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16453.1-1996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技术规范 坡耕地治理技术
GB/T 16453.1-1996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6453.1-1996

中文名称: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技术规范 坡耕地治理技术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Regulation of techniques for comprehensive control of soil erosion-Technique for erosion control of slope land

英文名称:Regulation of techniques for comprehensive control of soil erosion-Technique for erosion control of slope land

标准状态:已作废

发布日期:1996-06-25

实施日期:1996-09-01

作废日期:2009-02-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KB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农业>>农业和林业>>65.020.01农业和林业综合

中标分类号:农业、林业>>土壤与肥料>>B11土壤、水土保持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替代SD 238-1987;被GB/T 16453.1-2008代替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15页

标准价格:13.0 元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96-06-25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单位:水利部水土保持司

归口单位:水利部

发布部门:国家技术监督局

主管部门:水利部

标准简介

本篇规定了坡耕地上采取保水保土耕作方法的分类、适应条件和具体作法。本篇适用于全国各地的水蚀地区和水蚀与风蚀交错地区。 GB/T 16453.1-1996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技术规范 坡耕地治理技术 GB/T16453.1-1996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篇规定了坡耕地上采取保水保土耕作方法的分类、适应条件和具体作法。本篇适用于全国各地的水蚀地区和水蚀与风蚀交错地区。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6453.1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坡耕地治理技术
Regulation of tech-niques for comprehensivecontrol of soil erosionTechnique forerosioncontrolofslopeland
1996-06-25发布
国家技术监督
1996-09-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坡耕地治理技术Regulation of tech-niques for comprehensive control ofsoil erosion-Technique for erosioncontrol of slopeland
GB/T16453.1—1996
本标准系列共分四项:第一项《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第二项《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第三项《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验收规范》,第四项《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本标准是上述系列中的第二项。
本项标准包括6个标准:
GB/T16453.1一1996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坡耕地治理技术GB/T16453.2一1996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荒地治理技术GB/T16453.3一1996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沟整治理技术GB/T16453.4一1996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小型蓄排引水工程GB/T16453.5—1996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风沙治理技术GB/T16453.6一1996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崩岗治理技术本标准是GB/T16453.1,包括保水保土耕作法与梯田两篇内容。本标准的附录A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系列的四项出版后,将全部代替1988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电力部部颁标准SD238一87《水土保持技术规范》。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参加起草单位: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黄河水利委员会农村水利水土保持局、长江水利委员会水土保持局、松辽水利委员会农田水利处、珠江水利委员会农田水利处、海河水利委员会农田水利处、淮河水利委员会农田水利处。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廷辅、刘万铨、廖纯艳、胡玉法、马至尊、鲁胜力、徐传早、佟伟力、宁堆虎第一篇保水保土耕作法
1范围
本篇规定了坡耕地上采取保水保耕作方法的分类、适应条件和具体作法,本篇适用于全国各地的水蚀地区和水蚀与风蚀交错地区2基本规定
2.1保水保土耕作法
在坡耕地上,结合每年农事耕作,采取各类改变微地形,或增加地面植物被覆,或增加土壤入渗,提高土壤抗蚀性能,以保水保土,减轻土壤侵蚀,提高作物产量的耕作方法。2.2保水保王耕作法的分类
2.2.1第一类,改变微地形的保水保土耕作法,主要有:等高耕作、沟珑种植、掏钵(穴状)种植、抗旱丰产沟、休闲地水平犁沟等。
2.2.2第二类,增加地面植物被覆的保水保土耕作法,主要有:草田轮作、间作、套种、带状间作、合理密植、休闲地上种绿肥等。
2.2.3第三类,增加土壤入渗、提高土壤抗蚀性能的保水保土耕作法,主要有:深耕、深松、增施有机肥、留茬播种等。
2.3在实施保水保土耕作法之前,应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坡耕地治理的全面规划。根据不同的地形、土质、降雨等条件,分别设置各类梯田、保土耕作法和坡面小型蓄排工程。对25°以下未修梯田的坡耕地采用保土耕作法进行治理。
2.4采用保土耕作法的同时,在坡耕地内部及其上部外侧,需设置坡面小型蓄排工程,防止外水进入。2.5每一种保土耕作法的具体作法与有关规格尺寸,各有其不同的适应条件;应根据各地不同的地形、土质、降雨和农事耕作情况,因地制宣,合理确定。3第一类保水保土耕作法
结合农事耕作,改变坡耕地的微地形,使之既能容蓄雨水又能便利耕作,以减轻水土流失,提高作物产量。
3.1等高耕作(也称横坡耕作)
3.1.1我国北方干早少雨地区,耕作方向要求基本沿等高线,以有利于保水保土。我国南方多雨且土质粘重地区,耕作方向应与等高线呈1%~2%的比降,以适应排水,并防止冲刷。在横坡耕作基础上采取的沟珑种植、休闲地水平犁沟等措施,其沟方向都照此原则处理。3.1.2将原有顺坡沟珑改为横坡沟珑时,应先经过耕翻,再进行横坡耕作,形成新的横坡沟珑。3.1.3实施横坡耕作的坡耕地,在坡面从上到下,每隔一定距离,还应沿等高线修筑若干道土,或种草带、灌木带,或用套二犁作成水平犁沟,以截短坡长,减轻水土流失。3.1.3.1土初修高度为40~50cm,草带宽1m左右。每年耕作时,从上向下翻土,使两(或两带)间的地面坡度逐渐减缓,同时每年加高王10~20cm,使之逐步形成水平梯田。3.1.3.2土埋或草带的距离,随不同坡度和降雨条件而异:坡度陡、雨量大的地方,间距小些;坡度缓、雨量小的地方,间距大些。一般15°以上陡坡地,间距8~15m,10°以下缓坡地,间距20~30m。3.1.4在有风蚀的缓坡地区,改顺坡耕作为横坡耕作时,应兼顾耕作方向与主风向正交,或呈45°角。3.2沟珑种植
在坡耕地上顺等高线(或与等高线呈1%~2%的比降)进行耕作,形成沟珑相间的地面,以容蓄雨水,减轻水土流失。
3.2.1播种时起珑。由牲畜带犁完成,按以下步骤进行3.2.1.1在地块下边空一犁宽地面不犁,从第二犁位置开始,顺等高线犁出第一条犁沟,向下翻土,形成第一道珑,珑顶至沟底深约20~30cm,将种籽、肥料撒在犁沟内。3.2.1.2在此犁沟上部犁半犁深,虚土覆盖犁沟中的种籽、肥料。3.2.1.3再空一犁宽地面不犁,在其上部顺等高线犁出第二条犁沟,向下翻土,形成第二道珑沟相间。此后照上述步骤依次进行。
3.2.1.4在沟中每隔3~5m作一小土,高10cm左右,相邻两沟间的小土呈“品”字形错开。3.2.2中耕时起珑。主要用于玉米、高梁等高秆中耕作物。由人工操作,按以下步骤进行3.2.2.1在坡耕地上顺等高线条状播种,播种时不作沟珑。3.2.2.2第一次中耕时(苗高30~40cm),用将苗行间的王取起,培在幼苗根部;取土处连续不断形成水平沟,培土处连续不断形成等高珑。3.2.2.3取土时在沟中每隔3~5m留一高约10cm的小士,相邻两沟间的小士呈“品”学形错开。3.2.3哇状沟珑。适于我国南方种红署等作物,由人工操作,其步骤如下:3.2.3.1按照3.2.1的步骤将坡地作成沟珑。3.2.3.2每隔5~6条沟珑留一田间小路,兼作排水道,形成坡面长哇;沿排水道每20~30m作一横向哇将长睦隔成短睦。
3.3掏钵种植
适用手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人工操作,3.3.1一钵一苗法:
3.3.1.1在坡耕地上沿等高线用锄挖穴(掏钵),以作物株距为穴距(一般30~40cm),以作物行距为上下两行穴间行距(一般60~80cm)。3.3.1.2穴的直径一般20~25cm,深约20~25cm,上下两行穴的位置呈“品”字形错升。3.3.1.3挖穴取出的生土在穴下方作成小土,再将穴底挖松,从第二穴位置上取10cm表土置于第一穴内,施入底肥,播下种籽。
3.3.1.4以后各穴,采用同样方法处理,使每穴内都有表土。3.3.2一钵数苗法:
3.3.2.1在坡耕地上顺等高线挖穴,穴的直径约50cm,深约30~40cm。挖穴取出的生土在穴下方作成小土。穴间距离约50cm。
3.3.2.2将穴底挖松,深约15~20cm,再将穴上方约50cm×50cm位置上的表土取起约10~15cm,均匀铺在穴底,施入底肥,播下种籽,根据不同作物情况,每穴可种2~3株。3.3.2.3以作物的行距作为穴的行距,相邻上下两行穴的位置呈“品”字形错开3.4抗旱丰产沟
适用于土层深厚的干旱、半干旱地区。3.4.1人工操作步骤见图1:
表土入构
一翻松
图1抗旱丰产沟人工操作步骤
表土人沟
3.4.1.1从坡耕地下边开始,离地边约30cm,顺等高线方向开挖宽约30cm的一条沟,深20~25cm,将挖起的表土暂时堆放在沟的上方,见图1中a)。3.4.1.2将沟内生土挖出,堆在沟的下方,形成第一条土,见图1中b)。3.4.1.3将沟底用锹翻松,深20~25cm,见图1中c)。3.4.1.4将沟上方暂时堆放的表土推入沟中;同时将沟上方宽约60cm、深约20cm的原地面上的表土取起推入沟中,大致将沟填满,见图1中d)。3.4.1.5在60cm宽去掉表土的地面上,将上半部30cm宽位置挖一条沟,深20~25cm,挖出的生土堆在下半部30cm宽位置上,作成第二条土,见图1中e)。3.4.1.6将第二条沟底翻松,深20~25cm,见图1中f)。3.4.1.7将第二条沟底上方约60cm宽的表土取起约20cm深,推入第二条沟中,见图1中g)。按此继续操作,直到整个坡面都成生土作,表土入沟,沟中表土和松土层厚4050cm,保水保土保肥,有利作物生长。
3.4.2人畜结合
施工步骤与人工操作基本一致。所不同的是:在取表土、取生土、翻松沟底等步骤,都用牲畜带犁,顺等高线翻松地面土层,再用人工以生土作,推表土入沟,以提高工效,节省人力。3.5休闲地水平犁沟
3.5.1在坡耕地内,从上到下,每隔23m,沿等高线或与等高线保持1%~2%比降,作一道水平犁沟。犁时向下方翻土,使犁沟下方形成一道土珑,以拦蓄雨水。3.5.2为了加大沟珑容蓄能力,可在同一位置翻犁两次(套二犁),加大沟深和珑高。3.5.3根据不同坡度和降雨情况,犁沟的间距可加大或缩小。坡度陡、雨量大的地方间距小些;坡度缓、雨量小的地方间距大些。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4第二类保水保土耕作法
结合农事耕作,合理安排种植的作物,增加地面植物被覆,特别在暴雨季节,要求地面有植物被覆以减轻水主流失,提高作物产量。4.1草由轮作
适用于地多人少的农区或半农半牧区。特别是对原来有轮歇、擦荒习惯的地区,应采用草田轮作,代替轮歇擦荒,以保持水土,改良土壤。根据不同条件,分别采用不同的草田轮作方式。4.1.1短期轮作。主要适用于农区。种2~3年农作物后,种1~2年草类。草种以毛苕子、箭舌豌豆等短期绿肥、牧草为主。
4.1.2长期轮作。主要适用于半农半牧区,种4~5年农作物后,种5~6年草类。草种以首猎、沙打旺等多年生牧草为主。
4.2间作与套种
要求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作物同时或先后种植在同一地块内,增加对地面的覆盖程度和延长对地面的覆盖时间,减轻水土流失。4.2.1间作。两种不同作物同时播种。选为间作的两种作物应具备生态群落相互协调、生长环境互补的特点,主要有:高秆作物与低秆作物、深根作物与浅根作物、早熟作物与晚熟作物、密生作物与疏生作物、喜光作物与喜阴作物、禾本科作物与豆科作物等不同作物的合理配置,并等高种植。根据作物的生理特性,分别采取以下两种间作方式:4.2.1.1行间间作。适当加大第一种作物的行距,在每两行作物之间种植第二种作物,两种作物的株距不变。
4.2.1.2株间间作。适当加大第一种作物的株距,在每两株作物之间种植第二种作物,两种作物的行距不变。也可进行双行间作。
4.2.2套种。在同一地块内,前季作物生长的后期,在其行间或株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两种作物收获时间不同,其作物配置的协调互补与株行距要求与间作相同。根据作物的不同特点,在播种时间上分别采取以下两种作法:
4.2.2.1在第一种作物第一次或第二次中耕以后,套种第二种作物。4.2.2.2在第一种作物收获前,套种第二种作物。4.3带状间作
4.3.1作物带状间作:
4.3.1.1间作的作物种类参见4.2.1。4.3.1.2间作条带方向,基本上沿等高线,或与等高线保持1%~2%的比降。4.3.1.3条带宽度一般5~10m,两种作物可取等宽或分别采取不同的宽度,陡坡地条带宽度小些,缓坡地条带宽度大些。
4.3.1.4上述条带上的不同作物,每年或每2~3年互换一次,形成带状间作又兼轮作。4.3.2草粮带状间作:
4.3.2.1间作的作物和草类可参照4.1.1和4.1.2。4.3.2.2条带的方向基本上沿等高线,或与等高线呈1%~2%的比降,4.3.2.3条带的宽度一般5~10m。作物带与草带的宽度,不同情况下分别采取不同的比例:一般情况下可取二者等宽;地多人少、坡度较陡地区,草带宽度可比作物带宽度大些;地少人多、坡度较缓地区,草带宽度可比作物带宽度小些。
4.3.2.4每2~3年或5~6年将草带和作物带互换一次,形成草粮带状间作又兼草粮轮作。但互换后需调整带宽,使草带与作物带保持原来的宽度比例。4.4休闲地上种绿肥
适用于干早、半干旱地区,夏季作物收获后(此时正值暴雨季节),地面有数十天休闲的地区。作法如下:
4.4.1作物未收获前10~15d,在作物行间顺等高线地面播种绿肥植物;作物收获后,绿肥植物加快生长!迅速覆盖地面。
4.4.2暴雨季节过后,将绿肥翻压土中,或收割作为牧草。要求整个暴雨季节地面都有草类覆盖。4.4.3如因故不能在作物收获前套种绿肥,则应在作物收获后尽快播种,并配合做好水平犁沟。4.5合理密植
适用于原来耕作粗放、作物植株密度偏低的地区。通过选用优良品种、增施肥料、精耕细作,实行集约经营,结合等高耕作,合理调整并增加作物的植株密度,以保水保土保肥,提高作物产量。不同条件下分别采取不同的作法:
4.5.1水肥条件较好的,较大幅度地提高作物的植株密度,可同时缩小株距与行距,或行距不变只缩小株距,株距不变只缩小行距。
4.5.2水肥条件较差的,顺等高线适当加大行距而缩小株距,实行宽行密植,保持地中总的植株适量增加,以有利于保水保土,同时能适应较低的水肥条件。5第三类保水保土耕作法
结合农事耕作,采取改变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增加土壤入渗、提高土壤抗蚀性能、减轻土壤冲刷的作5.1深耕深松
耕松的深度,以打破犁底层,提高土壤入渗能力为原则,一般25~30cm。5.2增施有机肥
要求促进土壤形成团粒结构,提高由间持水能力和土壤抗蚀性能,5.3留茬播种
适用于同一地块中两种作物不能套种的坡耕地或缓坡风蚀地。田
第二篇梯
6范围
本篇规定了坡耕地修梯田的分类与各类梯田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技术。本篇适用于全国各地的水蚀地区和水蚀与风蚀交错地区。7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16453.4一1996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小型蓄排引水工程8基本规定
8.1梯田的分类
8.1.1根据地面坡度不同,分陡坡区梯田与缓坡区梯田。8.1.2根据田坎建筑材料不同,分土坎梯田与石坎梯田。8.1.3根据梯田的断面形式不同,分水平梯田、坡式梯田、隔坡梯田,见图2g
水平树田
坡式梯田
隔坡梯田
图2三类梯田断面示意图
8.1.4根据梯田的用途不同,分旱作物梯田、水稻梯田、果园梯田、茶园梯田、橡胶园梯田等。8.2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坡耕地治理的全面规划,根据不同条件,分别确定采取梯田、保土耕作法和坡面小型蓄排工程。对其中确定为梯田区的地段,进行有关梯田的具体规划;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相应的设计和施工。
8.3当梯田区以上坡面为坡耕地或荒地时,应部署坡面小型蓄排工程,防止地表径流进入梯田区。我国南方雨多量大地区,梯田区内也应部署小型蓄排工程,以要善处理梯田不能容蓄的雨水,保证梯田的安全。坡面小型蓄排工程的技术要求按GB/T16453.4执行。梯田防御暴雨标准,一般采用10年一遇3~6h最大降雨,在干旱、半干旱或其他少雨地区,可采用20年一遇3~6h最大降雨。根据各地降雨特点,分别采用当地最易产生严重水土流失的短历时、高强度暴雨。8.4梯田类型的选用
8.4.1对坡耕地土层深厚,当地劳力充裕的地区,尽可能一次修成水平梯田。8.4.2在坡耕地土层较薄,或当地劳力较少的地方,可以先修坡式梯田,经逐年向下方翻土耕作,减缓田面坡度,逐步变成水平梯田。
8.4.3在地多人少、劳力缺乏,同时年降雨量较少、耕地坡度在15°~20°的地方,可以采用隔坡梯田平台部分种庄,斜坡部分种牧草;暴雨中利用斜坡部分地表径流,增加平台部分的土壤水分。8.4.4一般土质丘陵和塬、台地区修土坎梯田,在土石山区或石质山区,坡耕地中夹杂大量石块、石砾的,修梯田时,结合处理地中石块、石砾,就地取材修成石坎梯田。8.4.5丘陵区或山区的坡耕地(坡度一般为15°~25°),按陡坡区梯田进行规划、设计。东北黑土漫岗区、西北黄土高原区的源面,以及零星分布各地河谷川台地上的缓坡耕地(坡度一般在3°以下,少数可达5°~8°),按缓坡梯田进行规划、设计。9规划
9.1陡坡区梯田的规划
9.1.1选土质较好、坡度(相对)较缓、距村较近、交通较便、位置较低、邻近水源的地方修梯田。有条件的应考虑小型机械耕作和提水灌溉。9.1.2需有从坡脚到坡顶、从村庄到田间的道路。路面一般宽2~3m,比降不超过15%。在地面坡度超过15%的地方,道路采用“S”形,盘绕而上,减小路面最大比降。9.1.3田块布设需顺山坡地形,大弯就势,小弯取直,田块长度尽可能在100~200m,以便利耕作。9.1.4梯田区不能全部拦蓄暴雨径流的地方,应布置相应的排、蓄工程;在山丘上部有地表径流进入梯田区处,应布置截水沟等小型蓄排工程,以保证梯田区安全。9.2缓坡区梯田的规划
9.2.1以道路为骨架划分耕作区,在耕作区内布置宽面(20~30m或更宽)、低坎(1m左右)地的梯田:田面长200~400m,便利大型机械耕作和自流灌溉。9.2.2一般情况下耕作区为矩形或正方形,四面或三面通路,路面宽3m左右,路旁与渠道、农田防护林网结合;耕作区道路两端与村、乡、县公路相连。9.2.3对少数地形有波状起伏的,耕作区应顺总的地势呈扇形,区内梯田线亦随之略有弧度,不要求一律成直线。
10设计
10.1水平梯田的断面设计
10.1.1水平梯田断面设计需求得不同坡度下梯田的优化断面。田面应有适当的宽度(陡坡区一般5~15m,缓坡区一般20~40m)。田坎坡度适当,既能坚实稳固,又不多占耕地10.1.2水平梯田的断面要素
10.1.2.1水平梯田断面要素见图3。0原地面坡度,(°);α一梯田田坎坡度,(°):H一梯田田坎高度,m;Bx一原坡面斜宽,m:Bm一梯田田面毛宽,m:B一梯田田面净宽,m;b一梯田田坎占地宽,m图3水平梯田断面要素
10.1.2.2各要素间关系:
田坎高度
原坡面斜宽
田坎占地宽
田面毛宽
田坎高度
田面净宽
H=B,sino
B=Hcose
b=Hctga
Bm=Hctgo ..
H=Btang
B=B-b=H(ctg-ctga)
(4)
10.1.2.3除上述各要素外,田边应有蓄水,高0.3~0.5m,顶宽0.3~0.5m,内外坡比约1:1;我国南方多雨地区,梯田内侧应有排水沟,其具体尺寸根据各地降雨、土质、地表径流情况而定,所需土方量根据断面尺寸量算,不纳入上述各要素设计。10.1.3水平梯田断面主要尺寸参考数值见附录A(提示的附录)。10.1.4水平梯田工程量的计算:10.1.4.1单位面积土方量的计算:V=(1/2)((B/2)×(H/2)×L)=1/8BHL式中:V-
单位面积(公项或亩)梯田土方量,m3;单位面积(公颂或亩)梯田长度,m;田坎高度,m;
一田面净宽,m。
当梯田面积按公顷计算时:
V=(1/8)HX104=1250H
(7)
(8)
当梯田面积按亩计算时:
10.1.4.2单位面积土方移运量的计算:V=(1/8)HX666.7=83.3H.
W=V×2/3B=1/12B2HL
式中:W—单位面积(公顷或亩)土方移运量,m3一m。土方移运量的单位为m3一m,是一复合单位,即需将若干立方米的土方量运若干米距离,当梯田面积按公顷计算时:
W=(BH/12)×104=833.3BH
式中:W——每公项土方移运量,m3—m。当梯田面积按亩计算时:
W=(BH/12)X666.7=55.6BH.
式中:W——每亩土方移运量,m3—m10.2坡式梯田的断面设计
10.2.1确定等高沟埋间距
10.2.1.1每两条沟之间的斜坡田面B,应有足够的宽度,以满足耕作的需要。(10)
(11))
(12)
10.2.1.2根据地面坡度情况,(一般是地面坡度越陡,沟埋间距越小;地面坡度越缓,沟间距越大。10.2.1.3根据地区降雨情况,一般是雨量和强度大的地区沟间距应小些,雨量和强度小的地区沟间距应大些。
10.2.1.4根据耕地土质情况,一般是土壤颗粒中含沙粒较多、渗透性较强的,沟埋间距应大些;土质粘重、渗透性较差的,沟埋间距应小些。10.2.1.5不同地区根据以上几方面不同条件,经综合分析,确定沟埋间距。同时可参考当地水平梯田断面设计的B,值,并考虑坡式梯田经过逐年加高土埋,最终变成水平梯田时的断面,应与一次修成水平梯田的断面相近。
10.2.2确定等高沟断面尺寸
10.2.2.1沟埋的基本形式应采取埋在上、沟在下,从下方开沟取土,在沟上方筑埋,以有利于通过逐年加高土埋,使田面坡度不断减缓,最终变成水平梯田。10.2.2.2顶宽30~40cm,高50~60cm,外坡1:0.5,内坡1:1。10.2.2.3通过降雨一径流一泥沙计算,干旱、半干旱地区要求土埋上方容量能拦蓄当地10~20年一遇的一次降雨中两埋之间坡面所产生的地表径流与泥沙。多雨地区土埋不能全部拦蓄的,应结合坡面小型蓄排工程,妥善处理多余的径流与泥沙(坡面径流泥沙计算,参见GB/T16453.4中4.1.2)。10.2.2.4当土上方由于泥沙淤积导致容量减小时,应及时从下方取土加高土,保持初修的尺寸和容量。
10.2.3坡式梯田断面(见图4)
图4坡式梯田断面
10.2.4草带(或灌木带)坡式梯田的断面设计a)每两带间的斜坡田面宽度,参照10.2.1的要求确定;b)草带(或灌木带)的宽度一般3~4m:c)可在种草带(或灌木带)之前,先修宽浅式软(不夯实),将草(或灌木)种在上,见图5。图5草带(灌木带)坡式梯田
10.3隔坡梯田的断面设计
10.3.1隔坡梯田的断面设计,主要任务是确定梯田的斜坡部分与水平部分的宽度及二者间的相对比例。10.3.2确定平台宽度
10.3.2.1根据隔坡梯田适应的地面坡度(15°~25°),水平田面宽度一般5~10m,坡度缓的可宽些,坡度陡的可窄些。
10.3.2.2平台的宽度要求既能适应耕作,又能适应斜坡部分的暴雨径流情况(要求能全部拦蓄斜坡径流:同时拦蓄的能有效地提高作物产量)10.3.3确定斜坡宽度
10.3.3.1斜坡宽度(按垂直投影计)以其与水平部分的宽度比例表示。以水平田面宽度为1,则斜坡部分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