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6446-1996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6446-1996
中文名称: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 减速器技术条件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已作废
发布日期:1996-06-17
实施日期:1996-01-02
作废日期:2008-11-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137570
相关标签:
平面
二次
包络
环面
蜗杆
减速器
技术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机械系统和通用件>>21.200齿轮及齿轮传动
中标分类号:机械>>通用零部件>>J17齿轮与齿轮传动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平装16开, 页数:6, 字数:4千字
标准价格:8.0 元
出版日期:1996-01-02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96-06-17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人:张德华、朱启庄、王建军
起草单位:首钢机械厂
归口单位: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提出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冶金轻工工业部
发布部门:国家技术监督局
主管部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单级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减速器的技术要求、整机技术性能、试验方法、验收规则、标志及包装。本标准适用于轴交角为90°、中心距为80~710mm、速比为10~63、蜗杆转速不超过1500r/min、工作环境温度为-40~ 40℃、蜗杆轴可正、反向运转的减速器。 GB/T 16446-1996 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 减速器技术条件 GB/T16446-1996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
减速器技术条件
Planar double-enveloping worm gearingreducer technical specification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6-1996
GB/T 16446
本标准规定了单级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减速器(以下简称减速器)的技术要求、整机技术性能、试验方法、验收规则、标志及包装。本标准适用于轴交角为90°中心距为80~710mm、速比为10~~63、蜗杆转速不超过1500r/min工作环境温度为-40~+40℃、蜗杆轴可正、反向运转的减速器。2引用标准
GB699-88优质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GB1031—83表面粗糙度参数及其数值GB1176-87铸造铜合金技术条件
GB11821184-80形状和位置公差
GB1800~1804-79公差与配合
GB3077-88合金结构钢技术条件
GB 3505-83
表面粗糙度术语表面及其参数
GB9439-88灰铸铁件
GB 11352--89
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
GB/T13384-92出口机械、电工、仪器仪表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T16444—1996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减速器系列、润滑和承载能力GB/T16445—1996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精度3技术要求
3.1减速器机体
3.1.1减速器机体可采用整体式或分箱式,材料可根据需要采用铸铁、铸钢和结构件,其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应符合GB9439、GB11352、GB699的要求。3.1.2机体应清砂和消除应力。
3.1.3机体不准渗漏,外表应平整、光滑。3.1.4分箱式机体的机盖与机座合箱后,边缘应平齐,错边量应符合表1的规定,只允许机盖大于机座。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6-06-17批准1996-12-01实施
中心距
错边量
GB/T16446--1996
≥80~200
>200~450
>450~710
3.1.5分箱式机体的机盖与机座合箱后,在未紧固螺栓时,应检查分合面接触的密合性,用0.05mm的塞尺,其塞入长度不得超过分合面宽度的三分之一。3.1.6轴承孔
3.1.6.1轴承孔尺寸公差不低于H7,粗糙度R。≤1.6μm。3.1.6.2轴承孔圆柱度公差应符合表2的要求。表2
圆柱度
3. 1. 6. 3
~180
~250
轴承孔端面与其轴线的垂直度公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
端面外径
掘直度
≥40~63
>63~100
>100~160
轴承孔的同轴度公差应符合表4的规定。表4
伺轴度
≥18~30
3.2蜗杆、蜗轮和蜗轮轴
>30~50
>160~250
>50~120
>250~400
>120~250
≥400
≥400~630
>250~500
3.2.1蜗杆采用锻造毛坏时,钢锭锻造比一般不低于3,轧材锻造比一般不低于1.5。3.2.2蜗杆的材料般选用35CrMo钢。其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和硬度要求应符合GB3077的规定。允许采用力学性能和硬度不低于35CrMo的其他材料,如42CrMo.38CrMoA1和渗碳钢种等。3.2.3蜗杆齿面精度加工前,应进行硬化处理,精加工后齿面硬度不低于HV500。3.2.4蜗杆齿面粗糙度R≤0.8um。3.2.5蜗轮轮缘材料一般采用铸造锡青铜ZCuSn10P1。铸件不允许有偏析,夹杂、缩孔、疏松、裂纹等缺陷,其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和硬度应符合GB1176规定。当滑动速度小于5m/s时,可以采用GB1176中规定的铸造铝青铜2CuAl10Fe3。允许采用性能相当的其他材料。3.2.6蜗轮齿面粗糙度R,≤1.6um。充允许齿面有创成的痕迹存在。3.2.7蜗轮轴采用45钢或力学性能相当的其他材料。其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应符合GB699和其他相应标准的规定。
3.2.8蜗杆、蜗轮的制造公差应符合GB/T16445的规定。3.3装配与试车
GB/T 16446
3.3.1圆锥滚子轴承的轴向间隙应符合表5的规定。表5
轴承内径
≥30~50
>50~~80
>80~120
≥120~180
>180~260
>260~~400
蜗杆轴承
15~-30
20~~40
40~70
60~100
3.3.2蜗杆传动的侧隙应符合GB/T16445的规定。轴向间隙
蜗轮轴承
50~~80
60-100
80~120
100~140
3.3.3减速器在装配后应进行试车。试车前应注入较低粘度的润滑油。在额定转速下作正、反方向运转,连续运转时间不少于两小时。运行中不得有冲击、漏油、不正常振动、噪声、发热及联接紧固件松动等现象。
3.3.4试车后,蜗轮左右齿面接触斑点应基本对称,蜗杆齿面入口和出口修缘部分不应接触,工作面入口部分的接触斑点可重于工作面的其他部分(见图1,图2)。出口
图1蜗轮齿面正确接触情况
图2蜗杆齿面正确接触情况
3.3.5机体及其他零件的未加工内表面和蜗轮轮毂的未加工表面应涂底漆和耐油油漆。机体及其他零件的未加工外表面涂底漆及面漆,般不允许抹腻子。4减速器的整机技术要求
4.1减速器外表面应光洁、平整。各联结件、紧固件不得有松动现象。4.2减速器输入轴用手转动时,必须轻松平稳,无卡住现象。4.3减速器密封处、结合处不得有漏油现象。4.4在额定负载和额定转速下,减速器的噪音应不大于80dB(A),温升不超过65(C,最高油温不超过95℃。
4.5蜗杆和蜗轮轴的轴向间隙应符合表5的规定。4.6蜗杆、蜗轮的齿面接触斑点应符合3.3.4条的要求。4.7减速器的承载能力和传动效率应符合GB/T16444的要求。试验方法
减速器在试车合格后应进行负载试验。5.1
GB/T16446-1996
5.2减速器在额定转速下,按其额定转矩的25%、50%、75%、100%、110%、125%逐级进行加载试验。5.3负载试验时,每十分钟记录次时间、油温、转速、转矩。5.4对于双向工作或未注明旋转方向的减速器应分别进行正、反向试验。对于单向工作的减速器可单向试验,其旋转方向必须与工作方向相同,5.5在热功率负载试验中减速器的油池温度稳定两小时不变。其温度应符合4.4条的要求。各密封处,结合处不准有漏油现象。
6验收规则
6.1减速器由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负责检查和验收,并出具合格证。6.2检验用仪器、仪表必须经计量检定。6.3成批生:产同一规格的减速器,允许抽试10%(不足10台若应抽试一台),抽试不合格时应再抽试20%,仍不合格,应全部进行试验。6.4检验项目
6.4.1蜗杆副的侧隙和接触斑点。6.4.2蜗杆、蜗轮的轴向间隙。
6.4.3传动的平稳性、噪声、温升和密封情况。6.4.4油漆和外观质量。Www.bzxZ.net
7标志、包装、运输
7.1标志
在减速器外表面规定位置上安装一个牢固、清晰的标牌。标牌上应注明制造厂名,产品名称、商标、产品型号、制造日期(或编号)、产品的主要参数等。7.2包装及运输
7.2.1减速器的包装应符合GB/T13384的规定。7.2.2产品说明书、产品合格证、装箱单等随机文件用塑料袋封装,置于包装箱内。7.2.3运输和贮存时应有防水、防腐蚀措施。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冶金工业部提出,本标准由冶金工业部北京冶金设备研究院归口。本标准由首钢机械厂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德华、朱启庄、王建军。241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