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3856-1992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3856-1992
中文名称:4GHz微波联络机技术条件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1992-10-06
实施日期:1993-05-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537275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电信、音频和视频技术>>无线通信>>33.060.30无线中继和固定卫星通信系统
中标分类号:通信、广播>>通信设备>>M34微波通信设备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书号:155066.1-9511
页数:平装16开, 页数:13, 字数:21千字
标准价格:12.0 元
出版日期:2004-07-24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92-10-06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单位:邮电部北京通信设备厂
归口单位:信息产业部(通信)
发布部门:国家技术监督局
主管部门:信息产业部(通信)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4GHz微波联络机技术条件。微波联络机采用频分多路-调频(FDM-FM)传输方式,电话假想参考电路为280km。本标准适用于制造工厂作为设计、制造、检验的依据,使用单位作为产品验收及维护规范的依据。 GB/T 13856-1992 4GHz微波联络机技术条件 GB/T13856-1992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UDC621.396.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3856—92
4GHz微波联络机技术条件
Specificationfor 4GHz band microwaveservicechannelequipment
1992-10-06发布
国家技术监督局
1993-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4GHz微波联络机技术条件
Specification for 4GHz band microwaveservice channel equipment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GB/T13856—92
本标准规定了4GHz微波联络机技术条件。微波联络机采用频分多路-调频(FDM-FM)传输方式,电话假想参考电路为280km。
本标准适用于制造工厂作为设计、制造、检验的依据,使用单位作为产品验收及维护规范的依据。2引用标准
GB2789模拟微波接力通信系统网路接口基本技术要求GB2423.1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A:低温试验方法GB2423.2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B:高温试验方法GB2423.3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Ca:恒定湿热试验方法GB3873通信设备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3术语
3.1微波公务信号:微波站与站之间所需的各种联络、监控、倒换信号统称微波公务信号。3.2区间联络信号:微波接力通信中,在相邻二主站的区段内,主站与主站、主站与接力站、接力站与接力站之间的公务电话联络信号,简称“区间联络”。3.3远程维护信号:由监控设备主控台或受控机送至微波联络机的信号,叫远程维护信号,简称“远程维护”。
3.4主站联络信号:两路载波机送至微波联络机的载波电话信号,此信号是微波电路不同区段主站与主站之间的联络电话信号,因此叫主站联络信号,简称“主站联络”。3.5波道倒换信号:由波道倒换机送至微波联络机的信号,叫做波道倒换信号,简称“波道倒换”。3.6多路电话信号:由载波机(12~120路)送至微波联络机的载波电话信号叫多路电话信号,简称“多路电话”。
3.7联I型联络机:与微波收发信机单数波道配用的联络机。3.8联I型联络机:与微波收发信机双数波道配用的联络机。3.9主用联络机:完整的联络机,在使用联络机的微波站每一个方向至少应配用一部主用联络机。3.10备用联络机:不完整的联络机,备用联络机没有群频输入输出部分,备用联络机必须和主用联络机配合才能使用。
3.11A级型联络机:传送微波公务信号和12路载波电话信号的联络机。3.12B级型联络机:传送微波公务信号和60路载波电话信号的联络机。国家技术监督局1992-10-06批准1993-05-01实施
GB/T13856—92
3.13C级型联络机:传送微波公务信号和120路载波电话信号的联络机。4技术要求
4.1工作条件
4.1.1正常工作条件:在下列工作条件下,产品应全部符合指标要求,并能长期连续工作。温度:5~40℃;
相对湿度:30℃时小于90%
大气压力:86~106kPa,
电源供给:直流电源电压一24V士10%,正极接地,电源的纹波电压小于48mVp-p。4.1.2极限工作条件:在下列任一条件下,产品应能工作,但不保证指标,工作条件恢复到4.1.1规定,并经一段时间的稳定后,产品应全部符合指标。温度:0~45℃
相对湿度:30℃时小于95%,
大气压力:70kPa以上;
电源电压:-24±3V。
4.2频率配置
4.2.1微波波道频率配置
低额段
高频段
4GHz微波联络机收发信中心频率和收发本振源中心频率如表1所示。表1
对应高
频波道
联I型
联1型
联I型
联1型
振频率
发信本
在使用插入公务波道时,4GHz微波联络机收发信中心频率和收发本振源中心频率如表2所示。
低频段
高额段
对应高
频波道
联I型
联I型
联I型
联I型
群频频谱的配置如图1所示。
区汇院
4.3接口特性
GB/T13856—92
收信本
振频率
4.3.160kHz以上电话基带接口应符合GB2789规定。4.3.2中频接口应符合GB2789规定。4.3.3远程监控设备的信号接口
4.3.3.1接口端的频率范围为4.3~10.3kHz。4.3.3.2接口端的输入输出信号电平为-29dBm士1dB。4.3.3.3接口端的输入输出阻抗为6002(平衡)。4.3.4波道倒换机的接口
4.3.4.1接口端的频率范围为24~52kHz。4.3.4.2接口端的输入输出信号电平为一29dBm士1dB。4.3.4.3接口端的输入输出阻抗为6002(平衡)。4.3.5两路载波机接口
4.3.5.1接口端的频率范围为12.6~19.4kHz。发
发信本
振频率
4.3.5.2接口端的输入信号电平为一38dBm士1dB,接口端的输出信号电平为一29dBm士1dB。4.3.5.3接口端的输入输出阻抗为6002(平衡)。4.3.6射频接口特性
GB/T13856—92
4.3.6.1微波收发信机输入输出端为宽58mm,高10mm的矩形波导管,波导尺寸偏差应不超过±0.1mm。
4.3.6.2在工作频段内,射频输入输出端驻波比应不大于1.1。4.4外形尺寸:微波联络机的外形尺寸应和配用的微波收发信机相同。4.5产品可靠性
产品技术说明书中应包括可靠性指标。4.6单机性能指标
4.6.1发信机输出功率、收信机噪声系数指标在满足噪声指标的条件下,可以用表3和表4所示组合,也可以使用其他组合。表3
A级型联络机
发信功率
噪声系数
发信功率
噪声系数
P≥30mW
N≤10dB
B级型联络机
P≥100mw
B级型联络机
P≥30mw
C级型联络机
P≥200mW
N<10dB
P>100mW
N≤7dB
C级型联络机
P≥50mW
4.6.2收信机的正常接收电平应根据发信机输出功率、天线增益、馈线分路系统和自由空间损耗计算得出,允许电平变化范围为+5~一32士3dB。4.6.3每话路测试音信号的有效频偏应在50kHz、100kHz、200kHz中选用,每个单音信号的有效频偏应比话路测试音信号的有效频偏低9dB。4.6.4频率偏差:发信机允许的微波频率最大偏差为士500kHz,收信本振源允许的微波频率最大偏差为士250kHz。
4.6.5热噪声指标:在空间衰落为计算值加10dB衰落储备时,话路测试音信号和单音信号的频偏为规定值时,在规定的单音和话路测试带宽内。4.6.5.1区间联络电话信号的加权信噪比应不小于47dB。4.6.5.2主站联络电话信号的加权信噪比应不小于57dB。4.6.5.3远程维护和波道倒换信号的加权信噪比应不小于57dB。4.6.5.4多路电话信号的加权信噪比应不小于60.5dB。4.6.6允许机内个别干扰点电平值高于热噪声指标电平值3dB。总噪声指标
4.6.7.1区间联络电话失真度指标:当区间联络电话信号有效频偏为规定的频偏值,收到信号后产生120mW音频功率时,区间联络电话的失真度应不大于10%。4.6.7.2
主站联络电话信号的加权信噪比应不小于54B。4.6.7.3
远程维护和波道倒换信号的加权信噪比应不小于54dB。4.6.7.4
多路电话信号的加权信噪比应不小于57.5dB。4.6.8
中频带宽
4.6.8.14GHz微波联络机采用70MHz中频信号。4.6.8.2
中频平顶带宽应不小于士4MHz(0.2dB)。4
GB/T13856—92
4.6.8.3中频3dB带宽应不大于士7MHz。4.6.9群频幅频特性
4.6.9.1公务信号每频段允许的幅度最大偏差应不大于3dB。4.6.9.2多路电话信号允许的幅度最大偏差应不大于1dB。4.6.10群频净衰落稳定度
当长时间工作时,联络机输出群频信号幅度的变化应不大于士0.35dB。当温度由540℃变化时,联络机输出群频信号幅度的变化应不大于士0.7dB。4.6.11当收信机输入信号电平或发信机输出功率产生异常时,收信或发信告警。告警时应有声光显示,同时遥信点的电压产生变化。4.6.12当主用联络机收信机输入信号电平产生异常时,主用联络机应发生倒换,倒换时应有声光显示,同时遥信点的电压产生变化。5测试方法
5.1除特殊规定外,所有测试应在本标准规定的产品正常工作条件下进行。5.2所有测试使用的仪表应符合相应的说明书,并按其操作规定正确使用。5.3所有测试应在开机半小时后进行。5.4发信机输出功率和发信告警的测试。5.4.1测试方框图和使用仪表见图2。路
5.4.2测试步骤
5.4.2.1微瓦功率计接发信波导输出口,读出微瓦功率计读数,乘上探头的被乘数加上单向器实测衰耗值,即为发信机输出功率,应满足指标要求。5.4.2.2断开发信本振源输出,发信功率指示应为0,发信应产生声光告警显示,同时遥信点电压产生变化。遥信点输出阻抗应不小于1k2。5.5收信机噪声系数的测试
5.5.1测试方框图和使用仪表见图3。微
5.5.2测试步骤:可按功率倍增法或其他方法测试。5.6收信机自动增益控制范围和收信告警的测试花械
5.6.1测试方框图和使用仪表见图4。书
5.6.2测试步骤
GB/T13856—92
5.6.2.1调整微波信号源使其输出信号频率为微波联络机的收信频率,输出电平为正常输入信号电平,此时频率计应读出中频数值。把主中放开关放在“自动”位置,减小微波信号源的输出电平,使输出中频电平下降1dB,这时微波信号源输出的电平变化数即为自动增益控制范围下限,应在32士3dB范围内,增大微波信号源的输出电平,使主中放输出电平上升1dB,此时微波信号源输出电平的变化数即为自动增益控制上限,应大于5dB。5.6.2.2减小微波信号源输出至收信告警启动,告警时微波信号源的输出电平应在自动增益控制范围的下限内,告警时有声光显示,联络机将同时发生倒换,遥信端的输出电压发生变化。5.7频率偏差的测试
5.7.1测试方框图和使用仪表见图5。净度机Www.bzxZ.net
5.7.2测试步骤
5.7.2.1将数字频率计通过10dB衰减器接联络机发信输出口,断开群频信号,读出发信频率,它和标称发信频率之差应满足4.6.4指标要求。5.7.2.2将数字频率计接收信本振源输出,读出所测收信本振源频率,它与收信本振源标称频率之差应满足4.6.4指标要求。
5.8发信频偏的测试
5.8.1测试方框图和使用仪表见图6。楠
5.8.2测试步骤
GB/T13856—92
5.8.2.1当被测联络机工作正常后,关闭此联络机的导频输出信号,信号发生器按规定的阻抗在输入滤波器相应插孔送出1kHz、9kHz、15kHz、40kHz和100kHz,电平为一38dBm的连续单音信号。在辅助测试联络机主中放输出,用调制度测量仪测试。1kHz、15kHz、100kHz读出的频偏应为每话路测试音信号的频偏最大值。9kHz、40kHz读出的频偏应为单音连续信号的频偏最大值。5.9收信电平的校准
5.9.1测试方框图和使用仪表见图7。道
5.9.2测试步骤
信号发生器按规定阻抗接频偏已测好的联络机输入滤波器相应插孔,送出1kHz、9kHz、15kHz、40kHz、100kHz,电平为一38dBm的连续单音信号,选频电平表按规定阻抗接被测联络机输出滤波器相应插孔,读出所测数值,除1kHz为—23dBm士1dB外,其余应为—29dBm士0.35dB。5.10热噪声指标和干扰电平的测试5.10.1测试方框图和使用仪表见图8。的
5.10.2测试步骤
5.10.2.1将校完收发电平后的两部联络机,按图8接好,选频电平表接规定的阻抗,在输出滤波器各相应插孔,测出其通常时的热噪声电平并找出各相应频段干扰点电平应满足表5要求:表5
频段范围
热噪声电平
干扰点电平
区间联络
远程维护
主站联络
12.6~19.4
波道倒换
多路电话
60~108
5.11总噪声指标的测试
5.11.1测试方框图和使用仪表见图9。白
5.11.2测试步骤
GB/T13856—92
5.11.2.1白噪声发信机接被测联络机发信输入滤波器的多路电话插孔,电平调到规定数值(A级型调到4.2dBm、B级型调到6.4dBm、C级型调到7.5dBm),衰减器放到38dB位置。5.11.2.2白噪声接收机接输出滤波器多路电话插孔,衰减器放在0位置,电平指示校到规定位置,白噪声发信机阻掉规定频率,调白噪声收信机衰减器,使指示回到原来位置,白噪声收信机衰减器的变化值加仪表的修正值应不小于57.5dB。5.12区间联络电话失真度测试
5.12.1测试方框图和使用仪表见图10。5.12.2测试步骤
信号发生器接被测联络机发信输入滤波器区间插孔,送1kHz电平为一38dBm信号,失真度测量仪接被测联络机扬声器两端,调通话增益电位器,使输出电压为1V,读出非线性失真应不大于10%。5.13群频幅频特性的测试
5.13.1测试方框图和使用仪表见图7。5.13.2测试步骤
信号发生器和选频电平表按5.9方法连接,信号发生器送出0.33.4kHz、4.3~10.3kHz、12.6~19.4kHz、24~52kHz、60~108kHz或60~538kHz信号,选频电平表在被测联络机收信输出滤波器相应插孔,每个频段测五个频率点,每频段最大最小值之差的1/2应不大于士1dB(除0.3~3.4kHz应不大于士3dB外)。
5.14中频带宽的测试
5.14.1测试方框图和使用仪表见图11。8
5.14.2测试步骤
GB/T13856—92
中站出
十打滤荒
越镇将华机
5.14.2.1中频综合测试仪收信单元输入端接被测联络机主中放出,中频综合测试仪发信单元输出端接被测联络机中频滤波器输入端。中频综合测试仪放在线性测试位置。5.14.2.2由中频综合测试仪显示屏读出中频0.2dB带宽应不小于士4MHz,中频3dB带宽应不大于±7MHz。
5.15群频净衰耗稳定度测试
5.15.1测试方框图和使用仪表见图7。5.15.2测试步骤
群频信号发生器在发信输入滤波器多路电话插孔,送出100kHz电平为一38dBm信号,选频电平表在收信输出滤波器多路电话插孔测试收信电平值,在0℃、20℃和40℃的条件下,保温4小时,每小时记一次,其最大最小值之差的1/2应不大于0.35dB。5.16倒换测试
5.16.1测试方框图和使用仪表见图7。5.16.2测试步骤
5.16.2.1微波衰减器放在使被测联络机工作正常位置,信号发生器按规定阻抗在发信输入滤波器多路电话插孔,送100kHz电平为一38dBm信号,选频电平表在被测联络机输出滤波器多路电话插孔应读出一29dBm信号电平,表示联络机未倒换5.16.2.2加大微波衰减器衰减量或断开辅助联络机发信导频信号,被测联络机应有声光显示,选频电平表应没有读数,表示被测联络机已产生倒换。6检验规则
6.1产品经车间测试合格后,每部产品均应进行交收试验,其项目分为全验和抽验两部分。试验条件符合4.1.1范围内的自然条件。产品须经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并附产品质量合格证。
6.1.1产品的全验项目指都需检验的项目,在全验项目中如任一项指标不合格,则该产品不合格,退回生产车间。产品的全验项目为:8.技术要求中的4.6.1、4.6.3、4.6.4、4.6.5、4.6.7、4.6.9各条,b.监测、告警等功能检查;
c.外观的检查。
6.1.2抽验项目的实施是在全验合格的产品中任意提取10%(但不少于两部)进行测试,若有任一部任一指标不合格再加倍提取,对该项指标进行检验,若指标全部合格,则上述不合格品为个别问题,该次提交检验的产品待修复后均为合格品,若指标仍不合格,则该批产品为不合格产品,应退回生产车间。产品的抽验项目为技术要求中的4.6.2、4.6.8、4.6.9、4.6.10、4.6.11各条。6.1.3经生产车间修复的产品均应重新进行交收检验。6.2有下列条件之一时,进行例行试验:a.正常生产条件下,每年进行一次,9
GB/T13856—92
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
发现检验结果与上批产品质量有较大差异时;d.
新产品试制或老产品转厂生产定型鉴定时;e.
f.产品进行质量评比、创优升级时。6.3例行试验的产品在检验合格的产品中抽取,例行试验产品的数量每次抽取两部,试验中有任一部任一项目不合格时,应加倍取样试验。若指标均合格,则认为上述不合格产品是生产中的个别现象,仅将不合格项目修复即可。若仍不合格,除将产品全部退回生产车间外,要找出原因,采取措施,把产品修复后,再重新交付检验。例行试验的项目规定为技术要求中的4.6.1、4.6.3、4.6.4、4.6.5、4.6.7、4.6.9各条。
6.4经过例行试验的产品经过整理,更新部分器件重新调整测试,全面符合指标后,可作为合格品出厂。
6.5例行试验环境条件
6.5.1环境温度、湿度试验按以下规定执行:a.
低温试验按GB2423.1试验Ad和Ab;试验Ad的严酷程度为:温度5℃,持续16小时。试验Ab的严酷程度为:温度一40℃,持续16小时。高温试验按GB2423.2试验Bd和Bb:b.
试验Bd的严酷程度为:温度40℃,持续16小时。试验Bb的严酷程度为:温度50℃,持续16小时。c。恒定湿热试验按GB2423.3试验Ca,严酷程度为持续时间2天。6.5.2运输试验
产品按7.2条的规定包装后,装在载重汽车上进行运输试验,汽车以每小时25~30公里的速度在三级公路上行驶,运输路程不得少于50公里,运输后按6.1.1条的规定检验,应全部符合要求。7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7.1标志
产品包装箱箱面的标志包括发货标志、储运标志和箱号标志。包装箱外壁的文字和标志应清楚、整齐,并且不因雨水冲刷或历时较长而模糊不清,箱面标志包括下列各项:
7.1.1发货标志
产品型号、名称及数量,
出厂编号及箱号;
箱体外形尺寸(长X宽×高,单位mm);d.
毛重(单位kg);
装箱日期:年、月;
到站(港)及收货单位;
发站(港)及发货单位。
7.1.2储运标志
应按GB191的规定标明“向上”“怕湿”、“小心轻放”等标志。7.1.3箱号标志
产品如分多箱包装时,箱号采用分数表示,分子为箱号,分母为总箱号,主机箱应为一号箱。7.2包装
7.2.1包装箱内应附下列文件:
装箱单2份;
b.产品合格证书一份:
产品使用说明书一份。
GB/T13856—92
7.2.2包装技术按GB3873第2.2.2条、第2.2.3.1a条和第2.2.4条的规定执行。7.3运输
产品可利用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各种交通工具运输,应遵守箱外的标志规定。7.4贮存
产品仓库和存放地点不得含有腐蚀性气体,环境温度在一10~40℃之间,相对湿度不大于85%,仓库空气必须保持流通,地面干燥,贮存期限不超过二年。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提出。本标准由邮电部电信传输所归口。本标准由邮电部北京通信设备厂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夏迎南。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