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5758-2001 离子交换树脂粒度、有效粒径和均一系数的测定
GB/T 5758-2001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5758-2001

中文名称:离子交换树脂粒度、有效粒径和均一系数的测定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 Determination of particle size, effective particle size and uniformity coefficient of ion exchange resins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1-08-02

实施日期:2002-03-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256223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橡胶和塑料工业>>塑料>>83.080.20热塑性塑料

中标分类号:化工>>合成材料>>G31合成树脂、塑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GB/T 5758-1986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书号:155066.1-17947

页数:平装16开, 页数:10, 字数:

标准价格:10.0 元

出版日期:2004-04-04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86-01-08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单位:西安热工研究所

归口单位: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主管部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湿态离子交换树脂粒度、有效粒径和均一系数的测定方法;适用于湿真密度大于1g/mL球状离子交换树脂的粒度、有效粒径和均一系数的测定。本标准规定了干态离子交换器浮床用白球粒度、有效粒径和均一系数的测定方法;适用于浮动床离子交换器浮床用白球的粒度测定。 GB/T 5758-2001 离子交换树脂粒度、有效粒径和均一系数的测定 GB/T5758-2001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GB/T5758-2001
本标准是对GB/T57581986《离子交换树脂粒度分布测定方法》的修订。本标准与GB/T5758-1986的主要技术差异:增加了粒度的测定,修正了有效粒径、均一系数的概念;增加了测定步骤的详细说明:
修正了原标准中的允许差的计算方法。本标准的附录A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GB/T5758-1986。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电力公司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塑料树脂产品分会(TC15/SC4)归口。本标雄主要起草单位:国家电力公司热工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邵林、王广珠、汪德良,本标准委托国家电力公司热工研究院负责费解释。247
1范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离子交换树脂粒度、有效粒径
和均一系数的测定
Determination for particle size range,effective size anauniformity coefficient of ion exchange resinsGB/T5758—2001
代警GB/T5758—1986
本标准规定了湿态离子交换树脂粒度、有效粒径和均一系数的测定方法:适用于湿真密度大于1g/.球状离子交换树脂(下称树脂)的粒度,有效粒径和均一系数的测定。本标准规定了态离子交换器浮床用白球粒度,有效粒径和均系数的测定方法;适用于浮动床离子交换器浮床用白球的粒度测定。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茶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面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5475-1985离子交换树脂取样方法GB/T6003.1-~1997金属丝编织网试验筛(eqvISO3310-1:1990)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 1 粒度 particle size
3.1.1范围粒度particlesizerunge指定粒径范围(小于上限粒径至大于和等于下限粒径)内试样颗粒的体积占全部试样颗粒体积的体积分数。
3. 1. 2 “下限粒度 particle size at pointed lower screen小于指定下限粒经试样颗粒的体积占全部试样题粒体积的体积分数。3. 1. 3 L限粒度 varricle size at pointed upper screen大于指定上限粒径试样颗粒的体积占全部试样颗粒体积的体积分数。3.2有效粒径effective size
设试样颗粒按直轻由大至小排列至排完90%体积的颗粒,规定其中最小颗粒的直径为有效粒径用符号ds表示(单位:mm)。
3. 3 均-系数 uniformity coefficient设试样颗粒按直径由大至小排列至排完40%体积的颗粒,其中最小颗粒的直径为d4(单位:mm),规定和有效粒径的比值为其均一系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1-08-28批准218
2002-03-01实施
4原理
4.1粒度测定
GB/T 5758--2001
4.1.1范围粒度的测定:取和指定粒径范围上、下限粒径相应的筛子筛分,两档筛子之间试样的体积占全部试样颗粒体积的百分数表示范围粒度。4.1.2下限粒度的测定:取和指定粒径范围下限粒径相应的筛子筛分,筛下试样的体积占全部试样颗粒体积的体积分数表示下限粒度。4.1.3上限粒度的测定:取和指定粒径范围上限粒径相应的筛子筛分,筛上试样体积占全部试样颗粒体积的体积分数表示上限粒度。4.2有效粒径和均一系数的测定
用一组孔径由大至小的试验筛筛分试样,用筛上树脂体积分数和相应的孔径作图画出曲线;从曲线上查出对应筛上树脂体积分数为40%和90%的孔径,计算有效粒径和均一系数。5试剂
5.1纯水:电导率小于5μS/cm(25℃)。5.2盐酸溶液[c(HCl)=1mol/L]:量取84mL化学纯盐酸,稀释至1000mL。5.3氯化钠溶液[c(NaCl)=1mol/L]:称取59g化学纯氯化钠,加人少量纯水溶解后稀释至1 000 ml..
5.4氢氧化钠溶液[c(NaOH)=1mol/L]:称取40g化学纯氢氧化钠加人少量纯水溶解后稀释至1 000 mL.
6仪器
6.1处理装置:见图1。
6.2试验筛:$200mm×50mm,筛孔孔径为1.40mm、1.25mm、1.00mm,0.900mm、0.800mm0.710mm.0.630mm.0.500mm.0.450mm、0.400mm.0.315mm,质量符合GB/T6003.1的要求。6.3筛分漏斗:如图2所示,材质为有机玻璃,筛分漏斗内表面应光滑不会阻碍树脂颗粒下滑。6.4玻璃管:内径约8mm,长度为200mm~~400mm。6.5量筒:5mL,10mL,25ml,50mL,100mL,250ml。6.6糖瓷盘或塑料盘:450mm×500mm。249
7凝态筛分
7.1试样及其制备

期 抑抑尿胰
G/T 5758---2001
1分液年2樣皮3有机玻璃交换柱,4--檬皮垫照:5--滤板:6疑寒
图1处理装置
7.1.1取样取样方法按GB/T5475的规定进行操作。单位为毫米
7.1.2样品预处理钠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熟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样品可以不预处理。弱型离子交换树脂预处理条件见表1
样品预处理条件
树腊类别
树脂型态
样品童
处理浴滋及量
水洗及终点
弱酸树
1 mo1/1. HCI 500 mL
弼碱树雕
1 mol/LNaOH 500 mL
~10 mL/min
以~10mL/min流量洗至中性
7.1.3样品的保存将经上述处理的样品置于500L广口瓶中,样品上应有2cm-3cm的纯水。7.2测定范围粒度的筛分操作程序7.2.1样品的量取将玻璃管缓慢地插至广口瓶底部,取出样品,置于预先放有少量纯水的100ml250
GB/T5758—2001
量筒中,树脂层中应无气泡,墩实,直至树脂体积恒定在100 ml为止。7.2.2架设好筛分漏斗(如图2),放入适量的水(筛分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用纯水,筛分其它树脂可用自来水,水面应低于筛框上沿药1cm)。$320
图2筛分漏斗
单位为毫米
7.2.3取和上限粒径相应孔径的筛子,放人上述漏斗中。用水将100mL量简中的样品转到筛子中;连续上下左右移动筛子,使树脂在水中运动,操作中要防止树脂从筛子上缘漂出,筛子不应离开水面,连续操作约5min;若筛网网孔基本上被树脂颗粒堵塞,则应停止筛分,在清网后继续筛分。7.2.4在筛分过程中应经常清网。清网时,从水中取出筛子,并将其翻过来置于一塘瓷盆中;用细水流反复冲洗筛网,将筛网中堵塞的树脂颗粒基本冲净;冲下来的树脂继续筛分。7.2.5按7.2.3和7.2.4规定重复操作,当筛网网孔基本上没被堵塞或在-塘瓷盆中用清网后的筛子筛分,筛下树脂颗粒少于50粒,则可判断筛分于净,否则继续7.2.5的操作,直至筛分干净。7.2.6待漏斗中树脂全部沉降后从漏斗底部将树脂收集至合适的量筒中,树脂层中应无气泡,墩实后读出筛下树脂体积数,记作VI。7.2.7取和下限粒径相应孔径的筛子,按7.2.3至7.2.6操作,记录量筒树脂体积数,记作V2。7.3测定下限粒度的筛分操作程序7.3.1样品的量取及漏斗的架设按7.2.1量取100mL样品并按7.2.2架设好漏斗;7.3.2取和下限粒径相应孔径的筛子,按7.2.3至7.2.6进行操作,记录量简树脂体积,记作V3。7.4测定上限粒度的筛分操作程序7.4.1样品的量取及漏斗的架设:按7.2.1量取100ml.样品并按7.2.2架设好筛分漏斗。7.4.2取和上限粒径相应孔径的筛子,按7.2.3至7.2.6进行操作,记录量简树脂体积,记作V。。7.5测定有效粒径和均一系数的筛分操作程序7.5.1样品的量取及漏斗的架设按7.2.1量取100mL样品并按7.2.2架设好漏斗。7.5.2根据样品颗粒大小估计筛子孔径,第一个筛子孔径应能使90%的样品通过,接着用孔径小一档的筛子筛分,直至最后一档筛子筛下收集到的树脂体积小于5mI为止。一般,每个样品要经五档筛子251
筛分。
GB/T 5758—2001
7.5.3每档筛子的筛分操作方法按7.2.3至7.2.6进行操作,直至筛下收集到的树脂体积小于5ml为止。
8干态筛分
8.1取样
取样方法按GB/T5475进行操作。8.2筛分操作程序
8.2.1样品的量取
将样品置于100mL量简中,敲实,直至样品体积恒定在100mL为正。8.2.2取和上限粒径相应孔径的筛子在一塘瓷盘(A盘)中筛分上述100mL样品。前后左右移动筛子,操作中要防止样品从筛子上缘跳出;若筛网网孔基本被样品颗粒堵塞,则应停止筛分,将筛子上的样品置于另一一糖瓷盘(B盘)中,并将该筛子反过来用刷子将网孔中的样品颗粒清扫至B盘中。当网孔基本清扫干净后,再在A盘中继续筛分B盘中的样品。若筛网网孔基本没被堵塞或在另一塘瓷盘(C盘)中用清网后的筛子筛分,筛下样品颗粒少于50粒,可判断筛分干净;否则应继续筛分,直至筛分干净。将A盘中筛下样品收集在量筒中,墩实,直至样品体积恒定,读取体积记作V5。8.2.3取和下限粒径相应孔径的筛子按8.2.2方法筛分上述筛下样品。筛分结束后,读取体积记作Vg。
9结果表示
9.1湿态测定结果的表示
9.1.1范围粒度的计算
范围粒度按式(1)计算:
Vz— Vi
×100%
式中P范围粒度;
V,——第一次筛分筛下试样的体积,mL;V2”第二次筛分筛下试样的体积,mL。9.1.2下限粒度的计算bzxz.net
下限粒度按式(2)计算:
式中:F-—下限粒度;
V一-筛下试样的体积,mL。
9.1.3上限粒度的计算
上限粒度按式(3)计算:
式中:P2—上限粒度;
V—--筛下试样的体积,ml。
9.1.4有效粒径和均系数的表示
X 100%
P。 =- 100 =× 100%
(1)
(2)
(3)
9.1.4.7筛分结果用表列出(参见附录A)。9.1.4.2以试样体积(100ml)减去筛下树脂体积作为该档筛子筛上树脂的体积,并以筛上树脂体积252
GB/T 5758—2001
分数为横坐标,以筛孔孔径为纵坐标面出粒径分布曲线(参见附录A)。9.1.4.3查出筛上树脂体积分数为90%处的筛孔孔径,即为有效粒径dg,mm9.1.4.4查出筛上树脂体积分数为40%处的筛孔孔径,即为d40,mm。并用d4a和dg之比来表示均一系数:
式中:K-均一系数。
9.2千样范围粒度的表示
干样范围粒度按式(5)计算:
式中:.范围粒度,
.第一次筛分筛下试样的体积,mL,V.第二次筛分筛下试样的体积,mL。10允许差
10.1粒度的允许差
10.1.1范围粒度的充许差
室内重复性r(%)m9.600.094×p室间再现性R(%)46.57-0.460×P×100%
式中:P---范围粒度的测定值,取值范围为90%100%。10.1.2下限粒度和上限粒度的充许差室内重复性r%)m0.4860.064×P室间再现性R(%)m1.896-+0.076×P式中:P下限粒度和上限粒度的测定值,取值范围为0-40%。10.2有效粒径的允许差
室内重复性r0.010mm,室间再现性R=0.024mm10.3均系数的允许差
室内重复性rm0.03室间再现性R=m0.08。11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备项:
a)注明引用本标准:
b)受检产品的完整标识:包括产品名称、型号、等级、生产厂名、商标等:c)范围粒度,%,
d)上限粒度,%
e)下限粒度,%,
)有效粒径,mm
名)均系数;
h)试验人员和试验日期。
GB/T5758---2001
(提示的附录)
离子交换树脂有效粒径和均一系数测定实例某离子交换树脂样品筛分测定结果如表A1所示。表A1菜离子交换树脂样品筛分测凝结果序号
筛孔孔径
筛下树脂体积
缔上树脂体积
A2根据表A1结巢在坐标纸上以孔径为纵坐标,以筛上树脂体积分数为横坐标绘制曲线,如图A1所示。
上树体积分数,装
粒度分布曲线
A3有效粒径和均一系数
由图A1查得d.和dso分别为0.610mm和0.445mm,故有效粒径为0.445mm,均-系数K为:K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