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16620-1996 林木育种及种子管理术语
GB/T 16620-1996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6620-1996

中文名称:林木育种及种子管理术语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1996-01-01

实施日期:1997-07-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13182580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农业>>农业和林业>>65.020.01农业和林业综合

中标分类号:农业、林业>>林业>>B61种子、苗水、苗圃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平装16开, 页数:39, 字数:70千字

标准价格:17.0 元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96-11-27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单位:中国林科院

归口单位:全国林木种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发布部门:国家技术监督局

主管部门:国家林业局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林木育种及林木种子管理工作的常用术语。本标准适用于林木种子行业的生产、科研、教学领域。 GB/T 16620-1996 林木育种及种子管理术语 GB/T16620-1996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_65.02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6620-1996
林木育种及种子管理术语
Terminology of forest tree breeding and seed management1996-11-27发布
1997-07-01实施
国家技术监督局
GB/T16620-1996
基本术语
种质资源保存与育种材料研究
种源研究与林木引种
林分选择与母树林
优树选择
遗传测定
种子园
杂交育种与抗性育种。
无性系选育与营养繁殖
品种比较试验与良种审定
种子产量预测与种子采集
种子调制、精选与贮藏
种子检验
种子处理与催芽
附录A(标准的附录)
附录B(标准的附录)
......
汉语拼音索引
英文索引
..........
GB/T16620-1996
为了规范林木育种和种子管理工作术语,避免使用混乱给种子生产和管理造成损失,在总结了二十多年育种及种子采收、加工、贮藏的工作基础上,参照国外的贯例及习惯用法,制定了本标准。本标准分为两部分,正文部分规定了种质资源保存、引种、母树林、种子园、遗传测定、杂交育种、无性系选育、良种审定、种子检验、种子处理与催芽等术语。为了查阅方便,附录部分给出了汉语拼音和英文索引。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都是标准的附录。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林木种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中国林科院、北京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铨、宋廷茂、陈天华、王章荣。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林木育种及种子管理术语
Terminology of forest tree breeding and seed management本标准规定了林木育种及林木种子管理工作的常用术语。本标准适用于林木种子行业的生产、科研、教学领域。2基本术语
2.1森林遗传学forestgenetics
在遗传学理论指导下,研究森林树木的遗传变异规律的科学。2.2林木育种foresttreebreedingGB/T16620-1996
应用遗传学原理选育和繁殖林木新品种和新的栽植材料的林木遗传改良工作。2.3林木改良foresttreeimprovement广义的林木育种。除包括林木育种的内容以外,还包括对现有林木遗传改良等各项管理工作。2.4林木选择育种selectivebreedingofforesttree在林木种内群体中,挑选符合人们需要的群体和个体,通过比较、鉴定,繁育有益的遗传材料,改良林木遗传结构,提高林木遗传品质的育种技术。2.5遗传inheritanceheredity
遗传物质从亲代传给子代,使子代的性状与亲代保持相似的现象。数量遗传quantitativeinheritance2.6
生物群体内表现为连续变异,常用统计学方法进行研究的性状遗传方式。2.7
遗传物质geneticmaterial
以单链或双链脱氧核糖核酸或核糖核酸为组分的遗传信息的载体。2.8 基因 gene
遗传物质的最小功能单位。通常是由特定的核苷酸序列组成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分子链的一定长度的区段。
9基因型
genotype
生物体所有遗传的物质基础的总和。在杂交试验和研究中,则专指与分离比或研究性状有关的基因。
同义词遗传型
2.10基因型值genotypevalue
从表型值中,除去环境效应和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后由基因型决定的数值。2.11基因型与环境互作genotype-environmentinteraction由基因型和环境互作关系所产生的对表型的影响或效应。2.12表现型phenotype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6-11-27批准1997-07-01实施
GB/T16620-1996
可观察到的生物体所有性状总和,是特定的基因型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的表现。同义词表型
2.13表现型值phenotypevalue
基因型值、环境效应值、基因与环境互作效应值的总和,是生物体在环境作用下所观察到的性状度量值。
2.14变异variation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同种生物世代间或同代个体间的性状差异。2.15地理变异geographicvariation在一个树种的自然分布区域内,由于突变、自然选择和隔离等原因,随地理区域不同而出现的变异。
2.16遗传变异geneticvariation由遗传物质改变而产生的变异。2.17环境变异environmental variation由于环境影响所引起的性状变化。2.18反应规范reactionnorm
某一基因型在各种环境中所显示的整个表型变异范围。2.19遗传多态性geneticpolymorphism一个群体中存在二种或多种变异类型的现象。2.20选择selection
一个群体中不同基因型产生数量不等的后代,导致群体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群体发生分化的现象。
自然选择natural selection
生物界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现象。2.22
人工选择artificialselection
以人为力量按需要取舍生物个体或类型的活动。2.23群体选择population selection对种内不同群体进行比较测定,择其优者而利用的人为活动。包括种源选择、林分选择和类型选择。
2.24混合选择mass selection,bulk selection根据选择目的和要求,从原始群体中挑选需要的林木,混合采种,混合繁殖推广的选种方法。2.25类型选择typeselection
按一定标准,如形态、生理、生态、抗性等,将群体区分为类型,并通过比较测定,择其优者而繁育使用的选种方法。
2.26单株选择individual selection根据选择目标,从原始群体中选择所需单株,分别育苗和测定,然后扩大繁殖推广优良个体的选种方法。
同义词个体选择
2.27家系选择familyselection
根据子代测定资料,按家系平均表现所进行的选择。2.28家系内选择within-familyselection在家系内,按个体值距家系均值离差大小所进行的选择。即在家系内评选最优个体的选择。9配合选择combinedselection
选择优良家系中优良个体的双重选择。2
2.30单倍体haploid
GB/T16620—1996
体细胞中具有配子染色体数的个体。2.31多倍体polyploid
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具有三组或更多组数的生物。2.32植物组织培养planttissueculture在无菌培养基上,对植物离体器官、组织或细胞进行培养,以形成再生植株,或培养新的育种材料的生物技术。
2.33外植体culturematerial,cultures生长在培养基上的被培养的器官、组织或细胞。同义词培养物
2.34培养基culturemedium
为外植体的生长、发育提供所需的物质基质。2.35遗传工程geneticengineering在体外重新组合脱氧核糖核酸(DNA)分子,并使它们在适当的细胞中增殖的遗传操作。广义的遗传工程还包括细胞水平上的遗传操作,即细胞工程。同义词重组体DNA技术
2.36育种目标breedingobjective根据树种特点、地域条件和经济目的所确定的对育种结果的具体要求。2.37育种程序breedingprocedure从取得和研究育种材料开始,经过选择、测定、繁育,到获得新的林木良种或品种的全部有序过程。
2.38林木种子foresttreeseed
林业生产中播种材料的总称。包括真正的种子、果实、果实的一部分、种子的一部分、无融合生殖形成的种子。
2.39林木种子基地
seed base of foresttree
提供生产性林木种子的区域或单位。包括林木良种基地和一般采种基地。2.40采种林seed stand
泛指用于采集林木种子的各种林分。它可以是母树林、种子园,也可以是一般采种林或为应急需临时选定的、暂用于采种的临时采种林等。2.41遗传增益geneticgain
通过选育可能或实际得到的性状改良程度。种子管理seedmanagement
种子采集、调制、贮藏、包装、运输、检验、催芽等种子生产、经营和技术管理工作的总称。2.43
Jmanagementrules of seed
3种子管理条例
国家为管理农、林种子的品种审定和种子鉴定、检验、检疫、生产、加工、贮藏和经营等而制定的法规。
2.44育种区breedingzone
从组织林木种质资源保存、育种、良种推广利用的需要出发,按地理生态条件、行政区划和林木遗传资源分布与选育材料测定表现而划分的地域单元。也是开展林木育种工作与良种生产推广的基本单位。
3种质资源保存与育种材料研究
3.1育种材料breedingmaterial
用于选育良种的植物材料。
同义词原始材料
3.2物种species
GB/T16620-1996
能相互进行交配、共享相同基因库,并与其它组群在繁殖上分离的、最庞大且范围最广的繁殖群体。
3.3亚种subspecies
占领物种分布区某一地理分区,在分类上及某些基因库特性上,与相同种的其它繁殖群并不相同的一个特定种类的繁殖群体。
3.4变种variety
分类学上种以下的分类单位。指某些遗传特性已有别于原来的种,有定的地理分布,但仍然和原种交流基因,其主要特性仍未超出原种范围的-一个群体。3.5类型type
在一个分类单元内,形态、生理或生态等方面具有定特点,与其它群体或个体能够区分,且其特点能够遗传的群体或个体。
3.6生态型ecotype
一个物种内,因自然选择而形成的、适应于某一特定有限生境的、基因型相似的植物群。3.7地理型geographtype
在同-一树种的地理分布范围内,根据其地理变异情况,对树木群体所作的分类。3.8生境habitat
特定群体、种或物种组所栖居的环境。3.9生态因子ecologicalfactor
气候、土壤、生物等影响生物生长发育、形态特征、代谢过程和分布状况的环境条件。3.10适应adaptation
生物改变自已,使之能在某一环境中更好生活的过程,或有利于生物生存、繁殖的各种发育上的、行为上的、解剖上的、以及生理上的反应。3.11适应值adaptivevalue
在群体中与其它基因型相比,某一基因型在某一特殊环境中的存活值和繁殖能力,或者一个生物能够生存,并把它的基因传给下代的相对能力。同义词适合度
3.12同工酶isozymesisoenzymes催化作用相同而分子结构不同的酶。3.13染色体组型分析karyotypeanalysis染色体组型是指染色体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数目、大小、形态特征等的表型。染色体组型分析是在对染色体进行测量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分组、排队、配对、形态分析,借以判别其特点的技术。3.14核型图idiogram
以染色体形态学特征,比较各种物种和变种染色体组型的图解。3.15种质germplasm
在物种繁衍过程中,从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物质。3.16种质资源germplasmresources在自然演变过程中形成的,能在一定环境作用下,通过世代演替传递给后代,并发育为具有各种性状特征生物的可遗传的物质资源的总称。3.17林木种质资源thetreegermplasmresources林未种、种以下分类单位及各个具有不同遗传基础,当前或未来可能用于树种改良或营林生产的4
林木个体或群体的总称。
GB/T16620-—1996
同义词林木基因资源,林木遗传资源3.18林木种质资源库thebankoftreegermplasmresources收集和保存林木种质资源的场所。3.19优树收集区clonebanks
集中收集、保存优树材料,进行遗传育种研究的场地。3.20育种材料收集区bankofbreedingmaterials集中收集、保存育种材料,进行遗传育种研究的场所。与优树收集区的不同点在于收集、保存材料的范围更宽,除优树之外,一切有用的遗传材料,均包括在收集和保存的范围之内。3.21野生树种wildspecies
尚未被人类栽培利用、而靠自然繁衍维持生存的树种。2栽培树种cultivated species
已被人工栽培利用的树种。栽培时间应在两个世代以上。3.23珍贵树种preciousspecies
有特殊经济或科研价值的树种。3.24稀有树种rarespecies
单型科、单型属或少种属的树种,或分布区域狭窄,或分布区域虽广,但零星残存的树种。3.25濑危树种endangered species分布范围狭窄、生境条件恶化、繁殖力低或由于人为破环利用,数量减少,处于近亲繁殖状况的藏于灭绝的树种。
原境保存insituconservation
不加变动的在原地保存种质资源的保存方法。3.27异境保存ersituconservation在原生地以外栽培的种质资源保存方法。同义词迁地保存
3.28离体保存invitropreservation在人工控制条件下,贮存离开母体的林木种子、花粉及芽、根、条等的种质资源保存方法。3.29随机交配群体randommatingpopulation凭机遇自由传粉繁殖后代的群体。这种群体,在没有迁移、突变和选择的情况下,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世代相传而不变化。
3.30基因库gene pool
一个随机交配的林木群体中,由全部个体全部基因所编码的总的遗传信息。3.31基本群体basepopulation
供育种工作选择使用的林木群体。在树木改良的第一代,基本群体通常是由天然林或未经改良的人工林树木组成。在后继世代中,基本群体往往是由前一代选择出的亲本产生的后代(通常为遗传测定林)组成。
同义词选择群体
3.32育种群体breedingpopulation从基本群体中选出的,由具有所需性状特点的树木组成的,可作为下一代育种亲本的亚群体。通常每一世代的育种群体中,包括200或更多的入选树。3.33生产群体productionpopulation从育种群体强度选择出,由优良基因型组成的为造林繁殖种子或无性繁殖材料的群体。5
4种源研究与林木引种
GB/T16620-1996
4.1树种分布区distributionareaof treespecies每一树种的全部个体在自然界所占有的地域。按分布区状况可分为连续分布区和间断分布区;按起源可分为天然分布区和栽培分布区;按分布空间可分为水平分布区和垂直分布区。4.2群体population
一个物种在一定地理范围内享有共同基因库并能相互杂交的个体的总和。同义词种群
4.3连续分布continuousdistribution一个物种或种以下分类单位的分布连成一片,而无间断的状态。4.4
不连续分布discontinuousdistribution一个物种或种以下分类单位的分布区呈不连续的间断状态。同义词间断分布
4.5群体变异populationvariation在同一物种内,由于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变化,以及由不同交配所带来的群体间的差异。4.6
渐变群cline
基因型或其表型特征依地理分布逐渐改变的群体。4.7
种子产地seed source
泛指种子的采集地。
4.8种源provenance
取得种子或其它繁殖材料的原产地理区域。4.9种源试验provenancetrial
对同种不同种源的树木的种子或其它繁殖材料,进行造林对比,以研究种群变异规律,选择适宜产地种子用之于生产的试验。
同义词产地试验
4.9.1全分布区种源试验wholerangeprovenancetrial在树木分布区全范围内,设点采样,进行种源试验研究。通常在一个树种的第一次种源试验时采用。
4.9.2局部分布区种源试验partial rangeprovenancetrial从已证明种子遗传品质优良的一些地区,加密设点采样,进行种源试验,以寻找具有最好种质资源的地段或林分。通常在全分布区种源试验之后进行。4.10种源区provenancezone
在经过种源试验,掌握了主要性状地理变异规律的基础上,将种的分布范围按性状变异状况所划分的若干种群区域。
种源选择provenanceselection
用种源试验方法,选择适应性强、遗传增益高的种源,利用于生产。4.12乡土树种indigenoustreespecies在自然分布范围以内的当地原产树种。同义词本地种
4.13外来树种exotics
在自然分布区以外引种栽培、繁衍的树种。4.14林木引种introduction of exotic tree species选择利用外来树种的驯化、栽培工作。6
GB/T16620-1996
4.15引种程序procedureofintroduction从选择引种材料,到进行引种试验、研究化培育措施,直至成为当地的栽培树种的全部过程。4.16驯化domestication
通过一定措施,使外来树种适应本地环境,或使本地野生种适应栽培条件的人为干预过程。5林分选择与母树林
5.1母树林seedproductionstand在优良天然林或确知种源的优良人工林的基础上,通过留优去劣的疏伐,为生产遗传品质较好的林木种子而营建的采种林分。
5.2采种母树treefor seed collection按照需要选定的、供采种子用的树木。5.3优良木superiortree
在林分内生长健壮、品质良好、结实正常,在同龄中树高通常大于林分平均值的5%以上,胸径大于林分平均值的20%以上的树木。5.4中等木intermediatetree
在林分内介于优良木和劣等木之间的林木。5.5劣等木inferiortree
在林分内生长不良,形质低劣或感染病虫较重的林木。在同龄中材积常在林分平均值的80%以下。
superiorstand,superiorplantation5.6优良林分
在同等立地下,速生、优质、结实、抗性等方面优于同龄林分,通常自然稀疏或疏伐,优良木可占林内绝对优势,能完全排除不良木和绝大部分中等木的林分。5.7中等林分intermediatestand介于优良林分和劣等林分之间的林分。5.8劣等林分inferiorstand
与同等立地、同等林龄的林分相比,生长、材质、抗性等处于劣势,优良木和中等木林冠郁闭度在0.2以下的林分。
5.9优良林分选择selectionofsuperiorstand在天然林或人工林分中,依据林分的实际状况,比较各林分的优劣,将符合优良林分标准的林分筛选出来利用的群体选择工作。
6优树选择
6.1个体变异individualvariation在群体中,年龄、性别或生长发育期以外原因引起的个体间的差异。6.2优树superior,plustree
在生长量、树形、抗性或在其它性状上,显著地优越于周围林木的树木。6.3优树选择selectionofplustree依据规定的标准和方法,在适合的林分中,选择符合要求的优良树木的株选工作。同义词选优
6.4表型选择phenotypicselection仅根据树木表型观测值进行的选择。6.5选择标准selectioncriteria在育种工作中,选择自标规定的各个目的性状优良程度的最低指标。7
6.6选择指数selectionindex
多个性状综合选择的指标。
6.7候选树candidatetree
GB/T16620-—1996
评选优树时,待选的、表型良好的树木。6.8对比树comparison,checktrees在候选树同一林分的一定范围内,生长、立地和树龄相同或接近,在评选优树时,作为比较对象的仅次于候选树的优势木。
6.9优势木比较法dominanttreecomparisonmethod以优势木为对比树的选优方法。6.10基准线选优法standardbaselineselectionmethod以预先拟订好的基本标准作为比较对象的选优方法。又分回归线法与固定标准法两种。6.11标准地法选优plustreeselectionbysampleplotmethod以标准地平均值作为比较对象的选优方法。2单性状选择singlecharacterselection6.12
根据单一目标性状的优劣而作的选择。6.13多性状选择multiplecharacterselection同时按多个目标性状进行的选择。6.14直接选择direct selection直接根据目标性状进行的选择。具体方法有单性状选择法、独立淘汰选择法和指数选择法。6.15间接选择indirectselection根据与目标性状相关的性状进行的选择。同义词相关选择
6.16性状character,trait
生物体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生态特性的总称。6.16.1遗传性状heritablecharacter在生物体的世代繁衍中,受遗传物质支配而发育成的一切性状的总称。6.16.2数量性状quantitativecharacter在一个群体内,各个体间的差异呈连续状态,没有明显界限,只能用数量表示的性状。6.16.3质量性状qualitativecharacter差异界限明显,不用数量即可区分识别的遗传性状。6.17性状相关correlationbetweencharacters在个体发育中,生物体不同性状间伴随出现的现象。包括遗传相关和表型相关。6.17.1表型相关phenotypiccorrelation在尚未判明是否为遗传相关时,对生物性状伴随出现现象的泛称。表示性状表型值之间同时变化的程度。
6.17.2遗传相关geneticcorrelation指同一个体两个性状的育种值之间的相关。它等于两性状的遗传协方差与各性状遗传标准差乘积之比。
6.18选择率selectionproportion中选个体数占供选林木群体总株数的比例。同义词入选率
6.19选择差selectiondifferential中选个体某一性状的平均值与整个群体同一性状平均值之间的差值。8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