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6890-2000 锌粉
GB/T 6890-2000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6890-2000

中文名称:锌粉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0-08-28

实施日期:2000-12-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4146805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冶金>>有色金属产品>>77.150.60铅、锌和锡产品

中标分类号:冶金>>有色金属及其合金产品>>H62重金属及其合金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GB/T 6890-1986

采标情况:≈ISO 3549-1995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书号:155066.1-17160

页数:20页

标准价格:13.0 元

出版日期:2004-04-04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86-09-15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单位:葫芦岛锌厂

归口单位: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主管部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适用于以金属锌为原料,用蒸馏法、雾化法制得的金属锌粉。锌粉主要用于涂料、染料、冶金、化工及制药等工业。 GB/T 6890-2000 锌粉 GB/T6890-2000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 77.150. 6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6890-—2000
Zinc powder
2000-08-28发布
2000-12-01实施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GB/T 6890—2000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45
话:68522112
中国标准出版社寨皇岛印刷厂印刷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各地新华书店经售版权专有 不得翻印
开本 880×1230 1/16印张 1岁
字数33千字
2000年12月第一版
2000年12月第一次印刷
印数 11 500
书号:155066-1-17160
定价12.00元
标目428—-49
GB/T6890—2000
本标准是在GB/T6890一1986《锌粉》的基础上,根据近十多年来锌粉生产发展及使用情况,参照国际标准ISO3549:1995《色漆用锌粉》进行的修订,修订主要内容如下:1)将原牌号进行了重新划分和修改,即按锌粉化学成分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四个等级,增加了以含锌物料为原料生产的四级锌粉;2)按锌粉粒度分为FZn30、FZn45、FZn90、FZn125四种规格,并对相应规格的筛余物规定了最大粒径:
3)对附录中铅、镉、铁分析方法亦作了修订,并增加了硫元素的分析方法。本标准与GB/T6890—1986《锌粉》相比,标准的适用性更强、更广泛本标准从实施之日起,代替GB/T6890—1986。本标准中附录A、附录B、附录 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均为标准的附录。本标准由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局提出。本标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归口。本标谁起草单位葫芦岛锌」
本标雅主要起草人:付跃生、冷希学、朱东萍、冯志维、王向红、周伟、崔安芳。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Zinc powder
GB/T6890—2000
代替GB/T6890—1986
本标准规定了锌粉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以金属锌或含锌物料为原料,用蒸馏法,雾化法,电热还原法生产的金属锌粉。主要供涂料、染料、冶金、化工及制药等工业部门使用。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1715
GB/T5314-
GB/T6524
3要求
3.1产品分类
颜料筛余物测定法
粉末冶金用粉末的取样方法
金属粉末粒度分布的测定一一光透法3.1.1锌粉按化学成分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四个等级。3.1.2锌粉按粒度分为FZn30、FZn45、FZn90、FZn125四种规格。3.2化学成分
锌粉的化学成分符合表1的规定。表1
化学成分,%
主品位不小于
金属锌
注:以含锌物料为原料生产的四级锌粉,其含硫量应不大于0.5%3.3粒度及筛余物
锌粉的粒度应符合表2的规定。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0-08-28批准杂质不大于
酸不溶物
2000-12-01实施
FZn125
GB/T 6890 ·2000
筛余物不大于
最大粒径,m
含量,%
粒度分布,%不小于
30 μm 以下
3.4锌粉用作与饮用水接触的涂料时,杂质铅和镉的含量应分别不大于0.01%。10 μm 以下
3.5生产立德粉用的锌粉,铅含量可不做规定;生产保险粉用的锌粉·除金属锌和筛余物外,其他成分可不规定,
3.6需方如对化学成分或粒度有特殊要求时,由供需双方商定。3.7外观
锌粉外观呈灰色,锌粉内不应混外来夹杂物。4试验方法
4、1化学戒分分析方法
锌粉的化学成分仲裁分析方法按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的规定进行。
4.2粒度的测定方法
4.2.1锌粉粒度分布的仲裁测定方法按GB/T6524中光透法的规定进行!4.2.2锌粉筛余物的仲裁测定方法按GB/T1715中甲法的规定进行。5检验规则
5.1检查和验收
5.1.1锌粉由供方技术监督部门进行检验,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本标的规定,并填写质量证明书。5.1.2需方应对收到的产品按本标准的规定进行检验,如检验结果与本标准的规定不符时,应在收到产品之日起30天内向供方提出,由供需双方协商解决。如需仲裁,仲裁取样在需方共同进行,5.2组批
锌粉应成批提交验收,每批应由同一规格、等级的锌粉组成(若干个生批构成一个检验批的时间应不超过7天)。每批净重不超过5t。5.3检验项目
每批锌粉应进行化学成分、粒度和外观的检验。5.4仲裁取样和制样
5.4.1仲裁取样方法按GB/T5314的规定进行。5.4.2将所有试样混匀,并缩分至1kg,均分成4等份,1份供供方分析用,1份供需方分析用,1份供仲裁分析用,1份备用。
5. 5 检验结果判定
5.5.1化学成分的伸裁分析结果与本标准规定不符时,该批为不合格品。5.5.2粒度的仲裁测定结果与本标准规定不衍时,该批为不合格品。5.5.3锌粉的额色与本标准规定不符时,该批为不合格品;有外来夹杂物时,该桶为不合格品,2
6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
6.1包装
GB/T 6890—2000
锌粉用铁桶包装,内衬塑料袋,稳口用绳扎紧,桶盖应牢固并密封。每桶净重分为25kg、40kg、50 kg。需方如有特殊要求时,由供需双方商定。6.2标志
6.2.1包装桶表面应涂上不易脱落的颜色标志,各包装桶的颤色标志规定如下;规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FZn125
6.2.2包装桶上应注明:
a)生产厂名称及厂址;
b)产品名称;
c)净重:
d)注册商标;
e)防潮、防火、轻放标志。
6.2.3每个包装桶上应有产品合格证,其上注明:a)生产厂名称及厂\址;
b)产品名称;
c)批号:
d)牌号、等级;
e)标推编号:
f)生产日期。
6. 3 运输和贮存
颜色标志
6.3.1锌粉在运输过程中应防潮、防火、轻放,避免撞击和跌落。6.3.2锌粉应贮存在通风、于燥、防火的库房内。6.4质量证明书
每批锌粉出厂时应附有产品质量证明书,其上应注明:a)生产厂名称及厂址,
b)产品名称,
c)批号,
d)牌号、等级、批净重和桶数
e)主要技术指标检验结果及技术监督部门印记:f)标编号;
g)出广日期。
6.5使用说明书
每批锌粉出厂时应附有产品使用说明书,说明书内一般应包括下列内容:a)产品特点:
b)主要用途及适用范围,
c)主要参数;
d)使用注意事项;
e)生产厂名称、厂址等。
7订货单内容
GB/T6890—2000
本标准所列材料的订货单(或合同)内应包括下列内容:7.1产品名称。
7.2牌号。
7.3等级。
7.4数量。
7.5本标准编号、代号。
7.6其他。
GB/T 6890—2000
附录A
(标准的附录)
Na2EDTA滴定法测定全锌量
本方法适用于锌粉中全锌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90%~99%。A2方法提要
试样用盐酸和过氧化氢溶解,在pH56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中,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用Na,EDTA标准溶液直接滴定
3试剂
抗坏血酸(固体)
乙酸钠(无水)
盐酸(pl.19g/ml)
氨水(p0.90g/mL)
冰乙酸(p1.049g/mL).
盐酸(1+1)
氨水(1+1)
甲基橙(1g
二甲酚橙指示剂(5g/L),限2周内使用。A3.10
乙酸-乙酸钠缓种溶液:称取180g乙酸钠(A3.2)溶于少量水中,加入15mL冰乙酸(A3.5),用水稀释至1L,混每
过氧化氢(30%
硫代硫酸钠(100g/)
氟化钾(200g/L
A3.14乙二胺四乙酸二
钠(Na,EDTA)标准溶液cCHN,O.Na.2H,O)=0.05mol/L]A3.14.1配制:称取18.6gEDTA二钠盐溶于少量水中,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放置3日后标定。
A3.14.2标定:称取3份0.1090g金属锌(≥.99.99%)置于400mL烧杯中,加入10mL盐酸(A3.6),盖上表血,低温溶解,取下冲洗表Ⅲ,冷至室温,稀释至50mL,加1滴甲基橙指示剂(A3.8),用氨水(A3.7)和盐酸(A3.6)调至溶液恰变红色,加入15mL缓冲溶液(A3.10),加入2滴二甲酚橙指示剂(A3.9),用待标定的Na,EDTA溶液(A3.14)滴定至溶液由紫色变为亮黄色为终点。同时作空白试验。
按式(A1)计算Na,EDTA标准溶液对锌的滴定系数:F=V-V.
式中:F
Na,EDTA标准溶液对锌的滴定系数+g/mL;称取金属锌质量,g;
标定时消耗Na2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mL;空白试验消耗Na,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mL。(A1)
GB/T 6890 —2000
当 3 次标定结果的极差值不大于 0.000 005 g/ml.时,取其平均值。否则重新标定。A4分析步骤
A4. 1称取试样 0.15 g士0. 000 1 g放人 400 mL烧杯中,加5 mL盐酸(A3. 3),滴入 4~5滴过氧化氢(A3.11),盖上表Ⅲ,低温加热至试样完全溶解,取下表皿,用少许水吹洗表血及杯壁,放冷。A4.2滴加两滴甲基橙指示剂(A3.8)用氨水(A3.7)和盐酸(A3.6)调至溶液恰变红色,加0.1&抗坏血酸(A3. 1)溶解,加人 15 mL 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A3. 10)、5 mL 硫代硫钠溶液(A3. 12)、5 mL 氟化钾溶液(A3.13),摇勺。加入1~2滴二甲酚橙溶液(A3.9),用Na2EDTA标准溶液(A3.14)滴定,溶液由紫红色变黄色为终点。
A5分析结果的计算与表述
按式(A2)计算全锌的百分含量:_F(V/- V× 100
Zn(%) =
式中:F—Na.EDTA标准溶液对锌的滴定系数,/nL,一试液消耗Na,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mL.;V,
V—空白试验消耗Na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mL:一试样量B:
A6允许差
实验室之间分析结果的差值应不大于表A1所列允许差。表A1
金锌含垦
附录B
(标雅的附录)
金属锌的测定
B1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锌粉中金属锌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88%~99%。B2方法提要
允许差
(A2)
在二氧化碳作保护气的条件下,试样中的金属锌与硫酸铁作用(铜盐作催化剂)牛成相当量的硫酸亚铁,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问接计算试样中的金属锌量。B3试剂
B3.1二氧化碳(瓶装,临时制备见B4.1)B3.2磷酸(ol. 69 g/mL)。
B3:3硫酸(1+19)。
B3.4甲基红指示剂(1 g/1):称取 0. 10 g甲基红溶于 100,mL 的乙醇(I+1)溶液中6
GB/T 6890—2000
B3.5硫酸铜溶液(200 g/L);称取200 gCuS0,·5H,0 溶于 1 L的水中。B3.6硫酸铁溶液(330g/L):称取330gFe2(SO,):溶于1L的水中,加热至宽全溶解B3.7高锰酸钾标准溶液
B3.7. 1配制:称取 20 g 的高锰酸钾置于 3.L 的烧杯中,加入 2 L 蒸馏水,煮沸 1 h,冷却,静至次日移入21容量瓶中。用煮沸并冷却的馏水稀释至刻度,充分摇匀。放置至沉淀下降,经玻璃丝或瓷过滤器过滤于棕色瓶中,盖上玻璃塞,B3.7.2标定:称取0.72g±0.0002g无水草酸钠(在1050±5C烘箱中千燥1h)置于500mL的锥形瓶中,将其溶解于200nL的硫酸(B3.3)溶液中,加热至70~80℃,立即用高锰酸钾溶液滴定至出现淡红色为终点。
高锰酸钾对Z元素的滴定系数计算如式(B1):F=mX 0. 487.9
式中:F—高锰酸钾标准溶液对Zn元紫的滴定系数,g/mLm称取草酸钠的质量.;
V—标定时消耗尚锰酸钾溶液的体积,mLV—空白消耗高锰酸钾溶液的体积,L0.4879——草酸钠转化为对Zn元素系数。当3次测定的极差值不大于0.00001g/mL,取其平均值。否则重新标定。B4分析步骤
B4.1二氧化碳的制备
B4.1.1在一个干燥的750mL的锥形瓶中充满三氧化碳,塞好胶塞,若无二氧化磁·按B4.1.2执行。B4.1.2在一个750ml.的锥形瓶中加入35mL的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滴加2滴甲基红指示剂(B3.4).加入10mL硫酸(B3.3),在摇动下将瓶内空气赶尽,再继续滴加硫酸(B3.3)直到溶液由黄色变为红色。立即塞好胶囊。
B4.2称取0.40g土0.0002g(差减法称量)试样,迅速打开瓶塞将试样倒入锥形瓶中。立即塞好胶塞,摇动,使试样散开(避免生成聚焦物)。B4.3向锥形瓶中加入10mL硫酸铜(B3.5)剧烈摇动1min,然后加入50mI.的硫酸铁(B3.6)冲洗锥形瓶颈部,把附在上面的金属粒子冲下去,塞紧锥形瓶口,放置在搅拌器上搅拌或用手摇动直到完全溶解。(需15~30 min)。
B4.4试样完全溶解后,加入20mI.磷酸(B3.2)及200mL硫酸(B3.3)立即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至谈红色为终点,
随同试样作空白试验。
B5分析结果的计算与表述
金属锌百分含量按式(B2)计算:F×.Vl- Ve) × 100
Zn(%) =
式中:F-高锰酸钾标准溶液对Zn元素的滴定系数,g/mLV,—滴定试样消耗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体积,mL;V滴定空白消耗高锰酸钾标谁溶液的体积,mL:m一称取的试样量,8,
B6允许差
GB/T6890—2000
实验室之间分析结果的差值应不大于表B1所列允许差。表B1
附录C
(标准的附录)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铅量
本方法适用于锌粉中船量的测定。测定范围:0.010%~0.40%。
方法提要
充许差
试料以盐酸、过氧化氢分解,在稀盐酸介质中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波长283.3nm处以空气乙炔火焰测量铅吸光度,按标准曲线法计算其含量。c3
盐酸(pl
过氧化氢30%)
盐酸(1+
C3.4硝酸(1+30
铅标准溶液称取0.1000g金属铅(>99.99%)于250mL烧杯中,加入10mL硝酸(C3.4),加C3.5
热至溶解完全,煮沸除去氮的氧化物,取下冷却,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铅0.1mg。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附铅心阴极灯。在仪器最佳工作条件下,凡能达到下列指标的仪器均可使用灵敏度:在与测量试样溶液的基体相一致的溶液中,铅的特征浓度应不大于0.2μg/mL。精密度:用最高浓度的标准溶液测量10次吸光度,其标准偏差应不超过平均吸光度的1.0%。用最低浓度的标准溶液(不是“零”标准溶液)测量10次吸光度,其标准偏差应不超过最高浓度标准溶液平均吸光度的0.5%。
工作曲线线性:将工作曲线按浓度等分成5段,最高段的吸光度差值与最低段的吸光度差值之比,应不小于0.8。
仪器工作条件见表C1。
C5分析步骤
C5.1试料
灯电流
GB/T6890-2000
燃烧器高度
按表C2称取试样,精确至0.0001g铅含量
0.010~0.025
0.025~0.05
C5.2空白试验
随同试料做空白
试料量
测定体积
空气流量
乙炔流量
移取溶液体积
C5.3测定
C5.3.1将试料(C57)置于250mL烧杯中加10~15mL盐酸(C3.3)和1mL过氧化氢(C3.2),盖上表血,低温加热至溶解完全,煮沸片刻,冷却,按表C2移入容量瓶中,以水稀释至刻度,混匀。C5.3.2使用空气乙烘火焰,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波长283.3nm处,与标准溶液系列同时,以水调零测量溶液的吸光度
或去试料空白溶液的吸光度,从工作曲线上查出相应的铅浓度C5.4工作曲线的绘制
移取0、1.00、2.00.3.00.4.00.5.00mL铅标准溶液(C3.5)于100mL容量瓶中,分别加入10mL盐酸(C3.3)以水稀释至刻度混匀。以铅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分析结果的计算与表达
按式(C1)计算铅的百分含量
式中·c-
自工作曲线上查得的铅浓度rg/ml试液体积,mL;
试料的质量,g。
允许差
实验室之间分析结果的差值应不人于表C3所列允许差。(C1)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