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7975.1-2000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7975.1-2000
中文名称:信息技术 运动图象及其伴音信息的通用编码 第1部分:系统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0-01-03
实施日期:2000-08-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5829041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信息技术、办公机械设备>>35.040字符集和信息编码
中标分类号: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信息处理技术>>L71编码、字符集、字符识别
关联标准
采标情况:idt SO/IEC 13818-1:1996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书号:155066.1-16982
页数:115页
标准价格:56.0 元
出版日期:2004-04-16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2000-01-03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人:张福炎、王继成、陈毅松、黄伟红、杨杰
起草单位:南京大学、镇江江奎集团公司、广电总局、广科院数字广播电视技术研究中心
归口单位: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
提出单位:原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主管部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给出系统层编码规范。 GB/T 17975.1-2000 信息技术 运动图象及其伴音信息的通用编码 第1部分:系统 GB/T17975.1-2000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7975.1—2000
idtIS0/IEC13818-1:1996
信息技术
运动图像及其伴音信息的
通用编码
第1部分:系统
Information technologyGeneric coding ofmoving pictures and associated audio informationPart1:Systems
2000-01-03发布
2000-08-01实施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GB/T17975.1—2000
本标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SO/IEC13818-1:1996《信息技术运动图像及其伴音信息的通用编码第1部分:系统》。
GB/T17975在《信息技术
,运动图像及其伴音信息的通用编码》的总标题下,自前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第1部分:系统;
第2部分:视频;
第3部分:音频。
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附录B到附录K是提示的附录。本标准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提出。本标准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南京大学、镇江江奎集团公司、广电总局广科院数字广播电视技术研究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福炎、王继成、陈毅松、黄伟红、杨杰。I
GB/T17975.1—2000
ISO/IEC前言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和IEC(国际电工委员会)是世界性的标准化专门机构。ISO和IEC的成员国通过各个组织建立的技术委员会,积极参与特定技术领域的国际标准的起草工作。ISO和EC技术委员会在共同感兴趣的领域内进行合作,其他一些与ISO和IEC有联系的官方和非官方国际组织也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
在信息技术领域,ISO和IEC建立了一个联合技术委员会,即ISO/IECJTC1,被联合技术委员会采纳的国际标准草案在成员国范围内投票表决。发布一项国际标准需要至少75%的成员国投票赞成。国际标准ISO/IEC13818-1是由联合技术委员会ISO/IECJTC1信息技术分会在ITU-T的合作下制定,它同时已作为ITU-T建议H.222.0出版。国际标准ISO/EC13818在总标题“信息技术一一运动图像及其伴音信息的通用编码”下,包括以下部分:
第1部分:系统;
第2部分:视频;
第3部分:音频;
第4部分:一致性测试;
第6部分:DSM-CC扩展;
第9部分:系统解码器的实时接口扩展。附录A是完整的ISO/IEC13818系统部分的一个组成部分。附录B到附录K仅用作参考资料。GB/T17975.1—2000
本系列标准的系统部分论述了这样一个问题,即如何将单路或多路基本音频和视频流以及其他数据组合成为适合于存储和传输的单路和多路复合流。系统编码遵循本规范指定的语法和语义规则,并提供了使解码器缓冲区能在一个宽范围的补偿或接收条件下同步解码的信息。系统编码被指定为两种形式:传输流和节目流。每一种针对不同的应用集合加以优化,本标准中定义的传输流和节目流提供了编码语法,该语法对于同步解码及展现音频、视频信息是必要的也是充分的,同时保证了解码器中数据缓冲区不发生上溢和下溢。在该语法中,利用有关编码音频和视频数据解码和演示的时间戳以及有关数据流自身传输的时间戳对信息进行编码。传输流和节目流都是面向分组的多路复合流。
单一音频和视频基本流的多路复合过程参见图0-1。音频和视频数据按ISO/IEC13818-2和ISO/EC13818-3编码。压缩数据被打包以形成PES分组。在形成PES分组的过程中可能会加入独立使用传输流或节目流的PES分组所需的信息。当PES分组进一步与系统层信息结合形成传输流或节目流时,这一信息是不必要的也是不能加入的。本系统标准覆盖了竖直虚线右边所示的处理过程。视频数据
产频数据
视蛎蹦码器
古频编码器
分组器
分组器
视频PES
节月流
辛频PES
系统规范
图0-1本标准范围简图
传输流
复合器
节目流
传输流
节目流是模拟信号,与GB/T17191系统层类似。它是由具有共同时间基准的一个或多个PES分组合并而成的单一流。
有些应用中要求包含单个节目的基本流是未多路复合的分离流。对这些应用,基本流也可作为分离的节目流编码。每一基本流含一个节自流且具有共同时间基准。在这种情况下,不同流中SCR字段的编码值必须一致。
和单一节目流一样,所有的基本流都可被同步解码。节目流被设计为用于相对无差错环境中,且适用于牵涉到诸如交互式多媒体应用等系统信息软件处理的应用。节目流分组长度可变,而且可能很长。传输流将具有一个或多个不同时钟基准的一个或多个节目组成一个单一流。由属于同一个节目的多个基本流组成的多个PES分组共享一个时钟基准。传输流是为用于可能出现差错的环境设计的,例如在有损或有噪媒体中的存储或传输。传输流分组长度为188字节。I
GB/T17975.1—2000
节自和传输流是为不同应用设计的,它们的定义并不严格遵守分层模型。彼此之间的转换是可能和合理的,但并不互为子集或超集。特别是,从一个传输流中抽取一个节目的内容并创建一个有效节目流是可能的。该工作利用PES分组的公共互换格式完成,但并非节目流需要的所有字段都包含在传输流中,有一些必须导出,而在分层模型中,传输流可能横跨多个层,且被设计为在宽带应用中高效和易于实现。
系统规范中陈述的语法和语义规则的范围是不同的:语法规则仅用于系统层编码,并不延伸到音频、视频规范的压缩层编码,而语义规则适用于复合流。本系统规范并未规定编码器或解码器的体系结构或实现方法,也未对多路复合器或分流器作相应的规定。然而,比特流的性质对编码器、解码器、多路复合器和分流器提出了功能和性能上的要求,例如,编码器必须满足最小的时钟容差要求等。尽管有这样或那样的要求,编码器、解码器、多路复合器和分流器的设计与实现仍然有相当大的自由度。0.1传输流
传输流作为一种流,是针对在那些可能会出现显著错误(往往表现为位差错或丢失分组)的环境中进行节目传送和存储而定义的。这些节目包含按照ISO/IEC13818-2和ISO/IEC13818-3编码的数据以及其他数据。
传输流的速率可以是恒定也可以是可变的。在任何情况下,所包含的基本流也是速率恒定或可变的。在每一种情况下,流的语法或语义限制是相同的,传输流速率由节目时钟参考(PCR)字段的值和位置定义,这些PCR字段通常分离在每个节目中。构造和传输包含多个有独立时钟基准的节目,从而总体比特率是可变的传输流存在着一些困难。参见2.4.2.2。
传输流可以以任何方式构造,只要能生成一个有效的流。一个包含一个或多个节目的传输流可以从基本编码数据流、节目流或其他可能包含一个或多个节目的传输流构造得出。传输流是按照在最小开销的情况下能对传输流执行某些操作的原则而设计的。这些操作包括:1)从传输流的一个节目中获得编码数据,解码并展现,如图0-2所示。2)从传输流的一个节目中抽取传输流分组并生成一个仅包含该节目的不同的传输流作为输出,如图0-3所示。
3)从一个或多个传输流中抽取一个或多个节目的传输流分组并生成一个不同的传输流(无图示)。4)从传输流中抽取一个节目内容并生成包含该节目的一个节目流,如图0-4所示。5)把一个节目流转化为传输流,并在有损环境中传输。然后再重建一个有效的,在某些情况下完全相同的节目流。
图0-2和图0-3描述了以一个传输流作为输入的分流及解码系统原型。图0-2说明了第一种情况,即一个传输流被直接分离和解码。传输流构造分为两层:系统层和压缩层。传输流解码器的输入流在压缩层外有一个系统层包围着。音频解码器及视频解码器的输入流只含一个压缩层。
接收传输流的解码器原型的操作既适用于整个传输流“复合流操作”),也适用于单个基本流(特定流操作”)。传输流系统层被分为两个子层,一个用于复合流操作(传输流分组层),另一个用于特定流操作(PES分组层)。
图0-2也给出了一个包括视频和音频的传输流解码器原型以说明解码器的功能,其结构并不是唯一的。有些系统解码器功能,例如解码器时间控制,可能被相等地分配到基本流解码器或通道特定解码NbzxZ.net
GB/T17975.1—2000
器中,但该图有助于讨论。类似的,通道特定解码器测出的错误也可以用多种途径通知独立的音频和视频解码器。这些通信途径并未显示在图中,该解码器原型的设计并不意味着对传输流解码器的设计作出任何标准化的要求。实际上,非音频/视频数据也是允许的,但并未在图0-2中画出。视測解码器
通道特定
解码露
包含单个成多个节月的传愉流
传输流分流
与解器
时钟控制
背频解码器
图0-2传输分流和解码原型示例
以解奶视题
己解蚂题
图0-3说明了另一种情况,即一个包含多个节目的传输流被转变为一个只含单个节目的传输流,这种情况下的再复合操作可能需要纠正PCR值以补偿比特流中PCR位置的变化。避道
道道特定
解码器
专输滇分流
与解码器
包含多个节日的传输流
图0-3传输多路复合原型示例
包含单个货月的传输流
图0-4说明了一个多节目传输流先被分离再被转变为节目流的情况。通道
通道待定
传输流分流器
了节甘流复合释
包含多个节目的传输
图0-4传输流到节目流转换原型示例节目流
图0-3和图0-4指出,不同类型和构造的传输流之间的转换是可能的和合理的。在传输流和节目流的语法中都定义了一些特定字段以方便上述转换过程,但并不要求分流器或解码器的具体实现要包含以上所有功能。
0.2节目流
节目流作为一种流,是针对在那些出错率很低且系统编码的处理过程作为主要考虑因素的环境中进行一个节目的传送和存储而定义的,该节目包含编码数据和其他数据。节目流的速率可以是恒定也可以是可变的。在任何情况下,所包含的基本流的速率也是恒定或可变的。在每一种情况下,流的语法或语义限制是相同的。节目流速率是由系统时钟参考(SCR)字段与mux_tate字段的值和位置所定义的。图0-5描述了一个音频/视频节目流解码系统原型。其结构并不是唯一的一一包括解码器时间控制在内的系统解码器功能可能被相等地分配到基本流解码器或通道特定解码器中一一但该图有助于讨
论。该解码器原型的设计并不意味着对节目流解码器的设计作出任何标准化的要求。实际上,非音频/视频数据也是允许的,但在图中并未画出。V
GB/T17975.1—2000
通道恃定
解剂器
节目流
节月蔬辩码器
时部控制
图0-5节目流解码器原型
视颊解码器
音懒解码器
已解码规题
乙解码音颜
图0-5所示的节目流解码器原型是由系统、视频和音频解码器三部分组成的,它们分别符合本系列标准的第1部分、第2部分和第3部分。在该解码器中,单路或多路音频/视频流的复合编码表示假定以某种特定通道格式在特定通道中存储或传输。特定通道格式不由本标准决定,特定通道解码也不是本解码器原型的一部分。
原型解码器接受节目流作为输入并依靠节目流解码器从流中提取信息。节目流解码器分离复合流,由此产生的基本流作为音频和视频解码器的输入。音频和视频解码器的输出是已解码的音频和视频信号。节目流解码器、音频和视频解码器以及通道特定解码器之间的定时信息流应包含在设计中,但并未在图中画出。利用定时信息,音频和视频解码器相互之间以及与通道之间可以实现同步。节目流构造分为两层:系统层和压缩层。节目流解码器的输入流在压缩层外有一个系统层包围着,音频解码器及视频解码器的输入流只含一个压缩层。解码器原型的操作既适用于整个节目流(“复合流操作”),也适用于单个基本流(“特定流操作”)。节目流系统层被分为两个子层,一个用于复合流操作(包层),另一个用于特定流操作(PES分组层)。0.3传输流与节目流的转换
利用PES分组,传输流与节自流之间的转换是可能的也是合理的,这是由包含在本标准的标准要求2.4.1和2.5.1中的传输流和节自流规范得出的。在某些限制下,PES分组可能直接从一个复合比特流的有效数据映射到另一个复合比特流的有效数据。如果在所有PES分组中都有program_packetsequence_counter的话,就可能标识出PES分组的正确次序以帮助实现这一功能。在这两种流的表和标题中,均可得到转换所必需的其他特定信息,例如基本流之间的关系。这些数据,如果有的话,在任何流中转换前后都应是正确的。0.4分组的基本流
正如2.4.3.6中的语法定义所指出的那样,传输流和节目流是从PES分组中逻辑地建立的。PES分组被用于传输流与节目流之间的转换。在有些场合进行这种转换时,无需变动PES分组。PES分组的尺寸可能比传输流分组的尺寸大得多。具有一个流ID的一个基本流的一系列连续PES分组可用于构造PES流。当PES分组用于形成PES流时,应当在2.4.3.8中所定义的限制下,带有基本流时钟参考(ESCR)字段和基本流速率(ESRate)字段。PES流数据应是来自基本流且保持原次序的连续字节。PES流中不包含一些包含在节目流和传输流中的必须的系统信息。例如,包含在包标题、系统标题、节自流映像、节自流自录、节自映射表中的信息以及在传输流分组语法中的元素。V
GB/T17975.1—2000
PES流是一个在本标准的实现中可能有用的逻辑结构,但它并不被定义为一个用于相互交换和交互操作的流。应用程序在需要仅含一个基本流的流时可使用仅含一个基本流的节目流或传输流,这些流包含了所有必须的系统信息。每一个都包含一个基本流的多个多目流或传输流可以在公共时间基准下构造起来,以传送一个带视频和音频的完整节目。0.5定时模型
系统、视频和音频都有一个定时模型,在该模型中,从编码器的信号输入到解码器的信号输出之间的端到端延退是恒定的,这一延迟是编码、编码器缓冲区、多路复合、传送或存储、分流、解码器缓冲区以及展现延迟的总和。作为该定时模型的一部分,所有视频画面和音频采样仅展现一次(除非经过特殊编码),且I画面间隔和音频采样速率在编码器和解码器中一致。系统流编码包括了定时信息以用于实现端到端延迟恒定的系统。实现不严格遵守该模型的解码器也是可能的。但此时的解码器必须负责以一种可接受方式完成以上要求。定时包含在本标准的标准规范中,所有有效的比特流,无论它们是如何被创建的,都必须遵循这一规范。所有定时是根据称为系统时钟的公共时钟定义的。在节目流中,该时钟与视频或音频采样时钟之间可以有确定的比值,也可以有一个与比值略有偏差的工作频率,但仍提供精确的端到端定时和时钟补偿。
在传输流中,系统时钟被限制为在任何时刻均与音频和视频采样时钟保持确定比值,这一限制是为了简化解码器中的采样速率恢复。0.6条件存取
系统数据流的定义支持用于对编码在节目流和传输流中节目条件存取的加密和加扰。这里并未指定条件存取机制。由于设计了流定义,因此实际的条件存取系统的实现是合理的,并且有一些特定语法元素对此系统提供特定支持。
0.7复合流操作
复合流操作包括通道数据读出的协调、时钟的调整以及缓冲区管理。这些任务是紧密相关的。若通道数据传送速率是可控的,则可调节数据传送以使解码缓冲区不发生上溢或下溢。但是若数据速率不可控,则基本流解码器就必须使它们的定时服从于从通道中接收的数据以避免上溢或下溢。节自流由包组成,包标题有助于以上任务的完成。包标题指定了从通道中送来的每一学节进入节目流解码器的预定时间,这个预定到达时刻表作为时钟校正和缓冲区管理的参考。虽然解码器不一定要严格遵守该时刻表,但必须对有关偏差作出补偿。类似地,传输流由传输流分组构成。分组标题中包含有信息以指定从通道中送来的每一字节进入传输流解码器的预定时间。该时刻表提供了与上述节目流中完全相同的功能。另一个复合流操作是解码器能确定解码传输流或节目流时所需的资源。每个节目流的第一个包均包含一些参数来协助解码器完成此功能。例如,流的最大数据速率以及同步视频通道的最大数目。传输流也包含类似的全局适用的信息。每个传输流和节目流都包含一些信息,以标识组成一个节目的各基本流的相关特征以及基本流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些信息可能包括音频通道中的语言,以及在实现多层视频编码时各视频流之间的关系。
GB/T17975.1—2000
0.8单个流操作(PES分组层)
基本的特定流操作为:
1)分流;
2)多个基本流的同步回放。
0.8.1分流
编码时,节自流由复合基本流组成,传输流则由复合基本流、节自流或其他传输流的内容组成。基本流除音频和视频流外还可能包括专用流、备用流及填料流。流被临时性地分割为分组,分组被串行化。一个PES分组,包含仅来自一个基本流的编码字节。节目流中的分组长度可以是固定的或可变的,但必须遵守2.5.1和2.5.2中规定的约束。传输流分组长度是188字节,PES分组的长度可以是固定的或可变的,在大多数的应用中相对较长。解码时,需要对复合的节目或传输流分流以重建基本流,这可以借助节目流分组标题中的stream和传输流分组标题中的分组标识码来完成。0.8.2同步
多个基本流之间的同步通过节目流或传输流中的展现时间戳(PTS)来完成。时间戳通常以90kHz为单位,但系统时钟参考(SCR)、节目时钟参考(PCR)和可选的基本流时钟参考(ESCR)将其扩展为27MHz。N个基本流解码的同步是通过使流的解码被调整至一个公共主控时钟基准,而不是通过使流的解码彼此适应。主控时钟基准可以是N个解码器时钟中的一个,也可以是数据源时钟或某个外部时钟。传输流可能包含多个节目,其中的每一节目都可能有自己的时钟基准。一个传输流中不同节目的时钟基准可能不同。
因为PTS用于单个基本流解码,所以它同时存在于传输流和节目流的PES分组层中。编码器在捕获时记录时间截,当时间截连同有关编码数据被传输到解码器,而解码器再利用它们来安排展现时间时,就能够实现端到端的同步。单通道解码系统的同步,通过使用节目流中的SCR及传输流中的PCR来实现。SCR和PCR是编码比特流自身时序的时间戳。它们来自于同一个时间基准,该时间基准在同一个节目中也用作音频和视频的PTS值。因为每一节目可能有自己的时间基准,所以一个包含多个节目的传输流中的每个节目各自有独立的PCR字段。在某些场合下,节目共享PCR字段也是可能的。确定一个节目与哪个PCR相关联的方法可以参见2.4.4节目特定信息(PSI)。一个节目有且仅有一个相关的PCR时间基准。0.8.3与压缩层的关系
PES分组层在某种意义上是与压缩层各自独立的,但也不完全如此。正如本系列标准的第2部分和第3部分所定义的那样,PES分组的有效负载数据不要求开始于一个压缩层起始码,在这一意义上它是独立的。例如,视频起始码可能出现手PES分组的有效负载数据中的任何部位,而且可能被PES分组标题分离。但是,编码于PES分组标题中的时间戳适用于压缩层结构(即展现单元)中的展现时间。此外,当基本流数据符合ISo/IEC13818-2或ISo/IEC13818-3时,PES_packet_data_bytes应遵照本标准进行字节对齐。
0.9系统参考解码器
本标准使用了“系统目标解码器”(STD),对传输流(参见2.4.2)而言称为“传输流系统目标解码器”(T-STD),对节目流(参见2.5.2)而言称为节目流系统目标解码器”(P-STD),如此提供一种对定时和缓冲区之间关系的形式化表示。由于STD按ISO/IEC13818-2的各个字段(如缓冲区大小)加以参V
GB/T17975.1—2000
数化,所以每一基本流都有自已的STD参数。编码器应产生符合适当的STD约束的比特流。物理解码器可以假定一个流能在其STD上正确播放,但必须对它与STD在设计上的不同之处作出补偿。0. 10应用
本标准所定义的流意在能适用于尽可能多样化的应用。应用程序设计者应选择最合适的流。现代数据通信网络也许能够支持本系列标准的视频和音频。一种实时传输协议也是必需的。节目流可能适合在这种网络上传输。节目流适用于CD-ROM上的多媒体应用。对节目流的软件处理也是允许的。传输流可能更适用于容易出错的环境。例如,在远程网络和广播系统上用于分布式压缩比特流。许多应用要求在不同的数字存储媒体(DSM)上存储和读出本标准比特流。在附录B及ISO/IEC13818的第6部分给出了一个数字存储媒体命令与控制(DSMCC)协议,以便于对这些媒体加以控制。区
1概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信息技术运动图像及其伴音信息的通用编码第1部分:系统
InformationtechnologyGeneric coding ofmoving pictures and associated audio informationPart1,Systems
1.1范围
GB/T17975.1—2000
idtIS0/IEC13818-1:1996
本标准给出系统层编码规范。它主要被设计用于支持把本系列标准的第2部分和第3部分定义的视频和音频编码方式组合起来。系统层支持以下五个基本功能:1)解码时多条压缩流的同步;
2)多条压缩流交织为一个单一流;3)为启动解码而对缓冲区进行初始化;4)连续的缓冲区管理;
5)时间标识。
本标准多路复合比特流可以是传输流或节目流。两种流均由PES分组或包含其他必要信息的分组构成。两种流类型均支持来自具有一个共同时间基准节目的视频和音频压缩流的复合。传输流还支持来自具有独立时间基准的多个节目的视频和音频压缩流的复合。对于几乎不发生差错的环境而言,节目流通常更为合适,并且支持节目信息的软件处理。传输流更适合于可能出错的环境。本标准多路复合比特流,不论是传输流还是节目流,其结构分两层:最外层是系统层,最内层是压缩层。系统层提供了使用系统中一个或多个压缩数据流所必需的功能。本系列规范的音频和视频部分定义了音频和视频数据的压缩编码层。其他类型数据编码的定义不包括在本标准中,但如果它们符合2.?中定义的限制,则将被系统层支持。1.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15273.1—1994信息处理八位单字节编码图形字符集第1部分:拉丁字母(idtISo8859-1:1987)
GB/T17191.11997
信息技术具有1.5Mbit/s数据传输率的数字存储媒体运动图像及其伴音的编码第1部分:系统(idtISO/IEC11172-1:1993)GB/T17191.2—1997
信息技术具有1.5Mbit/s数据传输率的数字存储媒体运动图像及其伴音的编码第2部分:视频(idtISO/IEC11172-2:1993)GB/T17191.3—1997
信息技术具有1.5Mbit/s数据传输率的数字存储媒体运动图像及其伴音的编码第3部分:音频(idtISO/EC11172-3:1993)GB/T17576—1998
CD数字音频系统(idtIEC908:1987)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0-01-03批2000-08-01实施
GB/T17975.1—2000
ISO639-2:1998语种名称代码第2部分:Alpha-3代码ISO/EC13522-1:1997信息技术多媒体和超媒体信息的编码第1部分:MHEG对象表示基本表示法(ASN.1)
ISO/IEC13818-2:1997信息技术运动图像及其伴音信息的通用编码第2部分:视频ISO/IEC13818-3:1995
5信息技术运动图像及其伴音信息的通用编码第3部分:音频ITU-R建议BT.601.3用于演播室的数字电视的编码参数ITU-R建议BT.470-2电视系统
ITU-R建议BR.648音频信号的数字录音ITU-R报告BO.955.2500MHz~3000MHz范围内车载、便携和固定接收器的卫星声音广播
CCITT建议J.17(1988)用于声音节目的预加重电路IEEE1180:1990实现8X8离散余弦逆变换的规范2技术原理
2.1定义
下列定义适用于本系列标准。若只适用于某一部分,则用方括号注明。2.1.1存取单元accessunitL系统一个展现单元的编码表示。对音频而言,一个存取单元就是一个音频顺的编码表示。对视频而言,在视频压缩的情况下,一个存取单元包括一幅画面中所有的编码数据及跟随其后的任何填充,直至(但不包括)下一个存取单元的开始。如果画面不是由group_start_code或sequence_header_code起始,则存取单元由画面起始码开始。如果画面由group_start_code及(或)sequenceheader_code起始,则画面由上述起始码的第一个中的第一个字节开始。如果画面是比特流中sequenceend_code之前的最后一幅画面,则该编码画面中的最后一个字节与sequence_end_code(包括sequence_end_code)之间的所有字节均属于该存取单元。2.1.2比特率bitrate
压缩的比特流从通道传输到解码器输入端的速率。2.1.3字节对齐bytealigned
如果某一位在编码比特流中的位置从流的第一位算起是8的倍数,则该位是字节对齐的。2.1.4通道channel
存储或传输本标准比特流的数字媒体。2.1.5编码表示codedrepresentation数据元素用其编码格式表示。
2.1.6压缩compression
减少用于表示某个数据项的比特数目。2.1.7固定比特率constantbitrate压缩比特流从开始到结束比特率保持不变的操作。2.1.8受限系统参数流CSPS(constrainedsystemparameterstream)系统遵循本标准中2.7.9所定义的约束条件的一个节目流。2.1.9循环穴余码校验CRC
用于检验数据的正确性。
2.1.10数据元素dataelement
编码之前和解码之后所表示的一个数据项。2.1.11解码流decodingstream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