燥1h并量于干爆器中冷却至室温的碳酸钙(高纯试剂),置于300mL烧杯中,用少量水润湿,加20mL水,逐滴加入盐酸溶液(6.3.1.2.1)至完全溶解,过量10mL。加热煮沸,驱尽二氧化碳,取下冷却至室温,移入1000t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据勾。此游液 1 mL含1. 00 mg钙。6.3.1.2.5钙标准液:100μg/mL,移取100.0mL钙标准溶减(6.3.1.2.4),量于1000m正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1mL含100钙6.3.1.2.6馍标准溶液:1.00mg/mL,称取1.6583g预先在900C灼烧1h并置于干燥中冷却至室温的氧化键(高纯试剂),置于250mL烧杯中,用少量水润湿,加20mL水、10mL盐酸溶液GB 6549—1996
(6.3.1.2.1),微热至完全溶解。冷却至垒温,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1 mL 含 1. 00 mg 镁。
6.3.1.2.7镁标准溶液:50μg/ml,移取50.0mL镁标准溶液(6.3.1.2.6),于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1mL含50g镁。6.3.1.3器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应符合GB/T9723-88的规定。6. 3. 1. 4 分析步骤
6.3.1.4.1试验溶液的制备
按表3称取试样,精确至0.001g,置于250mL烧杯中,加入100mL水,在不断搅拌下加热,微沸.5tmin,取下冷却至室温,移入250mL容量瓶中,用水翻释至刻度,摇匀后干过滤。同时制备空白试验溶液。
6.3. 1.4.2钙含量的测定
按表3移取试验溶液(6.3.1.4.1)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10mL氯化镧裕液(6.3.1.2.3)及4mL盐酸溶液(6.3.1.2.1)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勾。在原子吸收光谱仪上,用空气-乙炔火焰,在波长422.71M处,以水调零,测邀试验溶液和空白试验溶液的吸光度。用试验溶液的吸光度减去空白试验溶液的吸光度,从工作曲线上查出相应钙的浓度。6.3.1.4.3含量的测定
按表3移取试验溶液(6.3.1.4.1)量于100mL容素瓶中,加入10mL氯化谢溶液(6.3.1.2:3)及4mL盐酸溶液(6.3.1.2.1),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在原子吸收光谱仪上,用空气-艺炔火焰,在波长285.2nm处,以水调零,测量试验溶液和空白试验溶液的吸光度,用试验溶液的吸光度减去空白试验溶液的吸光度,从工作曲线上查出相应镁的浓度。表3称样量与吸取试验溶液的体积钙或镁含量
20. 4~1. 0
6.3.1.4.4工作曲线的绘制
称祥贵
吸取体积+ml
移取0.0.1.0、2.0、4.0、6.0、8.0mL钙标准溶液(6.3.1.2.5),分别置于组100mL容量瓶中。再移取0.0.1.0、2.0、4.0.6.0.8.0mL镁标准溶液<6.3.1.2.7).从小到大对应注入上述100mL容量瓶中,加入 10 mL氯化钾溶液(6.3. 1. 2.2)、10 mL 氟化鋼溶液(6.3. 1.2. 3)及 4 mL.盐酸溶液(6.3.1.2.1),用水稀释至刻度,播勺。此标准系列钙浓度为0.0、1.0、2.0、4.0.6.0、8.0g/mL,镁浓度为0.0.0.5、1.0.2.0.3.0、4.0*g/mL。在与试验浴液相同条件下测量吸光度并减去试剂空白溶液吸光度后,以钙或镁浓度为横坐标,相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6.3.1.5分析结果的表述
6.3.1.5.1以质量百分数表示的钙(Ca)含量(X,)按式(4)计算:X, = ±× 100.× 10-6
×100×100=
m X V/250
式中,p——从工作曲线上查得的被测试验溶液中钙的浓度rg/mL:m——试样的质量.g
V—吸取试验液的体积,mL,
GB 6549—1996
一试样中水分的质量百分数,%。6.3.1. 5.2以质量百分数表示的镁(Mg)含量(X,)按式(5)计算,X, = p× 100 × 10-
×100×100-元
m X V/250
式中:p—从工作曲线上查得的被测试验溶液中镁的浓度,/mL,游
-试样的质量.1
V——吸取试验溶液的体积,mL;
一试样中水分的质量百分数,%。6.3.1.6允许差
取平行分析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最终分析结果。平行分析结的绝对差值应不大于表4所列允许羞。
表4允许差
钙(Ca)或镇(Mg)合含量
0. 20~1. 00
6.3.2EDTA滴定法
6.3.2.1方法提要
充许筹
试样经水溶解后,在 pH>12 条件下,加入钙羧酸指示剂,用 EDTA 标准滴定溶液流定钙+在 PH=10 时,加入铬黑 T 指示液,用 EDTA 标准滴定溶液滴定钙、镁总量,以差减法求得镁的含量。6.3.2.2试剂和溶液
6.3.2.2.1水[p+0.89g/cm溶液:1+1.6. 3. 2.2. 2氢氧化钠溶液:100 g/L。6.3.2.2.3过氧化氢溶液:3%(v/t)。6. 3. 2. 2. 4 三乙醇胺溶液:1 十2。6. 3. 2. 2. 5 氨水-氟化铵缓冲溶液(pH=10):称取 67. 5 g 氯化铵溶于水,加入 570 mL 氨水,用水稀释至1000mL,混匀。
6. 3. 2. 2. 6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标准滴定溶液:c(EDTA)=0. 02 mol/L,配制与标定按 GB/T601执行。
6. 3. 2. 2. 7钙羧酸指示剂[2-羟基-1-(2-羧基-4-磺酸-1-禁基偶氮)-3-素甲酸]:称取 0. 2 g 钙羧酸指示剂和 10 各经 110℃干燥的氯化钠,量于研钵中研细混匀,于棕色磨口瓶中,放人干燥器中备用。6. 3. 2. 2. 8 铬黑 T 指示液;称取 0. 5 & 鳍黑 T,溶于 100 mL 三乙醇胺溶波(6. 3. 2. 2. 4)中。6. 3.2. 3分析步骤
6.3.2.3.1试验溶液的制备
按表 5 称取试样,精确至 0.001 g,置于 400 mL烧杯中,加入 150 mL热水,在拌下 4~5 滴过氧化氢落液(6.3.2.2.3),加热微沸至无小气泡(约5min),取下冷却至室温,移入2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后干过滤。6. 3. 2. 3. 2钙含量的测定
按表 5 移取试验溶液(6. 3. 2. 3. 1)于 250 nL 烧杯中,用水稀释至约 100 n山,加入 5 mL 三乙醇胺溶液(6. 3. 2. 2. 4),以氢氧化钠溶液(6. 3. 2. 2. 2)调至 pH12 以上,加钙数酸指示剂(6. 3. 2. 2. 7)少许,搅匀,用EDTA标准滴定溶液(6.3.2.2.6)滴定至溶液由酒红色变纯蓝色为终点。6.3.2.3.3含量的测定
GB 65491996
按表5移取试验溶液(6.3.2.3.1)于250mL烧杯中,用水稀释至约100mL加入5mL三乙醇胺溶液(6.3.2.2.4),加5mL氨水-氧化恢缓冲落滤(6.3.2.2.5)及二滴铬黑T指示液(6.3.2.2.8),搅匀。用EDTA标准滴定溶液(6.3.2.2.6)滴定至溶液由酒红色变纯蓝色为终点。6.3.2.3.4空白试验
钙和镁含量的测定均需与试样测定同时做空白试验,表5称样量与吸取试验溶液的体积钙或锁含量,%
0. 1~ 0. 5
>0. 5~1. 0
6.3.2.4分析结果的表述
称样量·
6.3.2.4.1以质量百分数表示的钙(Ca)含量(X,)按式(6)计算,X, ×(V:X0 040 08 × 00 x
m ×V/200
-EDTA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mol/L;式中 c
V,—EDTA标准定溶液滴定钙的体积,mL100
100 — r
V,—-EDTA标准滴定落液滴定钙的空白试验溶液体积,mLV
吸取试验溶液的体积,mL
m—试样的质量,g;
元—一试样中水分的质量百分数,%,吸联体积,mL
0.04008—与1.00mLEDTA标准滴定溶液c(EDTA)=1.000mol/L相当的以克表示的钙质量。6.3.2.4.2以质量百分数表示的镁(Mg)含量(X.)按式(7)计算。X, 5(V4-V)02 ×0. 024 30 × 100 ×100
mXV/200
式中: c—EDTA 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mol/L;V,—EDTA标准滴定溶液滴定钙、镁合量的体积,mLV,-EDTA 标准滴定溶疲波滴定钙,镁的空白试验溶液的体积,mLV,—EDTA标准滴定液滴定钙的体积,mL,V,—EDTA标准滴定液滴定的空白试验溶液体积,mLV--一吸取试验溶液的体积,mL,
一试样的质量?8+
试样中水分的质量百分数,%;
100 - 2
0.02430-——与1.00mLEDTA标准滴定溶液Lc(EDTA)=1.000mol/L>相当的以克表示的镁质量。6. 3. 2. 5允许差
取平行分析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最终分析结果。平行分析结果的绝对差值应不大于表6所列允许差。
钙(Ca)或模(Mg)含量
0. 20 ~~ 1. 00
6.4氯化纳含量的测定
GB 6549-1996
表6允许差
充许差
本方法非等效采用NFT20-355:78工业用氯化钾——钠含量的测定——火焰发射分光光度法》。6.4.1方法提要
试样经水溶解后,用火焰激发钠原子,所产生的589nm谱线强度与标准溶液发射的强度相对比,求出氧化钠的含量。
6:4.2试剂和溶液
6.4.2.1氯化钾溶液,约90mg/mL,称取90g氟化钾,溶解于水中,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播匀。
6. 4.2,2 钠标准溶液:1. 0 mg/mL,称取预先在 00℃干爆的 2. 542 1 g 氯化钠(基准试剂),溶解于水中,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摘1mL含1mg钠。6.4.3仅器
一般实验室仪器以及火焰光度计。6.4.4分析步骤
6.4.4.1试验溶液的制备
称取1g试样,精确至0.0001名,量于250mL烧杯中,加50mL水,在不断搅拌下加热,微沸5min,敢下玲却至室温,移人500mL容量瓶中,用水播释至刻度,播。6.4.4.2光度测量
6. 4. 4. 2. 1 初步测量
干过滤试验溶液(6.4.4.1),弃去最初少量滤液。移取50mL滤液于50mL烧杯中,按火焰光度计的规定操作测量钠谱线的幅射强度。由工作曲线查出试验溶液中钠的近似含量。6.4. 4.2.2工作曲线的绘制(供初步测量用>移取0.0、5.0.10.0、15.0.20.0、25.0mL钠标准榕液(6.4.2.2),分别注入6个500mL容量瓶中,各加入10.0mL氯化钾溶液(6.4.2.1),用水帮释至刻度,摇匀,此系列分别含0.0,5.0、10.0、15.0、20. 0,25. 0 mg 钠。移取 50 ㎡L潜液于 50 mL,烧杯中,按火焰光度计的规定操作测量钠谱线的辐射强度。以钠的浓度为横坐标,相应的辐射度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6. 4. 4. 2. 3精确测量 插入法根据初步测量试验溶液中钠的含量,配制两个浓度接近的钠标准溶液,使试验溶液中钠的含量正好位于中间,然后按火焰光度计的规定操作测量钠谱线的辐射强度。分析结果应采用插入法计算钠的含量。6. 4.5分析结果的表述
6.4.5..1钠的质量m.(mg)按式(8)计算:E。- E
m) Ee-E,
mo = mi +(mz
-低浓度标准溶液中钠的含量,mgi式中,—
-高浓度标准溶液中钠的含量,mg1m2
E,—低浓度标准溶液的测量值:-(8)
E:高浓度标准溶液的测量值!
E。试验溶液的测量值。
GB 6549-1996
6.4.5.2以质量百分数表示的氯化钠(NaCI)含量(X,)按式(9)计算:X, = m.×2.542 1×10 ×100 ×100
式中,m—
同6.4.5.11
试样中水分的质量百分数,%
m—试样的质量g
2.5421——钠的质量换算为氯化钠质量的系数。6.4.6允许差
取平行分析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最终分析结果。当含量小于或等于2.00%时,绝对差值应不大于0.10%含量大于2.00%时,绝对差值应不大于0. 20%。6. 5水不溶物含量的测定
本方法非等效采用NFT20-353;78工业用氧化钾—水不溶物的测定》。6.5.1方法提要
试样经水溶解后,不溶性残渣经过滤、烘干、称量,即为水不溶物.6.5.2试剂和溶液
6. 5. 2. 1硝酸银溶液,10 g/L。6.5.3仪器
6.5.3. 1电烘箱,可调节在105±2℃。6.5.3.2干燥器:装入适当的干燥器,如变色硅胶、五氧化二磷等。6.5.3.3玻璃蜗式过滤器:4号或3号过滤器。6.5.4分析步骤
称取10~~20g试样,糖确至0.001g,置于400mL烧杯中,加入150mL水,在不断搅拌下微沸5min,沸水浴保温30min。取下烧杯,待残渣下沉后,用在105士2C干燥至恒景的玻璃竭式过滤器(内放与过滤器滤板直径大小相同的中速滤纸)抽滤。抽滤前用热水浸润泄器,使滤纸贴紧滤板,残渣用热水洗涤至无氯高子,以硝酸银溶液(6.5.2.1)检验。将带有残渣的埚过滤器放入105士2℃的烘箱内,第一次干燥1h,第二次30min,直至两次称量之差不大于0.0003g。
6.5.5分析结果的表述
以质量百分数表示的水不溶物(X)按式(10)计算:X。=m=\× 100×:
100 —
式中 m1-埚过滤器,滤纸及残渣质量+1m: -—增过滤器及滤纸质量,g,
m——试样的质量+宫!
试样中水分的质量百分数,%。
6.5.6允许差
-(10)
取平行分析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最终分析结果。当含量小于或等于0.20%时,绝对差值应不大于0.02%;含量大于0.20%时,绝对差值应不大于0.03%。7检验规则
7.1每批产品均应由生产厂的质检部门按本标准进行检验。生产厂应保证出厂的产品符合本标准的要GB6549-1996
求,并附有质量证明书,其内容包括活;产品名称、产品类别或用途、等级和技术要求,净量、本标准号、生产厂名称及厂址。
7.2 使用单位有权按本标准对所收到的产品进行质量检验,重量检验抽检的袋数,按 GB/ 678 确定的采样单元数执行,如不合格,应重新自两储量的包装袋中采取样品,重新检验。如有异议,应在到货15 d内提出,协商解决。如需仲裁,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有关产品质量仲载的规定执行7.3本标准采用GB/ 1250中规定的“修约值比较法\判定检验结果是否符合本标准要求。8标志、标签、包装
8.1氯化钾产品应用塑料编织袋内衬弱重50±0.5kg,平均每净重不低于50kg。编织袋(塑料编织布/膜)包装。每袋#
8.2 包装袋上应印有标志:产品名称、商标、产品类别或用途、等级或技术要求、净重、本标准号、生产名称及厂址。
8.3在忙存和运输过程中,,应防止受潮和包装袋的破损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