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 13616-1992 微波接力站电磁环境保护要求
GB 13616-1992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 13616-1992

中文名称:微波接力站电磁环境保护要求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1992-08-19

实施日期:1993-09-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431605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电信、音频和视频技术>>无线通信>>33.060.30无线中继和固定卫星通信系统

中标分类号:通信、广播>>通信、广播综合>>M04基础标准和通用方法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被GB 13616-2009代替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书号:155066.1-9262

页数:平装16开, 页数:10, 字数:15千字

标准价格:10.0 元

出版日期:2004-07-25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92-08-19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单位:邮电部设计院

归口单位:全国无线电干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发布部门:国家技术监督局

主管部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微波接力站电磁环境干扰允许值。本标准适用于工作频段为1GHz~40GHz视距微波接力传输系统台站。本标准不适用于散射微波站。 GB 13616-1992 微波接力站电磁环境保护要求 GB13616-1992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UDC621.396.24.029.7:621.391.82M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3616—92
微波接力站电磁环境保护要求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protection requirements formicrowaverelay stations
1992-08-19发布
国家技术监督局
1993-09-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微波接力站电磁环境保护要求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protection requirements formicrowave relaystations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微波接力站电磁环境干扰允许值。本标准适用于工作频段为1GHz40GHz视距微波接力传输系统台站。本标准不适用于散射微波站。
2引用标准
GB4824.1工业、科学和医疗射频设备无线电干扰允许值GB6113电磁干扰测量仪
GB7432同轴电缆载波通信系统抗无线电广播和通信干扰的指标GB7615共用天线电视系统天线部分GBJ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3干扰源
3.1卫星通信系统发射干扰(包括地球站及卫星发射)。3.2微波、雷达、广播、电视和其他无线电发射机的同频、谐波和杂散发射干扰。3.3工业、科学和医疗射频设备辐射干扰。4干扰允许值
4.1来自卫星通信系统的干扰允许值GB13616—92
4.1.1对于模拟微波接力通信系统2500km假设参考电路的任何话路的相对零电平点,干扰信号功率应符合以下要求:
a。任何月份20%以上的时间内,噪声计加权1分钟平均功率应不超过1000pW。b。任何月份0.01%以上的时间内,噪声计加权1分钟平均功率应不超过50000pW。4.1.2对于数字微波接力系统2500km假设参考数字通道64kbit/s输出端的干扰允许值应符合下述要求:
任何月份0.04%以上的时间内,任意1分钟射频干扰功率引起的平均误码率应不超过10-6。b.
10-3。
任何月份0.0054%以上的时间内,任意1秒钟射频干扰功率引起的平均误码率应不超过c.任何月份由于射频干扰功率引起的误码秒累积时间应不超过0.032%。4.2来自其他地面微波通信系统、雷达系统、广播、电视及其他无线电发射机的干扰允许值4.2.1对模拟微波接力系统的干扰允许值:4.2.1.1在模拟微波接力系统2500km假设参考电路的每个调制段内,来自其他地面微波通信系统国家技术监督局1992-08-19批准1993-09-01实施
GB13616—92
的干扰允许值为:在最高话路相对零电平点,任意月份的20%以上时间内,任意1分钟平均的总干扰噪声功率(加量不加权)应不超过10pW。4.2.1.2在模拟微波接力系统2500km假设参考电路的每个调制段内,雷达干扰源在最高话路相对零电平点,任意月份的20%以上时间内,任意1分钟平均的总干扰噪声功率(加重不加权)应不超过90pW,全程亦应不超过90pW。
4.2.1.3来自中波和1~5频道电视广播的发射干扰,在微波接力站周围环境的电场强度均应不大于125dB(μV/m)。
4.2.1.4来自短波广播的发射于扰,在微波接力站周围环境的电场强度应不大于105dB(uV/m)。4.2.2对数字微波接力系统的干扰允许值:来自其他地面微波通信系统、雷达系统、广播和电视系统的干扰(一个干扰源或两个以上干扰源同时存在时)对于数字微波接力系统2500km假设参考数字通道64kbit/s输出端的干扰允许值均应符合下述要求:
4.2.2.1任意月份0.02%~0.04%以上时间内,任意1分钟射频干扰功率引起的平均误码率应不超过10-6。
4.2.2.2任意月份0.0027%~0.0054%以上时间内,任意1秒钟射频干扰功率引起的平均误码率应不超过10-3。
4.2.2.3任意月份由于射频干扰功率引起的误码秒累积时间应不大于0.016%~0.032%。4.3来自工业、科学和医疗射频设备的干扰允许值在微波接力站周围环境,工业、科学和医疗射频设备的辐射干扰在300MHz以下频段干扰信号电场强度应符合GB4824.1之规定。在与微波接力站同频段内,落入微波接收机输入端的干扰信号功率电平应比正常接收信号功率电平低30dB。5天线前方净空区要求
微波接力站天线的正前方要求有一定的空旷地带(即净空区)。净空区要求见图1所示。在此范围内不应有森林、较高树木、建筑物、金属构筑物等17.2005A
图1天线前方净空区
D一天线开口面直径,m(D≤4m):2一工作波长,mF1一第1费涅耳区半径Fi
式中:d一发送点至接收点距离,m,2
d—发送点至计算点距离,m;
d2—接收点至计算点距离,m。
31361692
d>17.20D2/2的区域净空区要求应为半径等于F,之椭圆体空间。GB13616—92
附录A
干扰电平计算公式
(补充件)
A1折算到微波接力站天线口面的干扰信号电平计算公式为:PR=Pin+b-G(p).
式中:Pr—一天线口面的干扰信号电平,dBW:一被干扰微波接收机输入端干扰信号电平,dBW;Pt
G(p)——被干扰微波接收天线在干扰方向上的增益,dB;孔
二馈线损耗,dB。
计算被于扰微波站接收天线在干扰方向上的增益,最好采用实测天线方向性图,在无资料可用时对不同直径的抛物面天线(D/入的比值小于100时),可用下式计算:G()=Gmx-2.5X10-3(
G(p)=Gi
G()=52—101gD/α-251gg
G(q)=10-10lgD/a
式中:D
天线直径,m
1002/D
100%/D中48°
48°180°
偏离天线主波束中心轴的角度,(°):主瓣增益,dB;
波长,m;
第一旁瓣增益,dB。
G1=2+15lgD/2
假如,天线直径与波长之比不小于100时,应使用下列公式:G(g) = Gmx - 2. 5 × 10-8(号.q?
G(p)=Gi
G(p)=32-25lgp
G@=-10
式中:D一一天线直径,m;
a——波长,m,
第一旁瓣增益,dB。
48°180°
G=2+15lgD/
9 = 15. 85(D /2)-0. 6
·(A2)
·(A4)
(A5)
·(A6)
·(A7)
(A8)
(A9)
·(A10)
(A12)
·(A13)
·(A14)
采用FM制式的微波接力系统的微波接收机输入端对来自同一频段,采用FDM/FM/FDMA制式4
GB13616—92
的地球站的干扰电平(加权值)允许值采用下述公式估算(用于选址)。任何月份20%以上时间,干扰功率电平允许值为:a.
Pt=101gTr—176.6(任—4kHz带宽)b.
任何月份0.01%以上时间,干扰功率电平允许值为:P=10lgTR—159.6(任—4kHz带宽)一微波接收机输入端干扰功率电平允许值,dBW;式中:P
式中:R-
微波接收机的噪声温度,K。
TR=(F—1)·290
微波接收机的噪声系数。
(A15)
...(A16)
·(A17))
与同步卫星通信系统工作于同一频段时,来自卫星的发射(包括反射卫星的发射)干扰,在微波接A3
力站周围环境产生的最大干扰功率通量密度,无论什么条件和调制方式,均不应超过表A1规定的允许值。
任—4kHz带宽
任—4kHz带宽
8.025~11.7
任—4kHz带宽
12.2~12.75
任—4kHz带宽
17.7~19.7
任一1MHz带宽
31.0~40.5
任一1MHz带宽
—152
注:6是干扰发射波束的到达角(水平面以上度数)。表A1
dB(W/m)
到达角,)
—152+0.75
×(9-5)
X(0-5)
×(9-5)
X(0-5)
×(0-5)
×(0-5)
附录B
微波接力站电磁环境的测试方法(补充件)
B1空间干扰信号功率通量密度测试B1.1测试目的
25<90°
—142
—105www.bzxz.net
落入微波接收机工作频段内的空间发射干扰信号将对有用信号产生干扰,本测试方法用以确定微5
波接收机输入端的射频信号于扰比。B1.2测试系统(建议采用系统)
GB13616—92
测试系统的组成如图B1所示,并应满足下述要求:B1.2.1适用于微波频段经过计量的频谱分析仪,并应具有如下特性:输入端电压驻波比小于2.0;
屏蔽能力大于60dB;
率心人
存储型显示器,以便观察拍照,带有频率跟踪的频率预选器;
测试系统
频谱分析仪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表B1的规定;表B1
频率范围,GHz
0.001~2.5
12.5~18.6
注:上表为频谱分析仪接收带宽10Hz时的灵敏度。f.射频和中频部分的衰减器均可调。B1.2.2宽频带标准喇叭天线。
B1.2.3适用于微波频段的射频连接电缆。B1.3测试方法
微大器成
灵敏度,dBm
B1.3.1按图B1连接好测试系统。注意仪表良好接地,在仪表输入端串接高频衰减器,以防过强信号侵入仪表,喇叭天线距地面1.5m以上。B1.3.2按仪表使用说明书预置仪表各功能键,开机进行全方位搜索或按已知方位找出干扰信号,转动天线,分别在仪表上读出干扰信号垂直极化和水平极化分量最大电平值P。B1.3.3天线口面处干扰信号电平值Pr的折算公式如下:PR=P-G+b
式中:PR-
一天线口面处干扰信号电平,dBW;一频谱分析仪电平读数,dBW;
G——测试天线增益,dB;
b一一射频连接电缆衰耗(在加衰减器进行测试时,还应包括衰减器的衰耗),dB。6
·(B1)
GB13616—92
B1.3.4天线口面处空间干扰信号功率通量密度P,的折算公式如下:P,=101g(Pr'/S.)
式中:P一一天线口面处空间干扰信号功率通量密度,dB(W/m?);Pr——天线口面处干扰信号功率,W;S。天线口面有效面积,m。
B2空间干扰信号电场强度测试
B2.1测试目的
·(B2)
与微波设备的视频、中频和群频相重合的干扰信号将对微波接收设备的正常工作产生干扰,为确定微波接力站所处地点的空间干扰信号电场强度的大小,需要进行现场实测以证明是否符合标准规定。B2.2测试系统和测试方法
测试系统由天线、馈线、仪表及电源四部分组成。测试仪表符合GB6113的规定,并经计量部门检定,以保证测试数据准确。测试方法应符合以下国标规定:GB7432附录A2。
GB7615中的2.3条。
B3空间场强与功率通量密度的换算测试空间干扰信号得到的电场强度(dB(V/m)]可按下式换算成功率通量密度[dB(W/m2)]。P=20lgE—101gz
式中:P-
-功率通量密度,dB(W/m2)
一电场强度,V/ms
Z——自由空间阻抗,377Q。
当使用频谱分析仪测量场强时,场强与读数的关系式如下:EI=P+A+F
式中:El—电场强度,dB(uV/m)P——频谱分析仪读数,dBm,
A—一天线系数,dB;
·(B3)
·(B4)
一折算系数,dB。频谱分析仪输入阻抗为50Q时F=107dB,输入阻抗为75Q时R
F=109dB。
附录C
微波接力站周围环境干扰场强与机房自然屏蔽效果(补充件)
C1微波接力站机房对中波、电视广播发射干扰的自然屏蔽效果应以实测为准。C2微波接力站的微波载波设备抗中波广播发射干扰的能力为110dB(uV/m)。根据部分框架结构机房对中波广播发射干扰的自然屏蔽效果测试统计数据为10~20dB。当机房自然屏蔽效果为15dB时,微波接力站周围电磁环境要求中波广播电场强度应不大于125dB(uV/m)。C3微波接力站的微波设备抗15频道电视广播发射干扰能力为120dB(uV/m),根据对部分微波机7
GB13616—92
房自然屏蔽效果测试统计数据为5~20dB。当机房自然屏蔽效果为5dB时,微波接力站周围电磁环境要求1~5频道电视广播电场强度应不大于125dB(uV/m)。附录D
微波接力站其他环境要求
(参考件)
微波接力站站址环境还应符合下列要求:D1
严禁将站址选择在矿山开采区和易受洪水淹灌的地方。站址应选择在交通方便、靠近可靠电源和居民点的地方,不应选在过于偏僻的地方。D2
D3站址应避开经常有较大震动或较强噪声的地方。D4站址应选择在环境卫生较好的地方,不应选择在生产过程中散发较多粉尘和有腐蚀性气体、有腐蚀性排放物的工业企业附近。
D5站址应选择在有安全环境的地方,不应选择在有易燃易爆的仓库和材料堆积场以及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发生火灾、爆炸危险的工业企业附近。具体要求应按国家标准GBJ16执行。D6站址应选择在土质均匀,没有塌、危岩及滑坡的地段。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无线电干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邮电部设计院起草。
参编单位:能源部电力科学研究院通讯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士贻、沈汉文、张玉功、石延亮。8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