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10786-1989 罐头食品的pH测定
GB/T 10786-1989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0786-1989

中文名称:罐头食品的pH测定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已作废

发布日期:1989-03-31

实施日期:1990-01-01

作废日期:2006-12-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97044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食品技术>>67.040食品综合

中标分类号:食品>>罐头>>X70罐头综合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被GB/T 10786-2006代替

采标情况:ISO 1842-75,MOD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3页

标准价格:8.0 元

出版日期:1990-01-01

相关单位信息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人:李家瑞、娄勤知

起草单位:轻工业部食品发酵工业科学研究所

归口单位:轻工业部食品发酵工业科学研究所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

主管部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罐头食品的pH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果蔬类罐头食品。 GB/T 10786-1989 罐头食品的pH测定 GB/T10786-1989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罐头食品的pH测定
Determination of pH ofcannedfood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1842一75《果蔬制品pH值测定》。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罐头食品的pH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果蔬类罐头食品。2原理
测量浸在被测液体中两个电极之间的电位差。3仪器
GB/T10786-89
3.1pH计。刻度为0.1pH单位或更小些。如果仪器没有温度校正系统,此刻度只适用于在20℃进行测量。
3.2玻璃电极。各种形状的玻璃电极都可以用,这种电极应浸在蒸馏水中保存3.3甘汞电极。按制造厂的说明书保存甘汞电极。如果没有说明书,此电极应保存在饱和氯化钾溶液中。
注:甘汞电极和玻璃电极可以组装成复合电极。这种电极一般将其浸在蒸馏水中保存,甘汞电极中的饱和氯化钾溶液液面应高出水面。4分析步骤
4.1试样的制备
4.1.1液态制品和易过滤的制品(例如:果(菜)汁,糖水水果或蔬菜的水、盐水等):将试验室样品混合到均匀为正。
4.1.2稠厚或半稠厚制品以及难以从中分出汁液的制品|比如:糖浆、果酱、果(菜)浆类、果冻等:取一部分样品在混合机或研钵中研磨,如果得到的样品仍太稠厚,加入等量的刚煮沸过的蒸馏水。
4.1.3固相和液相明显分开的新鲜制品按4.1.2所述进行。4.2测试样液
按所用仪器制备试样溶液,以足够浸没电极的量为测试样液。4.3pH计的校正
用精确已知pH的缓冲溶液(尽可能接近待测溶液的pH),在测定采用的温度下校正pH计。如果pH计无温度校正系统,缓冲溶液的温度应保持在20土2℃的范围之内。4.4测定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将电极插入被测试样液中,并将pH计的温度校正器调节到被测液的温度。如果仪器没有温度校正系统,被测试样液的温度应调到20土2℃的范围之内。采用适合于所用pH计的步骤进行测定。当读数稳定后,从仪器的标度上直接读出pH,精确到0.05pH单位。同一个制备试样至少要进行二次测定。5分析结果的表示法
5.1计算方法
如果有关重现性的要求(见5.2)已能满足,取两次测定的算术平均值作为结果,报告精确到0.05pH单位。
5.2重现性
同一人操作,同时或紧接的二次测定结果之差应不超过0.1pH单位。6注意
下列各缓冲溶液可作校正之用。6.1pH3.57(20℃时)的缓冲溶液配制:用分析试剂级的酒石酸氢钾(KHC4H4O6)在25℃配制的饱和水溶液。此溶液的pH在25℃时为3.56,而在30℃时为3.55。6.2pH6.88(20℃时)的缓冲溶液配制:称取3.402g(精确到0.001g)磷酸二氢钾(KH2P04)和3.549g磷酸氢二钠(Na2HPO4)溶解于蒸馏水中并稀释到1000mL。此溶液的pH在10℃
时为6.92,而在30℃时为6.85。
6.3pH4.00(20℃时)的缓冲溶液配制:称取10.211g(精确到0.001g)苯二甲酸氢钾[KHC6H4(COO)2](在125℃烘过1h至恒重)溶解于蒸馏水中,并稀释到1000mL。此溶液的pH
在10℃时为4.00,而在30℃时为4.01。6.4pH5.00(20℃时)的缓冲溶液[例如:分析试剂级的柠檬酸氢二钠(Na2HC6H507)的0.1M溶液]。
6.5pH5.45(20℃时)的缓冲溶液制备:取500mL0.2N的柠檬酸水溶液与375mL的0.2N氢氧
化钠水溶液混匀。此溶液的pH在10℃时为5.42,而在30℃时为5.48。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轻工业部食品发酵工业科学研究所归口。本标准由轻工业部食品发酵工业科学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家瑞、娄勤知。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1989-03-31批准1990-01-01实施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