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9716-1988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9716-1988
中文名称:信息处理 信息交换用9磁道,12.7mm(0.5in)米记录磁带 32fepmm(800ftpi)NRZI制,126fepmm(320fepi)调相制和356fepmm(9042fepi)NRZI制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1988-09-05
实施日期:1989-03-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417783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信息技术、办公机械设备>>数据存储设备>>35.220.20磁存储设备综合
中标分类号: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计算机>>L64数据媒体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11页
标准价格:12.0 元
出版日期:1989-03-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88-09-05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单位:航空航天工业部国营八二四厂
归口单位: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发布部门:国家技术监督局
主管部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具有带盘的12.7mm宽磁带的性能,使这种磁带在信息处理系统之间具有磁和机械的互换性。本标准只适用于以NRZ1制记录32和356ftpmm,以调相制记录126ftpmm的数字记录磁带。磁带是沿长度方向磁化。 GB/T 9716-1988 信息处理 信息交换用9磁道,12.7mm(0.5in)米记录磁带 32fepmm(800ftpi)NRZI制,126fepmm(320fepi)调相制和356fepmm(9042fepi)NRZI制 GB/T9716-1988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信息处理信息交换用9磁道、
12.7 mm(0. 5in)未记录磁带32 ftpmm(800ftpi)NRz1制126ftpmm(3200ftpi)调相制和356ftpmm(9042ftpi)NRZ1制Information processing Unrecorded12. 7 mm(0.5in)wlde magnetic tape forinformation interchange-—32 ftpmm (800ftpi)NRZ1. 126 tponm(3200 ttpi) phascencoded and 356 ftpmm(9042 ftpi) NRZ1GB 971688
ISO 1864-1985
本标准等同采用ISO1864—1985%信息处押信息交换用9磁道,12.7mm(0.5im)太记录磁带32ftpmm(800ftpi)NRZ1制,126ftpmm(3200fepi>调相制和356ftpmm(9042tpi)NR21)1生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具有带盘的12.7mm宽磁带的性能,使这种磁带在信息处现系统之间具有磁和机械的4换性。
本标准只适用于以NRz1制记录32和356ftpmm.以调相制记录126ftpmm的数字记录磁带,磁是沿长度方向磁化,
2引用标准
GB1031
表面粗糙度参数及具数值
GB2020信息处理交换用9磁道12.7毫米宽32行/毫米记录磁带信息处理交换用9磁道12.7mm宽63cpmm调相制记录磁带GB 6550 1
GB9363信息处理信息交换用9磁道,12.7mm(0.5in)磁带246cpmm(6250cpi)成组编码方式的格式及记录
3术语定义
在计算机及有关设备上,作为输入、输出及存储信息的一种带子,它可记录和保存磁信弓,3. 2基准带
校准用且具有各种给定特性的磁带。3.3二级基准带
日常校准用磁带。其特性是已知的,它与基准带之间的差值也是已知的。3.4信号幅度基准带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航天工业部1988-09-26批准1989-03-01实施
用作信号幅度标准的基准带。
GB971688
注:记录案度为32和126ftpmm原标准带,其二级信号幅度基准带为SRM3200.记录密度为356ftpmm原标准带,其二级信号幅度基准带为SRM6250
3.5典型磁场强度
在规定的物理记录密度下,使读出等于最大信号幅度95时的最小写入磁场强度。3.6基雅磁场强度
在规定的物理记录密度时信号幅度基准带的典型磁场强度。3.7标准基准幅度
按5.13条中所规定的记录条件,在规定测量系统上,从信号幅度基准带上测得的信号幅度平均峰峰倘。
3.8基雅边
磁带平放,磁层面朝上,记录时磁带运动方向从左到右,远离观察者的边就是基准边。3.9接触状态
磁带的磁层面与磁头相接触的工作状态,3.10磁道
在带L可以记录系列磁信号的织向(沿磁带长度方向)区域。3.11行
在磁带横向上记录位信息的9个相关位胃(每个磁道·-个位置)。3.12磁通翻转位骨
白空间中,垂直于磁带表面磁通密度为最大值的点。3.13物理记录密度
磁道.I:每单位长度内所记录的磁通翻转数(ftpmm或ftpi),3.14数密度
磁带上每单位长度内所存储的数据字符数(cptnm或cpi)。3.15每平方面积电阻
沿正方形两个对边放置的电极之间测得的任意平方面积的表面电阻。单位为欧姆。3.16氯化物涂层对黄铜和铬的阻力磁带涂层在黄铜(铬)上运动时的附力。3.17氧化物涂层对磁带背面的阻力磁崔涂层在磁带背面上运动时的阻力。3.18磁带背面对不诱钢的阻力
磁带背面在不锈钢上运动时的阻力。3.19磁带背面对橡皮的阻力
磁带背闻在橡皮上运动时的阻力:4环境条件
下面所规定的坏境是指测试室或计算机房内的环境,而不是磁带驱动器内的环境。4.1测试坏境
除有说别外,在测试检验磁带是否符合本标准各项规定之前,都应先使磁带在温度为23.1.2℃,相对藏度为40%~60%的环境下至少放置24h。然后在同样环境中测试检验磁带。4.2工作环境
工作温度应为16~32L,相对湿度应为20%~80%。在其极限值附近使用时可能会降低性能。湿球温度不大于 27℃
4.3贮存环境
磁带应贮存在下列环境中。
4. 3.1未记录磁带
温度:5~48C;
相对湿度:20%~80%;
湿球漏温度:不大于27℃。
4. 3.2已记录磁带:
温度:5~32℃
相对湿度;20%~80%
湿球温度,不大于26℃
5磁带性能
GB 9716-88
5.1材料
磁带带基是用定向的聚脂薄膜或类似材料制成。带基一侧涂有均匀分散在适当的粘合剂中的铁磁性物质,磁层要牢固而柔软。如果磁带背面要涂物质,涂层不应有磁性(此图1)实品t
5.2宽度
磁带宽度应为12.7-lmm。
5. 3磁带总厚度
改射长:证
图磁带特性
磁带E:任一点的总厚度应为0.048上0.008mm。5.4带基厚度
带基厚度的标称值应为0.038mm。5.5徐层厚度
涂层厚度不应超过0.015mm,
5.6磁带长度
谥带最小长度为732m,并无接头。如磁带长度小于732m,其实际长度应予标明。磁带最大长度取决于厚度、正值(见5.7条)、转动惯量和带盘尺寸。5.7出值
GC 971688
B值为以2~3.6N的张紧力把磁带缠绕到规定带盘上,盘片外缘超过磁带最外层间的径向距离。它不应小下 3. 2 mm。
注:当用装带夹时,6.3mmzE15.&mm5.8塑性变形
在温度为10~50℃和相对湿度为20%~80%征意组台的条件下,对磁带施加30N的张紧力作用3min,然后除去此力3min,再加最小的力测量水久伸长率应小于1.0%。5.9间弯
纵向弯面是指磁带边缘最小曲率半径。把1m长的磁带在平面上展开,征其自然弯曲,其最小曲率半径应为 33 m。 如在圆周的弧上测量,这相当于偏离 1 m 长的弦为 3. 3 mm5.10绕带方向
磁带磁层面朝向盘毂,顺吋针卷绕。当从带盘前面观察时,磁带松开的一端应悬在带盘的石边。卷绕张紧力应为2~3.6N(见图2)。所
图2避带老绕
5.11尴性能
本标准不用序H回线或类似的参数来表示磁带的磁性能,而由5.[3~5.16条中的测试方法确定,5.12测试用记录御度
按本标准测试磁带时,物理记录密度分别为32、126或356ftpmm,磁通翻转间隔应均匀一致。磁通翻转问隔和磁道配置分别与GB2020、GB6550和GB9363相-致,5.13记录电流
记录电流1,和产生基准磁场所需电流1间的比信K与各物理记录密度的关系应为:物理记录密度:
对于32ftpmm,K为2. 0~2.2;
对于126ftpmm,K为1.75~1.85;
对于356ftpmm,K为1.35~1.45。物理记录密度为32ftpmm和I126ftpmm时,被测磁带的典型磁场强度应与基准磁场强度的差在主20%之内;物理记录密度为356ftpmm时,它应与基推磁场强度的差在.,15%之内。5.14平均信号幅度
按5.13条中的任:条件写入磁带上的所有磁道,磁带写入长度不小于76mm,由此得到的输出电压平均峰峰慎。
当每个通逆都用信号幅度基准带校准过的系统读出时,平均信号幅度同标准基准幅度间的差值:对于32ftpmm应在=10%之内;对十126ftpmm应在一10%~十25%之内:对于356ftpmm应在±40%之内。
5.15易抹性
GB9716--88
按5.13条中的任何条件对磁带进行记录,然后通过强度为79500A/m的单问定的纵向磁场,则残余平均信号幅度不应超过该记录密度下标准基准幅度的4%。抹磁场应相当均勾。
5.16漏脉冲和冒脉冲测试
本测试应在接触状态下,在磁带整·个测试区域内进行。测试区域应从BOT反射标记之前0.2m开始到EOT反射标记之后3.0m为止(见图1)。按5.16.1及5.16.2条测试时,应在相同的走带过程中测量信号幅度基准带和被测带的输山信凸。即边写边读过程中测得或者在写后第一次读中测得。标准基准幅度应在相应记录密度下测。5.16-1漏脉冲
按5.12和5.13条的规定在磁带的所有磁道上写入,再按5.14条,对每个信息通道校准过的系统读出·属于下列情况视为漏脉冲:。对于32 ftpmm;任何磁道上,其基一峰幅度小于标准基准幅度一半的50%的任何脉冲;b.对于126ftpmm:任何磁道上,其任何两个邻脉冲的峰一峰值小于标准基准幅度的35%的脉:
c对于35Itpmm:任何磁道上,其基一峰幅度小于标准基推幅度--半的35%的任何脉冲。5.16.2育脉冲
在5.16.1条所注的滞脉冲测试设备上对磁带先进行直流抹除,再测量任何磁道上基峰幅度,超逆标准基准幅度--%的30%的任何信号即为胃脉冲。5.16.3充许滞脉冲激和百脉冲数本标准不规定允许漏脉冲数和旨脉冲数,但信息交换各方达成协议是必要的注:由于下列原因,规定它们的数口是不读际的!、磁带谢试设舒担能的不一致,它取决于磁带张力、磁头设计和导向方法、b。不同设备和经需系统能承受感带的脉冲数和管脉冲数是不同的。5. 17 疫射标记
每盘磁带都应有两个反射标记。每个反射标记有一层透明塑料基片和层薄粘胶剂,在其中夹·层金属膜(例如蒸发铅).其粘胶剂是低温流动而加热固比的物质。反射标记应贴准尤磁层的一而,始端标记(BOT)贴在靠近基准边的一侧,米端标记(EOT)贴在另一癜
标率为宽4. 3±0. 5 mm,长 28±5 mm标记贴在磁带上后所树得标记厚度不应大于 0. 020 mmBOT 应在离磁带始端 4. 9上0. 6 m处,EOT 应在离磁带末端 7. 6--m处。标记的外缘和与其相邻的磁带边缘之间的距离应不大于0.8mm。标记外缘不得超出磁带边缘。标记不应有皱折,判合剂不应溢出。应使眉尽可能薄的反射标记,以便使接近标记的几层磁带的变形尽可能减少。
5.18横向弯曲
指磁带宽度如面与平面间的最人距。用6.35mm长磁,凹面朝下,放在平滑的表面上,磁带弯曲应不超过0.25mm。从切断到测置之间的时间应为1h。5.19不透明度
不透明度是限制光通过磁带的能力。光波长为0.4~1.5μm时,不透明度应大于95%。5.20电阻
磁层表面电阻应为5×10°~5×10°0/5g。5.21反射率
5.21.1标记反射率
GB 9716—88
光的入射角为60°,波长为0.4~1.5um时,反射标记的反射率至少应为基准标准板的90%。注:其准标准板由片铝镁样铜(Al.MgSICu>制成,其尺寸长为30mm,宽为5mm,表面粗糙度R(算术平均偏差)为0.008~0.016um,标准极要定期维护以防载化而使反射率发生变化,5.21.2磁带背面的反射率
按5.21.1条中规定,测得的谜带背面反射率不得超过基准标准板反射率的30%,5.22动态摩擦性能
在5.22.1、5.22.2.5.22.3和5.22.4中所规定的厅应是65g质量的物体和动态摩擦所施加力的总和。
5.22.1氧化物涂层对黄铜和铬
5.22.1.1要求
最大的力应为1.28 N。
5.22.1.2测量步骤
把磁带绕在直径为25mm的黄铜(饹)圆杜上(包角为90),磁带试样一端加有65物体,并以速度为50mm/min牵引另一端,绘山力与时间(或力对距离)的关系曲线。特别注意使试样保持清洁以及保持黄铜(铬)圆柱体的粗糙度(峰峰值为0.13~0.26um)。5.22.2氧化物涂层对磁带背面
5.22.2.1要求
最小的力应为0.78 N,
5.22.2.2测量步骤
被测磁带的氧化物涂层表面绕在直径为25mln的圆柱上(他角为90°)。圆柱表面包有一层相问的磁带,H其背面朝外.以速度0mm/min牵引磁带,磁带另:-端加有65物体。绘出力与时间(或力与距离)的关系曲线。
5.22.3磁带背面对不锈钢
5.22.3.1要求
最大的应为 0. 83 N。
5.22.3.2测步骤
把磁带绕直径为25mm的不锈钢圆柱1.(包角90°),在试样一端加有65物体,并以速度50mm/min牵引分-端,绘山力与时间(或力与距离)的关系曲线。特别注意使试样保持清洁.以及保持不锈钢圆柱面的粗继度(峰峰值为0,13~D.26μm)5.22.4橡胶对磁带背面
5.22.4.1要求
最小的力应为 0. 78 N。
5.22.4.2测最步骤
把磁带绕在橡胶圆柱上(包角为90°),在试样端加有65g物体,并以速度50mm/min牵引刃-端。
橡胶圆样直径为25mm,长为1含mm。内部是一不锈钢芯轴.外面是层5mm厚的硫化橡胶。按ASTMD2000《汽车T业橡胶产品分类体系》的规定·该橡胶的型号是TIC830绘出力与时间(或力与距离)的关系曲线6带盘
6.1说明
本标准规定采用的带盘,其示意图见图3。带盘应由盘毂和两片盘片组成。前面一片有一环形台阶,后面而一片有‘允写环槽,如表1所示所有尺寸及公差对空带盘和装有磁带的带盐都适用。GB 9716—88
在围内
在:营消围内
图?磁带盘
6.2带盘结构
GB9716—88
表1带盘尺寸
基本尺寸
21.54(最大俏)
2.03(晟大道)
104.78(最小值
0.38(最小)
,0.89(最小)
0.76(最大)
19.12(最大)
1.0(最小)
(W)±0. 13
-- 0, 13
6.2.1剖面
通过带盘轴所作的任何剖面,应与图3所示的剖面一致。允写环槽上可有一-凹槽以便容纳允写环的舌片。该凹槽不应影响磁带机正常运转。6.2.2带盘的对称性
带盘是不对称的。两片盘片是有区别的,片有台阶区域,一片有允写环槽。允写环撸应紧靠安装支承,以使机器正常运转。
6. 2. 3盘毂和盘片
盘毂和盘片不必整体制成。只要各部分之间不产牛相对运动,并符合本标准的全部要求,生产厂可以把它们分成几个部分。bzxz.net
6.2.4盘片外表面
盘片外表面允许设计有筋,只要它们不超出图3面A一A内的剂面线区域即可。6.3带盘标志
本标准规定的带盘用 27 号来标示。6.4带盘尺寸
6.4.1基准面
轴向尺寸以基准面U作基准。
GB9716-88
基准面 U 用于带盘的安装,它是由后盘片尺寸 A 和 D(见 6. 4. 2 和 6. 4. 5. 1)所确定的环形平面6. 4. 2盘毂内径
盘毂内径 1应为 93. 68±: mm,6. 4. 3盘片外径
盘片外径B应为 266.70+%mm。
6.4.4盘毂外径
盘毂外径C应为130.18mm
该尺寸的公差应为:
准区域内为土0.20mm:
在W区域内为士0.13mm。
6.4.5允写环槽尺寸
6.4.5.1槽内径D应为98.42士0.13mm。6. 4. 5. 2 槽外径 E应为 111, 46±0. 13 mm。6.4.5.3槽整与盘轴间的火角c应为4°±15。6.4.5.4槽深应为6.35+2mm。
6.4.6盘片表面与基准面的距离
盘片厚度不作规定,但不应超出由尺寸小山r,K,和M所确定的剂面线区域。6.4.6.1前盘片内表面至基准面U的距离应为15.80±mm6.4.6.2后盘片内表面至基准面U的距离J,应为2.46&mm。6. 4. 6. 3 后盘片外表面至基准面间 L的距离 Kr最大应为 21. 54 mm。6. 4. 6. 4 谢盘片外表面至基准面 U 的距离 K, 最大应为 2. 03 mm。6. 4.7前盘片的台阶区
6. 4. 7. 1
前盘片台阶区的直径1.最小应为 104.78 nm。台阶区底面至基准面U的距离M应为18.21二0.13mm。6. 4. 7. 2
6.4.8盘片外缘处的台阶区
6. 4. 8.1盘片外缘处台阶区的长度T最少应为 4. 00 mm。6.4.8.2前盘片外缘处台阶区的表面至基准面距高S最人应为19.12mm。6.4.8.3后盘片外缘处台阶区表面至基准面距离8最大应为0.76mm。6. 4. 8. 4 盘片边缘应例角,其最小平径内缘为 R,=0. 89 mm;外缘为 R,一 0. 38 mm。6. 4. 9 尺寸之间的关系
6. 4. 9. 1 尺寸 A 和 C 之间的关系盘毂的外圆柱面应与内孔轴:同轴度应小于0.50mm。6.4.9.2尺十C和基准面U之间的关系在 w区域内,盘毂外圆柱面与基准面 U的直度应小于 0. 10 mm。W的标称长度为 1. 5 mm,这域内,其垂直度应小丁0.065 mm,6. 5 其他物理性能
6. 5. 1 转动惯量
磁带和带盘的总转动惯量不应超过 10, 3名·而。通常,这要求带盘的转动惯量不得超过2. 71 gm*.
6. 5. 2盘刚度
GB9716—88
以3. 6 N恒定张紧力将磁带绕在带盘上,绕满后,尺寸 A不得小于93. 6 mm。6. 6使用者标记
带盘前盘片上应有一标记区,用作使用者标记。6.7带盘生产厂标记
带盘」充许有带盘生产」标记,6.8信息交换标签
带盘前盘片1允许有标签区或卡为架,如使用粘胶的标签,则取下标签后不应留有残余物。6.9允写环
6.9.1外丧面
允写环装入凹樽后,作半径为 54.s m范围内,其外表面不得高出基准面U6.9.2舌片
允写环上应有舌片,以便将允与环从带盘凹槽内取出。6. 9. 3结
允写坏的尺寸和材料应合理选择.使以适当的力就能将其从带盘允写环槽中装入和取出·而且在正常使用时不会从允写环内松脱。同时,其结构不得妨碍磁带机的正常运转。GB 971688
附录A
ISO1864—1975中规定的磁带盘
(补充件)
A1ISO1864—1975中规定的带盘与本标推有如下差别:B=266. 70±0.51 mm;
b.没有规定R和R
前盘片外表面与安装面之间各点的最大距离K(在iSO1864-1975中为M+K)都是t
21.54mm,而不象本标准规定Sr值,在T区域内减小为19.12mm;d.后盘片外表面与安装面之间各点的最大距离K.都是2.03mm而不象本标准规定s.,在T区域内减小为0.76mml
本标准是为了能使用装带夹,它仍满足ISO1864—1975的要求,符合ISO1864—1975规定的磁带盘,只要不装装带爽,仍能进行数据交换。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全国计算机与信息处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乘性磁媒体分技术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航空航天工业部国营八一四厂负责起草。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