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7657-1987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 7657-1987
中文名称:食品添加剂 D葡萄糖酸δ内酯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已作废
发布日期:1987-04-14
实施日期:1987-01-02
作废日期:2005-12-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204510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食品技术>>香料和调料、食品添加剂>>67.220.20食品添加剂
中标分类号:食品>>食品添加剂与食用香料>>X42合成食品添加剂
相关单位信息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单位:上海试剂二厂
归口单位: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发布部门:国家标准局
标准简介
本标准适用于D葡萄糖酸钙与硫酸反应(非钡盐路线)制取的D葡萄糖酸δ内酯。本品在食品加工中主要作豆腐凝固剂。 GB 7657-1987 食品添加剂 D葡萄糖酸δ内酯 GB7657-1987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D-葡萄糖酸-6-内酯
Food additive- Glucono delta-lactoneUDC 661. 733. 4
:664.841.655
GB 7657—87
本标准适用于 D葡萄糖酸钙与硫酸反应(非盐路线)制取的D葡萄糖酸内酯。本品在食品加工中主要作豆腐凝固剂。
结构式:
分子式:C,H,O。
分子量:178.14(按1983年国际原子量)1技术要求
1.1外观:无色结晶或白色粉状结晶。1.2D葡萄糖酸内酯应符合下列要求:名
含量(C,H.0。),%
砷(As),%
重金属(以 Pb计),%
铅(Pb),%
还原性物质(D葡葡糖),%
硫酸盐(SO,),%
钙(Ca),%
氯化物(CI),%
注:凡使用锁盐、草酸盐的工艺路线制取本品时,应增加钡盐和草酸盐的控制。2试验方法
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均使用分析纯试剂和蒸馏水(或离子交换水)。2.1鉴别
2.1.1试剂和溶液
2.1.1.1三氯化铁:5%(W/V)溶液。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1987-03-07批准99.0
1987-12-01实施
GB7657—87
2.1.1.2苯肼(HGB3360-60):新蒸馏的。2.1.2方法
2.1.2.1称取0.1g试样溶于5ml水中,加1滴5%三氯化铁溶液(2.1.1.1)应皇深黄色。2.1.2.2称取0.5g试样置于试管中,加5ml水温热溶解,加1ml新蒸馏的苯肼(2.1.1.2)于水浴上加热 30 min 后,冷却。用玻璃棒摩擦试管内壁,逐渐形成葡葡糖酸苯耕的结晶。2. 2 D 葡萄糖酸 8 内酯含量的测定2.2.1试剂和溶液
2.2.1.1氢氧化钠(GB629-77):1N标准溶液按GB601-77《化学试剂标准溶液制备方法》制备。
2.2.1.2盐酸(GB622-77)1N标准溶液。按GB601-77规定制备。2.2.1.3酚酸指示液:1%乙醇液,按GB603一77化学试剂、制剂及制品制备方法》制备。2.2.2测定方法
称取5g试样(称准至0.0002g)置于300ml锥形瓶中,加100ml水溶解,加50.00ml1N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在室温放置15min,加2~3滴酚酸指示液,用1N盐酸标准液滴定至溶液无色。2.2.3D葡萄糖酸8内酯的百分含量(X)按下式计算:X = (V 0 -V::o2× 0. 1781 ×100m
氢氧化钠标准液之用量,ml;
式中: V,
C—氢氧化钠标准液之当量浓度,N;V,—盐酸标推液之用量,ml;
C. -—盐酸标准液之当量浓度,N,m-样品质量,g;
0.1781-—每毫克当量D葡葡糖酸内酯之克数。允许测定结果之差不大于0.2%,以平行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为结果。2.3碑的测定
2.3.1仪器装置: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85年版“砷盐检查法”仪器装置。2.3.2试剂和溶液
2.3.2.1盐酸(GB62277)
碘化钾(GB1272—77):15%(W/V)溶液;2. 3. 2. 2
2.3.2.3氟化亚锡(GB1272—77):40%溶液,按GB603—77规定制备,2.3.2.4无砷金属锌(GB2304—80);2.3.2.5乙酸铅棉花:按GB603-77规定制备,2.3.2.6化汞试纸:按GB603-77规定制备,2.3.2.7砷杂质标准液:1ml相当于0.001mg砷,按GB602--77《化学试剂杂质标准液制备方法》制备后稀释100倍。
2.3.3测定方法
称取1名试样(称准至0.01g)溶于23ml水中,加5ml盐酸(2.3.2.1)、5ml碘化钾(2.3.2.2)及5滴氟化亚锡溶液(2.3.2.3)摇勾,放置10min,加2g无砷金属锌,立即将装好乙酸铅棉花及漠化汞试纸的玻璃管装上,于25~30℃暗处放置1h,取出漠化汞试纸所呈颤色不得探于标准。标准是取3.0ml砷杂质标准液(2.3.2.7)与试样同时同样处理。2.4重金属的测定
2.4.1试剂和溶液
2.4.1.1冰乙酸(GB 676—78);
2.4.1.2饱和硫化氢水:按GB603--77规定制备。410
GB 7657- 87
2.4.1.3铅杂质标准液:1ml相当于0.01mg铅,按GB602-77制备后稀释10倍。2.4.2测定方法
称取1g试样(称准至0.01g)溶于25ml水中,加5滴冰乙酸(2.4.1.1)及10ml硫化氢的饱和水(2.4.1.2),摇匀,于暗处放置10min,所呈暗色不得深于标准。标准是取2.0ml铅杂质标准液(2.4.1.3)与试样同时同样处理。2.5铅的测定
2.5.1萃取法(仲裁法)
2.5.1.1试剂和溶液
溶液应贮存于硅硼玻璃瓶中,玻璃瓶先用温稀硝酸(1十2)洗涤,再用水洗涤干净。试剂应选用含铅低者。
硝酸(GB 626- 78);
2. 5. 1. 1. 1
2.5.1.1.2乙醇(GB 678-—78);
氨水(GB63177);
2. 5. 1. 1. 33
2. 5. 1. 1. 4
2. 5. 1. 1. 5
三氯甲烷(GB682-78);
酚红指示液(HG3-—959—76):称0.1g酚红溶于100ml乙醇中(2.5.1.1.2)2.5.1.1.6百里香酚蓝指示液(HG3—1223—79):按GB603—77规定制备;2.5.1.1.7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溶液(HG3-—962-76):称1g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溶于25ml水;
2.5.1.1.8稀硫酸铜溶液(GB665—78):称12.5g硫酸铜,溶于100ml水中,2.5.1.1.9硫酸(GB62577);
2.5.1.1.1030%过氧化氢(HG3—1082—77);2.5.1.1.11氨-氰化物溶液:称取2g氰化钾,溶于15ml氨水中,用水稀释至100ml;2.5.1.1.12双硫萃取液(HGB3343一60):称30mg双硫踪溶于1000ml三氯甲烷中,加5ml乙醇,混匀,置于冰箱中。使用前用稀硝酸(1十100)萃取双硫萃取液,弃去硝酸后备用。使用期不超过一个月(稀硝酸萃取双硫腺萃取液时体积比为1:2);2.5.1.1.13标准双硫腺溶液:称10mg双硫踪(称准至0.0002g)溶解于1000ml兰氟甲烷中,贮存在无铅具塞玻璃瓶中,避光保存于冰箱中;2.5.1.1.14柠檬酸铵溶液:称40名柠檬酸铵,溶于90ml水,加2~3滴酚红指示液,再慢慢滴加氨水至溶液呈红色,用20ml双硫粽萃取液(2.5.1.1.12)萃取柠檬酸铵溶液数次,直至萃取液呈绿色不变;
2.5.1.1.15盐酸羟胺溶液(HG3367—76):称20名盐酸羟胺,加水溶解,稀释至65ml,加数滴百里香酚蓝指示液,再加氮水调至溶液呈黄色,加10ml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2.5.1.1.7)溶液,摇勾,放置5min后用三氯甲烷(2.5.1.1.4)萃取数次(每次用10~~15ml),以萃取到最后的5ml三氯甲烷与稀硫酸铜(2.5.1.1.8)溶液振摇不生成黄色为止,用稀盐酸(10%W/V)中和至溶液呈红色,必要时再加1~2滴百里香酚蓝指示液,稀释至100ml,摇匀备用:2.5.1.1.16氰化钾溶液:称50g氰化钾溶于水并稀释至100ml,按2.5.1.1.14制备柠檬酸铵的方法,用双硫踪萃取数次,除去溶液中的铅,再以兰甲烷萃取,以除去留在溶液中的双硫萃取液,最后稀释至500ml,摇匀备用;
2.5.1.1.17稀铅杂质标准液(1ml相当于0.001mg铅):取10.0ml铅杂质标准液(2.4.1.3)于100ml容量瓶中,用稀硝酸(1十100)(2.5.1.1.1)稀释至刻度,摇勾备用(使用前配制)。2.5.1.2试样溶液
称取1g试样(称准至0.01g)置三角烧瓶中,加5ml硫酸及数粒玻璃珠,在不超过120℃下炭化(为使试样全部湿润,可补充不多于10m1的硫酸)。当试样开始分解时,小心滴加30%过氧化氢,为避111
GB 7657 - 87
免反应过剧,开始时必须慢慢加入,并摇动烧瓶以防止溶液结块,当溶液开始变深暗色时,再加入少量过氧化氢使试样继续分解至有机物完全破坏,缓缓升温至250~300℃至三氧化硫烟雾生成及溶液变成无色或淡黄色,冷却,小心地加入10ml水,继续加热至浓烟产生,再冷却,用少量水将溶液全部转入分液漏斗中。
2.5.1.3测定方法
向试样溶液(2.5.1.2)中加入6ml柠檬酸铵溶液(2.5.1.1.14),及2ml盐酸羟胺溶液(2.5.1.1.15),再加2滴酚红指示液,用氨水中和至微红色,冷却,加2ml氰化钾溶(2.5.1.1.16),立即用双硫踪萃取液(2.5.1.1.12)萃取数次(每次用5ml),直至双硫踪萃取液保留绿色不变。在合并后的双硫腺溶液中加20ml稀硝酸(1十100),振摇30s,弃去三氯甲烷层,加5.0ml标准双硫腺溶液及4ml氨-氰化物溶液(2.5.1.1.11),振摇30s,三氯甲烷层所呈颜色不得深于标准标准是取10.0ml稀铅杂质标准液(2.5.1.1.17),与样品溶液同时同样处理。2.5.2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2.5.2.1仪器条件
光源:铅空心阴极灯;
波长:283.3nm;
火焰:乙炔~空气。bzxz.net
2.5.2.2测定方法
称20g试样(称准至0.01g)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取20ml,共四份。按HG3-1013-76《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通则》中有关规定测定。2.6还原性物质的测定
2.6.1试剂和溶液
2.6.1.1费林溶液:按GB603—77规定制备,2.6.1.2葡萄糖标准液:称0.100g(称准至0.0002g)无水葡萄糖,溶于水中,移入1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1 ml 相当于 1 mg 葡萄糖)。2.6.2测定方法
称18试样(称准至0.01g),加水溶解并稀释至25ml,取5ml,加2ml费林溶液(2.6.1.1),煮沸1 min,生成的红色沉淀不得多于标准。标准是取1.0ml葡葡糖标准液(2.6.1.2)稀释至5ml,与同体积试样溶液同时同样处理。2. 7硫盐的测定
2.7.1试剂和溶液
2.7.1.1盐酸(GB622—77):1N溶液,取9ml盐酸注入100ml水中摇勾。2.7.1.2氯化钡(GB 652—78):10%(W/V)溶液。2.7.1.3硫酸盐杂质标准液(1ml相当于0.1mg硫酸根):按GB60277规定配制。2.7.2测定方法
称0.2g试样(称准至0.01g)溶于15ml水中,加1ml盐酸(2.7.1.1)(必要时过滤),加2ml氟化钡溶液(2.7.1.2),稀释至50ml摇勾,放置10min,所呈浊度不得大于标准。标准是取0.6m1硫酸盐杂质标准液(2.7.1.3),与试样同时同样处理。2.8钙的测定
2.8.1试剂和溶液
2.8.1.1氨水(GB 631-77);
2.8.1.2草酸铵(HG3-976—76):饱和溶液;2.8.1.3钙杂质标准液(1ml相当于0.1mg钙):按GB602—77规定制备。2.8.2测定方法
GB 7657-87
称0.5g试样(称准至0.01g)加5ml水溶解,用氮水中和,稀释至10ml,加1ml草酸铵溶液(2.8.1.2),摇勾,所呈浊度不得大于标准。标准是取1.5ml钙杂质标准液(2.8.1.3),与试样同时同样处理。2.9氟化物的测定
2.9.1试剂和溶液
2.9.1.1硝酸(GB626-78):5N溶液,按GB603--77规定制备;2.9.1.2硝酸银(GB670—77):0.1N溶液,按GB603-77规定制备2.9.1.3氯化物杂质标准液(1ml相当于0.1mg氯):按GB602-~77规定制备。2.9.2测定方法
称0.5g试样(称准至0.0lg)溶于25ml水(必要时过滤),加2ml硝酸(2.9.1.1)及1ml硝酸银溶液(2.9.1.2),摇匀,放置5min。所呈浊度不得大于标准。标准是取1.0ml氯化物杂质标准液(2.9.1.3)与试样同时同样处理。3验收规则
3.1本品应由生产厂的技术检验部门进行检验,生产厂应保证所有出厂的产品均符合本标准的要求,每批出厂的产品都应附有质量证明书。3.2使用单位可按照本标准规定的验收规则和试验方法对所收到的产品质量进行检验。3.3每批重量不超过生产厂每班的产量。3.4应从每批包装数的5%中选取试样,装于洁净、干燥、带磨口塞的250ml广口瓶中,瓶上标签注明:生产厂名称、生产日期、产品名称、批号、取样日期,送化验室分析。3.5如检验中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应重新自两倍取样量的包装中取样进行复验,重新检验的结果即使有一项不符合本标准时,则整批不能验收。3.6如供需双方对产品质量发生异议需要仲裁时,由双方协商选定仲裁机构,仲裁应按照本标准规定的验收规则和试验方法进行。4
包装、标志、贮存和运输
4. 1D葡葡糖酸内酯应使用密封的食品聚乙烯塑料袋包装。4.2每批包装好的成品都应附有质量证明书,其内容包括:生产厂名称、产品名称、质量指标、批号、生产日期。
4.3包装上应牢固涂刷:“食品添加剂”字样,生产厂名称、产品名称、批号、生产日期、出厂检验日期。4.4本品应贮于干燥的库房内,包装必须严密,勿使受潮变质,防止有害物质污染。4.5贮运中不得与有毒害物品混放、混运,防止日晒、雨淋和有毒物质的污染。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化学工业部北京化工研究院、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归口。本标准由上海试剂二厂、上海卫生食品监督检验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潘宣宜、孙筱林、衰亦丞。413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