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4240-1993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4240-1993
中文名称:架空明线超12路载波系统与设备基本技术要求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已作废
发布日期:1993-03-16
实施日期:1993-01-01
作废日期:2005-10-14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406580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电信、音频和视频技术>>33.020电信综合
中标分类号:通信、广播>>通信设备>>M31载波通信设备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书号:155066.1-9986
页数:平装16开, 页数:10, 字数:15千字
标准价格:10.0 元
出版日期:2004-07-24
相关单位信息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单位:邮电部第五研究所
归口单位:信息产业部(通信)
发布部门:国家技术监督局
主管部门:信息产业部(通信)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在线径2.5~4.0mm架空铜线或传输特性与其相似的有色金属线上使用的双频带二线制超12路载波系统及其设备的基本技术要求。超12路载波系统是在架空明线已复用12路、高12路的基础上再叠加复用的12路载波设备。超12路载波系统主要用于中、短距离通信。本标准适用于超12路载波系统技术要求和设备技术条件的编制、亦是编制该系统的工程设计和维护规范的基本技术依据之一。 GB/T 14240-1993 架空明线超12路载波系统与设备基本技术要求 GB/T14240-1993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4240—1993
架空明线超12路载波系统与设备基本技术要求
Specificationof SHF12-channelcarriersystemsand equipmentsforopen-wirepair1993-03-10发布
国家技术监督局www.bzxz.net
1993-11-01实施
W.bzsoso.cOI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架空明线超12路载波系统与设备基本技术要求
Specification of SHF 12-channel carriersystems and equipments for open-wire pair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GB/T 14240—1993
本标准规定了在线径2.5~4.0mm架空铜线或传输特性与其相似的有色金属线上使用的双频带二线制超12路载波系统及其设备的基本技术要求。超12路载波系统是在架空明线已复用12路、高12路的基础上再叠加复用的12路载波设备。超12路载波系统主要用于中、短距离通信。本标准适用于超12路载波系统技术要求和设备技术条件的编制、亦是编制该系统的工程设计和维护规范的基本技术依据之一。
2引用标准
GB3384模拟载波通信系统网路接口参数载波系统通路变频级基本技术要求GB4577
GB5445
明线高12路晶体管载波电话设备技术要求3总体要求
3.1设备工作条件
3.1.1工作电源电压:—24士1.2V。3.1.2环境温度:10~40℃
3.1.3环境相对湿度:不大于80%(25℃时)。3.1.4大气压力:86~106kPa。
3.2系统设计条件
3.2.1设计气候条件为夏潮,适用范围为冬干~霜3。3.2.2设计气候时增音段线路最大衰减450kHz时:
530kHz时:
不大于56dB;
不大于63dB。
3.2.3增音段的线路干扰噪声(每3.1kHz带宽内)应不大于下式计算值(相当于话路引入噪声功率2.83 pWop/km):
45.2-B+Y+101g(u/120)
式中:B——增音段的线路衰减值,dB;Y—一压缩扩张器对串杂音的改善效果,dB;l—增音段长度,km。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3-03-10批准(dBm)
.............(1)
1993-11-01实施
W.bzsoso,cOnGB/T14240—1993
3.2.4当两线对上复用具有相同传输频段的系统时(超12路与超12路或超12路与高12路)该两回路间的相同复用频段的远端线性串音防卫度,对于每个增音段应不小于下式计算值(相当于制际可懂串话防卫度50dB)。
44-Y+101gN
或50Y+101gN
一压缩扩张器对串杂音的改善效果,dB;式中:Y一
(dB)(频谱移置时)
(dB)(频谱相同时)
一具有相同传输频段的同杆传输的增音段段数。(2)
3.2.5当两线对上复用相同传输频谱时(超12路与超12路或超12路与高12路)由远端线性串音引入的话路噪声功率合计应不大于5pWop/km。注:话路接入压扩器后对串杂音改善的综合效果不少于15dB。3.3通信容量和负荷
3.3.1每系统提供12条话路
3.3.2单路负荷
电话业务平均负荷:一15dBm0;非电话业务平均负荷:应符合GB3384;线性串音噪声计算负荷:—10dBm0(加压缩扩张器时);13dBm0(不加压缩扩张器时)。3.3.3多路负荷
12路群交调噪声计算负荷:6.3dBm0(加压缩扩张器时):3.3dBm0(不加压缩扩张器时);12路群等效峰值负荷:12.7dBm0。3.4线路传输频谱
3.4.1第一种频谱一般在已复用符合GB5445第一种频谱的线对上复用a。频带范围:A-B方向324~374kHzB-A方向399~450kHz。
b.频谱及频谱代号见图1。
1号kHz
askllz
454。1号)
图1第一种频谱型式
3.4.2第二种频谱一般在已复用符合GB5445第二种频谱的线对上复用a.
频带范围:A-B方向479~530kHzzW.b.
GB/T14240—1993
B-A方向399~450kHz
频谱及频谱代号见图2。
3.4.3在专用网中允许使用的频谱图2
a.频带范围:A-B方向464~516kHzB-A方向376~428kHz
b.频谱及频谱代号见图3。
3.5模拟参考电路及其噪声指标
种频谱型式
专用网允许使用频谱
s rx t
E12kEL
53 k-2
3.5.1模拟参考电路电路全长600km,一个音频段含五个增音段。见图4。3
W.H
3.5.2总噪声指标
涵产斐源社
GB/T14240—1993
图4模拟参考电路
在系统设计气候夏潮条件下,每话路忙时平均噪声不大于4800pWop即8pWop/km(含压缩扩张器对串杂音的改善效果)。
3.5.3设备噪声指标
通路变频级:不大于200pWop(包含单频干扰时为250pWop,a.
群路调制级:不大于150pWop
增音设备:不大于1500pWop。
3.5.4线路干扰噪声:不大于1700pWop。3.5.5线路线性串音噪声:不大于3000pWop。3.6增音段设计长度80~120km。
4通路主要质量指标(除作说明外,不接入压缩扩张器时的指标)在系统设计条件下对应模拟参考电路的通路主要质量指标:4.1传输频带:300~3400Hz。
4.2净衰减3.5dB或7.0dB。
4.3净衰减持恒度(人工调整周期不少于半个月)。4.3.1平均差:不超过土0.5dB。4.3.2标准差:不大于1.5dB。
4.4衰减频率特性:不超过图5的容限4
arm or
通路衰减频率特性的容限(相对800Hz)图5
W.GB/T14240—1993
4.5振幅特性:采用限幅器固定接入方式。4.5.1输入信号电平提高到十3.5dBm0时通路增益与直线的偏差不超过士0.3dB4.5.2输入信号电平提高到+20dBm0时,发信输出信号电平不大于十12dBm0。4.6频率复原偏差:不超过士1Hz。4.7收发信串音防卫度:不小于43dB。4.8可懂串音防卫度
4.8.1路际可幢串音防卫度:不小于65dB。4.8.2制际可懂串音防卫度:不小于50dB(接入压缩扩张器时)。4.9忙时总噪声:不大于4800pWop(接入压缩扩张器时)。5终端设备特性
5.1通路变频级部分
5.1.1不接入压缩扩张器时的特性应符合GB4577基本技术要求(不包含群导频部分)。5.1.2压缩扩张器
a.压缩扩张器的特性应符合GB5445第4章;b。压缩扩张器的使用和维护同GB5445附录A(参考件)。5.2群路调制和终端增音部分
5.2.1传输频带
基群侧:60~108kHz
线群侧见表1。
表1线路侧传输频带
频谱型式
第一种
第二种
专用网允许使用
第一种
第二种
专用网允许使用
相对功率电平(测试频率在基群侧为84kHz)基群侧发信输入一36dBr,
324~374kHz
479~530kHz
464~516kHz
399~450kHz
399450kHz
376~428kHz
基群侧收信输出一30dBr;偏差不超过士0.5dB;b.
线路侧发信输出+17dBr:偏差不超过士0.5dB线路侧收信输入(设计条件时):530kHz时不小于一46dBr;
450kHz时不小于—39dBr。
5.2.3阻抗和回波损耗
基群侧阻抗:150Q(平衡式);
基群侧回波损耗:不小于20dB;线路侧阻抗:6002(平衡式);线路侧回波损耗:不小于20dB(4~143kHz);不小于17dB(164~530kHz)。
注:方向和线路滤波器过渡频带除外。信
399450kHz
399~450kHz
376~428kHz
324~374kHz
479~530kHz
464~516kHz
W.bzsoso:comGB/T14240—1993
5.2.4线路侧对地平衡度:不小于40dB。5.2.5增益:A端和B端的线路侧经设计条件增音段假线对接后在基群侧测量。a.额定增益:84kHz的增益为6dB,偏差不超过士0.5dB;b。增益频率特性:在60~108kHz频带内相对84kHz的增益偏差不超过士1.4dB;c.增益随温度的变化,在60~108kHz频带内的任一频率的增益在10~40℃范围内相对25℃时的增益变化不超过士1.4dB;
d。收信部分最大增益(不包括附加增益)比额定增益大10dB以上(终端增音部分)。5.2.6发信输出载漏:不大于一47dBm0。5.2.7收信部分增益调节范围不小于士4dB(群路调制部分)。5.2.8收发信间串音防卫度:不小于78dB。5.2.9可懂串话防卫度:不小于75dB。5.2.10忙时平均噪声:不大于450pWoP。5.3压缩扩张器跟踪特性
A端和B端的线路侧经设计条件增音段假线对接后在话路测量压缩扩张器的跟踪特性不超过图6的容限。
K输器指入电平JRUD:
图6压缩扩张器跟踪特性的容限
5.4自动电平调节部分
5.4.1导频频率:
平调324、450、530kHz(专用网允许使用428、464kHz);斜调374、399、479kHz(专用网允许使用376、516kHz)。5.4.2导频发送电平:一20dBm0偏差不超过士0.2dB。5.4.3调节范围:平调不小于40dB;斜调不小于10dB。
5.4.4调节偏差:导频点处不超过士0.5dB10.bmv?
5.4.5过调节:最多五个调节环时,电平突变士2dB时的过调量不超过士2dB。5.4.6记忆误差,断导频或断电源后,四小时内的记忆误差不超过十1dB、一2dB。5.4.7导频告警:导频电平比正常电平高2.5±dB或低4.528dB时发出告警,告警时延在5~25s范6
W.bzsoso:com围内可调整。
5.5载频供给部分
5.5.1基本频率
a.频率:4kHz;
GB/T14240—1993
b.频率精确度:优于1.2×10-/季。注:包括频率稳定度和调整准确度。外引入4kHz基本频率的电平为一3dBm(-9dBu)偏差不超过士1dB,阻抗为150Q(不平衡式)。5.5.2
频率:同5.4.1,
频率精确度(包括频率稳定度和调整准确度)优于土1X10-5/季;b.
电平稳定度:优于士0.2dB/月。C.
5.6振铃部分:同GB5445第2.20、2.21、2.22条。5.7告警部分:同GB5445第2.24条。6中间增音设备特性
6.1传输频带
见表2。
表2中间增音设备传输频带
频谱型式
第一种
第二种
专用网允许使用
6.2相对功率电平
6.2.1输入同5.2.2条d。
6.2.2输出:同5.2.2条c
6.3阻抗和回波损耗
6.3.1线路侧阻抗:同5.2.3条c。6.3.2线路侧回波损耗:同5.2.3条d。注:同5.2.3条注。
6.4线路侧对地平衡度:同5.2.4条。6.5增益
6.5.1额定增益
530kHz,63dB;
b.450kHz,56dB;
A-B方向
324~374kHz
479~530kHz
464~516kHz
B-A方向
399~450kHz
399~450kHz
376~428kHz
c.传输频带内任一频率的增益为在线性坐标上以各传输方向两导频点增益连线的斜直线上。6.5.2增益频率特性:相对额定增益的偏差不超过士1dB。6.5.3增益随温度的变化:在传输频带内任一频率的增益在10~40℃范围内相对25℃时的增益变化不超过士1dB。
6.5.4最大增益(不包括附加增益)比额定增益高10dB以上。6.6环回衰减
6.6.1传输频带内:不小于35dB。6.6.2传输频带外:不小于17dB。7
W.6.7忙时平均噪声:不大于300pWop。6.8自动电平调节部分:同5.4条。6.9告警部分:同5.7条。
附加说明:
GB/T14240—1993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提出。本标准由邮电部电信传输研究所归口。本标准由邮电部第五研究所、四川省邮电科研所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范树华、郑朵英。0
W.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