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 11032-2000 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GB 11032-2000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 11032-2000

中文名称: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0-01-03

实施日期:2000-08-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1447718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电气工程>>绝缘>>29.080.99有关绝缘的其他标准

中标分类号:电工>>输变电设备>>K49避雷器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GB 11032-1989

采标情况:eqv IEC 60099-4:1991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平装16开, 页数:48, 字数:90千字

标准价格:21.0 元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89-03-31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单位:西安电瓷研究所

归口单位:全国避雷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发布部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主管部门: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适用于为限制交流电力系统过电压而设计的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本标准基本上适用于各种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但是对复合外套、GIS、浸入液体和其他特殊设计的避雷器在设计、试验和使用时应做特殊考虑。 GB 11032-2000 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GB11032-2000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GB11032—2000
EC前言
标志和分类
标准额定值
运行条件
技术要求
试验程序.
型式试验(设计试验)
9例行试验和验收试验
10定期试验
11抽样试验
附录A(标准的附录)
附录B(标准的附录)
附录c(标准的附录)
附录D(标准的附录)
附录E(标准的附录)
附录F(提示的附录)
附录G(提示的附录)
附录H(提示的附录)
附录J(提示的附录)
附录K(提示的附录)
附录L(提示的附录)
异常运行条件
验证整只避雷器和避雷器比例单元间的热等价性试验电压范围2.4kV~51kV强雷电负载避雷器的要求避雷器工频电压耐受时间特性试验程序…人工污移试验
线路放电等级的选用导则
询价和投标应提供的典型信息
大电流冲击动作负载试验的典型回路..
长持续时间电流冲击耐受试验用的一种分布常数冲击发生器的典型回路41典型的最大残压
包装、运输及保管
c0000000608000 42
GB11032—2000
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EC60099-4:1991(第一版)《避雷器第4部分:交流系统用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以下简称IEC60099-4)。等效采用EC60099-4是促进我国交流系统用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技术进步、提高避雷器质量和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加快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重要措施,是尽快适应国际经济贸易和技术交流的需要。
本标准中避雷器的技术要求、特性参数及试验方法等技术内容均遵循与IEC60099-4一一对应。本标准中所采用的术语、符号、单位等力求与IEC60099-4一致。本标准的编写与IEC60099-4略有不同,但标准的编写格式、方法与GB/T1.1、GB/T1.2一致。技术内容上与IEC60099-4仅有一些小的差异。本标准与IEC60099-4的主要差异是:一避雷器分类在遵循EC60099-4按标称放电电流分类的同时,并附有“备注”,标明避雷器使用场合;
一遵循EC60099-4附录K的规定原则,根据我国具体情况增列了表6表12典型避雷器特性参数;
一按GB/T1634原则增补了IEC60099-4“正在考虑之中”的避雷器耐污移等级和相应的爬电比距要求。
本标准在力求与IEC60099-4一致的基础上,保留了GB11032一1989中部分仍有指导和使用价值而在IEC60099-4中处于“正在考虑之中”的技术内容,如:一避雷器的机械性能要求及试验、检验方法;一避雷器的耐污移性能要求及试验、检验方法;一避雷器的密封性能试验及检验方法。本标准也同时完善和增补了IEC60099-4及GB11032—1989中未提出的技术内容,如:一0.75倍直流1mA参考电压下漏电流试验、检验方法。本标准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均为标准的附录。本标准附录F、附录G、附录H、附录J、附录K、附录L均为提示的附录。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GB11032—1989。本标准由国家机械工业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避雷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西安电瓷研究所、电力部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高压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文化、郭洁、樊力、王维洲。本标准于1989年首次发布,于2000年1月第一次修订。本标准由西安电瓷研究所负责解释。1
GB11032—2000
IEC前言
1IEC在技术问题上的正式决定或协议,均由各技术委员会提出,代表了特别关切这些问题的所有国家委员会,它们尽可能地表达出对所涉及的问题在国际上的一致意见。2这些决定或协议以推荐标准的形式供国际上使用,并在此意义上为各国家委员会所接受。3为了促进国际上的一致,IEC希望所有国家委员会应在本国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正文所推荐的规则作为国家标准。IEC所推荐的规则与相应的国家标准若有任何分歧,应尽可能在国家标准中明确指出。
IEC99国际标准的本部分由IEC第37(避雷器)技术委员会起草。此部分的正文基于下列文件:
DIS(国际标准草案)
37(中办)38
投票报告
37(中办)45
上表所示的投票报告中记载了批准此部分投票结果的全部资料。附录A、B、C、D为本标准的组成部分。附录E、F、G、H、J、K仅为参考资料。1总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Metal oxide surge arresters without gaps for a.c. systems1.1范围
GB 11032—2000
eqvIEC60099-4.1991
代替GB11032—1989
本标准适用于为限制交流电力系统过电压而设计的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以下简称避雷器)。本标准基本上适用于各种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但是对复合外套、GIS、浸入液体和其他特殊设计的避雷器在设计、试验和使用时应做特殊考虑。1.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191—1990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311.1—1997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negEC71-1:1993)GB/T775.3—1987绝缘子试验方法第3部分:机械试验方法GB/T2900.12—1989电工名词术语避雷器(neqEC99-1)GB/T2900.19—1994电工术语高电压试验技术和绝缘配合(neqIEC60-1)GB/T7354—1987局部放电测量(neqIEC270:1981)GB/T11604—1989
9高压电器设备无线电干扰测试方法(eqvIEC18:1983)GB/T16434-—1996
高压架空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环境污区分级及外绝缘选择标准GB/T16927.1—1997高电压试验技术第一部分:般试验要求(eqvIEC60-11989)GB/T16927.2—1997高电压试验技术第二部分:测量系统(eqvIEC60-2:1994)JB/T7618—1994避雷器密封试验浸泡法2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本标准所用术语,除按标准规定外,其余应符合GB/T2900.12及GB/T2900.19的规定。2.1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由非线性金属氧化物电阻片串联和(或)并联组成且无并联或串联放电间隙的避雷器。2.2非线性金属氧化物电阻片
避雷器的主要工作部件。由于其具有非线性伏安特性,在过电压时呈低电阻,从而限制避雷器端子间的电压,而在正常工频电压下呈现高电阻(非线性金属氧化物电阻片,以下简称电阻片)。2.3避雷器内部均压系统
并联于一片或一组电阻片上的均压阻抗,主要是均压电容器,以控制沿电阻片柱的电压分布。2.4避雷器均压环
种金属部件,通常是圆环形,用以改善静电场下避雷器的电压分布。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0-01-03批准2000-08-01实施
2.5避雷器比例单元
GB11032—2000
一个完整的、组装好的避雷器部件。对某种特定试验,该部件必须代表整只避雷器的特性。避雷器比例单元不一定是避雷器元件。2.6避雷器元件
一个完全封装了的避雷器部件。可与其他元件串联和(或)并联,构成更高额定电压和(或)更高标称放电电流等级的避雷器。
2.7避雷器压力释放装置
用于释放避雷器内部压力的装置,并防止外套由于避雷器的故障电流或内部闪络时间延长而发生爆炸。
2.8避雷器额定电压(U.)
施加到避雷器端子间的最大允许工频电压有效值,按照此电压所设计的避雷器,能在所规定的动作负载试验中确定的暂时过电压下正确地工作。它是表明避雷器运行特性的一个重要参数,但它不等于系统标称电压。
2.9避雷器持续运行电压(U)
允许持久地施加在避雷器端子间的工频电压有效值。2.10避雷器额定频率
避雷器设计使用的电力系统的频率。2.11雷电冲击电流
-种8/20波形冲击电流。因设备调整的限制,视在波前时间的实测值为7μs~9μs波尾视在半峰值时间为18μs~22μs。
2.12长持续时间冲击电流
一种方波冲击电流,其迅速上升到最大值,在规定时间内大体保持恒定,然后迅速降至零值的冲击波。定义方波冲击电流的参数为:极性、峰值、峰值视在持续时间和总的视在持续时间。2.13冲击波的视在原点
在电压对时间或电流对时间的曲线上,通过冲击波前上两个参考点所画直线与零值电压或零值电流的时间轴相交所确定的点。对于冲击电流,两个参考点为峰值的10%及90%。注
1此定义仅适用于纵坐标和横坐标尺寸为线性标度时。2如果在波前振荡时,10%和90%的参考点应在通过振荡的平均曲线上取值。2.14冲击电流视在波前时间(T1)以微秒表示的时间,其值等于电流峰值的10%增加到电流峰值的90%所需时间的1.25倍。注:如果在波前上有振荡,在10%和90%的两个参考点应在通过振荡的平均曲线上取值。2.15击穿
穿过固体介质的破坏性放电。
2.16破坏性放电
绝缘在电负荷下破坏而发生的现象,包括电压突降和电流导通。本术语用于固体、液体、气体介质或其组合体的电击穿。
注:在固体介质中破坏性放电造成电气强度永久性丧失,而在液体或气体介质中电气强度之丧失可能是短时的。2.17闪络
在固体表面上的一种击穿放电。2.18冲击
一种无明显振荡的单极性的电压或电流波,它迅速上升到最大值,然后通常缓慢地下降到零,即使带有反极性振荡,其幅值也很小。2
GB 11032—2000
定义冲击电流和冲击电压的参数是:极性、峰值、波前时间和波尾降至半峰值时间。2.19冲击波形表示
两数值的组合,第一个T,表示视在波前时间,第二个T,表示视在波尾半峰值的时间,时间单位均为us,写作Ti/T2,符号“\无数学意义。2.20陡波冲击电流
视在波前时间为1μs的一种冲击电流。因设备调整的限制,实测值为0.9μs~1.1μs。视在波尾半峰值时间不应大于20μs。
注:波尾半峰值时间不是重要的,在残压型式试验时可有任意偏差,见8.3。2.21冲击峰值
冲击电压或冲击电流最大值,叠加的振荡可忽略不计,见8.4.2c和8.5e。2.22冲击波前
冲击波峰值以前的部分。
2.23冲击波尾
冲击波峰值以后的部分。
2.24冲击波前的视在陡度
冲击波峰值与视在波前时间之商。2.25冲击波尾半峰值的视在时间(T2)视在原点与电压或电流降至峰值一半的时间间隔,该时间用μs表示。2.26方波冲击的视在峰值持续时间冲击波幅值大于其峰值90%的时间。2.27方波冲击的视在总持续时间冲击波幅值大于其峰值10%的时间。如在波前出现有小振荡时,应画出平均曲线以确定达到10%的时间。
2.28冲击波反极性峰值
冲击电压或电流波在达到永久零值前,在零值附近振荡时反极性最大幅值。2.29避雷器的放电电流
避雷器动作时通过避雷器的冲击电流。2.30避雷器的标称放电电流(1.)用来划分避雷器等级的、具有8/20波形的雷电冲击电流峰值。2.31避雷器的大电流冲击
冲击波形为4/10的放电电流峰值,用于试验避雷器在直击雷时的稳定性。2.32避雷器的操作电流冲击
视在波前时间大于30us但小于100us,视在波尾半峰值时间约为视在波前时间2倍的放电电流峰值。
2.33避雷器的持续电流
施加持续运行电压时流过避雷器的电流。为了比较,持续电流可用有效值或峰值表示。注:持续电流由阻性和容性分量组成,随温度、杂散电容和外部污移影响而变化。因此试品持续电流可不同于整只避雷器的持续电流。
2.34避雷器的参考电压(Urf)
参考电压分为工频参考电压(Uacrt)和直流参考电压(Uaret)。2.34.1避雷器的工频参考电压(Ua.c.ret)在避雷器通过工频参考电流时测出的避雷器的工频电压最大峰值除以√2。多元件串联组成的避3
GB11032—2000
雷器的电压是每个元件工频参考电压之和。注:测量工频参考电压对动作负载试验中正确选择试品是必需的。2避雷器的直流参考电压(Ua.cret)1)2.34.2
在避雷器通过直流参考电流时测出的避雷器的直流电压平均值。注,测量直流参考电压对动作负载试验中正确选择试品是必需的。2.35避雷器的参考电流
2.35.1避雷器的工频参考电流
用于确定避雷器工频参考电压的工频电流阻性分量的峰值(如果电流是非对称的,取两个极性中较高的峰值)。工频参考电流应足够大,使杂散电容对所测避雷器或元件(包括设计的均压系统)的参考电压的影响可以忽略,该值由制造厂规定。注
1工频参考电流取决于避雷器的标称放电电流及(或)线路放电等级。对单柱避雷器,参考电流值的典型范围为每平方厘米电阻片面积0.05mA~1.0mA。2在工频参考电流波形因极性而不对称情况下,应取两极性中较高的电流来确定参考电流。2.35.2避雷器的直流参考电流2
用于确定避雷器直流参考电压的直流电流平均值。注:避雷器直流参考电流通常取1mA~5mA。2.360.75倍直流参考电压下漏电流8在0.75倍直流参考电压下流过避雷器的漏电流。2.37避雷器的残压(Urs)
放电电流通过避雷器时其端子间的最大电压峰值。2.38避雷器的工频电压耐受时间特性在规定条件下,对避雷器施加不同的工频电压,避雷器不损坏,不发生热崩溃时所对应的最大持续时间的关系曲线。
9回路预期电流
在回路给定点,用可忽略阻抗的导体短接时,在该导体上流过的电流。2.40避雷器的保护特性
由以下各项组合:
a)陡波电流冲击下残压;
b)雷电冲击电流下残压;
c)操作冲击电流下残压。
避雷器的雷电(过电压)保护水平是取下列两项的较高者;一陡波电流冲击下最大残压除以1.15;一标称放电电流下最大残压。
避雷器的操作冲击保护水平是规定的操作冲击电流下的最大残压。2.41避雷器的热崩溃
“热崩溃”是描述当避雷器承受的持续功率损耗超过外套和连接件的散热能力引起电阻片的温度升采用说明:
1)在IEC60099-4中无此定义。按照DL/T596—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下称DL/T596)规定,此项试验为避雷器运行中预防性必备试验项目,因而增加此项定义。2]在正C60099-4中无此定义。由于增补了“2.34.2避雷器的直流参考电压”,因而相应地必须增加此项定义。3]在正EC60099-4中无此定义。按照DL/T596规定,此项试验为避雷器运行中预防性必备试验项目,因而增加此项定义。
高,最终导致避雷器损坏的过程。2.42避雷器的热稳定
GB11032—2000
避雷器热稳定是指避雷器在动作负载试验后引起温度上升,在规定的环境条件下对避雷器施加规定的持续运行电压,电阻片的温度能随时间而下降,则称此避雷器是热稳定的。2.43避雷器脱离器
避雷器损坏时,使避雷器引线与系统断开以排除系统持续故障,并给出事故避雷器的可见标志的种装置。
注:脱离器脱离时切断流经避雷器的故障电流通常不是该装置的功能。2.44型式试验(设计试验)
完成一种新的避雷器设计开发时所做的试验,以确定代表性的性能,并证明符合有关标准。且做了这些试验,无需重做,除非设计改变而改变其性能时,这时,只需重做有关项目试验。2.45
5例行试验
按要求对每只避雷器或部件或材料进行的试验,以保证产品符合设计规范。2.46验收试验
经供需双方协议,对订购的避雷器或代表性试品所做的试验。2.47定期试验
制造厂在特殊情况下或规定的年限内而进行的产品质量监督试验。2.48抽样试验
对产品主要元件,按批次以一定比例抽取试品进行抽样检查以控制产品质量的试验。3标志和分类
3.1避雷器标志
避雷器应以下述最少资料永久地标志在避雷器名牌上:一持续运行电压;
—额定电压;
一直流1mA参考电压1
一额定频率(如避雷器额定频率与4.2的频率相同时,可以不标志);一标称放电电流;
一压力释放额定电流,kA(有效值)(用于带有压力释放装置的避雷器),见6.14;制造厂名或商标,避雷器型号和标志;元件装配位置标志(仅用于多元件避雷器);一制造年、月;
编号(额定电压42kV及以上的避雷器)。注:如果有足够多的位置、名牌上还应包含:——线路放电等级或强雷电负载种类,见附录C;一避雷器外套的污移耐受水平。3.2避雷器分类”
避雷器按其标称放电电流分类。见表1。采用说明:
1J在EC60099-4中无此定义。为了确保避雷器产品生产稳定性和产品质量,增加此项定义和要求。2表1避雷器分类在遵循正C60099-4表1分类原则的前提下,根据我国电网实际情况增附了“备注”EC60099-4表1中的试验要求按GB/T1.1编写格式要求列入本标准表13中,并增加了1、4、5、10、11、12六项试验项目。表1中标称放电电流I。所对应的避雷器额定电压U,范围与IEC60099-4表1规定的避雷器额定电压范围略有不同。这主要是针对我国电网的实际使用情况。5
标称放
电电流
避雷器
额定电压
(有效值)
≤468
≤468
电站用
避雷器
4标准额定值
4.1标准额定电压
发电机
用避雷
GB11032—2000
配电用
避雷器
避雷器分类
并联补
偿电容
器用避
《108
电站用
避雷器
42≤U
电气化
铁道用
避雷器
电动机
用避雷
0.28U2.4U.
避雷器
电机中
性点用
避雷器
避雷器的额定电压标准值,kV(有效值),在规定的电压范围内以相等的电压级差列于表2。表2额定电压级差
额定电压范围
96~288
288396
396756
注其他额定电压值也可接受,但需是6的倍数。4.2标准额定频率
标准额定频率为50Hz和60Hz。
4.3标准标称放电电流
标准8/20标称放电电流为:20kA,10kA,5kA,2.5kA,1.5kA。5运行条件
5.1正常运行条件
符合本标准的避雷器在下述正常运行条件下应能正常运行。a)环境温度不高于十40℃,不低于一40℃;b)太阳光的辐射;
额定电压级数
正在考虑中
《207
变压器
中性点
用避雷
注:太阳最大照射(1.1kW/m)的影响已通过在型式试验中把试品预热的方法予以考虑,如果在避雷器附近有其他热源,避雷器的使用需经供需双方协商。采用说明:
1IEC60099-4无此内容。
c)海拔不超过1000m
GB11032—2000
d)电源的频率不小于48Hz,不超过62Hz;e)长期施加在避雷器端子间的工频电压应不超过避雷器的持续运行电压;f)地震烈度7度及以下地区,1
g)最大风速不超过35m/s。
5.2异常运行条件
异常运行条件见附录A的规定。
在异常运行条件下,本标准的使用需经供需双方协商。6技术要求
6.1避雷器外套的绝缘耐受性能2避雷器外套的绝缘耐受电压应根据避雷器使用的系统标称电压按GB311.1中对高压电器外绝缘的规定进行绝缘耐受试验。
对变压器中性点用避雷器、电机中性点用避雷器以及某些特殊用途的避雷器,可按以下要求对避售器外套进行绝缘耐受试验。
避雷器外套应耐受下列雷电冲击电压:一避雷器雷电冲击保护水平乘以1.4。避雷器外套应耐受下列工频电压,kV(峰值):一避雷器雷电冲击保护水平乘以0.88,持续时间1min。低压避雷器外套绝缘耐受电压见表3。表3低压避雷器外套的绝缘耐受电压避雷器额定电压
(有效值)
6.2参考电压
6.2.1避雷器的工频参考电压
短时1min工频耐受电压(干试)(有效值)不小于
短时1min工频耐受电压(湿试)(有效值)不小于
每只避雷器的参者电压应在制造厂选定的参考电流下由制造厂测量,见8.13。在例行试验中,应规定选用的参考电流下的避雷器最小参考电压值,并应在制造厂的资料中公布。6.2.2避雷器的直流1mA参考电压对整只避雷器(或避雷器元件)测量直流1mA参考电流下的直流参考电压值即UA,其值应不小于表6~表12的规定。
6.3避雷器的持续电流
在持续运行电压下通过避雷器的持续电流应不超过规定值,该值由制造厂规定和提供。6.40.75倍直流参考电压下漏电流0.75U1mA下漏电流一般不超过50μA。多柱并联和额定电压216kV以上的避雷器漏电流由制造厂采用说明:
1JEC60099-4正在考虑之中。
2J在正C60099-4中的5.1避雷器外套的绝缘耐受要求与我国GB311.1和GB/T16927.1的要求不一致。所以本标准对避雷器外套的绝缘耐受要求按正C60099-4进行了调整且严于正C60099-4要求,配合系数由1.3改为1.4,并明确规定了变压器中性点、电机中性点用避雷器及某些特殊用途避雷器绝缘耐受值。7
和用户协商规定。
6.5避雷器的残压
GB11032—2000
测量残压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各种规定的电流和波形下某种给定设计的最大残压。这些残压可从型式试验数据中得到,也可从制造厂规定的和公布的例行试验用的雷电冲击电流下的最大残压中得到。对于任何电流和波形,某种给定的避雷器设计的最大残压可从型式试验时被试的比例单元的残压乘以比例系数算出。比例系数等于公布的最大残压(例行试验时已被检验)与在同样电流和波形下比例单元所测残压之比。避雷器在陡波、雷电、操作冲击电流下残压值应不大于表6表12规定。注:对于额定电压低于42kV的避雷器,可用直流参考电压或工频参考电压来代替残压的计算。6.6避雷器的局部放电和无线电干扰电压额定电压2.4kV及以上避雷器应测定局部放电量。额定电压96kV及以上避雷器,还应测定其无线电干扰电压。
避雷器在1.05倍持续运行电压下的局部放电量应不大于50pC。避雷器在1.05倍持续运行电压下的无线电干扰电压应不大于2500μV。6.7避雷器的密封性能
带密封封壳的避雷器元件应无任何可测到的泄漏。6.8多柱避雷器的电流分布
制造厂应规定多柱避雷器一柱中的最大电流值。6.9避雷器的热稳定
经供需双方协商,可按9.2.2进行专门的热稳定试验。6.10长持续时间电流冲击耐受
避雷器应耐受在型式试验时校核的长持续时间电流冲击的考核。对10kA和20kA等级避雷器及5kA等级(额定电压90kV及以上)避雷器,应按用户要求的线路放电等级通过线路放电试验(见8.4.2)验证长持续时间耐受能力。对1.5kA和2.5kA等级避雷器及5kA等级(额定电压90kV以下)避雷器,应通过方波电流冲击试验(见8.4.3)验证长持续时间耐受能力。长持续时间电流冲击耐受试验后观察试品,电阻片应无击穿、闪络、破碎或其他明显损伤的痕迹,且试验前后残压变化应不大于5%。6.11大电流冲击耐受www.bzxz.net
大电流冲击耐受用于抽样试验,以及大电流冲击动作负载试验、强雷电负载避雷器动作负载试验,操作冲击动作负载试验的预备性试验、工频电压耐受时间特性试验和避雷器热稳定试验。大电流冲击耐受要求见8.5。
6.12动作负载
避雷器应能耐受动作负载试验(见8.6)所示的运行中出现的各种负载。这些负载不应引起损坏或热崩溃。
对1.5kA,2.5kA,5kA(额定电压90kV以下,并联补偿电容器用避雷器除外)以及强雷电负载避雷器(见附录C),用大电流冲击动作负载试验验证,见8.6.4和图1或图C1。对10kA、20kA等级的避雷器,应用操作冲击动作负载试验验证,见8.6.5和图2。对并联补偿电容器用避雷器和放电等级5kA(额定电压90kV及以上电站用)避雷器也应用操作采用说明:
1]在正EC60099-4中仅列出\局部放电”“无线电干扰电压”要求现在正处于讨论之中。EC60099-4局部放电量规定不大于50pC,如果生产厂能做到更小值,应在制造厂的资料中公布。8
冲击动作负载试验验证。
GB11032—2000
如果达到热稳定,试验后检查试品,若电阻片无击穿、闪络或破损的痕迹,试验前后残压变化不大于5%,则避雷器通过试验。
6.13避雷器工频电压耐受时间特性制造厂应提供避雷器在预热到60℃并分别经受大电流或线路放电等级能量负载后,允许施加在避雷器上工频电压的持续时间及相应的工频电压值,而不发生损坏或热崩溃的数据。提出的资料应为工频电压与时间的曲线,且在曲线上应标明施加工频电压前的冲击能量消耗。注
1该曲线对于选择避雷器额定电压是必要的。避雷器的额定电压由当地系统条件(如雷电、操作和暂时过电压)决定。
2暂时过电压曲线应包括时间范围为0.1s到20min。对于使用在无清除接地故障装置的中性点绝缘系统或谐振接地系统,时间应扩大到24h,
工频电压耐受时间特性的试验程序按附录D进行。6.14压力释放
当避雷器装有压力释放装置时,避雷器故障不应引起外套粉碎性爆破。试验按表4规定的电流值进行试验。
额定电压42kV及以上避雷器和保护发电机用避雷器应具有压力释放装置,并按表4规定的电流进行试验。
如果外套仍然完整或者外套发生非爆破性破裂并且试品的全部零部件落在规定的范围内时,则认为试品通过试验。
表4压力释放试验的电流值
避雷器等级
6.15脱离器
6.15.1脱离器耐受
采用说明:
避雷器使用场合
电站用避雷器
电站用避雷器
电站用避雷器
并联补偿电容器用避雷器
发电机用避雷器
电气化铁道用避雷器
电动机用避雷器
中性点用避雷器
大电流压力释放预期对称电流
kA(有效值)
小电流压力释放电流值
A(有效值)
1)依据我国电网的运行情况,并联补偿电容器用避雷器列入操作冲击动作负载试验中。9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