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 7658-1987 食品添加剂 山梨糖醇液
GB 7658-1987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 7658-1987

中文名称:食品添加剂 山梨糖醇液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已作废

发布日期:1987-04-14

实施日期:1987-01-02

作废日期:2005-12-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242325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食品技术>>香料和调料、食品添加剂>>67.220.20食品添加剂

中标分类号:食品>>食品添加剂与食用香料>>X42合成食品添加剂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被GB 7658-2005代替

出版信息

页数:12

标准价格:10.0 元

相关单位信息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单位:上海吴淞化肥厂

归口单位: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发布部门:国家标准局

标准简介

本标准适用于以口服葡萄糖为原料,在镍触媒存在下,经加氢反应而制得的精制山梨糖醇液。本品可添加于食品,作甜味剂用。 GB 7658-1987 食品添加剂 山梨糖醇液 GB7658-1987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GB 7658—198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山梨糖醇液
Food additiveD-sorbitol solutionGB 7658—1987
本标准适用于以口服葡萄糖为原料,在镍触媒存在下,经加氢反应而制得的精制山梨糖醇液。本品可添加于食品,作甜味剂用。结构式:
HOHC — —
- C-- C-CH(H
分子式:C6H1406
分子量:182.17(按1983年国际原子量)1技术要求
1.1性状
本品为无色、澄清、味甜之稠厚液体。1.2鉴别
1.2.1试剂和溶液
1.2.1.1硫酸亚铁(GB664—1977):8%(W/V);1. 2. 1. 2
1. 2. 1. 3
氢氧化钠(GB629—1981):20%(W/V);邻苯二酚(HGB3284—1960):10%(W/V);1.2.1.4硫酸(GB625—1977)。
1.2.2鉴别方法
1.2.2.1取样品1ml,加入硫酸亚铁溶液(1.2.1.1)2ml及氢氧化钠溶液(1.2.1.2)1ml,溶液呈绿色,不浑浊。1.2.2.2将样品1ml溶于70ml水中,取其1ml,加入邻苯二酚溶液(1.2.1.3)1ml,充分混合后,再加硫酸(1.2.1.4)2ml,液体立即呈红色。1.3项目和指标
含量,%
游离酸
相对密度p20
砷(以As2O3计),%
重金属(Pb计),%
镍(Ni),%
还原糖,%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1987—03—07批准指
1.200~1.315
1987—12—01实施
GB7658—1987
总糖,%
灼烧残渣,%
2试验方法
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除注明外均使用分析纯试剂和蒸馏水(或离子交换水)。
2.1含量的测定
2.1.1试剂和溶液
2.1.1.1高碘酸钾(HG3—1158—1978):2%(W/V);2.1.1.2硫酸(GB625—1977);
2.1.1.3碘化钾(GB1272—1977);2.1.1.4硫代硫酸钠(GB637—1977);0.1N标准溶液,按GB601—1977《化学试剂标准溶液制备方法》配制与标定。2.11.5淀粉(HGB3095—1959):0.5%指示液,按GB603—1977《化学试剂制剂及制品制备方法》配制。2.1.2测定方法
称取试样1g(称准至0.0002g),加水溶液于500m1容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量取10ml,加高碘酸钾溶液(2.1.1.1)5ml,加硫酸(2.1.1.2)1ml,在水浴上加热15min,冷却后,加碘化钾(2.1.1.3)2.5g,充分混后置暗冷处5min,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2.1.1.4)滴定,接近终点时,加淀粉指示剂(2.1.1.5)5ml,继续滴定至溶液蓝色消失。同时做空白试验。2.1.3计算
山梨糖醇(C6Hi4O%)的百分含量(X)按式(1)计算:(V-V)×N×0.01822×100
式中:V。
-空白试验所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体积,ml;V试样所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体积,ml;N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2.1.1.4)的当量浓度,N试样的质量,g;
0.01822—山梨糖醇的毫克当量,g。平行测定结果之差不得大于0.2%,取其算术平均值。2.2游离酸的测定
2.2.1试剂和溶液
:(1)
2.2.1.1酚(HG3—3039—1959):1%乙醇溶液,按GB603—1977配制;2.2.1.2氢氧化钠(GB629—1981):0.01N标准溶液,按GB601—1977配制与标定。
2.2.1.3不含二氧化碳水:按GB603一1977规定制备。2.2.2测定方法
称取试样5g(称准至0.01g),溶于50ml新制备的不含二氧化碳水中,加酚酥指示液3滴和氢氧化钠标准溶液(2.2.1.2)0.5m1混匀,溶液应呈现粉红色,持续时间不得少于30s。
2.3比重的测定比重瓶法
2.3.1仪器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1987—03—07批准1987—12—01实施
GB7658-—1987
2.3.1.1比重瓶:按GB611一1977《比重测定法》规定。2.3.2试剂
2.3.2.195%乙醇(GB4791980);
2.3.2.2乙醚(HG3—1002—1976)。2.3.3测定方法
将煮沸30min并冷却至15℃的蒸馏水注满比重瓶,并充满之(瓶中应无气泡),立即浸入20士0.1℃的恒温水浴中,至比重瓶温度计达20℃并保持20~30min不变后,取出,用滤纸擦去溢出侧管的水,立即盖上罩,擦干称量。将比重瓶中水倾出,先用95%乙醇,再用乙醚洗涤数次,吹干后称量之,两次称量之差即为20℃时水的质量,以试样代替水,按上法同样操作即得20℃时试样质量。
2.3.4计算
山梨糖醇比重(d20)按式(2)计算:G,-G
d20 =-
式中:G—
-比重瓶之质量,g;
Gz—比重瓶及试样之质量,g
一比重瓶及水之质量,g。wwW.bzxz.Net
平行测定结果之差不得大于0.0005,取其算术平均值。2.4砷的测定
2.4.1仪器装置
按1977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曲二部附录45页“砷盐检查法”仪器装置图。
图1定砷器
A—250ml三角烧瓶;B—胶塞:C—玻璃管;D一玻璃管上端管口;E一玻璃帽2。4.2试剂和溶液
2.4.2.1盐酸(GB622—1977);
2.4.2.2碘化钾(GB1272—1977)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1987—03—07批准1987—12—01实施
GB 7658—1987
氯化亚锡(GB6381978):40%盐酸溶液;2。4.2.4无砷金属锌(GB2304—1980);2.4.2.5乙酸铅棉花(GB603—1977);按GB603—1977配制。2. 4. 2. 6
漠化汞试纸:按GB603一1977配制;2.4.2.7砷标准贮备液:按GB602一1977《化学试剂杂质标准液制备方法》配制;
2.4.2.8砷标准溶液:精密量取贮备液10ml,置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相当于0.001mg砷)。2.4.3测定方法
称取试样1g(称准至0.01g)注入三角烧瓶中,用水稀释至70ml,加盐酸(2.4.2.1)6ml,碘化钾(2.4.2.2)1g及氯化亚锡溶液(2.4.2.3)5滴,摇匀后在室温下静置10min,加无金属锌(2.4.2.4)2.5g,立即将已装有乙酸铅棉花(2.4.2.5)及漠化汞试纸(2.4.2.6)的玻璃管装上,于暗处在25~30℃放置1h,漠化汞试纸(2.4.2.6)所呈棕黄色不得深于标准。标准是取砷标准溶液(2.4.2.8)1.5m1与试样同时同样处理。2.5重金属的测定
2.5.1试剂和溶液
2.5.1.1冰乙酸(GB6761978):30%溶液:2.5.1.2盐酸(GB622—1977):3N溶液;2.5.1.3酚指示剂(HG3—3039—1959):0.1%乙醇溶液,按GB603—1977配制;
2.5.1.4硫化氢饱和溶液:按GB603一1977配制(现用现配);2.5.1.5铅标准贮备液:按GB6021977配制;2.5.1.6铅标准溶液:精密量取铅标准贮备液10ml(2.5.1.5)置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相当于0.01mg铅)。2.5.2测定方法
称取试样2g(称准至0.01g)置于50ml比色管中,加水20ml,加酚酥指示剂1滴,滴加盐酸溶液(2.5.1.2)至红色刚褪,加冰乙酸溶液(2.5.1.1)0.5m1与适量的水使成25ml,加入硫化氢饱和溶液(2.5.1.4)10ml,摇勺,在暗处放置10min,其颜色不得深于标准。标准是取铅标准溶液(2.5.1.6)1ml与试样同时同样处理。2.6镍的测定
2.6.1试剂和溶液
2.6.1.1氨水(GB631—1977);
2.6.1.2二甲基乙二醛(HG3961—1976):1%无水乙醇溶液。2.6.1.3镍标准贮备液:按GB602—1977配制;2.6.1.4镍标准溶液:精密量取贮备液10ml(2.6.1.3)置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相当于0.01mg镍)。2.6.2测定方法
称取试样10g(称准至0.01g)加氨水10ml及二甲基乙二醛溶液(2.6.1.2)1ml,再溶于50ml水中,混匀,溶液所呈粉红色不得深于标准。标准是取镍标准溶液(2.6.1.4)3m1与试样同时同样处理。2.7还原糖的测定
2.7.1仪器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1987—03—07批准1987—12—01实施
GB7658—1987
2.7.1.1表面皿:Φ100mm;
2.7.1.2砂芯埚:3号。
2.7.2试剂和溶液
2.7.2.1硫酸铜(CuS04·5H2O)(HG3—123—1976);2. 7. 2. 2
酒石酸钾钠(GB1288—1981);2。7.2.3氢氧化钠(GB6291981);2.7.2.4斐林试液A:称取硫酸铜(2.7.2.1)69.32g溶于500ml水中,静置一天后过滤。
2.7.2.5斐林试液B:称取酒石酸钾钠(2.7.2.2)173g加氢氧化钠(2.7.2.3)50g共同溶于水并稀释至500ml,静置二天后过滤。2.7.3测定方法
称取试样1g(称准至0.0002g)于250ml烧杯中,加入30ml水,摇匀,加入斐林试液A(2.7.2.4)和斐林试液B(2.7.2.5)各25ml,用表面血盖好加热,使其在4~5min内达到沸腾,并保持2min,一次加入100ml新煮沸过的冷蒸馏水,立即用已恒重称量的砂芯(2.7.1.2)过滤,用热水洗涤氧化亚铜沉淀56次,然后在105℃烘1h,冷却、称重、直至恒重。2.7.4计算
根据氧化亚铜之量按表查出所相当之还原糖量并计算试样中之还原糖量(X2)。
X2(%)=4
M×100
式中:M——由氧化亚铜之量按表查出所相当之还原糖质量,g;M试样品之质量,g。
平行测定结果之差不得大于0.2%,取其算术平均值。2.8总糖的测定
2.8.1仪器
2.8.1.1碘量瓶:容量250ml;
2.8.1.2冷凝管;
表面皿:Φ100nm;
砂芯埚:3号。
试剂和溶液
盐酸(GB622—1977):0.1N溶液;氢氧化钠(GB6291981):6N溶液;2. 8. 2. 2
·(3)
2.8.2.3甲基橙(HGB3089—1959):0.1%指示液,按GB6031977配制:2.8.2.4斐林试液A:称取硫酸铜(CuSO4·5HO)69.32g溶于500ml水中,静置一天后过滤;
2.8.2.5斐林试液B:称取酒石酸钾钠173g和氢氧化钠50g共同溶于水并稀释至500ml,静置二天后过滤。2.8.3测定方法
称取试样10g(称准至0.0002g)于250m1碘量瓶中,加入0.1N盐酸(2.8.2.1)溶液40ml,冷凝回流4h,将溶液倒入400ml烧杯中,并用约10ml水冲洗烧瓶,加甲基橙指示液2滴,用6N氢氧化钠(2.8.2.2)中和至黄色,然后加入斐林试液A(2.8.2.4)和斐林试液B(2.8.2.5)各25ml,用表面血(2.8.1.3)盖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1987—03—07批准1987—12—01实施
GB 7658—1987
好加热,使其在4~5min内达到到沸腾并保持沸腾2min,一次加入100ml新煮沸过的冷凝馏水,立即用已恒重称量的砂芯埚过滤,用热水洗涤氧化亚铜沉淀5~6次,然后在105℃烘1h,冷却、称重,直至恒重。2.8.4计算
根据氧化亚铜之量按表查出所相当之还原糖量并计算试样中之总糖量(X,)。X,(%) = M,×100
式中:M——由氧化亚铜之量按表查出所相当之还原糖质量,g;M—试样之质量,g。
平行测定结果之差不得大于0.2%,取其算术平均值。2.9灼烧残渣
2.9.1仪器
2.9.1.1埚:容量25ml。
2.9.2试剂
2.9.2.1硫酸(GB625—1977)。
2.9.3测定方法
· (4)
称取试样5g(称准至0.0002g)置于已恒重的埚(2.9.1.1)中,加少量硫酸滋润,慢慢灼烧,尽量在低温中使其灰化,冷却后再加入硫酸1ml,缓慢加热,直至不再产生硫酸气体,于450~550℃进行灼烧,使残渣变成白色,冷却、称重、直至恒重。
2.9.4计算
灼烧残渣百分含量(X)按式(5)计算:X,=(M,-M)×100
式中:M——之质量,g;
Mz—残渣及之质量,g;
M试样品之质量,g。
平行测定结果之差不得大于0.2%,取其算术平均值。3检验规则
(5)
3.1食品添加剂山梨糖醇液,应由生产单位的质监部门进行检验,生产单位应保证出厂产品的质量均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附有质量检验合格证书。3.2使用单位可按照本标准规定的检验规则和试验方法对所收到的产品进行核验,检验其指标是否符合本标准的要求。3.3取样方法:应从每贮槽中或每批桶数的5%抽取样品,不得少于200ml,取样时应小心,不使外界杂质落入产品中,将所取样品迅速混匀,装于清洁、干燥的磨口玻璃瓶中,瓶上贴标签,注明产品名称、批号、出厂日期、取样日期。
3.4如果检验中有一项不符合本标准时,应重新自两倍取样量的包装中抽取样品进行复验,重新复验的结果,即使只有一项指标不合格,则整批产品作不合格品处理。
3.5如果供需双方对产品质量发生异议需要仲裁时,仲裁机构由双方协商选定,仲裁时应按照本标准规定的检验规则和试验方法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1987—03—07批准1987—12—01实施
GB7658-—1987
4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41本产品为高纯度液体,必须保证容器清洁,材料不得用铁质容器,必须用不锈钢、聚乙烯、聚丙烯制的桶或贮槽。4.2本产品的包装桶上应涂有牢固的标志,内容包括:生产单位、产品名称、批号、生产日期、质量(净重)、产品标准号。4.3本产品应贮存于阴凉处,不宜露天堆放,贮存期间应做到先进先出,尽量缩短库存期,保存期为半年。4.4本品在贮存中不得与有害、有毒物质或其他污染物品混装、混运或一起堆放。
附录A
氧化亚铜和还原糖的换算表
(补充件)
还原糖
还原糖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1987—03—07批准Cuzo
还原糖
单位:mg
还原糖
1987—12—01实施
GB7658—1987
还原糖
还原糖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1987—03—07批准95
还原糖
单位:mg
还原糖
1987—12—01实施
GB7658—1987
还原糖
还原糖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1987—03—07批准248
还原糖
单位:mg
还原糖
1987—12—01实施
GB7658-1987
还原糖
附加说明:
还原糖
还原糖
单位:mg
还原糖
本标准由化学工业部北京化工研究院、卫生部北京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归口。
本标准由上海关淞化肥厂、上海市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环、衰亦水、王惠芳、张炳炎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1987—03—07批准198712—01实施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